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纵观中国考古百年的历程,历史上真实的朱乃诚传说

历史趣闻     2023-8-2     点评:13举报

中国考古学是在中国古代金石学发展了近千年的基础上,于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创立和西方考古学思想的传入,经社会变革的催化而萌芽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经过百年的发展,她已成长为有着自身学术体系、学科门类齐全、研究手段先进、学术成果丰硕、富有生命力的国家一级学科。尤其是在20世纪后半叶,以其世界瞩目的学术成就,步入学科发展的黄金时代。进入21世纪后,中国考古学又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考古学的萌芽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1899年至1920年的萌芽期,1921年至1928年的形成期,1929年至1949年的初步发展时期,1950~1978年的全面发展时期,1979年至1999年的成熟发展时期,2000年至2020年的继续发展时期。

一 中国考古学的萌芽

20世纪初期,自北宋以来形成的金石学开始向古器物学发生转变,中国考古学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开始萌芽。促使中国考古学萌芽的因素主要有个三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创立。

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创立与金石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金石学从北宋时期主要收集、研究古代铜器与碑刻以来,研究对象与内涵不断扩展,在元代还产生了类似近代考古调查成果的葛逻禄乃贤的《河朔访古记》。至1899年秋金石家王懿荣意外发现甲骨上的契刻文字后,至1917年王国维同时撞开甲骨学和商史大门,宣告中国实证史学的创立。实证史学是以新发现的文字资料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以研究、证实古代的史实。这期间的重大发现还有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西域汉晋简牍等。取得的重要成果,甲骨文方面,有刘鹗编《铁云藏龟》(1903)、孙诒让撰《契文举例》(1904)、罗振玉撰写出版《殷商贞卜文字考》(1910)、罗振玉编《殷墟书契前编》(1913)、《殷墟书契菁华》(1914)、《殷墟书契后编》(1916),以及王国维于1917年发表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第一次证实《史记》、《世家》等对殷先公先王的记载确系实录,使支离破碎的甲骨文成为揭开商代历史的最可靠的史料。敦煌藏经洞方面的中国学者成果,有罗振玉的《敦煌石室书目及发现之原始》(1909)与《莫高窟石室秘录》(1909),王仁俊、蒋伯斧等亦相继发表《敦煌石室真迹录》、《沙州文录》等论文,开启了我国学者的敦煌学研究,后于1930年陈寅恪命名“敦煌学”。西域汉晋简牍方面,主要有罗振玉与王国维合著的《流沙坠简》,开辟了西域史地研究的新领域。

第二个方面,是西方考古学思想的传入。西方考古学思想传入中国有三种形式。

一是中国学者介绍西方考古学。如1990年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中首次介绍西方考古学家进行史前时期研究的情况。又如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介绍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

二是西方各种形式的探险家、学者潜入我国西北、东北等地的考察并掠夺珍贵文物。如1899年瑞典学者斯文·赫定第二次进入新疆,在罗布淖尔附近发现并发掘古楼兰遗址,获得许多佉卢文和汉文文书及弓箭、玻璃杯、丝织品、毛织物等文物。他曾于1893~1897年取道帕米尔高原,第一次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考察,直到罗布淖尔,又曾到达青藏高原、甘肃和内蒙古,其间绘制了500多幅地图,为西方后续考察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900年英籍学者M·A·斯坦因首次进入新疆考察天山南道,翌年发掘于阗尼雅遗址和斯文·赫定1896年发现的丹丹乌里克寺院遗址。1902年日本大谷光瑞考察队从伦敦出发,假扮商队进入新疆,调查拜城克孜尔石窟和库车库木吐喇石窟,窃取一部分壁画与塑像,为最早发现克孜尔石窟遗书宝藏;1908年第二次进入新疆考察,次年桔瑞超在楼兰遗址获取魏晋时期的汉文、佉卢文残纸、木简,以及著名的西域长史写给鄯善王的“李柏文书”;1910年第三次进入新疆考察,发掘楼兰遗址和阿斯塔那墓地,后又到准格尔调查。1902~1914年间德国考察队A·格林韦德尔、A·冯·勒科克在吐鲁番和库车调查发掘,首次发掘高昌遗存、调查了鄯善吐峪沟石窟等遗址,劫走46件壁画残片、佛经和雕塑,还揭取克孜尔石窟和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大量壁画。1905~1915年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等国探险学者通过敦煌藏经洞发现者王圆箓骗购3万余件遗书、经卷写本和绘、绣的佛画等珍贵文物,还揭取精美的壁画。1905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深入整个辽东半岛及东北大部分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包括新石器时代遗址、贝冢、汉墓。鸟居龙藏还曾于1897年与坪井正五郎到台湾省进行人类学和考古学调查。斯坦因于1906~1908年第二次进入新疆考察,发掘楼兰遗址、米兰遗址及甘肃敦煌附近的汉代烽燧遗址,1913~1916年第三次进入西北考察,调查发掘甘肃敦煌、酒泉和额济纳河流域的汉代烽燧遗址、西夏至元代的黑城遗址、吉木萨尔唐北庭都护府城址,以及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和阿斯塔那墓地。1906年法国学者伯希和进入新疆活动,发掘巴楚和库车附近的杜勒杜尔和苏巴什佛寺遗址,调查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喇石窟,掠走了包括死文字文献的大量珍贵文物。1907年俄国探险家П·К·科兹洛夫率领的中亚考察队第五次进入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进行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和动植物资源的考察,1908年调查发掘西夏至元代的黑城遗址,1923~1926年第六次考察时再次发掘黑城遗址,窃取近2000册用西夏文、汉文及其他文字写的文书和刻本,以及许多珍贵的古代绘画、雕刻文物。他早在1883~1885、1888~1890、1893~1895、1899~1901四次进入新疆考察,是19世纪后期最早进入我国进行考察的外国考察队。西方探险考察队掠夺大量珍贵文物的行径,引发中国学者的强烈不满与愤慨,激发他们积极吸取西方考古学思想。后来梁启超更是要求其次子梁思永远赴美国学习考古学。

三是西方学者或是独立、或是代表中国有关机构在中国内地开展考古工作,使得西方考古学思想在中国得已传播。如1914年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在天津建立北疆博物院,开展黄河流域及白河沿岸的古生物学和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工作;法国学者色迦兰调查陕西、四川等地的古墓葬、遗址、古建筑,并在三峡地区、乐山大佛进行考察;俄罗斯的埃德加持续在四川西部考察;1916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安德鲁斯组织考察团赴中国云南考察;1917年法国人维克多·萨加林考察秦始皇陵;1918年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关野贞等在江苏、山西、浙江、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调查中国佛教艺术、古建筑、帝王陵墓;1919年桑志华在热河林西、赤峰一带发现若干新石器时代遗址,次年在甘肃庆阳发现晚更新世化石层的线索,在晚更新世地层中发现3件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打制石器。这类考察,地质学的考察工作对考古学的产生作用最大。如1913年创办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16年组建地质调查所的丁文江推动在地质调查工作中注意收集古代文物,支持开展考古学考察工作。又如1914年由北洋政府聘为农商部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华的一系列考察工作,1918年在直隶房山县周口店发现一处含动物化石的裂隙堆积的线索,1920年安特生的助手刘长山在豫西考察发现渑池仰韶村遗址,获得600多件磨制石器。

第三个方面,是以1919年五四文化运动爆发为标志的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学术发展予以极大的推进。其中提倡“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介绍和发展各门科学的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鼓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结合实践的科学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得到传播,野外考察的地质学得到快速发展,后在历史学中还产生了批判旧史学的古史辩学派,扫除了建立“科学的中国上古史”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物,催发考古学的兴起。

中国考古学在社会与学术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萌芽。

二 中国考古学的形成

1921年在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的支持下,聘请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对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和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发掘,以及对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的调查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起步。而1928年10月民国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由积极投身五四文化运动、学贯中西的傅斯年组建考古学组,开始进行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初创而开始形成。

1921年至1928年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之前,中国研究机构与有关学者开展的考古工作及其收获,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四项:

第一,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探索。1921年6月安特生等人调查发掘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出土数十具人骨及一批石器与陶器,1924年出版《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层》。1921年10月安特生与地质学家袁复礼,依据1920年刘长山调查发现仰韶村遗址的线索,首次发掘渑池仰韶遗址,发现以彩陶为显著特征并与磨制石器共存的遗存,后与沙锅屯洞穴遗址的发现合并一起命名为仰韶文化。1922年又调查发掘了渑池不招寨、成皋秦王寨、牛口峪等遗址,由此开始了针对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考察和研究。安特生于1923出版《中华远古之文化》。安特生等又于1923年6月前往青海,对青海湖沿岸、湟水等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并发掘贵德县罗汉堂遗址、西宁朱家寨遗址以及卡约遗址。受朱家寨遗址发现墓葬并出土陶鬲等陶器的启发,延长考察时间,扩大调查范围,后又进入甘肃洮河等地区开展调查。至1924年秋,先后发现甘肃临洮县灰嘴山、辛店、马家窑、寺洼山,和政县半山,广河县齐家坪,民勤县沙井和青海民和县马厂塬等一大批遗址。并在1925年出版的《甘肃考古记》一书中,将甘青地区的远古文化划分为齐家、仰韶、马厂、辛店、寺洼、沙井六期。后“六期说”被中国学者否定。安特生在1921年至1924年结束聘期之前,进行了近30次规模不等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察成果,后来还出版了《黄土的儿女》(1934)、《远东地质学与考古学研究》(1939)、《中国史前史研究》(1943)、《朱家寨遗址》(1945)、《河南的史前遗址》(1947)等。他本人最终由地质学家转变为考古学家。

