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技术和文化的结晶,可是在陕西的一座古墓里,27吨重的国宝—精美的石椁得以面世,墓主人却无人知晓,最终还是在当地一位村民提供的线索下,才得以确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专家赶到墓地之前,那里就已经被盗墓贼洗劫过很多次了,不仅很多文物都已经流失了,就连有价值的信息也都被他们破坏得差不多了,因此墓地主人的身份很难确认。
在村民的帮助和负责人员的抽丝剥茧之下,在追回文物的同时,也确定了墓地为古书中记载的敬陵,也就是武惠妃之墓。
无名墓地被盗,石椁不知所踪
在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西侧有个高19米、周长56米的覆斗形状的大冢,而这就是武惠妃也就是贞顺皇后之墓,虽然在村子里一直流传着大冢是一座古墓的说法,但到底是谁的墓,却不得而知,虽然也曾多次被盗,但是日子也就一直平淡的过着。
直至2004年5月左右,劫难悄悄来临了,村内的大冢不仅遭受了洗劫,还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一阵爆炸声惊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庞留村村民,而这正是以杨彬为首的特大盗掘古墓,倒卖、走私文物犯罪团伙的所作所为。
他们这些盗墓者十分的猖獗,从深夜开始,直到第二天早晨8点多,动用炸药大型绞盘、起重机吊车、装载车,附近村内撒有岗哨,带有枪支,就连庞留村里面的电话也被监控了。
并且他们只有晚上才开工,白天是看不到人的,村里人觉得他们行为古怪,就前去询问,可是却被几个壮小伙拿着刀和棍棒吓走了,还威胁说要去砸人家,就连当时村长的哥哥也没能幸免,也被威胁过。
因为村里强壮的劳动力很少,也没有办法组织起来和他们对抗,也就任由他们挖掘了。
当地村长还曾多次去派出所报案,却没有想到杨彬诡计多端,早就已经算计到了这一步,他们断断续续的掘墓,每次一听到风声,就提早跑了,等到警察和文物部门赶到现场,就只看见盗洞上面覆盖着芦席,人却毫无踪影,这不禁让人疑惑不已。
在后来抓到杨彬后才知道,原来他们之前盗墓的时候都会在公安局门口和公路两旁长期安排暗哨,每次只要公安人员一出发,他们就立刻撤离,凭借他的狡猾,就这样洗劫了古墓。
而在用炸药把墓地炸开之后,杨彬等人从盗洞里面进入了墓葬里面,眼前的一切让他们十分震惊,在惊讶之余,用相机记录着墓内的一切,墓葬的规格很大,墙上的壁画也是色彩丰富,栩栩如生。
最感到令人稀奇的是,里面居然还有一套精美绝伦的彩绘巨型石椁,杨彬盗墓多年,不仅冷静,细致,懂得规避风险,还十分擅长文物断代,他知道石椁价值不菲,这也就随其自然成为了他们这次盗窃的主要目标。
为了盗走这个巨型石椁,他们先后六次进入墓葬,将巨型石椁拆分成了31块,一块块的装箱伪装偷偷运出,在盗得石椁之后,他们又分批将石椁打包好偷运到了广州,然后再由其他人运到香港,再转卖到境外。
掘墓时间也一直持续到2005年6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杨彬等人除了将陵墓里面一套彩绘石椁盗出之外,其中另外还有5幅珍贵的壁画。
因为迷信说壁画上的人能看到他们盗墓,为了不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上,在不能带走的情况下,他们还破坏了陵墓内6幅珍贵壁画,致使陵墓损毁严重。
就此将石椁和5幅壁画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运了出去,转眼间石椁就被卖到了境外。
初见之时,杨彬等人也惊叹于石椁的精美,他们只能断定石椁是属于唐代的,可是对于自己挖的是谁的墓,却也是毫不知情,就这样把这“国宝”给倒卖了出去,而我国的珍贵文物还没来得及面世,就直接到了外国人的手里,实在是让人揪心。
破获犯罪团伙,首见石椁面目
由于另一起盗墓案被破获,之前和杨彬一同盗墓的人被抓捕,而杨彬作为出资者和组织者被供了出来,庞留村的武惠妃墓被盗案也就此浮出水面。
2006年1月5日,在有关领导的批示之下,警方就庞留村大冢文物被盗案成立“2006·1·5”专案组。
2006年2月13日,西安警方破获以杨彬为首的特大盗掘古墓,倒卖、走私文物犯罪团伙案,警方先后抓获杨彬等犯罪嫌疑人13名,收缴文物一百余件,还有猎枪和雷管,以及大量的盗墓专用的作案工具,可是杨彬侥幸逃脱了。
2006年7月14日,最终西安警方在深圳再次抓获团伙头目杨彬,杨彬团伙10多人被抓获并判刑,仍有10多人在逃,在2007年10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杨彬死缓。
