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岗上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9年2月至6月对岗上遗址进行了系统勘探勘探,包括普探和粗探在内,总勘探面积近170万平方米。勘探取得重要发现,基本廓清了岗上遗址的范围及堆积状况,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址,对聚落形态及功能分区也有了一定认识。
经过勘探,岗上遗址的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遗址可以分为漷河以西、漷河以东、陈岗村东南三部分。遗址主体在漷河以西,也就是三普划定的岗上遗址范围。总体而言,岗上遗址平面不甚规则,东西最长约1500,南北最宽约1000米,遗址面积之大超越了之前的认知。
对于岗上遗址的堆积状况,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遗址以大汶口文化堆积为主,也有部分东周、汉代遗存。东周遗存主要分布于漷河以东的高台地及漷河西岸,二者被漷河分割。城内部分主要分布于东南一带,并由西北向东南堆积渐深,最深达2米以上。城内中部及西北有大片空白地区,或者仅有零星文化遗存。漷河以东及陈岗东南部分的大汶口文化堆积一般较薄,厚0.3-0.7米之间,烧土颗粒等包含物也较少。
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址是本次勘探的重要发现。包括外围城壕在内,东西长约800,南北宽约550米,平面呈近长方形,面积近40万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城壕宽10-60米,最深2.8米。紧接城壕内侧,发现夯土城墙,宽度在10-22米之间。
岗上聚落的功能分区当中,较为明确的是居住区和墓地的分布。大汶口文化时期居住区集中在城址内东南部,呈“倒C字型”长条状。这里发现较为密集的房址,房址周围分布着灰坑,文化堆积中包含大量烧土颗粒,是长期生活的产物。共发现墓地四处,其中城内1处,城外3处。另外发现若干沟、河道、洼地等大型遗迹,对于理解岗上遗址的聚落形态也有一定帮助。
本次勘探对岗上遗址的范围、堆积状况、功能分区等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发现了大汶口晚期城址,为今后的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础。(汇报人:孙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