第二,北京人的发现和北京人遗址的最初大规模的发掘。1921年8月安特生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发现北京人遗址──“周口店第 1地点”,并安排师丹斯基发掘,发掘出第一颗北京人牙齿化石,1923年整理发掘物时又发现一颗北京人牙齿化石,邃引发了1927年开始对周口店遗址的包括探索古人类化石为目的的更大规模的发掘。1927年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由加拿大学者步达生主持、中国学者李捷和瑞典学者B·步林负责,大规模发掘周口店遗址,清理堆积物3000立方米,获得化石材料500箱。又发现一颗完好的人牙化石,经步达生研究,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后由葛兰阶取俗名“北京人”。1928年,由杨钟健主持、布林与裴文中参加,继续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清理堆积物2.8万立方米,又发现北京人牙齿20多颗和两件下颌骨,其中1件下颌骨上还保存3颗完整的臼齿。开始意识到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洞穴堆积,蕴藏的化石十分丰富,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主持长年的发掘。

第三,中国学者主持的探索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来源及其与历史时期中国文化的关系而进行的考古调查与发掘。1926年春,通过李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合作,由李济及地质学家袁复礼开展山西汾河流域的考古调查。当年秋,发掘夏县西阴村遗址。这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考古发掘,并运用探沟、探方发掘与纵、横、深三点记录出土物的方法。据此发掘收获,李济撰写《西阴村史前遗存》(1927年)。后梁思永作为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硕士研究生实习,整理部分发掘出土的陶片,撰写《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1930年)。这批发掘资料至今尚未进行系统整理而未能编写发掘报告,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第四,1927年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学者斯文·赫定等合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徐旭生和斯文·赫定分别任中、瑞方团长,经内蒙古前往新疆,进行包括考古学在内的多学科综合考察。考察延续至1932年5月。其中在内蒙古百灵庙至新疆沿途的327个地点采集100多箱史前遗物;在额济纳河流域发现汉代大小城堡10余处、烽火台100多处,发掘到1万多支木简(即轰动世界的“居延汉简”)及“永元兵器簿”和“居延笔”等珍贵文物;瑞典贝格曼发现罗布泊小河墓地,亨宁拆走了一座土尔扈特人的寺院运回瑞典;黄文弼在新疆考察了汉唐时期的各种城堡、寺庙、沟渠和屯戍遗址,发掘了罗布泊北岸汉代烽燧遗址、吐鲁番雅尔湖地区墓葬百余座等。1934~1935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再次开展考察,陈宗器、贝格曼等人在罗布泊地区进行调查发掘,在楼兰遗址发掘出土丝织品和佉卢文文书等文物。后黄文弼撰写出版《罗布淖尔考古记》(1948)、《吐鲁番考古记》(1954)。斯文·赫定1935年回瑞典后整理编写《斯文·赫定率领的中瑞联合考察团报告书》,自1937年至1982年出版54卷。

此外,1921年,北平历史博物馆调查发掘直隶巨鹿宋代故城遗址,后发表《巨鹿宋代故城发掘记略》;1923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调查甘肃敦煌石窟;1924年,北平历史博物馆发掘河南信阳汉墓;1924年9月,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马衡调查1923年被盗掘的新郑李家楼春秋青铜器出土情况,推断其为春秋时期的郑伯之墓;10月,192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南开大学教授的李济,受丁文江的建议与资助,赴河南新郑李家楼调查春秋郑公大墓的铜器出土情况,并作试掘,后于1926年发表《新郑的骨》;1924年冬,马衡调查洛阳汉魏故城南出土石经的太学遗址;1928年4月4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人类学专业研究生吴金鼎发现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遗址。

以上这些考古工作与发现,尤其是前四项的重大收获,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加之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之初组建的考古学组对安阳殷墟的第一次发掘,揭露面积132平方米,首次获得经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文784片,显示考古学这门新兴学科对于推进中国史学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中国考古学的萌芽、形成的历史过程表明,中国考古学研究机构的成立,是中国社会与学术发展潮流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 中国考古学的初步发展

中国考古学的初步发展期,以192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由李济主持考古学组开始正规考古发掘殷墟并创办《安阳发掘报告》、以及中国地质调查所组建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中国第一个从事新生代地质、古生物和人类学研究的专门机构为开始的标志。又以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在1929年至1934年间先后成立或组建的考古或与考古有关的工作机构与组织还有: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中国营造学社、山东古迹研究会、河南古迹研究会、中央博物院筹备处、陕西考古会等。这些机构与组织积极筹划开展考古工作,所以在1929年至1937年间,考古工作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展开。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安阳殷墟的连续发掘,包括1928年的第一次发掘,共经历了10年15次。其中对殷墟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的发掘占9次(即第四至第九、第十三至第十五次),发掘地点近10处。其中以小屯村北地为主,发掘2万多平方米,揭露出50多座建筑基址,由北而南分为三大片,称为“甲组”、“乙组”、“丙组”;另有铸铜场所及小墓、车马坑、祭祀等遗迹。1936年6月发现一座完整的甲骨坑(YH127),并发明套箱整取方法,出土刻辞甲骨17804片,占殷墟前15次发掘所获24900多片刻辞甲骨三分之二多。董作宾在1933年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依据考古发掘新获的甲骨文全面论证甲骨断代学说,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划分为武丁(及其以前盘庚、小辛、小乙),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5个时期,从而使甲骨文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1934~1935年三次(第十至第十二次)大规模发掘侯家庄西北岗王陵区,共揭露清理大墓11座和祭祀坑(小墓)1221座,11座大墓都被多次盗掘,但出土文物仍属殷墟前15次发掘中的精品,极大丰富了对晚商文化的认识。西北岗王陵的3次发掘,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考古发掘。这些发掘收获,不仅揭示了商王朝史迹,而且展示了灿烂的晚商文明。在1931年冬第五次发掘殷墟期间,梁思永等发掘后岗遗址,开始运用考古层位学方法,开创按自然层位下挖、记录出土物的方法,首次发现龙山文化的白灰面,发现确认仰韶文化层在下、龙山文化层居中、小屯殷墟文化层在上的三个依次叠压的地层关系(即“三叠层”),一举确定殷墟文化、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年代关系,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年代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梁思永于1933年发表《小屯龙山与仰韶》。

第二,1929年至1934年裴文中负责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震动国际学术界,奠定了中国猿人在人类演化史上的科学地位,还发现用火遗迹与大批人工打制石器,解决了北京人制作石器工具问题,确认中国猿人的文化遗存,进一步确立直立人在人类进化序列中的地位。1932年裴文中改革发掘方法,将漫掘作业改成以探沟和探方发掘、记录出土物的考古发掘方法。发现发掘山顶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获得山顶洞人化石材料至少代表8个个体,包括3个完整头骨;还发现并发掘比北京人年代更早的周口店第13地点。1934年裴文中撰写出版《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1935年贾兰坡开始主持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又发现3个保存完好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周口店遗址前后10年发掘获得40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和8个山顶洞人化石等大量珍贵文物与资料。这批资料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后,被美国人弄得下落不明。

第三,探索商文化的源头,发掘城子崖遗址与两城镇遗址,确立龙山文化。1930年冬与1931年10月,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两次发掘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遗址,揭露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现以薄黑有光泽的黑陶为特征并与磨制石器共存、被认为是起源于东方而与仰韶文化不同系统的遗存,命名称“龙山文化”,并由梁思永确定体例,于1934年编著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考古报告集《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1936年5~7月梁思永、刘燿发掘1934年发现的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发现龙山文化50多座墓葬,出土精致的玉钺、绿松石头饰和制作精美的蛋壳陶杯等一大批遗物,是1949年以前发掘获得遗物最丰富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

第四,开创周代考古。1932年4月河南古迹研究会对浚县辛村、淇县大赉店等地进行连续的调查与发掘。至1933年秋,郭宝钧四次发掘辛村墓地,清理西周至春秋时期卫国墓葬82座及一批大小车马坑,墓葬随葬铜器铭文中有“卫侯”、“卫(师)”、“成周”、“侯”等字,可证实该墓地为卫国贵族墓地。开创了周代考古的先河。后由郭宝钧编写《浚县辛村》(1964年出版)。1935年6月郭宝钧又发掘河南汲县山彪镇战国墓,11月发掘辉县琉璃阁战国墓,至1937年3月揭露的甲、乙两座大墓可能为夫妇异穴合葬墓。后郭宝均整理山彪镇与琉璃阁发掘的墓葬资料,编写《山彪镇与琉璃阁》(1959年出版)。