在追索石椁过程中,除了盗墓贼交代的石椁之外,警方调查发现被盗5幅壁画也流失到美国,被某古董商收藏了起来。
而在捕获盗墓贼,追查杨彬的时候,途中查获了一块杨彬的移动硬盘,而这里面也是一个重大收获,里面不仅有大量的文物图片被分类存档放好,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套被盗导致流落境外的彩绘石椁了,后来在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后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杨彬的硬盘里面,关于如何切割壁画,如何保存,有很详尽的方案,有的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有的则是来自于海外收购人的指示,而这时重达27吨左右的石椁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被运走的,也就此揭开了面纱。
原来杨彬等人也并没有使用什么所谓的高级工具,而是用了一种当地人叫葫芦井的吊车,他们在墓穴里面将拆分的石椁块打包好,再用吊车一块块从15米深的盗洞中拉出来并且运走的,全部运往东郊的一个仓库里。
在那里,杨彬就将它出手给广东买家,他盗墓承担的风险也就到此为止了,至于其他人怎么运出国,这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了。
杨彬在被警方抓获后,交代了他将巨型彩绘石椁盗出古墓后,就以100万美元直接倒卖到境外,至于两次盗走陵墓内的5幅壁画,也是如法炮制,可是在警方问及文物的下落的时候,杨彬却是丝毫不露口风,只说自己也不知道。
至此,线索到杨彬这里就断了,办案人员也只能调转方向,在寻找文物的同时,与有关部门合作,查明墓主人的身份。
追寻墓主人之谜
公安局叫来了陕西省文物局鉴定处处长呼林贵,让他从专业的角度对缴获的一个属于杨彬的硬盘进行调查检索,因为杨彬保存的照片比较完整,很多照片都是他们刚进墓穴里面拍的,并且照片都分类放好了,非常便于查看。
而这并不仅仅是因为看到硬盘中杨彬的盗墓资料归档分类得好,还因为在杨彬的书籍中,有《唐研究》这种专业刊物。
另外,在呼林贵处长的观察之下,发现杨彬所盗的墓地,居然没有一座是国家级或省级那种重点文物保护的墓葬,全部是荒郊野外中没有立牌匾,没有任何信息的墓葬,可是杨彬却能发现其价值,不得不说他的眼光毒辣。
并且在硬盘中有很多的文物照片,有很多珍贵程度都已经超过了博物馆收藏的文物, 武惠妃的墓葬就是其中一例。
对于这个墓葬,即使是文物专家,此前也缺乏相关研究,只是在此次墓葬被盗后,呼林贵才翻出元朝骆天骧所著的《类编长安志》,里面记载,武惠妃墓在庞留村南,这一地名自元朝至今并没有更改。
2008年9月,经过陕西省文物局的同意,由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文物局联合对庞留村西侧的这座唐代陵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高明韬担任考古队队长,在2008年,他刚到庞留村的旷野中,一看到封土堆,心中就有所感。
“整个是覆斗形,边上有棱,不像一般的墓冢是圆形,而更重要的是,初步普探,也就10天左右,7个天井被从墓道上‘卡’出来了,但是从已经发现的唐代墓葬来看,至今都没有发现有7个天井的,就算是章怀太子的墓葬也是5个天井,由此看来,此处葬的必定是帝后一级的重要人物。”
可是当各位考古学家进到里面时,却是大失所望,因为墓葬近年多次被盗掘,看到的却是满地狼藉,墓地里面的葬具、随葬器物都已经被盗殆尽,对于墓主人身份的确认也是有了很大的难度。
墓地整体坐北朝南,为斜坡墓道,长18.5米,宽2.45米,有7个天井,天井开口为长方形,墓道北端至第7天井长35米,从第3过洞开始为砖劵甬道,劫后余生的墓道、甬道和墓室均绘有壁画,共发掘了68平方米。
其中的婴戏杂技、庭园建筑图,是唐朝墓地壁画的第一次出现。
2009年3月,陕西文物部门再次来到庞留村的大墓,而这一次,该墓葬出土了一些彩绘的骑马俑残片和一些胡人俑和侍女俑的俑头,可是都被破坏得很严重了,最重要的收获是带有“贞顺”字样的哀册残块。
而哀册是用来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由此也可以看出墓主人的身份不简单,更何况古人将遗体放在木制棺材里面,再将棺材放到石质的棺椁中,除了避免木材腐烂之外,这本身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当时,找到的汉白玉残块,上面赫然写着“贞顺”二字,“顺”字虽然因为破损只留下一半,但是也基本上就可以确认了身份了。
也是在这个月,庞留村的一位村民,在听说国家正在保护村子里这个大的墓葬,并且还想确认是谁的墓的时候,他站了出来,说他知道,因为他曾经在那边附近发现过一个石碑,想着可能有用,于是,他找到了考古组,把东西交给了他们。
