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的事实真相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我们能够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也只能依据史书上面的记载。随着考古的发现,史书中记载的很多事情被推翻了,那么史书中记载的是否真的有错误呢?下面我们一想来看看吧!
1.海昏侯发现《论语》新篇:《论语》被称为天下第一书,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大家看到的《论语》是张侯之后用《鲁论》和《古论》形成的版本,但是《齐论》到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齐论》和《鲁论》、《古论》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两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问王篇》。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确系失传 1800 年的《齐论语》。而且海昏侯墓共出土了一万件(套)文物,竹简有五千多枚。其中已发现的除了《论语》、还有《史记》、《医经》、《孝经》、《医书》以及筑墓的赋等。
2.法门寺地宫“秘色瓷”的发现早在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秘色瓷之美。但随着五代十国的战乱,这种工艺就失传了,整整一千多年里,留下的只有对秘色瓷的文学歌颂。直到1987年,法门寺地宫秘色瓷莲花碗以一碗之力,填补了我国唐宋交接之际秘色瓷的空白,也填补我国一段重要的历史空缺。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个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术上难度极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氛,釉色可以相去很远。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
3.发现“曾国”周代的汉东曾国,其名不见于文献记载。但铭有“曾”“曾侯”的周代青铜器却自宋代以来屡有发现。1978年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发掘,引发了学者对曾国之谜的热烈讨论。曾随亡国绝祀的原因和时间,今已不知其详。分析战国中期的天下大势和楚国社会,曾随或因吴起变法而亡。吴起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之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为楚减爵禄之令”“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恐怕也容不得居处楚国腹地、过着如曾侯乙墓所反映的穷奢极欲生活的曾随贵族。灭随亡曾,既可节用聚财,又能明法审令,吴起变法想必不会遗漏曾随。由商代延续至战国中期,汉东曾随存世约有千年。其为商代方国、周代封国的绵长历史,在商周列国中大概唯有商代的巴方、周代的巴国可与伦比。
4.海昏侯墓出土穿衣镜,上面有最早的孔子画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孔子都长这样,实际上这都是后人所画。我们所见到的是明代 佚名《孔子燕居像》。但其实每个朝代的孔子都不一样的,所以孔子究竟长啥样?基本凭借古代的一些记录 画家想象而得。但2015年底在海昏侯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画像。因为损毁较为严重,在没有整理修复的情形下,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下半身,但是,在画像一侧,可以辨析出题字,记录着孔子的生平。
5.在《世本》中记录着奚仲作车。随后的千百年来,人们也相信这一说法,大家都觉得马车就是夏代的奚仲发明的,不存在争议。 但是我们的考古学者依据考古材料,得出了结论我国最早的马车是出现在商代晚期。但是在可能为夏都的二里头遗址中,也只发现了一处疑似车辙的遗迹,轨距非常窄,而在遗址中并没有拉车牲畜的脚印。所以说这一记载也可能就是假的,并非真实的历史。
史书里有哪些已被现代考古发现推翻的记载?
很多事情的事实真相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我们能够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也只能依据史书上面的记载。随着考古的发现,史书中记载的很多事情被推翻了,那么史书中记载的是否真的有错误呢?
史书中有哪些记载又被考古的发现推翻了呢?
这第一件事就是被很多人提到的“曹操七十二疑冢”。“曹操七十二疑冢”,这一记载在考古工作者通过调查、发掘、勘探得知这片墓穴和曹操没有一点关系,这个说法也就被推翻了。其实这个记载并不是出自陈寿的《三国志》,这一观点是从宋代才开始流行,在经过后世文人的不断加工,而变得越来越“真实”,从而被大家认为是真的。
还有就是我们古代的马车到底是有那个时代的人制造的。
在《世本》中记录着奚仲作车。随后的千百年来,人们也相信这一说法,大家都觉得马车就是夏代的奚仲发明的,不存在争议。 但是我们的考古学者依据考古材料,得出了结论我国最早的马车是出现在商代晚期。但是在可能为夏都的二里头遗址中,也只发现了一处疑似车辙的遗迹,轨距非常窄,而在遗址中并没有拉车牲畜的脚印。所以说这一记载也可能就是假的,并非真实的历史。
很多历史的事实会被人们所记载,但是也有不少事情可能存在着错误,随着人们的不同理解,而将真相掩埋在历史长河中。
有哪些考古发现推翻了原有的历史记载呢?
2008年,2500多枚出土的竹简被捐赠给清华大学,经测定这些竹简书写于战国时期。整理后发现,其中有编号的138支竹简拼出了一部前所未见的战国时代楚国人编写的史书。整理小组将其命名为《系年》。
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而作。这是史上唯一没有经历秦始皇“焚书”而幸存下来的战国古书。
然而,这两本古书中均无“烽火戏诸侯”的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病危,下诏扶苏回咸阳发丧,实传其位”不实。2009年,北京大学从海外收购回一批西汉竹简,其中有一批竹简的名字叫做《赵正书》。书中披露:秦始皇传位于胡亥。
《赵正书》有竹简50枚,大多留存无缺,总近1500字。大致成书于汉代,从始皇沙丘病重开端写起,不断到秦朝亡国。书中大部分篇幅记载了秦始皇临终前与李斯的对话、李斯被害前的陈词以及子婴的谏言等。
“桃园三结义”典故不实学者门给出以下理由:
(1)正史没有记述,《三国志》、《资治通鉴》从未提及此事;
(2)三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应是关刘张,而不是刘关张。
历史上,刘、关、张三人关系确是非同一般。《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刘备正在乡里聚合徒众,关羽、张飞便投其门下。后来刘备为平原相,又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刘备和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经常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后来徐州失守,关羽被擒,曹操派人劝降,关羽也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张飞传》也记载:“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刘备特别宠信关张,视他俩为心腹之臣。
明末清初王夫之就认为:“刘备待关张之信,胜于对诸葛亮之诚。”
综上,刘关张三人关系甚密,情如兄弟,但没有结拜之说。
孙膑和孙子其实是不同的人,《孙膑兵法》≠《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孙子,原名孙武,是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
孙膑,本名孙伯灵,传言说他是孙子的后代。马陵之战后,孙膑辞官归隐,潜心军事理论研究,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法》。
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发掘西汉前期的两座墓葬中,发现了著名的《孙子兵法》和已经失传1000多年的《孙膑兵法》等竹简,共编7500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