第五,开展关中地区周秦遗址调查与发掘,明确西周文化特征,追寻先周文化遗存。1933年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由徐旭生率领前往陕西关中地区调查周秦遗址,翌年对宝鸡斗鸡台遗址进行两次发掘,其中在戴家沟东区揭露近1000平方米,发现56座周代小墓,有40座墓随葬有陶鬲,是当时出土陶鬲数量最多的一处墓地。苏秉琦通过对陶鬲的研究,确立45座为西周或早于西周的周人墓。后由苏秉琦编写考古报告专刊,于1941年先期公布《瓦鬲的研究》,1948年出版《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及附录《瓦鬲的研究》,1954年由中国科学院印制《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

第六,探索杭州湾地区的史前文化遗存,发掘良渚遗址。1935年春西湖博物馆发掘杭州老和山古荡遗址,开始揭开浙江地区史前文化遗存的面纱。1936年冬西湖博物馆施昕更两次发掘余杭良渚镇附近的棋盘坟遗址,发现黑陶壶、豆、石刀等良渚文化遗存;翌年3月发掘良渚、荀山四周及长明桥、钟家村等几处史前遗址,发现与龙山文化相似又有显著区别的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首次确认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后由施昕更编写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1938)。

这期间其他的重要考古工作还有:1930年,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和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合组燕下都考古团,由马衡率领调查发掘燕下都遗址;山西公立图书馆等单位发掘山西万泉阎子圪塔汉汾阴后土祠遗址;梁思永开展东北地区的考古,调查、试掘黑龙江齐齐哈尔昂昂溪史前遗址,对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1931年,山西公立图书馆等单位进行山西万泉县长约25公里范围内的调查,发现十多处遗址,并发掘荆村仰韶文化遗址。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等调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1937年在山西五台县发现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所建佛光寺大殿,为当时所知年代最早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1933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石璋如、王湘两次发掘浚县刘庄村遗址;华西联合大学博物馆试掘四川广汉月亮湾遗址,翌年再次发掘。1933年,董作宾调查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和滕县滕国故城。1934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调查河南巩县广武遗址并发掘青台遗址与峨眉岭遗址,调查安徽寿县楚器出土地李三孤堆及寿县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寿春故城等遗址;陕西考古会发掘位于西安陕西省民政厅内院的唐中书省遗址,发现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宫、兴庆宫图残石,后又在西安市南门小湘子庙街发现宋吕大防刻唐太极宫石刻图。1935年,翁文灏、杨钟健、裴文中等在广西调查,发现并发掘武鸣县苞桥、芭勋、腾翔和桂林县附近4处洞穴遗址;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开展对豫北的调查;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调查江苏南京市附近的六朝陵墓和河南洛阳龙门、安阳宝山等石窟;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调查、勘察河北邯郸南北响堂山石窟。1936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李景聃、赵青芳等调查、发掘河南永城造律台和黑孤堆龙山文化遗址;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与国立北平图书馆发掘洛阳汉魏故城南太学遗址,获得一批石经。

此外,郭沫若研究商代甲骨文与两周青铜器获得重大突破。1929年先后写成《甲骨文字研究》和《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两文,1933年编辑出版《卜辞通纂》,1937年编辑出版《殷契粹编》,两书集中了殷墟科学发掘以前出土甲骨文的珍贵部分。1932年撰写出版《两周金文辞大系》,创立青铜器研究的标准器断代法。

后一阶段,中国有关学术研究机构与组织的考古工作主要在抗战大后方的云南、四川以及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和敦煌附近进行。重要的有以下几项。

第一,开展云南大理及洱海一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1938年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合组苍洱古迹考察团,由吴金鼎主持,王介忱、曾昭燏参加,开展云南大理及洱海一带的考古调查。至1940年6月进行了三次考古调查与发掘,发现38处遗址,其中21处为史前遗址、8处为南诏时期遗址,发掘了7处遗址。后由吴金鼎、曾昭燏编写《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1942)。

第二,开展川康考古调查与发掘。1941年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合组川康古迹考察团,由吴金鼎主持开展川康境内考古调查发掘工作,至1942年12月发掘彭山江口镇豆芽房汉代崖墓21处,豆芽房东北的砦子山汉代崖墓39处,砦子山东北的陈家扁双洞花砖墓、石人洞墓等,江口镇李家湾汉代崖墓9处,江口镇牧马山墓地等。后由南京博物院编写《四川彭山汉代崖墓》(1991)。

第三,1942年至1943年春,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四川省立博物馆合作发掘前蜀皇帝王建陵墓。后由冯汉骥编写《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1964)。

第四,1942年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地理研究所合组西北史地考察团,由劳幹、石璋如考察甘肃敦煌县附近和额济纳河流域汉代长城和烽燧遗址,并测量敦煌千佛洞,发掘敦煌古董滩遗址和察克图烽燧遗址、阳关墓地。

第五,1943年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合组西北科学考察团。史地组向达、夏鼐、阎文儒调查甘肃敦煌、洮沙、民勤等地。至1945年11月,夏鼐与向达发掘敦煌佛爷庙北朝时期墓地、敦煌月牙泉六朝与唐代墓地、玉门关小方盘城并确定了汉代玉门关的确切位置;夏鼐与阎文儒发掘甘肃大方盘长城遗址并发现晋碑,发掘民勤沙井遗址、武威县南山喇嘛湾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葬;夏鼐进行洮河流域考古调查发掘,发掘临洮寺洼山遗址和宁定阳洼湾齐家文化墓地,首次清理齐家文化的两座墓葬,确认甘肃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彻底纠正被安特生颠倒二者年代关系的错误,为建立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正确年代序列奠定了基础。

第六,1947年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裴文中等开展对甘肃渭河、汉水上游、洮河流域、河西走廊和兰州附近史前遗址的考古调查与试掘,至1948年新发现70多处遗址。后裴文中撰写《甘肃考古报告》。

开展的其他考古工作还有:1938年夏冯汉骥开展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民族学与考古学考察工作,并在汶雁乡清理一座石棺葬,开创了川西北高原考古发掘工作,后撰写《礼藩的石棺葬》一文;1942年4月尹达(刘燿)在陕西延安县附近大砭沟发现龙山文化遗址;1943年2月至8月石璋如在陕西进行调查,在沣水一带发现丰镐村、张家坡、灵台等20多处周代遗址,并试掘丰镐村等遗址,发现彩陶、石灰面等遗存,后撰写《关中考古调查报告》(1956)。1946年尹达在河北邯郸县附近清理一座汉墓,第一次发现散乱的汉代玉衣片;1948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试掘吉林西团山石棺墓。此外,1941年容庚撰写出版《商周彝器通考》。

中国考古学的初步发展时期,主要是围绕早期人类、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探索商代历史并揭示商王朝史迹及其渊源,以及两周文明这四个方面的研究而展开,还开展了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一些小规模的考古工作。这些考古工作和成果展示了中国考古学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喜人前景。其间一系列重大发现,立即引起世界学术界对中国考古学的关注。在一系列的考古工作与研究中,当时一些年轻的中国考古学者即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如李济、董作宾、裴文中、黄文弼、郭宝钧、梁思永、吴金鼎、尹达、石璋如、郑德坤、冯汉骥、林惠祥、夏鼐、曾昭燏、高去寻、贾兰坡、苏秉琦、李文信、阎文儒等。其中在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是:裴文中发现北京猿人化石;李济全面主持殷墟发掘并统筹中国的田野考古,以及对殷墟出土器物的类型学研究;梁思永引进当时先进的考古层位学与类型学方法,解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文化的年代关系,以及殷墟王陵的大规模发掘;董作宾整理殷墟发掘出土的甲骨,开创甲骨文的断代研究;夏鼐改订齐家文化的年代,纠正安特生关于中国史前文化分期体系的错误。还有郭沫若创立标准器断代法等。

经过初步发展时期的发展,中国考古学的基本队伍形成,探索对象十分清晰,研究方法逐步改进并不断完善,并创办了学科刊物《田野考古报告》(后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和《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专刊,公布研究成果,令国内外学术界刮目相看。中国考古学在初步发展时期,就赶上了国际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先进水平。脱胎于金石学的古文字学、古器物学研究,在考古学理念和方法的影响下,以郭沫若、唐兰、容庚为代表,也已开辟新的局面。

四 中国考古学的全面发展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考古学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时代标志。1949年秋,中国科学院成立,并在同年秋和翌年春分别恢复对周口店遗址和安阳殷墟的发掘;中央文化部则设立了文物局。1950年,中国科学院建立考古研究所;1952年,新生代研究室划归中国科学院领导(1953年改组为古脊椎动物研究室,1957年改为研究所,1959年定名为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配合新中国的建设,田野考古工作已不能局限于周口店遗址和安阳殷墟,各地在1950和1951年,相继开展了河南、陕西、江苏,以及山西雁北和东北等地的考古调查,还发掘了资阳人化石、豫西渑池县仰韶村与不召寨和成皋县青台与点军台遗址、长安客省庄遗址、淮安青莲岗遗址、依兰倭肯哈达洞穴遗址、吉林西团山石棺墓、江宁湖熟镇遗址、辉县琉璃阁车马坑与固围村大墓、长沙近郊汉墓、辽阳棒台子与三道壕汉魏时期壁画墓、南唐二主陵墓、禹县白沙宋墓等,发现二里冈等重要遗址,揭启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考古工作的序幕。

