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历史趣闻     2023-7-2     点评:22举报

在沉静了将近300年之后,龙泉窑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清光绪年间,德国传教士奔德将一件粉青釉龙虎瓶带往德国,在欧洲引起轰动,导致日本人、德国人、美国人在清朝末民国初先后来到龙泉地区搜寻青瓷。随后,大批古董商蜂拥而至,一时间引发龙泉地区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在国内外掀起一股“龙泉热”。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天,著名陶瓷考古学家陈万里先生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来到龙泉县实地考察。陈先生实地察看和走访大窑、竹口、溪口等二十几处古龙泉窑遗址,取得大量窑址、瓷片等一手资料,写出并发表了多篇关于龙泉青瓷文章,引起轰动。从此之后,陈先生八次来到大窑等丽水地区龙泉窑址考察研究,一次比一次深入,写出了大量的考察资料,对此我在《明净的碎片——中国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一文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陈万里先生龙泉考察手稿及大窑村遗址为陈先生立的塑像

以陈万里先生等学者的调查为基础,从1956年起,浙江省和国家文物管理、研究等部门,对龙泉青瓷窑址进行过多次比较全面的调查,包括1957年对龙泉大窑到高祭头路段及溪口和庆元县境内窑址、1958年对龙泉东区及云和紧水滩水电站规划淹没区窑址、1959年对丽水宝定区域窑址及碧湖何氏家族墓等进行系统调查和清理;1960年对大窑、金村窑址进行考古发掘;70年代中期对紧水滩电站工程建设淹没区窑址进行第二次考古调查,并于70年代末期在库区范围内开展历时5年的大规模窑址发掘;1982一1983年对龙泉县双平乡源口林场窑址进行考古发掘;2006年对龙泉窑大窑枫洞岩窑址进行发掘;2010—2011年对龙泉窑溪口瓦窑垟、小梅镇瓦窑路等著名黑胎青瓷窑址进行考古发掘,等等。通过调查、发掘,在龙泉、丽水、云和、遂昌和永嘉等地,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古代窑址。这一系列发掘,涵盖从五代到明朝中后期、从白胎青瓷到黑胎青瓷,细致、全面,而且一次比一次科学、严谨。从大量的遗物堆积来看,这些窑址都同属“龙泉窑系”,其中分布最密集、特征最典型的都集中在龙泉市。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大窑龙泉窑(溪口片)遗址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龙泉窑遗址近三百处。在龙泉市的大窑、金村、竹口、溪口以及东部的梧桐口到武溪一带,都密布着窑址。特别是在大窑地区,西起高际头,北迄坳头村,在沿溪十里的山坡上,共有窑址五十三处,每处窑址上,窑具和瓷片堆积如山,产品之精致为龙泉其他窑址所不及。这么多的瓷窑,哪一个是后来明代传说中所指的所谓“章氏兄弟窑”?恐怕不好断定。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龙泉南区窑址分布及青瓷龙窑遗址

通过对龙泉的大窑、金村和丽水的宝定等窑址的发掘,获得场房、砖池、住宅、窑室等建筑资料和大量的瓷器标本。1960年,在发掘大窑和金村两地的古窑址时,清理出9座龙窑和作坊遗迹,发现在北宋窑床的下面有五代的瓷片堆积层。这说明此地在五代时期就已经是龙泉窑窑址了。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大窑龙泉窑遗址

出土文物特征表明,五代龙泉窑是继越窑而发展起来的,并且受到瓯窑的影响。受越窑影响的五代龙泉窑址,共发现十余处,主要分布在龙泉县的大窑、金村、王湖、安福,丽水县的黄山、石牛等地,出土器物以碗、盘、壶为主,其他为盆、钵、罐,器物工艺细致、胎骨均匀,器身装饰有纤细花纹,系用刀和箆状器刻划而成,线条粗放、构图筒洁,图案以水波纹、童子、秋菊、缠枝等为主。烧造技术和前期的越窑相比有改进,但还存在胎壁厚、釉层薄、釉色青中泛黄等问题,因使用喇叭形垫座和环状圈托,承托面小,造成器底大多内凹,釉面极易粘附砂粒和杂质。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五代 龙泉窑牡丹纹贴塑鸳鸯耳盘口瓶 高31.5、口径10、足径9.5cm