而这就是一个老宫女的墓碑,墓碑上面还刻着一些话,意思就是说死去的是一名八品柳姓宫女,是陪葬在敬陵附近的。
由此,这座唐代大墓的身世就此被揭开了,哀册上的“贞顺”,再加上石碑上的“敬陵”两字,以及墓葬里面的下葬规格来看,种种线索串联在一起,石椁主人的身份也确定了,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武惠妃。
贞顺皇后武氏,又称武惠妃,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
武惠妃的儿子是寿王李瑁,而李瑁的妃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杨玉环,也就是说武惠妃曾经是杨玉环的“婆婆”。
在生李瑁之前,武惠妃曾有过3个孩子,但是都夭折了,在生下李瑁之后,因为害怕孩子会再次夭折,玄宗皇帝就让自己的兄弟宁王李宪抱养李瑁。
唐玄宗一直对武惠妃宠爱无比,曾经想立她为皇后,但是武惠妃的远房叔公武三思与远房叔父武延秀都是混乱朝纲之人,当时的太子李瑛与武惠妃并无血亲关系。
唐玄宗害怕武惠妃成为皇后之后,会为了自己的私心去争夺太子的位子,于是玄宗在武惠妃生前一直未立她为后,直到她38岁时去世,唐玄宗才追赠她为贞顺皇后,葬于敬陵。
作为备受玄宗宠爱的武惠妃肯定想不到,自己的棺材会在千年之后被盗墓贼拆成小块盗走,更不会想到棺材会被卖到外国漂泊多年。
国外追踪,寻回文物
为了追回涉案的珍贵文物,公安部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并向国际刑警组织提供石椁证据资料,陕西警方也通过多种渠道寻找石椁的信息。
2009年7月,专案组终于与香港知情人取得联系,警方通过中间人告知美国古董商,此石椁属中国涉案珍贵文物,如果不主动归还,将会使用法律手段依法追缴。
与此同时,专案组通过国际友人协助,也在搜集石椁在国外的有关证据材料,为启动国际追索程序做积极准备。
同年11月底,由西安警方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组成的追缴涉案文物谈判小组,赶赴香港,与美国古董商委托代理人迈克进行谈判。
迈克在一开始在见面的时候就掏出了自己在美国当过文化官员的证件,想以此来威慑我方谈判人员,但是我们这边可不是吃素的,怎会被他吓到。
当问起石椁时,他并不承认是自己买了这个东西,只是说自己朋友买的,他可以帮助寻找石椁的线索,但是我方谈判人员早就已经调查清楚了的,知道迈克来过西安多次,甚至连他和杨彬见面的翻译是谁都一清二楚。
谈判中,警方回答法律层面的问题,博物馆人员负责提供考古发掘的证据,敬陵考古成果成了最有力的证据,有块30多厘米长的椁顶没有被盗走,在墓室里被找到了,只要与之相匹配,就足以充分说明了这个石椁是被盗窃走的。
见狡辩不了后,迈克借机提出了几点意见,最主要的是要求赔偿“他朋友”的付出,一开始说是200万美元,还有就是不能加重对杨彬的刑罚。
但是面对如此要求,我方又怎么会答应呢,最终对其经济补偿和承担部分费用的要求予以回绝,最后是迈克让了步,因为在相关国际合约签订之后,他手里的石椁已经成了烫手山芋,出不了手了,毕竟购买被盗走私的文物,就跟买赃物是一样的。
2010年1月,知情人和美国古董商到西安进行第二轮谈判,谈判期间,谈判小组专门带领美方代表到唐贞顺皇后敬陵进行实地考察,被盗陵墓的现场情况,他们也感到十分的惋惜,当即表示在回美国之后,他们会为石椁归还中国出一份力。
2010年3月,美国古董商代理人同意将该石椁无条件归还,最终在同年4月30日,流失到美国长达5年之久的敬陵被盗石椁平安运抵西安。
在追索石椁成功后,警方调查发现5幅被盗壁画确实也流失到美国,但是美国古董商矢口否认壁画在其手中,称壁画已经转手卖给他人,目前可能已损坏或遗失。
2011年1月,警方的谈判小组再次赴香港与美国古董商代表进行谈判,最终促使美国古董商同意无条件将涉案的5幅壁画归还。
2011年5月11日下午,陕西省公安厅、陕西省文物局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移交仪式,经过5年多的努力,被盗的5幅壁画终于从美国顺利追回,移交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这5幅壁画经专家鉴定:一级珍贵文物3件,二级珍贵文物2件。
这是在2010年4月中国警方成功将唐贞顺皇后敬陵被盗石椁从美国追索回国后,从国外通过国际法律途径要回中国的第二批文物,截止那时,敬陵被盗走的文物就已经全部追索回国。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面,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静静的停在那里。