20世纪50年代初,百废待举。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开展,关键是田野考古工作人员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但田野考古工作人员奇缺。以开展田野考古工作的方式培养田野考古工作人员,成为当时的工作重心。夏鼐于1950年7月10日到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之后即计划田野工作的开展。于1950年10月12日至1951年1月22日开展了河南辉县发掘,安排苏秉琦、安志敏、王星垣、王伯洪一组发掘琉璃阁,安排郭宝均、王仲殊,马得志、石兴邦一组先发掘黄家坟后发掘固围村,并在实际工作中,夏鼐手把手地传授考古发掘方法,检查发掘记录,并亲手在琉璃阁第一次成功清理出完整的战国木车。1951年4~7月夏鼐率领安志敏、王仲殊、马得志等前往河南西部地区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古调查与发掘。1951年10月至翌年2月夏鼐率领安志敏、王伯洪、石兴邦、王仲殊、陈公柔、钟少林等在长沙近郊发掘战国、两汉及唐宋墓葬。后夏鼐又主持并指导他们编写《辉县发掘报告》和《长沙发掘报告》。夏鼐将他在英国、埃及学习与工作形成的一整套田野考古工作方法,结合中国田野考古工作形成的特点与经验,包括田野考古调查、发掘、记录、整理、编写发掘报告等,通过具体的工作进行传授。一批田野考古新人迅速成长,其中安志敏、王伯洪、石兴邦、王仲殊、陈公柔得“五虎将”美名。夏鼐还通过1951年春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考古学通论与考古方法、通过在1952年7月开办的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以及同年10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创办的考古专业讲授田野考古方法,使得一大批掌握了田野考古工作方法的新人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夏鼐传授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开展考古工作,这批新人们还不断地传授于新人。新中国的田野考古经夏鼐的精心传授与培养,健康地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规模走向成熟。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考古学家,尤其是50年代成长起来的考古学家,田野考古的理念与方法,几乎都受教于夏鼐的传授。

举办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以及创办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是新中国初期快速培养全国考古人才的主要途径。

1952年7月至1956年由中央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举办四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培训在职干部341人,充实了各省区的考古工作队伍。夏鼐、裴文中、贾兰坡、郭宝钧、苏秉琦、宿白、安志敏、石兴邦、王仲殊等在考古训练班上讲授专业课,白万玉、徐智铭、赵铨等人员讲授具体操作技术。1952年10月在文化部文物局和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创办考古专业,并由考古研究所派遣苏秉琦长期兼任考古专业主任,开始几年的专业课程与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的专业课程相同,并增加了阎文儒、林耀华、徐邦达、郭义浮、钟少林等讲授专业与技术,为新中国的考古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专业人才。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与考古专业的创办,为新中国第一批考古专业人员的成长奠定了专业知识基础和敬业的工作态度,而各位讲课学者在讲课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的讲稿,对中国考古学做了最早的理论概括和综合研究。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出版了《考古学基础》,成为田野考古工作的指南。

新中国的考古研究学术平台也得到了同步发展。文物局于1950年创办《文物参考资料》(1959年更名为《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55年创办《考古通讯》(1959年更名为《考古》,加上恢复的《考古学报》(1953年由原《中国考古学报》更名),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界的三大杂志。1957年文物局还组建了文物出版社,与科学出版社一起承担着中国田野考古专刊的出版任务。

学科的发展需要理论的引导。新中国考古工作的迅猛开展,新发现不断涌现,尤其是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大量发现,学科面临了在大量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如何建立各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问题。1959年,夏鼐及时发表《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一文,指导对已发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命名及编年研究。1963年,尹达发表《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长篇论文,总结了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成果,指明了研究方向,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研究,引上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人才队伍与学术研究平台的及时建设,为中国考古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这一时期的前段(1950~196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室(所)配合黄河水利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田野考古工作,南京博物院在华东地区开展工作,其他各省区文物部门亦积极寻找线索开展考古工作。这时期的田野考古工作,地域上已涉及到全国范围,年代方面从170万年的元谋人一直到明清各个时期。并且初步形成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秦汉、三国至明清五大段的研究特色。

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研究,从距今50万年左右的北京人上溯至100万年前的蓝田人以及170万年的元谋人,下延至柳江人等晚期智人,发掘山西丁村、贵州观音洞、灵武水洞沟、朔县峙峪等一批重要遗址,旧石器文化从北京周口店扩大到整个华北、华南、西南与东北地区。

新石器时代考古完善了仰韶文化分期与分类的研究、解决了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关系,确立了大汶口文化及其与龙山文化关系,弄清楚甘青地区的文化编年。在辽西、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东、华南等地区也展开了工作,积累了大量资料,确立了若干个新的考古学文化,初步明确了这些地区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新石器文化特征。尹达出版了《中国新石器时代》。

商周时期考古,从商代晚期的殷墟上溯至早商文化的二里冈、二里头,并发掘明确郑州商城、开始探索夏文化,发现岳石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开展了丰镐遗址、东周王城、晋国都城考古,发掘了洛阳中州路东周墓地、信阳长关台楚墓、长江下游地区土墩墓,以及一批诸侯墓葬,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青铜器窖藏,以及侯马晋国盟誓遗址与铸铜遗址、战国铁范等遗存。陈梦家发表《西周铜器断代》,并出版了《殷墟卜辞综述》。

秦汉考古,开展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的有规划的发掘工作,发掘了长沙仰天湖楚墓、广州汉墓、战国至西汉时期四川船棺葬、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云南滇王墓、洛阳西汉壁画墓、密县打虎亭汉墓、江陵望山沙冢楚墓、陕北与南阳及山东汉画像石墓、咸阳杨家湾汉高祖长陵陪冢兵马俑坑、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与南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与铸铜遗址;勘探秦咸阳遗址与秦始皇陵区,以及汉代的一些地方城址。再次开展新疆地区的考古工作。陈梦家进行居延汉简的研究,并执笔撰写了《武威汉简》。

三国至明清时期考古,对汉魏洛阳、六朝建康城、隋唐长安城与洛阳城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辽中京遗址、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开展系统地考古工作,发掘了南京郊区东晋家族墓、西安郊区隋唐墓、唐乾陵陪葬墓、北燕冯素弗墓、敦化六顶山坡渤海王族和贵族墓地、遵义南宋播州土司墓葬、侯马金代雕砖墓、北京明神宗定陵等重要的陵墓,开展古代瓷窑址、石窟寺,以及西藏文物调查工作。

1965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成的全国第一个14C测年实验室,开始进行测试工作。体质人类学、古代气候与环境、古代动物与植被,以及农作物、器物的成份分析等各种科技手段,开始在考古学中应用并发挥着作用。

各个时期的考古学研究成果的涌现,使中国考古学学科迅速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配合教学,及时组织撰写了《中国考古学》教材,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总结50年代的考古成果,组织撰写了《新中国的考古收获》。而5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一大批考古学家,在梁思永、夏鼐、裴文中、郭宝钧、尹达、曾昭燏、贾兰坡、苏秉琦等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的带领下,在这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如宿白、安志敏、石兴邦、王伯洪、王仲殊、冯先铭、安金槐、陈公柔、马得志、邹衡、吕遵谔、张云鹏、吴汝祚、蒋若是、麦英豪、赵其昌、刘敦愿、罗宗真、蒋赞初、黄宣佩、朱伯谦、金学山、林寿晋、俞伟超、黄展岳、杨建芳、徐苹芳、刘观民、张长寿、李仰松、赵芝荃、谢端琚、张学正、张彥煌、张忠培等。

在这一时期的后段(1966~1978),中国考古学因“文化大革命”的开展而中断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一些考古工作在1967~1971年仍然逐步的开展。例如:旧石器时代考古方面,发掘了湖北大冶石龙头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考古方面,发掘了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山东邹县野店大汶口文化墓地、湖南澧县三元宫大溪文化晚期墓地;商周考古方面,发掘了殷墟西区墓葬、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陕西周原庄白村等窖藏青铜器;秦汉考古方面,发掘了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咸阳杨家湾西汉墓、曲阜九龙山西汉鲁王墓、广西合浦汉墓、河北安平东汉壁画墓;三国以后考古方面,发掘了武威雷台晋墓、隋唐东都含嘉仓、唐昭陵陪葬墓尉迟敬德墓与郑仁泰墓、唐乾陵陪葬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五代后蜀皇帝孟知祥墓、西安何家村唐代金银器窖藏、元大都和义门瓮城门址、成都凤凰山蜀世子朱悦燫墓等。

1972年后考古工作逐步恢复正常,三大杂志复刊,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以及武汉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相继设立考古专业,四川大学在1960年设立考古专门化的基础上成立考古专业,西北大学恢复1956年创办的考古专业,1973年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考古发掘工作的管理的通知》,并且再次印发国务院1964年批准的《古遗址古墓葬调查发掘暂行管理办法》。而在台湾的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了“台湾考古研究室”以开展田野考古工作。