受瓯窑影响的五代龙泉窑青瓷,仅在金村的三座窑址中发现,出土器物有碗、盅、盘、壶、罈、花盆和五管瓶等,呈灰白色,质地细腻,表里施水青玻璃釉,圈足微微撇出,外底留有托珠和托环的痕迹。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早期龙泉窑五管瓶

北宋的龙泉窑窑址,呈现越来越多的现象,表示那个时期瓷业在逐步繁荣起来。在龙泉的大窑、金村、溪口、王湖、安仁口、周垟、王庄、梧桐口,云和的赤石埠,遂昌县的湖山镇,都设窑烧造,而其中规模最大、产量最丰富的仍然是大窑和金村,大窑发现二十三处,金村发现十六处,经过清理,发现三座“龙窑”。龙窑都依山建造,斜度在14一18度之间,前缓后陡。窑身前段平缓,中后段较陡,主要是由地形决定的。据估算,金村龙窑可放匣钵一百七十行以上,每一行多数为八个,少数为七个,总平面上可置匣钵一千三百个以上,每一匣钵高度一般为8厘米,估计全窑一次可烧瓷器二万至二万五千件。由此可推断,此时期瓷业大规模制造已经开始。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大窑龙泉窑遗址——龙窑

北宋龙泉窑青瓷器,胎色灰白,多使用内外双面刻划花和蓖点、蓖线衬底的繁密纹饰,施青绿色薄釉,釉色淡青中微带灰色,釉汁透明。造型古朴,棱角分明,圈足宽矮,一般外底不上釉。品种比五代时期大有增加,新兴的器型有瓶、炉、碗、碟、粉盒和渣斗等,器物的式样也多变化。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北宋龙泉窑盘口壶、刻划碗

在南宋时期,北宋龙泉的青瓷产区除金村产量稍低外,其他各处都有很大发展,井且在龙泉西部的八都和南部的竹口等地设立新的窑场,而溪口和大窑两地最为繁荣,是龙泉窑系的中心窑区。在溪口,自秦溪北面的法岩寺起,向西延到下泉坑,向北延到墩头村西南的瓦窑垟,沿溪两旁的山坡上分布着窑址十三处。在大窑,从高际头到坳头村沿溪十里,有窑址四十八处,几乎每一座山坡都有窑址。这时期的龙泉窑瓷业已经发展到一个顶峰。这个时期仍采用龙窑烧造,但窑的结构有了改进,装烧量更大、燃料更节省。从窑址发掘可以看出,装烧方式也有改进,碗、洗、盘、碟、杯等类器物采用匣钵复叠法,瓶、觚等类采用匣钵仰叠法,大件瓷器一般放在窑室中段,小件瓷器置于窑室的前后两段,共中也间隔大件瓷器,起着稳定匣钵柱的作用,避免塌窑事故,同时也使火候更均匀。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南宋龙泉窑青釉盘口瓶 高17、口径6.7、足径7.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龙泉地图

南宋龙泉窑青瓷有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两种,白胎青瓷占大部分,除龙泉溪口瓦窑垟窑址、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和大窑的新亭、山树连山、亭后、牛颈头山20多处窑址兼烧黑胎青瓷等其它品种外,共他各处都烧造白胎青瓷。白胎青瓷的胎质细洁坚密,共色白中微泛青色。器物有碗、盘、洗、盒、豆、盅、碟、笔格、灯盏、鸟盏、塑象、棋子等,常见的是莲瓣纹盘、碗和碟子,还有卷边荷叶形的浅盘,也有仿桃子式样的洗。在造型上突破了北宋的格局,创造出活泼、柔和、明快和均称的形式。纹饰方面,在瓷胎上刻划花纹主要以器内刻划荷花纹、其外S形复线与卷云纹相结合等,但胎体刻划花手法已越来越少采用,代之而起的是浮雕和堆贴花,例如使用“葵口出筋”装饰、在器物内底上浅浅地贴着两条小鱼等。白胎青瓷的施釉技术比北宋有很大的进步,釉色有粉青、梅子青、青褐、青灰、灰黄、鹅皮黄、蜜蜡、芝麻酱、淡蓝等,釉层润厚,色泽晶莹。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最佳,色泽鲜艳滋润,如美玉翡翠,据科学测定和实验,必须在12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中才能烧成,而且胎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要适度,锻烧时温度上升要正常,釉层要厚,等等。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南宋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高31.5、口径10、足径11.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南宋龙泉窑簋式炉

