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唐发明科举制度以来,以考试的方式选才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跟现今不同,在封建时期,读书人会有一个等级划分,最低等的便是童生,再网上大一点就是秀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有关于秀才的那些事儿,真相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提起秀才,很多人都会想起“穷酸秀才”这个历来被人熟知的词汇。别看秀才不起眼,即使当了秀才,离做官也还是八字没一撇。《儒林外史》中范进虽然中了秀才,他那个杀猪的老丈人还是不把他放在眼里,还会羞辱他。
但其实大部分秀才并不穷,至少以后生活水平将得到大大改善。一则普通人家的婚丧之事都要请秀才主持,红包是少不了的;二是如果继续读书成了生员,每年还可以从官府获得一定的银两补贴。
最重要的是,中了秀才就有可能通过社会地位的提高而谋求经济地位的提高。在清朝,中了秀才虽然不能一步登天,但身价上至少比平民上了很大一个台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功名的老百姓见了地方官要叩头下跪,称呼县官为大老爷(清朝的官员只有知府以上才能称大人),秀才则可以不拜,自称生员,与知县谈话有座位坐。
第二、在清朝,读书人的屁股开始变的宝贵,犯了罪轻易不能打。而一旦中了秀才有了功名,屁股更是动不得,县官连打的权力都没有,最多只可打手心,而且要老师(学官)才能打,不能由衙役打,因此秀才比衙役的地位高,下等人是不能随便打上等人的。除非那个秀才犯下了重大罪过,由知县禀告藩台革去秀才功名后,方可受普通刑罚。
第三、秀才可以不应徭役之征,连自己家的房屋也可以立马升高,比普通人家的房屋高出三寸,因此秀才头上可以戴三寸的顶子。
在北方一些地区中了秀才还可以免除几亩地的官租,南方则没有,这是由于经济、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导致的。
秀才能享受这么多的特权,老童生们当然拼了命也要考一个秀才。清人冯友兰的父亲是进士出身,曾当过县令,在他的《三松堂自序》中冯父有句话:“不希望子孙代代出翰林,只希望子孙代代出一个秀才,能耕读传家,虽然没有官宦之家显赫,却比普通百姓之家风光。”
这还不是全部,中了秀才虽然还不能当官,但却很容易成为一名绅士。中国的封建王朝虽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实际上天高皇帝远,皇帝的势力只能到县一级,县官作为皇帝的代表存在于地方,而大多数的老百姓一辈子并不需要见他。
官员更替乃至改朝换代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也远非那些上层人士感受那么明显,“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情形不仅存在于桃花源,现实中照样存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有饭吃就行,那个闲心操不上。
在那个时候,老百姓主要靠地方的绅士、宗族制度来维持秩序,人民内部的矛盾由这些有德望的人出面往往就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调解。特别严重的案子或许要族长开祠堂在祖宗面前进行审判,但大家对于惊动祖宗的神灵很不安,这种事情一般很少发生,更不要说到县衙打官司了。
在这种士绅自治的体制中,秀才们自然成了绅士们的主力,因为能考上举人的都排队等着做官去了。绅士除了当不上官的还有当官退休的这两种人,而退休的人一般都老了,总比不上那些年富力强热心公共事务的秀才们。
这些秀才绅士们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自然也享受了种种好处,积累了人脉,致富的门路自然也就多了,不少人开始从无产阶级发展到地主阶级。
事实上,以前的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和谐的,绝不是阶级斗争中讲的那么势不两立。
由于秀才这两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可开发资源,许多尚未婚娶的新进秀才成了媒人眼中的香饽饽,而那些官宦人家、富有家庭也喜欢为家里的小姐物色一个秀才做新郎,哪怕对方是穷光蛋也在所不惜。
很明显,大家都把秀才看成是一个潜力股,虽然现在股价低,但是不排除一飞冲天的可能性。所以还有句古话,虽然糙一点但却很真实“去到考场放个屁,也替祖宗争口气”。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秀才的能量,看看现在考公务员的热度,就能理解当时科举考试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