在1972~1978年的六七年间,重大发现频频问世。如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了四川汉源富林、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窑、山西阳高许家窑、辽宁喀左鸽子洞和营口金牛山及本溪庙后山、贵州兴义猫猫洞和普定穿洞,河北阳原虎头梁和小长梁,湖北郧县龙骨洞、山西沁水下川、柳州白莲洞等遗址与地点,发现了“大荔人”。

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了临潼姜寨、渭南史家、郑州大河村、吴县草鞋山、密县新开流、桂林甑皮岩、曲江石峡、沈阳新乐、日照东海峪与胶县三里河、余姚河姆渡、滕县北辛、兖州王因与诸县呈子、临汝煤山、汤阴白营、永城王油坊、长岛小珠山、枝江关庙山、房县七里河、昌都卡若等遗址,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积石冢,民和核桃庄、乐都柳湾、兰州王保保城、广河齐家坪与贵南尕马台马家窑文化及齐家文化墓地,再次发掘宝鸡北首岭遗址;尤为重要的是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武安磁山、新郑裴李岗遗址,开始发掘秦安大地湾遗址,以及为开展夏文化探索而发掘的登封王城岗与襄汾陶寺遗址。

商周考古,发掘了偃师二里头遗址、夏县东下冯遗址、敖汉旗大甸子墓地、清江吴城遗址、闽侯黄土仑遗址、黄陂盘龙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藁城台西遗址、殷墟妇好墓与王陵区祭祀坑、小屯南地甲骨、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岐山董家村与临潼段村等包括记录武王征商史实的利簋等西周铜器窖藏、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黄陂鲁台山两周遗址和墓葬、临淄春秋齐国大墓、莒国贵族墓、曲阜鲁国故城、赵都邯郸外廓城、邯郸赵国王陵、平山中山王墓、江陵楚都纪南城、江陵天星观楚墓、淅川下寺楚墓、固始侯古堆大墓、随县曾侯乙墓、淮阴高庄战国墓、夏县禹王城遗址、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凤翔雍城和秦公陵墓、楚雄万家坝春秋时期墓葬、涪陵小田溪巴国贵族墓、杭锦旗战国早期匈奴墓,等等;开展周原遗址的大规模发掘。

秦汉考古,先后勘查或发掘了秦咸阳宫与秦始皇陵园、云梦睡虎地秦汉墓、汉长安城武库、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陡壁山长沙王后曹墓与象鼻嘴长沙王墓、江陵凤凰山汉墓、北京大葆台汉墓、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墓、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临沂银雀山汉墓、南阳唐河画像石墓、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燧遗址(包括23000余支木简)、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包括一批医药简牍)、天津武清东汉雁门太守鲜于璜墓、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汉魏洛阳城太学与灵台遗址、郑州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与温县西招贤汉代铸铁遗址、贵州赫章可乐秦汉时期墓地、西昌大石墓、新疆塔什库尔干香宝宝墓地等。

三国至明清考古,先后发掘了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北魏永固陵、山西寿阳北齐顺阳王库狄迴洛墓、磁县北齐高润墓、东魏茹茹公主墓、集安洞沟高句丽墓群、唐长安城明德门与青龙寺、唐高祖献陵陪葬墓、隋唐洛阳天堂遗址、隋唐扬州城、遵义播州土司杨氏家族墓地、合肥北宋包拯及其家族墓、宁夏西夏8号陵、宣化下八里村辽张世卿等墓、法库叶茂台辽墓、库伦辽代壁画墓、福州南宋黄昇墓、金坛南宋周瑀墓、大理崇圣寺三塔、金代蒲峪路故城、元代昭勇大将军张弘纲墓葬、明益端王朱祐槟夫妇合葬墓、遵义播州土司杨氏家族墓地,以及景德镇窑、屈斗宫窑、铜官窑等瓷窑址。还开展了泉州南宋沉船、西沙群岛的考古工作,以及北京地区历史地震调查工作。

这六七年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几乎超越了1950~1971年二十多年的考古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考古学五大段的内容,中国考古学的学术体系由此可以建立起来。

五 中国考古学的成熟发展时期

1979年4月,中国考古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考古学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这时期进一步重视学科队伍建设与学术研究平台的建设,坚持以田野考古工作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重点发掘遍及全国各个省区,进一步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加强综合研究力度,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探索考古学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考古学研究取得了空前收获,从而更加充实中国考古学的学术体系。

这个时期是中国考古学学科队伍发展最为迅速、研究成果最为丰盛的时期。二十个省区相继成立了独立的考古研究机构,并开始承担为配合学术研究而开展的主动发掘任务。全国考古专业研究人员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七八百人,至20世纪末增加至3000人。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后,有10多个省区也相继成立了省级考古学会或专门研究会,定期组织学术研究活动,学术气氛空前活跃。从1984年起逐年编辑出版《中国考古学年鉴》,及时公布考古研究动态与新发现信息。

在前一阶段后期大量重要考古新发现涌现、不断充实中国考古学内涵的基础上,于70年代末,在夏鼐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写了《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后来又集中全国考古学界的力量,编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这两部大型综合性考古学著作的问世,是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夏鼐作为这两部著作的主编,付出了极大的精力。而后一部著作的各分支学科编写组主编、副主编、成员亦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978~1999年,出版了上百部田野考古报告和考古学研究专著,一些研究机构相继创办考古文物专业刊物。如《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人类学学报》(1982)、《文物春秋》(1989)、《文物季刊》(1989)、《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北方文物》(1981)、《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89)、《福建文博》(1979)、《江西历史文物》(1979扩编)、《农业考古》(1981)、《华夏考古》(1987)、《中原文物》(1981年公开发行)、《江汉考古》(1980)、《四川文物》(1984)、《考古与文物》(1980)、《文博》(1984)、《敦煌研究》(1981),以及《考古学集刊》(1981)、《北京文物与考古》(1983)、《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湖南考古辑刊》(1982)、《史前研究》(1983)、《南方民族考古》(1987)等。发表了上万篇考古发掘简报和论文,中青年作者的比重逐年增加。

1979年以后,由于研究队伍的充实,学科配置的完善,中国考古学的各分支学科发展迅速。在实事求是、以田野考古工作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思想指导下,获得许多重大发现,如距今万年前后的文化遗存、红山文化晚期与凌家滩文化及良渚文化的一批以随葬玉器为主要特征的高规格墓葬、数十座距今4000年前的城址、夏文化的全面探索、早商都城、两周诸侯墓地,以及秦汉及其以后的城址、陵寝、大型墓群、宫殿遗址等,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空白。台湾则于1996年开始对台南科学工业园区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勃勃生机。出土的大量文献资料,丰富了历史研究的素材。同时开始注重对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与探索,进一步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开始探索从考古学角度揭示中国传统古史中“五帝时代”的途径与方法。

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体系也在这时期得到完善。1985年,夏鼐与王仲殊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撰写的特长条《考古学》,从考古学学科的定义和特点、学术发展史、考古学的方法、考古学的分支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方面,从理论高度全面阐述了中国考古学的学科定位、特点、理论与方法、技术与手段,以及学科发展的方向。苏秉琦则在夏鼐早年提倡的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运用“考古学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于1981年形成了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以求揭示中国复杂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结构及其演变发展。苏秉琦、石兴邦、俞伟超、张忠培、严文明等还对考古层位学与考古类型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进行总结。

考古层位学与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研究遗迹、遗物年代的两个基本的分析方法。自20世纪30年代经梁思永引进并实践以来,在中国考古学研究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充实与发展,形成了适合研究中国古代复杂多变的文化面貌、具有中国考古学特色的研究方法。在80年代初,一些年轻学者探索应用概率论等数学分析手段,以加强发展考古类型学的分析与研究的方式,引发了一批学者对研究方法的探索。后又引进计算机技术参与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80年代还开展了对新石器时代人口的研究。一批青年学者则编译国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促进了对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进一步探索与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年代测定最为显著。自196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成14C测年实验室和1972年以来测年数据的逐年公布,促进了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的细化。同时,进一步应用现代自然科学中其他年代测定技术,如古地磁法、裂变经迹法、热释光法、电子自旋共振法、铀系法、氨基酸外消旋法等。仇士华、蔡莲珍又引进高精度树轮校正方法,1992年编辑出版了《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建成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等,使得14C测年方法应用更为广泛,测定的年代数据成为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年代序列研究和夏商基本年代框架建立的重要依据。而古物成分分析技术应用的发展,使得一些交叉学科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如冶金史研究、陶瓷研究。此外,地面及空中探寻古代遗址及遗物的勘测技术,如利用电阻率仪勘探技术、地质雷达扫描技术、电磁法异常技术、航空遥感与地学分析相结合技术、卫星与航片及图像处理技术、水下勘测技术等,都大显身手。其他人文学科如人类学、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等理论和方法也开始引入考古学研究,以探讨古代社会的人口与组织结构。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开始了分子生物学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微磨损分析与模拟实验考古也相继得到重视。这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考古学研究深入到古代社会与环境的各个方面,极大地充实、丰富了中国考古学的内涵。

六 中国考古学的继续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国家对考古学投入的不断增加,现代科学技术对考古学的全面渗透,促使中国考古学以全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特征而进入继续发展时期。经2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下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现象。