黑胎青瓷窑址发现,是陶瓷考古界努力寻找“龙泉哥窑”的成果。在对龙泉溪口瓦窑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清理出窑炉遗迹两处,其中一处有4条窑炉的叠压打破关系,最早的窑炉内出土两件黑胎青瓷;另一处仅发现南宋时期青瓷,出土少量黑胎青瓷残片,且发现有支钉窑具。黑胎青瓷残片出土相对较少,胎体较薄,釉色主要有灰青和粉青。在小梅镇瓦窑路窑址清理出较为完整的龙窑,出土一批黑胎青瓷,这批瓷器均采用薄胎厚釉工艺,胎体很薄,釉质玻化程度较高,釉面有密集的小块开片,可谓“百圾碎”,釉色较深。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2011年发掘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窑址时清理出的龙窑窑炉

黑胎青瓷器的种类,常见有碗、盘、羹、杯、壶、盆、洗、瓶、觚、盂、盒、灯、炉等,这类瓷器胎骨细密,呈灰黑色。釉以青色为主,也有米黄、紫色和乌金色等,普遍有开片。由于胎骨灰黑,器物口沿釉层很薄,容易透露出胎骨呈现出一定的紫色,俗称“紫口”,同时因为入窑烧造时使用浅盘形和扁平形垫饼承托在圈足底下,圈足底端的釉层被刮去,烧成后露黑胎,俗称“铁足”。尤其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出土的八角杯、八角盘、菱口盘、胆瓶、纸槌瓶、鬲式炉、鼓钉炉、碗、盏、杯、洗、碟、觚、盒、唾盂、盖罐、鸟食罐等,器型小巧,制作工整。有些器型颇具南宋时期礼器(祭器)风范。这就是龙泉窑利用早年曾为朝廷制作礼器(祭器)所获得的经验,自己开始生产与南宋礼器器型相似产品的有力证据。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南宋龙泉窑黑胎瓷器——盘、把杯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黑胎青釉杯、折肩瓶 瓦窑路窑址出土

南宋的装烧方法有明显改进。匣钵规正,都经过“涂匣”,所以匣内有黄褐色薄釉一层。垫饼大多用坯泥制成,有浅盘形、盏形、碗形、臼形和环形圈托。浅盘形和臼形的垫饼,托面平滑,全部用来承托有圈足的器物。使用时,垫饼的托面托住器物圈足,这样,器物可以满釉,而圈足下端的釉必先刮去,出窑后经氧化作用,圈足底端便呈现朱色或黑色的瓷胎。器身和器盖一般都合烧,不仅增加了装烧量,而且使器身和器盖更加密合,胎釉的色泽也可一致。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窑炉中的匣钵

