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王运美我的考古梦

历史趣闻     2023-7-21     点评:12举报

639

江西省鄱阳县白沙洲乡胡家村与中国大多数小村在地图中一样,默默地存在着,村民们自古以来过着“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的简单生活。与众不同的是,这里背靠珠湖,面朝群山,真的是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所在。但这里所谓的"山"实属丘陵,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从风水角度来说,此地藏龙卧虎,灵气逼人。中国宋代大学者洪迈先生的墓庐就在其中,他是《容斋随笔》的作者,据说《容斋随笔》毛主席随身携带了四十多年。据当地百姓传说:明代有一位藩王在当地建了宫殿,周边山上还有藩王家族的陵墓。我在工作之余,常常走进老百姓当中,希望了解事情的真相。民间传说,明代北京城有一位王爷,他平日里喜欢斗鸡走马、欺男霸女,皇帝念他是长辈,不好对他怎样。有一位大臣觉察了皇帝的心事,他上书建议把王爷调出京城,针对王爷喜欢游山玩水的性格,大臣哄王爷说江西省鄱阳县有“十七里弄,二十里磨刀石,三十里康家,四十里街,五十里跑马岗,六十里的花亭真好看”。其实这些只是地名,王爷一听,十分好奇,立马带着随从来到鄱阳,走来一看,呵呵,那里有什么“十七里弄,二十里磨刀石”,纯粹是忽悠。但皇帝跟他有言在先,出了京城就不能再回去。王爷无奈,只得留在鄱阳度过余生。传说果真如此吗?为此我专门查了一些资料。话说大明王朝建立几年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宿将,又将儿子们分封到全国各地,朱的本意是让自已的儿子们驻守各地,成为帝国屏障,京师一有风吹草动,王爷们即可入京勤王,拱卫皇权。他自以为这样安排是帝业永固的保证。殊不知这正是为帝国的动乱埋下了后患。"靖难之役"在朱元璋死后几年就爆发了,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叛,最终赶走建文帝,自己加冕为大明皇帝了。分封至鄱阳的淮王,原来封在广东韶州,因南方气候潮湿,颇多瘴疠,遂迁至江西饶州府城鄱阳,从第一代淮王朱瞻墺起,至明朝灭亡,历经八代九王,共统治鄱阳二百多年。作为王爷,他们在鄱阳县很多地方留下了活动轨迹。如第一代王爷朱瞻墺,死后葬在乡韩山。鄱阳县城里的淮王殿,明亡以后,宫殿被毁,人们又在原址上建了大成殿,供奉孔大圣人。老百姓口口相传胡家村有淮王殿,淮王墓,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为此我走访了一些老人家,他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年代久远,口头传说难免夸张。实地考察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我两次试图前往,都“无疾而终”。一次是和当地一位老师前往,翻山越岭,最后无路可通。原来的路已湮没于高大的枞树林和密集的荆棘丛之中,无法进入。另一次是我一个人,按村民的指点,想走一条捷径,但直到小路尽头,也没见到什么宫殿,古坟痕迹。只见绿草如茵,杂木丛生,枯藤老树……几堆牛粪,几声鸟鸣。四望无人,顿时心生寒意。恐兽类突然窜出,急急原地返回,欣慰的是,在路上捡到半块青砖,是不是宫殿遗物,尚不能定论。淮王殿,淮王坟到底是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呢?答案是否定的。某一天我专程拜访了一位胡姓老者,据说他最了解有关淮王的故事。 听说我为此事而来,老人有些紧张,“会不会有麻烦?”老人担心地说。我劝他放心,我非官方派来调查,纯粹是个人爱好。老人放心了,他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为我讲述了他的所见所闻。首先,他证明淮王家属的坟墓是存在的。事实上,在封建社会,那些贵族为防止盗墓发生,往往布置一些疑冢,让人捉摸不透。传说曹操就有七十二疑冢,到今天人们还在为此争论不休。当地人传说淮王有一百零一座假坟。分布鄱阳各地。近代以来,本地淮王家族古墓基本被盗,留下一个个大坑。本地某些村民也挖了一部分,人们传说他们挖到了一些金银,玉石,还有几块墓志铭,藏在家中,秘而不宣。省市有关机构都来调查过。胡家村以胡姓为主,也有几户朱姓人家,据他们的家谱记载:这些人都是朱元璋的后人,负责守卫王陵。其次,淮王殿是存在的。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天天在那王宫地基上放牛,看到了一些断壁残垣。那些柱基石(本地人叫"床墩)很大,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图案。显示了王家气派。后来,村民们将这些柱基石抬回家,请师傅凿空成猪食槽,青石板则抬回家铺路,建圩坝。一些村民将大青砖,大青石偷回家彻墙,铺路。肆无忌惮的大破坏一浪高于一浪,很快就将仅有的一点遗存毁灭殆尽。严格来说,这是古代文物,如果保存完好,对研究明代藩王宫殿建筑风格具有实物参考价值,由于村民的私心和无知,这些野外的文物很快就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这使我联想到附近一些文物,它们也同样被人为地破坏。