第一,国家政府有关部门与有关研究机构组织实施大课题项目,带动考古学发掘与研究的全面开展,引导着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方向。如2000~2003年实施的科技部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2004~2016年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16年国家文物局开始组织实施的“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2019年再度启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项目等。其中以“考古中国”为题支撑开展的“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以及2020年启动的“夏文化研究”等项目,将以持续、系统的考古工作推动相关领域研究,建立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分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动因、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些大课题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耳目一新的考古新发现成果。其中200项成果被评为每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种大型课题项目,因有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撑,实施得到保障,使得中国考古学得到飞速发展,并且成为21世纪最初20年中诸人文社会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

第二,田野考古工作与研究全面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前一阶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田野考古的一系列工作,包括调查、勘探、发掘、测量、绘图、计算、分析等常规的考古工作已尽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其中,精细发掘清理的实验室考古运用而生并逐渐推广,如先后进行了翼城大河口西周墓、盱眙大云山汉墓、高青西周车马坑、新建墎墩汉墓、扬州隋炀帝萧后墓、遵义播州土司杨阶夫妇墓、呼伦贝尔岗嘎和谢尔塔拉古代墓葬、唐李倕墓冠饰、周原西周“豪华马车”、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青浦福泉山吴家场良渚文化墓葬、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墓葬、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枣阳郭家庙东周墓、泰兴黄桥明代墓葬、“南海一号”沉船等的实验室考古发掘清理,在清理、揭取、保护文物与获取更多的发掘信息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预计这种实验室考古的方式,以后将创造条件直接在发掘工作的遗址上开展,成为重要遗址研究、保护和展示的重要前提工作,2020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再度发掘开始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考古学研究方面,越来越多地引入自然科学方面的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人员。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1995年设立考古科技中心之后,2000年以来,在全国许多考古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了配置有各种自然科学方面专业人员与分析仪器设备的科技中心。考古队伍中的自然科技人员的比重逐年增加,科学技术应用的范围更为广泛,极大地推进了考古学的发展。其中2004年至2016年开展的科技部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这方面发挥的推动作用最大。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广为运用和相关学科对考古学的渗透,促使一些新兴分支学科逐步形成。其中通过分析地质地貌、植被等复原古代遗址自然环境面貌的环境考古,以及以研究古代家畜与家禽及肉食资源为主的动物考古发展最快,成果明显。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进一步运用与发展,还将为逐步规范考古学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考古发掘项目逐年增加,成果快速涌现。2000年以来,每年开展的考古发掘项目由300多项增至500多项,其中主动发掘项目比例增加。1994年以来开展三峡考古形成的快速发掘并整理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公布成果,被逐步推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以来快速形成研究成果的方式,逐年增多。考古报告专刊出版迅猛,20年出版的考古报告专刊数量超过以往80年总和的五倍以上,并且以全面、客观公布发掘资料逐步成为主要形式,产生多部头的巨型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还出版了《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5册(古方主编,2005)、《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16册(李伯谦主编,20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96年计划编写集成性的综合研究成果多卷本《中国考古学》,从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首次出版《夏商卷》(杨锡璋、高炜主编)以来,已陆续出版了《两周卷》(张长寿、殷玮璋主编,2004)、《新石器时代卷》(任式楠、吴耀利主编,2010)、《秦汉卷》(刘庆柱、白云翔主编,2010)、《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杨泓、朱岩石主编,2018)。

第四,考古研究方向多元化与研究成果细微化。在多学科向考古学渗透的背景下,交叉学科在考古学中得到发展,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引入考古学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细微的分析也必然导致考古学研究成果呈现细微化发展的趋势。在前一阶段形成的各种考古学分支学科,如田野考古、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古文字学与铭刻学、人类骨骼考古、水下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对包括人骨等遗存的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得到较快的发展而引人瞩目,包括文化交流在内古代科技与手工业技术的传播研究得到重视,继青铜器考古之后,玉器考古受到重视而得到发展,还开展了盐业考古。这种多元化、细微化研究的发展,促进了考古学向多领域延伸。

第五,涌现的大量考古新发现,继续不断地填补、充实甚至是改写中国古代历史的有关内容。如旧石器时代方面:对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群的多次发掘,已确认15个文化层,年代自176万年至120万年之间,明确泥河湾盆地为中国境内探索早期人类文化遗存的重要区域;周口店田园洞发现的一具男性个体,年代为距今2.5万年左右,弥补了山顶洞人化石丢失的缺憾,被认为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现代人;大兴安岭呼中北山洞旧石器时代晚期玉刮削器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玉器;许多遗址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连续发展或过渡期的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方面:北京东胡林遗址发现炭化粟粒,证实了栽培粟于公元前8000年前后率先发生于太行山东侧及燕山南麓山谷平原地带的推断;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距今9000年前后的稻作遗存为探索稻作农业的向杭州湾地区及太湖地区传播提供了重要证据。2019年在浙江余姚井头山地下沙层下发现公元前6000前后的贝丘文化遗存,开辟了在沿海地区海相沉积环境下探索早期文化遗存的视野与新途径。2013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新发现7件象牙雕板和1200余粒绿松石及其串饰,表明中原地区早在公元前6500年以前就具有较高的手工制作水平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特色。新发现了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南部东端的化德及河北西北角康保一带的公元前6000年前的裕民文化、淮河下游公元前6000年前后的顺山集文化,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再次发现并明确距今8000年以前的玉文化遗存。2020年河南南阳独山玉矿附近发现的距今5000年前后的黄山玉器制作作坊聚落址和随葬大型玉钺的大墓,填补了史前时期在玉料采集与开采附近同时进行玉器制作生产与使用的玉器考古空白。河南灵宝西坡大型房址和大型墓葬的发现以及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的三重环壕聚落址及其东西成排、南北成列分布的大型建筑基址,体现了中原地区在公元前3800~3300年前后社会已经进入以中心聚落为中心的具有等级化的聚落群发展模式。内蒙古通辽哈民忙哈聚落址发现了一批保存有屋顶木构结构的房址以及房屋内被焚烧过的数十具乃至多达98具人骨遗存,揭示了史前聚落废弃的另一种特殊的形式。多处遗址发现的农作物遗存表明,中原地区与海岱地区在公元前2500年已经种植了粟、黍、水稻、大豆、小麦五种农作物;动物考古研究表明,中原地区在公元前2500年饲养的家畜除了猪、狗外,新出现了黄牛与绵阳。发现的史前城址累计达100多座。而良渚城址与外围的堤坝、陶寺文化早中期的城址与“王墓”以及宫殿类大型建筑基址与具有祭祀与观测天象功能的半圆形大型建筑基址等,分别展示了距今5000~4600年太湖地区、距今4400~4000年中原晋南地区文明形成阶段的不同特征。夏商时期:揭示了二里头遗址作为都城从一期到四期的平面布局以及宫城的形成与演变发展的状况;登封王城岗面积30余万平方米的大城及城址内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发现,为“禹都阳城”的探索再获重要线索;新密新砦遗址的大规模发掘成为夏文化探索的新的增长点;陕北神木石峁石城和皇城台及大台基和包括石雕龙等70多件石雕作品,显示陕北石峁一带与中原核心地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发掘获得夏商时期冶铜技术和铜矿资源的重要线索。洹北商城及其宫城、大型宫殿基址的发掘为商代中晚期研究开阔了新的视野。两周时期:新发现了周公庙遗址,周原大型宫室宗庙建筑基址群、完整记述西周诸王世系的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以及西周社祭建筑遗存;宁夏彭阳姚河塬遗址发现西周早期封国都邑城址,刷新了学术界对周人西北部疆域的认知;发现西周早期至春秋晚期的几代曾伯、曾侯墓葬;还发掘了郑公大墓及其车马坑、荆州熊家冢楚墓大型车马坑和陪葬墓、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及车马坑等。秦汉至明清时期:发掘秦汉栎阳城、上林苑、渭桥遗址、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保存大型“黄肠题凑”最为完整的定陶灵圣湖丁姬墓、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扬州市曹庄隋炀帝墓、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江西高安华林宋元明造纸作坊遗址、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清代致远舰与经远舰,等等,不胜枚举。

第六,社会大众关注考古学成果而促使考古学成果向大众化发展。一些考古研究机构和大学的考古文博学院设立公众考古中心,向社会开放考古工地,招聘考古发掘工作志愿者,举办“考古夏令营”,举办出土文物展览展示考古成果,举行面向社会的考古讲座, 2013年开始在上海举办的两年一次世界考古论坛期间设置公众考古讲座。南京大学等单位还创办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大众考古》刊物。从中央到地方,许多新闻媒体积极进行考古成果的介绍与宣传,还制作考古电影、电视片进行传播,引发社会大众对考古文博事业的关注与支持。许多大学在举办或新设考古专业的同时还增设博物馆专业,目前全国已有近30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考古专业或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或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等考古文博类专业,每年的本科毕业生达到600人,再加上各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其中大多数毕业生奔赴面向社会的公众考古文博方面。公众考古的发展,引发社会对考古工作与研究的关注与支持,从而推进了考古事业的发展。