石椁从外观上看去,长3.99米、宽2.58米、高2.45米,由31件不同形制的青石构件组成的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庑殿式仿木结构建筑,以6块长方形巨石为基座,整体由10件立柱、10件壁板排列组合而成,椁顶是由5块巨石并列而成,雕刻出花纹,椽头涂抹上色彩,描绘出十字形瓦当。
石椁装饰是采用彩绘、线刻的技法,雕刻出侍女、花卉等,这是唐代现存的体积最大、彩绘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石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也是一件难得的唐代珍品文物。
非法走私,一直都是文物流失的罪魁祸首,也是公安机关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打击的犯罪行为,在今天,我国的文物还有很多流落在外,文物的保护和追回之路任重道远。
文献来源:
《唐武惠妃“敬陵”的曲折发掘》:中国新闻网
《中国从境外追回被盗唐贞顺皇后敬陵五幅壁画》:央视网
《敬陵国宝"破镜重圆"记:首次通过法律跨国追索文物》:中国文明网
《唐代贞顺皇后石椁被追回 敬陵位置之争平息》:中国新闻网
陕西古墓发现重27吨的国宝,墓主身份很难确认,老农大喊:我知道
唐太宗李世民 曾经说过,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大哲学家马克思曾经也是说过, 忘记 历史 就意味着背叛,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帝王将相,还是外国的著名学者,对于国家 历史 都是无比的看中,而就国家的悠久 历史 而言,中国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位的。
中国 历史 ,纵横上下五千余年,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百岁老人,为我们展示那一段无比精彩的过去,对于我们来说,最能提供让我们去了解 历史 的东西就是古代先贤们所遗留下来的史书典籍了,作为古人唯一的记录方式,从古籍之中可以看到古人的点点滴滴。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兴趣可能在于去了解一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东西,然而对于古人来说,反映当时 社会 状态的方法也不会局限于枯燥的书本和文字,对于我们来说,文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承载的 历史 价值绝对是远超过史书典籍的。
因为对于文物的研究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会被古人某些单纯固执的看法所左右,所以,每一次文物的出土和发现对于广大的 历史 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要说地底下文物存货量最多的地方,那陕西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其省会西安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呈现在国人眼前的宝物数不胜数,即使是这样,地下的宝物还在通过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着,有些文物甚至连名字都不可考究, 陕西一古墓发现27吨重国宝,墓主身份难确认,一老农大喊:我知道。
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对于古代来说其实是非常优秀的,在那个相对比较闭塞的古代,建都选址的最重要要求就是位于领土中心的重要位置,能够统筹兼顾的管理全国各地,此外还需要有抵御外敌的屏障,最好还是地形平坦,方便城市群的建成。
在这些条件的共同要求之下,长安城好像成了最好的选择,陕西省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恰巧是全国的中心和心脏地带,可以很好的管理全国,而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地市平坦,气候正常,最重要的是,还有秦岭山脉作为抵御外敌的天然屏障,在古代被看作是龙脉所在。
所以封建 社会 的很多朝代都在长安城建都,先后经历十三个朝代数千年的 历史 ,更是见证了大汉和大唐等多个繁华的盛世局面,也正是因为这样,陕西关中平原这部分风水宝地,成为了古代多数王公贵族乃至许多皇帝的墓葬所在。
