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
(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坦头窑址位于温州市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这里是楠溪江入瓯江口,也是瓯窑的重要分布区。为了配合杭温高铁与瓯窑小镇的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联合进行了发掘。
窑址发掘现场
此次发掘揭露包括窑炉、釉料缸、辘轳坑、贮泥池等在内的基本完整作坊遗址,器物坑、火烧坑等与祭祀相关的遗迹,出土大量瓷片标本以及各种类型的窑具。出土的青瓷产品种类相当丰富,包括:碗壶、罐、钵、盆、粉盒、碟、灯盏、盏、碾轮等。质量上乘:胎质细腻,呈灰白色;釉色极佳,以淡青釉为主,玻璃质感强,釉面晶莹。基本为素面,少量的细线划花与褐彩装饰。地层中发现了“大中”的纪年,时代为唐代中晚期。
石砌的作坊遗迹
坦头窑址的发掘,意义重大。首次完整揭露唐代瓯窑窑场:理清了包括祭祀遗迹在内的窑场基本布局、窑炉的完整结构等窑业基本信息。首次较全面地揭露了唐代瓯窑产品的基本面貌与特征:胎釉质量上乘,面貌上以浅白的胎体上施以各种彩绘瓷为最具特征,在国内同时期的窑业中独树一帜。首次在上林湖以外地区发现了用釉封口的瓷质匣钵以及可以与秘色瓷媲美的部分高质量青瓷。首次在窑址中发现纪年标本,为唐代晚期瓯窑产品确立年代标尺。首次发现唐代“官作”字样:一件匣钵上发现“余王监”三个字和一件瓷碗上“官作碗”等多个字样。这对于整个唐代窑业管理制度的理解,具有指向性的意义。
出土的青瓷标本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唐代瓯窑遗址首度完整发掘具体有哪些成果呢?
“瓯”是温州的别称,自东汉迄两宋的瓯窑因此得名。
根据相关人士介绍,在今年对温州市永嘉县坦头遗址的发掘中,他们在一件匣钵上发现了“大中十一年”的纪年,在另一件匣钵上则发现了“余王监”三字,又在一件瓷碗上发现了“官作碗”等字样,这对研究唐代窑业管理制度具有指向性的意义。
在历史上,两宋以及元明清官窑赫赫有名,生产了当时仅供宫廷使用的上等瓷器,从某种程度上讲更像是“御窑”。而在宋代之前,官府如何管理瓷窑则还有诸多未解之谜。
此次发掘工作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实施的,发掘面积近1千平方米。
坦头遗址位于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地处楠溪江入瓯江口。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中发现了一座依山而建的龙窑,以及丰富的作坊遗迹和祭祀遗迹,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高质量青瓷器和各种类型的窑具。
浙江省的瓷窖有哪些,你最喜欢哪一种?
浙江省总共有四个瓷窑。第一个瓷窑,瓯窑。因为地处浙江省瓯江附近,又因为瓯江而出名,所以被命名为瓯窑,是浙江省内一个可以排在越窑后面的瓷窑。建造于东汉时期,一直到宋朝时期。至今已经发现了瓯窑的遗址两百多处,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规模很大的一个瓷窑。最先发现的瓯窑遗址是在一千三十七年发现的,由陈万里先生带队于温州市发现的,它的发现,是我国对青瓷研究的又一个新开始。瓯窑总共算起来有两百多个遗址,分布十分广泛,但也主要是集中于瓯江一带,于是售货方式主要是水运。经过考古发现,瓯瓷可以看作是手工业的高度发展而得来的。
第二个瓷窑,余杭窑。因为地处浙江省余杭市,因此而得名。余杭窑,是除了德清窑之外的第二个发现的在早期生产黑瓷的一个产地。关于余杭窑的窑遗址总共只发现了两处,比起瓯窑要少得多得多。在遗址的考察发现,余杭窑所生产的瓷器与德清窑生产的瓷器是类似的。残留在遗址的瓷器比较多的是黑釉鸡头壶,可以看出当时主要生产的应该就是黑釉鸡头壶。
第三个瓷窑,婺州窑。在唐代是一个很出名的制瓷之地。位于浙江省金华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现婺州窑的遗址,可以说是我国瓷窑史上的一座丰碑。虽然现在所属的地区不叫婺州,但是在唐朝的时候那个地方叫作婺州,因此才叫婺州窑,婺州窑主要生产的瓷器是青瓷,但除此之外也还会生产黑、褐等等全部五种瓷器。婺州窑最早创建于汉朝,经历三国的混乱幸存到了唐宋时期并达到巅峰,但是最终于元朝败落。
第四个瓷窑,龙泉窑。龙泉窑是我国史上很著名的一次产瓷的瓷窑。因为地处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建造于三国时期,但是败落于清朝,算起来,这个瓷窑的历史竟然有一千六百多年,可以说是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从龙泉窑生产出来的瓷器十分畅销,就是连海外也有龙泉窑生产的瓷器出售,影响十分广泛也深远。龙泉窑因为受到越窑、瓯窑、婺州窑三个瓷窑的影响,龙泉窑生产出来的瓷器结合三个瓷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