第七,中国考古学走向国际。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以其研究成果引起国际考古学界注重的同时,将田野考古工作与研究触角逐步延伸至国外。中国考古工作队到国外进行考古工作,最初始于1997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建“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后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尝试赴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考古发掘,2005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有关单位合作实施“蒙古国境内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与发掘研究”项目。至今已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大学考古学系、南京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先后派出考古工作队与国外的有关考古文博机构合作,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四大洲有关国家与地区开展的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有30多个,涉及的国家与地区先后有俄罗斯、柬埔寨、蒙古、越南、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老挝、孟加拉国、洪都拉斯、伊朗、缅甸、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肯尼亚、意大利、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塔吉克斯坦、斯里兰卡、埃及等。中国考古工作队在这些国家与地区开展的考古工作,以雄厚的考古工作实力与现代科技考古操作规程,展示了经百年发展的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研究的水平,从而更快的将中国考古学融入到世界考古学中。

第八,文物保护考古分支学科开始萌芽。1950年以来,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基本上是在文物工作的体制下,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进行,并结合对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如1954~1956年对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以及发掘之后建立半坡遗址博物馆,1987年建立了殷墟博物苑,2001年发掘成都金沙遗址之后建立的金沙遗址博物馆等。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保护大遗址为目的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因遗产保护策略与理念的加强而不断的得到实施,并逐步呈现出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到考古学中。以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创建“大遗址保护研究中心”以及2008年成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为标志,探索创建以遗址保护为主要目的的新兴考古模式开始行动。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撑下,一大批重要的大遗址通过考古发掘与研究,在了解、掌握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科学的、艺术的价值之后进行了有效保护和充分的展示。如偃师商城宫城遗址的发掘和保护以及遗址公园的建设,还有第一批1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圆明园考古遗址公园、周口店考古遗址公园、集安高句丽考古遗址公园、鸿山考古遗址公园、良渚考古遗址公园、殷墟考古遗址公园、隋唐洛阳城考古遗址公园、广汉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成都金沙考古遗址公园、阳陵考古遗址公园、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其中殷墟、良渚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实验室考古的实施正是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在探索创建以遗址保护为主要目的的新兴考古模式的一种尝试性试验。这种结合遗产保护、考古学研究以有利于遗产保护与展示的考古工作方式的不断实施与发展,及其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和研究方式的不断完善,中国文物保护考古分支学科已是呼之欲出,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将在其中大显身手。

21世纪最初20年中国考古学发展产生的这些新现象显示,中国考古学在不断发展、充实的过程中正在发生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考古学研究目的在延伸、方法在完善、成果类型不断丰富,20世纪形成的一些优良的考古学工作方式与研究传统逐步以新的工作方式与研究形式所发展、所代替,而产生的一些新兴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以及一大批新型的研究成果,将推动考古学在发现遗产、保护遗产、展示遗产的基础上,向更科学而广泛、更深入而细微、更大众而普及、更加面向国际的方向发展。

中国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揭示中华古代文化与文明以连续发展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中华文化基因、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与中华文明瑰宝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作者: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转载来源:《南方文物》2021年第1期;此处省略注释)

400

纵观中国考古百年的历程,历史上真实的朱乃诚传说

求考古专家名

王吉怀,男,1952年6月出生,山东枣庄人。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业绩:多年从事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工作,曾先后对河南、甘肃、青海、湖北、山东、香港、安徽、三峡等地进行史前考古的调查、发掘与研究。1994、1995年主持发掘的安徽蒙城尉迟寺史前大型聚落遗址,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优秀工地三等奖。业绩被载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华骄子·专业人才卷》、《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人才辞典》》、《中国世纪英才荟萃》、《世界人物辞典》、《辉煌成就·世纪曙光》、《中华名人园》、《中华之光》、《中国名人大典》、《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华夏英杰》、《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当代中华优秀儿女》、《中国当代创业之星·中国优秀理论创新成果文库》等书。主要著述:考古报告有《师赵村与西山坪》、《蒙城尉迟寺》;论文有《甘肃史前文化及其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渔猎经济的考察》、《论新石器时代的镰和刀》、《中国远古暨三代宗教史》、《论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凸形石器考》、《从皖北大汶口文化看黄淮文明的历史进程》、《尉迟寺类型的学术意义》、《论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文化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论前期新石器文化在渭河流域的发展》、《从史前聚落的发展看古代文明的起源》等90余篇部,约100多万字。
《关于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文化研究的一些问题》(《文物季刊》1999年3期)被选入《全国优秀社会科学论文集》第三册。编写的《师赵村与西山坪》获得2001年度考古所优秀科研成果奖,200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02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好作者”一等奖。主持编写的《蒙城尉迟寺》获得考古所200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同时获得社科院2004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
发展方向:继续进行对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及原始社会形态的研究
·张长寿先生商周考古纵横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先生
·李毓芳:“磁石门”遗址实为上林苑建筑遗址
·走向世界的中国动物考古学——袁靖
·王学荣
·刘建国
·杜金鹏
·朱乃诚
·赵超
·王学荣
·谷飞
·傅宪国
·李裕群
详见网址,抄不开了