610

龙吼山洪迈墓前原有一些石人,石马,字碑,在上世纪被打翻在地,断头断脚,横七竖八,十分凄凉。有的石块被村民抬回家砌墙铺路。洪迈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他学问渊博,品德高尚,著作等身,可谓立言立德,一代圣贤,本应受到后人景仰,可惜的是,当地大多数人不知洪迈是谁。由此看来,一个国家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有多么紧迫与重要。与上述洪迈墓类似的命运,淮王殿,淮王墓??在某些人眼中,宛如一块肥肉,能吃的地方基本都被吃掉了。与老人的谈话不知不觉过了几个小时。当我提出要去实地考察时,老人劝我不要去,一是树多刺多,走不进去;二是即使进去也看不到什么,能拿走的东西都拿走了。比如山上曾经有一圈很宽的马路,环绕宫殿一周,是为跑马岗,它的作用就是警卫部队骑马在山上巡逻,监视一切可疑的人物,保卫王爷家的人身安全。如今这一圈跑马岗也长满了树木荆棘,完全荒废了。胡大爷家里当年也参与了挖宫殿,他们抬回了一些青石板和大青砖。如今铺在院子里供自己行走。我打开手机电筒仔细观赏这些石头。大青石质地坚硬,表面发亮。这种石头铺路可以千年不朽。现代农村人的水泥路面一般用四五年就四分五裂了,这里面的原因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农村人每隔几年就要重新修路。古代人做事是不敢掺假的,他们的东西也都是货真价实的。也许,一千年以后,这块青石板还是老样子。临走时,我向老人讨要了一块大青砖,据老人说,这正是淮王殿的墙面砖。一块大青砖静静地躺在我面前。它比今天的红泥砖大两倍多,重约五公斤,稍有破损,灰色,略有白灰痕迹。遥想当年,王命一下,多少老百姓日夜不停地从深山打下一块块巨石,或和泥烧成一块块大青砖,石灰,土木??源源不断地运来,多少人一路上忍饥挨饿,多少人挨了监工的皮鞭,多少人意外地死去??“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些创造了社会财富的平民百姓,最终却被剥夺得一无所有,而王爷和他的公子小姐们却住进了豪华的王宫,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听不完的琵琶笙箫,看不完的声色犬马。眼前这一块普通的青砖,王宫中千万块青砖之一,见证了一代代淮王的繁华与落寞。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几十次改朝换代。每一代封建王朝几乎都难逃“历史周期率”,灭亡的原因大同小异,一开始政治清明,为官者清廉,老百姓有田耕,有饭吃,到后来,土地高度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老百姓卖地卖儿卖女,最终一无所有,死在流亡路上。这时,大家渴望真命天子出现,带领大家起来造反,又一次改朝换代发生了。朱元璋来自民间,建立了大明王朝,他相信天下土地都是朱家私有财产,天下臣民都是朱家奴仆,为此,他大肆屠杀功臣,解除王朝后患,大封儿子到全国各地,以成王朝屏障。期待朱氏天下一世二世乃至万万世。至明朝末年,朱氏王子王孙已有百万之众,这些人吸食民脂民膏,享受着种种的特权,已成全国人民身上巨大的沉重的包袱。老百姓没有了一丝丝的活路,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些泥腿子攻城夺地,杀死无数的王子王孙,后来清兵入关,又一次追杀朱明贵族,几乎将他们斩尽杀绝。据史料记载,明朝灭亡后,淮王府毁于一场大火,再后来,老百姓挖王宫墙脚,掘王爷祖坟,到如今,王宫旧址上长满了荒草野树,放牧着几条牛,几只羊,拉得一地牛粪羊粪。这真是:“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揣着这厚重的一块大青砖,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一位大诗人的行吟:“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亡,百姓苦。”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大好河山已经牢牢地掌握在平民百姓的手上,工人农民从昔日的牛马翻身做了今天国家的主人,从前的悲剧永远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作者简介王运美,中学教师。爱山水,读书,写作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土耳其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意大利游记(5)锡拉库萨尼亚波利考古遗址公园」

土耳其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意大利游记(5)锡拉库萨尼亚波利考古遗址公园」

历史趣闻阅读:396   点评:5
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皇帝的冷知识

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皇帝的冷知识

历史趣闻阅读:13337   点评:404
古代佛教奇闻大全,古代佛教奇闻

古代佛教奇闻大全,古代佛教奇闻

历史趣闻阅读:2452   点评:42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5889   点评:168
揭开中国古代少女内衣里的秘密(图)

揭开中国古代少女内衣里的秘密(图)

历史趣闻阅读:7858   点评:191
交了钱查不到排名和成绩黄山家长质疑智学网

交了钱查不到排名和成绩黄山家长质疑智学网

历史趣闻阅读:429   点评:24
揭秘:唐朝的女人为何喜欢坦胸露乳?

揭秘:唐朝的女人为何喜欢坦胸露乳?

历史趣闻阅读:10069   点评:144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文言文实词及释义200个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文言文实词及释义200个

历史趣闻阅读:337   点评:17
古代奇闻轶事,古代奇闻500

古代奇闻轶事,古代奇闻500

历史趣闻阅读:1652   点评:38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非遗活化研究的意义,非遗活化利用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非遗活化研究的意义,非遗活化利用

历史趣闻阅读:352   点评:15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