随着 历史 的步伐不断前进,许多的 历史 古迹一直保存到了现在,比如现在西安城内位于市中心的钟鼓楼和西安古城墙,质朴的气息几乎让人重回大唐盛世,脚下的每一块砖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个位数,当然,表面存在的文物远没有地下那么夸张。
其实说到陕西省的地下文物蕴藏数量,整个关中地区都是值得一提的,有些地级市所发现的文物悠久程度甚至是远超西安的,比如周文化的发源地,很多人对宝鸡这个地方不是很清楚,但是说到渭水之滨,炎帝故里和古陈仓,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青铜器的大量发现就是在这座城市的地下,其实这种所谓的发现并不一定是官方的开采,还有许多的意外,比如在宝鸡市下辖的渭滨区,就曾因为村民的地基挖掘发现了古代战士的盔甲,正是这次不经意的发现又导致了一大批文物重见天日。
一个地级市尚且是如此,那作为省会西安地下埋藏的东西就更多,随便一个地方挖掘都有可能发现古代的墓葬,出于这种原因,西安地区许多民房地基的挖掘都成了一个高难度动作,因为随便一个墓葬的出土都有可能导致你强制迁移。
不仅如此,地下众多的陵墓一度导致了西安的地下交通系统并不是很发达,每一条地铁线路的修建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测量,但就是这种常年累月的细心规划都有可能因为沿途发现的墓葬而经常停工绕行,如果人品爆发接连遇上几个墓葬。
那很有可能整条线都宣布作废,对于这些“被迫发现”的地下陵墓,一般都会按照 历史 悠久程度依次进行开采,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并不是所有发现的墓葬,都可以准确知道墓主人的身份并推测朝代的,有些墓葬,压根连埋在里面的是谁都不知道。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有一种职业叫摸金校尉,说白了就是盗墓的,这种人早年由一群懂得风水之术的人组成,原本是一个中九流的职业,由于连年的战乱导致这些风水先生常年处于一种半失业的状态,但是要想生存,就必须有经济来源。
为求生计,这群人最终选择将自己的职业和下九流的 偷盗 相结合,凭借自己的本事找一些王公贵族的大墓,然后盗取其中的陪葬品之后换钱用作生活,这种见不得光的职业总是不被别人认可,直到东汉末年,在曹操的组织之下才逐渐正规化。
自称摸金校尉不说,还还专门将目光瞄准一些大墓,千年古都西安,自然就成了当时盗墓贼经常光顾的地方,有些墓葬在当时虽被发现,但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并没有开采的能力,所以一直保存到了现在,近些年偶然的机会才被发现。
比如在陕西的一个小山村,当地百姓发现了一个小山包,原本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但是很快就有些村民发现了其中的不一般,从其特殊的形状以及独特的道路来看,不像是一座简单的山峰,当地很多村民根据以往的经验,都怀疑这是一座古墓。
不得不说,这该死的预感还是非常的准确,经过一系列的考究,发现这不但是一座古墓,并且里面的人的身份还不低,虽然帝王是不太可能的,但起码也是一个王爷贝勒,这种仅从这墓葬的规模就可以看出来。
能用一座山当自己坟墓的,在古代一般的富贵人家是办不到的,因为对于山峰的购买权,并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的,而是要有相当的权力和地位,才有资格在死后还占山为王,当地村民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一方面通知了相关部门,一方面也有人前去查看。
细心的村民经过勘察之后发现,这座宏伟的墓葬,其实早已经被所谓的摸金校尉光顾过了,因为在小山包的最上面,发现了一万个明显的入口和隐约中一条通往里面的道路,为了这里不被二次破坏,所以在相关人员到来之前,将其保护了起来。
很快相关的专家组到来了,对于这所墓葬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吗,确定是被盗墓贼开采过了之后,对其组织进行了抢救性的开采。经过一番工作之后,整个大墓的内部构造被揭开,这座墓葬足有十八米高,近二十米宽。
但非常可惜的是,局部地方出现了坍塌,可能是当时的盗墓贼在进入的时候直接使用了炸药等暴力的手段强行进入,导致出现坍塌,不仅如此,此处墓葬绝对是经过多次光顾,因为其中的陪葬用品被一扫而空吗,除了无法带走的墙壁之外,其余什么都没有。
专家进去的时候,已经是空墓一座,再加上数千年的演化,这座墓的正主早已经化为乌有,所以对于主人的真实身份很难判断,好在可以根据墙壁上的图画做出一个大致猜测。