纵观中国考古百年的历程,历史上真实的朱乃诚传说

汉字的发展史资料有哪些

汉字发展史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后来,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各种字体纷纷诞生,中国文化的繁荣展现在世人面前,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文名
汉字发展史
外文名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属于
最独特的文明
性质
汉字发展的必然的结果
作用
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
快速
导航
汉字谐音汉字的发展
发展历程
商代之前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贾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键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
自张居中和李学勤教授等合作撰写的《The earliest writing Sign use in the seventh millennium BC at Jiahu,Henan Province ,China 》一文在英国Antiquity杂志发表之后,引起国内外一些媒体的关注,国外感兴趣的学者在《科学》网站还进行了讨论。 蔡运章、张居中《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分析[1]: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双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丰富多样,就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惊人。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 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3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聚集蚌埠,就“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展开研讨。众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3]。
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青墩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有数字刻符。
庄桥坟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连字成句了。
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称“骨刻文”,并认定刻画工具为玛瑙等锐角宝石,形成约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开始,著名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
陶寺朱文
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们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朱书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了1500年[4]。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这样评价:“陶寺文化不仅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社会更高一阶段的‘方国’时代,而且确立了在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位,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襄汾县所靠近的东南方翼城县就是传说的陶唐氏唐尧的后代的封国唐。
夏代水书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字[5]。
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认为中国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当然,这不是公认看法,因为夏代出土的文字还少。
殷商时期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国现代人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其产生的裂缝,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西周时期
因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至今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十个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统中国。才把文字统一起来。
秦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其功绩显著的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
汉朝时期
隶书十分盛行,“”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汉隶”。
汉朝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唐朝时期
“楷书”尤为盛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学习作为范例。
“草书”的起源,亦如行书,或其他书体,无法确指始于何时。《史记》说:“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1]于。”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因为起于草稿的字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而为草书。但此种草书,仅能说是古篆(当时使用的字体)的草稿,真正草书的开始发现,则始自汉初,其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体了。由于楷书的工整,为了书写快捷的需要,和书者为了抒发自己的胸臆,寄情于笔端的创造,产生了一种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草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也是最受大众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字体。
宋朝时期
中华四大伟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被毕升改进为活字印刷术,“宋体字”也应此产生。最早产生于北宋,是由楷书变化而来。有肥体和瘦体之分,可无论肥瘦,都是横细竖粗,方方正正。显得古朴端庄。
“仿宋体”也是模仿“宋体”而产生一种字体,这种字体的出现至今也不过七、八十年,但是发展十分迅速。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一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黑体”也诞生了,这种字体醒目大方,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笔划粗壮有力,撇捺等笔画不尖,使人易于阅读。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
新中国时期
出现了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汉字谐音
汉字除字形之外,还有一个字音问题。在某些时候,字音成为表示字义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汉语中同音词较多,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汉语的谐音正是巧妙地应用了这些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汉字,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意思。
过去,老百姓被压迫、被欺凌,有痛苦和对抗的情绪,却不敢直接说出来,就常常用汉字的谐音,写出许多与时政有关的歌谣。如宋代流行的歌谣:
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杀了穜,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
歌谣中运用了谐音手法,大骂当时的奸臣贼党童贯、蔡京、高俅、何执中等人。“筒”与“童”音谐,“菜”与“蔡”音谐,“羔”与“高”音谐,“荷”与“何”音谐,分别用打、泼、杀、吃等表达和他们不共戴天的情感。
这种汉字的谐音经过反复使用之后,形成一种修辞方法为谐音体。从子夜歌起便不断被使用。比如:“始欲识郎心,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首歌描写爱情的波折,开始相恋时,希望两颗心能合而为一,专心相爱,可是情况后来发生了变化,就像理好的丝进入了破织机一样,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丝”与“思”音谐,以“丝”与“思”,“匹”与匹配的“匹”谐,指不能成双。在情歌中常见的还有以“芙蓉”为“夫容”,“莲”为“怜”或“连”,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以“梨”为“离”,以“晴”为“情”等。
谐音不仅在民间歌谣中体现,而且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
比如,在民间,由于以福为吉,将福作为家庭或个人追求的目标,所以,每逢过年,一定会在大门上贴“福”字。有时故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这里的“到”与“倒”谐音。再如,民间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一般是光身的小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大鱼,而且有莲池、莲花等。以“鱼”谐“余”(表示富余),以“莲”谐“连”,这幅画的主题是“连年有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过得很富余、富足。
汉字的发展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又辛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字发展史纲要",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汉字发展史纲要》,这项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的观点。
1、关于汉字发展史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商代以前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从秦汉到现代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2、关于汉字的优缺点
汉字的优点。汉字的最大优点,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国是地域广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语言规范化,就是现在推广普通话,也还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汉字却是全国通行的书面语言交际工具。语言不同,以笔代口写出字来,却完全一样。如果是文字拼音化,就会出现广东文、闽南文、上海文、北京文等,妨碍人们思想交流。汉字的另一优点,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它可分为有理性文字和无理性文字两大类。所谓无理性,是指纯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等,这种文字纯系一种符号,与要表达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谓有理性文字如汉字,它除了表示词的读音,还是代表事物形类的标志。如"水"字,是从象形文字水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它有表形和表音两个作用。再如"汪"、"洋"两字,用"水"表示类属,用"王"、"羊"表示读音,叫做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这种形声兼顾的特点,便于识别和记忆。
汉字在表音方面的缺点。汉字表形字中,有一小部分长期被当作假借字使用,这是汉字中的表音字。由于它的数目不大,且多为常用字,可以不谈。在这里,只讲形声字的表音功能。形声字的声符大都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表形字,用以当作表音的声符,不如字母表音准确。汉字在表音功能方面有不少缺点,而主要是以下三点:a,形声字的声符不能区分声调的差异,同一个声符往往表示不同的调.如"胡"字是阳平字,但"糊涂"的"糊"读阳平,"糊弄"的"糊"读去声。b,形声字的声符,往往因语言的变易,而丧失或减弱了表音功能。如"尚"读"shang"的第四声,但以"尚"为声符的"倘"、"躺"读"tang"的第三声,"党"读"dang"的第三声,"徜"、"常"读"chang"的第二声,"敞"读"chang"的第三声。c,汉字的一字多读的重音现象。如"参"字,在"参加"、"参观"等词中读"can"的第一声,在"人参"一词中读"shen"的第一声,在"参差不齐"一词中读"cen"的第一声,共有三个重音。
3、关于汉字的简化问题
汉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若画成其物,笔画就多。从汉字发展史来看,简省笔画一直是汉字演变的明显倾向。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又扩大了简化字的范围和字数,这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汉字改革。经过四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在普及教育和书写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从另一方面看,简化字也并非全无可议之处。如"邓"、"欢"、"难"、"树"、"戏"、"对"等字,其部件"又",代替了"登"等声韵不同的声符,有些草书楷化的写法同楷书的结构不同,有些同音代替字也有可斟酌之处。但文字的规范一经确定,就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汉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待汉字也要像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一是要继承传统而不能割断传统,二是要改革,按照汉字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使之成为更好的交际工具。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使得学习汉语汉字的人越来越多。在各国教汉语的教师中,有的来自台湾,有的来自大陆,在教汉字时自然就会出现繁简两套教法。对这两套教法是否统一,或如何统一,有待海峡两岸及海外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讨论解决。
4、关于汉字不能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1958年国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它的作用是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以及给汉字注音。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还有扩大的可能。如小学生在写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拼音写这个字,书刊中的难字僻字可以加上拼音,在引用外国的人名、地名时,有人主张用拼音方案拼译等。可以预测,这套方案将会同汉字一样长期生存下去。但曾有人认为,人类语言的书面符号都应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文字一概视为落后文字。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偏见。
5、关于汉字的教学问题
按照汉字的教学方法教学汉字,这个原则是对的。但是,陈腐的"六书"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必须改革。这项成果根据比较文字学的研究,并在唐兰先生"三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表形、借音、形声这个"新三书"说。它包括了"六书"中的合理部分,淘汰了"转注"。表形字包括"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这三书;借音字就是假借。改称借音字或表音字,是因为有些人认为假借中还有一种借形字,无中生有,徒乱人意。在唐兰先生的"三书"中,把假借字排除在外,把用表形法造的字勉强分为象形和象意两类,都不妥当。"新三书"中,既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纠正了前辈的不足之处。掌握"新三书"的划分标准,对于汉字教学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贾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双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 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
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青墩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有数字刻符。
庄桥坟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连字成句了。
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称“骨刻文”,形成约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开始,著名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
陶寺朱文
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们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 朱书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了1500年。
夏代水书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字。
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认为中国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当然,这不是公认看法,因为夏代出土的文字还少。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大篆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籀文之别。
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宋体
宋体,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因从明朝传入日本,而又称为明体、明朝体。
仿宋
印刷字体的一种,仿照宋版书上所刻的字体,笔画粗细均匀,有长、方、扁三体。也叫仿宋体,仿宋字。  这要牵涉到另一个字体——宋体。宋体的特点是什么?横平而竖直,横笔细而竖笔很粗,还有每一笔的端点也较粗,这些不是用毛笔的手写体的特点。
宋体为什么有这些特点?当然是因为印刷的需要了。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刻制版大多用木版,也就是说用长方形的木板雕刻制版。木板上都有纹路,制版一般都是横向,这样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而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容易断裂。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横平竖直,当然为为了雕刻制版的刀工方便刻制了。雕刻制版是一个非常费事的工作,如果要表现手写体的那些特点,则刻字必然比横平竖直要大得多,这点大家做个简单的实验就知道,windows的记事本中输入或粘贴一段汉字,分别把字体设置为宋体9号和楷体9号,看看哪个更容易看就知道了。由于木板的纹路,要雕刻变化多端的曲线难度也会更大。而且每张木板只能印刷两页,一本书就要雕刻很多木板。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费事费力,木板也会用得更多,所以在木板上雕刻的字不会太大。而要在这么小的反刻字上表现出手写体那些变化多端,圆润细腻的特点难度大家可想而知,横平竖直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由上可以看出,宋体的这些特点无一不是因印刷而产生,适应了印刷的需要,跟毛笔的手写体是大不相同。  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字体,这就是仿宋体。
黑体
黑体字又称方体或等线体,没有衬线装饰,字形端庄,笔画横平竖直,笔迹全部一样粗细。汉字的黑体是在现代印刷术传入东方后依据西文无衬线体中的黑体所创造的。由于汉字笔划多,小字黑体清晰度较差,所以一开始主要用于文章标题。但随著制字技术的精进,已有许多适用于正文的黑体字型。在中文中,没有衬线的字体通常称为黑体,这时这个词的范畴和无衬线字体(Sans-serif)是类似的。所以在中文字体中常用“黑体”,在西文中常用“无衬线体”的称呼。而宋体就可以被称作衬线字体。 “黑体”在日文中被称为Goshikku-tai(直译即“哥特体”)。
综艺体
综艺体,是黑体的一种变体,也是艺术字的一种。特点是笔划更粗,尽量将空间充满。同时为了美观,对拐弯处的处理较为圆润。方正、微软等各大字库都有开发,常被用于广告、报刊等的标题。  综艺体是一种常用的美术字体,(黑体,宋体,综艺,楷体等等)。
彩云体
彩云体,是一种艺术字体。特点是由柔滑的曲线围成,笔划空心,状似云朵。最初由中国常州华文印刷新技术有限公司(SinoType)开发,并以“华文彩云”的名称随简体中文版Microsoft Office一起分发。而后其他字库也有开发,现常被用于醒目的标题。
华文新魏
华文新魏体威严大方,庄重美丽,气势澎湃,同时又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华文新魏体被许多媒体和机构和网站应用为商标或logo或图片中的注明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河北省公布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名单,河北井陉发现的大蛇

河北省公布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名单,河北井陉发现的大蛇

历史趣闻阅读:479   点评:18
朝鲜张绿水为什么是妖女,张绿水与燕山君在酒宴上当众啪啪啪

朝鲜张绿水为什么是妖女,张绿水与燕山君在酒宴上当众啪啪啪

历史趣闻阅读:9626   点评:301
揭秘:捆绑印度女人的“贞操枷锁”

揭秘:捆绑印度女人的“贞操枷锁”

历史趣闻阅读:8196   点评:229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谜底被两位农民解开,武则天墓前立61个无头人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谜底被两位农民解开,武则天墓前立61个无头人

历史趣闻阅读:395   点评:27
4本历史架空文送给书荒的朋友们小说,4本架空历史的小说推荐

4本历史架空文送给书荒的朋友们小说,4本架空历史的小说推荐

历史趣闻阅读:510   点评:16
乐华12周年演唱会粉丝,2022乐华家族演唱会什么时候开

乐华12周年演唱会粉丝,2022乐华家族演唱会什么时候开

历史趣闻阅读:474   点评:22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的经过,第一次起义时为何会失败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的经过,第一次起义时为何会失败

历史趣闻阅读:8997   点评:170
班主任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情景默写浓缩成36页3天记牢

班主任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情景默写浓缩成36页3天记牢

历史趣闻阅读:459   点评:28
户外考古如何度夏

户外考古如何度夏

历史趣闻阅读:429   点评:16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