根据墙壁上描绘的人的穿着和打扮,以及人的体型和服饰来看,应该是一座唐朝时期的大墓,并且知道这墓主人的身份是非常高贵的,但是由于里面的东西实在是有限,所以具体身份依旧无从得知,毕竟唐朝持续时间也是很长的。
不知道正主的身份,仅凭一个朝代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再加上这墓里面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所以对这座墓葬的研究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因为判断出这个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所以根据当时墓中的线索做出了一定的判断和追查,经过公安机关的不断努力之后,竟然追回了一个重大二十七吨的大柱子,不得不说在这种情况之下依旧能保存完整实属不易,但是关于墓主人的身份依旧是个疑点。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老农突然站了出来说 他知道 ,而后便将专家们领到了一处地点,并找到了一块石碑,最后经过多方面的确认,得知这是 唐玄宗李隆基 的 武惠妃之墓, 提到李隆基肯能想到的都是杨贵妃,其实武惠妃也不是一般人。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也是深得李隆基宠爱的,只不过后来要将其封为皇后的时候,遭到了一众大臣的反对。
所以只能作罢,退而求其次封为武惠妃,这招致了她心中的不满,于是挑起了宫中多方面的斗争,陷害王爷和皇子被贬为庶人,自己因为极强的负罪感沾染了疾病,最后也是郁郁而终。
陕西一农田千年来寸草不生,老农一铲挖下去,结果怎样?
华夏文明足有5000多年的历史。除了史料记录着我国那段辉煌的文明外,还有古墓出土的珍贵文物都彰显着我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不过有些古墓毕竟离今天足有几千年的时间,所以一时半会儿还不容易被人发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常会出现某人偶然发现出了古墓的现象。如秦景公墓的发掘就是一次意外。
1976年,陕西凤翔,1个姓赵的农民家里突然院墙倒塌了,于是他就跑到附近的田地去弄点泥土,以便回去填补。然而他瓦着挖着却发现那些泥土突然变得黄中带红,看起来好像鲜血染了似的,赵老兄一下子就吓得跑了。原来他去挖的那片土地十分怪异:无论丰年还是灾年,雨天或阳光充足时,那块地死活寸草不生。
正因如此,所以那块地成了没人敢整的荒地+凶地,这也是他看到红色就吓跑了的原因。后来赵老乡挖土突遇颜色变红的消息不胫而走,就连当地的文物专家都知道了,于是专家赶紧上报了有关领导,市领导也非常重视,于是派出了1支考古队去当地勘察。
经过大家的齐心合力,他们确定荒地下面肯定就是1座古墓。而他们粗略地推算了一下,整个墓地的面积有2个足球场那么大。凤翔曾为秦古都,后来专家们在墓里找到了“秦景公”字样的铭文,这才确认了古墓的主人身份。
不过之后的发掘工作却是在恐怖的气氛之下进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在秦景公墓里出现了大量的遗骸,这些尸骨没有棺材,而且绝大部分人都身首异处,他们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现。这些还不错,大家还发现了166具棺椁,那里面的尸骨更加可怕:均下肢蜷缩,面目狰狞。
看到这些情景,不少的工作人员已吓得脸色都变了。好在部分经验丰富的老专家马上做出解释,这些人是“屈肢葬”的“杰作”,不用害怕。据史料所载,秦曾流行把朝廷重臣给殉葬。后来专家通过分析得出了结论:166具遗体中的72具尸骨为秦公的妻妾和亲近大臣,其他94人为修建墓地的工匠。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166人全部不是中毒或被人暴力所致的死亡,他们似乎全为心甘情愿而死。整个墓地里充满着恐怖之气氛,不难想象出2000多年前那时为了给景公下葬时的血腥画面更加可怕。秦景公墓地规模十分庞大,总面积有2个足球场那么大。
而其中殉葬的人数足有186人之多,足出土了3000多件宝贵的文物。综合来看,秦景公墓共有5个中国第1:在先秦墓葬中规模最大,殉葬人数最多,其木碑还是中国墓葬史里最早的实物,刻有铭文的石磬是目前发现出来最早的一个,棺椁等级为已发掘中的周时最高。这次的考古行动可谓意义重大,而专家们也在很多方面均取得了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