到元代,水陆交通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而瓷器已成商业活动的重要商品,需求量激增,龙泉窑窑址迅速由交通不便的大窑和溪口,向瓯江和松溪两岸扩展。已经发现的元代龙泉窑系统的窑址,大窑周围有五十多处,竹口和枫堂一带有十多处,龙泉东部有梧桐口、小白岸、杨梅岭、山石坑、大王屿、道太、葡萄垟、前赖、安福口、王湖、安福、马岙、岭脚、大琪、丁村、源口、王庄等地,云和有赤石埠,丽水有规溪、宝定、高溪等地,永嘉有蒋岙、朱涂等地,总计达一百六十多处,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瓯江和松溪两岸。这样,大批的龙泉窑瓷器便可以顺流而下,转由当时重要通商口岸—温州和泉州,运输到国内外市场。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元代龙泉窑褐斑凤尾瓶 高27.2cm 梅子青釉 大维德基金会藏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元代龙泉窑褐斑玉壶春瓶 高27.4cm 青釉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元代龙泉窑瓷器的大致特征:胎骨渐趋厚重,器身的转折处大多作梭角或凹槽;圈足垂直,足底齐平;釉层较薄,呈青黄色,种类有所增多;大多有花纹,盛行外壁单面刻花,纹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塑和釉面开光、露胎印花、釉上贴花、加点褐彩等,种种手法一应俱全,有时几种装饰一器并施。纹饰题材有仿五代和北宋的折扇纹、海涛纹、蕉叶纹、变形云纹、菊花和菱花等,有仿南宋的莲瓣、龙纹、凤纹、鱼纹等,也有一些新兴的纹饰如雷纹、锯齿、方格、万字等,还有大量的带有“八思巴”铭文如“翼’、“昌”、“目”等。在大窑和竹口等地还大量出产大型瓷器,有高1米左右的花瓶和口径60余厘米的瓷盘。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元 龙泉窑盘、瓶 1976年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水 韩国博物馆藏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龙泉窑青瓷舟型砚滴 长16.2,宽6.5,高9.1 浙江博物馆收藏

元代龙泉窑的常见器物在龙泉窑遗址、元大都遗址和朝鲜新安海底沉船中都已出土。元代龙泉青瓷与南宋比,胎质返粗,釉薄泛黄呈青黄色,器外底一圈无釉或不施釉,装饰花纹的线条没有以前那样奔放,结构也平淡,而且愈往后愈差,呈现出衰落的现象。这一考古发掘揭示龙泉窑在元代已经出现由鼎盛转向衰退的拐点。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元代龙泉窑带座吉字瓶 瓶高20、座高8.2cm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明早期龙泉窑龙纹高足杯 高12.4cm 青釉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明代龙泉窑除元代遗留下来的窑场多数继续烧造外,又在龙泉南部的新窑地区设窑烧造,可窑场的总数已经明显减少。窑型除延袭宋、元时期的龙窑外,又新创了“阶级窑”。明代阶级窑的形式已广为日本陶瓷届学习和模仿,具体情况我已在《执拗的工匠——日本陶瓷艺术大师泽村陶哉》一文提到。虽然阶级窑作为龙窑的一种,在宋、元龙窑的基础上有所改进,适合烧制大型器物,但从窑址遗物发掘看,明代末期的龙泉窑瓷器胎骨粗笨,足底厚重,修饰马虎,器形多浑圆瘦长,种类减少,与宋元时期比相差甚远,揭示龙泉窑衰落明显。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明永乐龙泉窑刻花双桃纹菱口折沿大盘 口径61.7cm 青釉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明代刻花牡丹纹梅瓶 高32.3cm 青釉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随着政治重心的转移和各地制瓷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明代景德镇已经成为中国瓷都,生产出大量精致的白瓷,绚丽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也竞相争艳,加上海禁和战乱,在这种环境下,龙泉窑日渐衰退,市场地位越来越羸弱。到明朝末期,昔日辉煌的龙泉窑已不受收藏界青睐。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光绪版《龙泉县志》卷三中谈到龙泉窑的核心——琉田窑

据清光绪版《龙泉县志》记载,到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作为龙泉窑的核心——顾仕成所制造的瓷器,品质已经远不如从前,到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质粗色恶,已不配作为雅玩了。但作为一般民间日常用品的瓷窑,苟延残喘直到清代初期才最终寿终正寝。前文已引用过清雍正版《浙江通志》卷二十一的记载:“琉田有青器窑今废”。

1960年代,国家根据龙泉窑的发掘和研究情况,决定组织力量恢复龙泉青瓷的生产。目前,现代龙泉青瓷的年产值规模已超20亿元,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产品质量已远超龙泉古瓷,获得过多项殊荣,并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制作对外交往的国礼。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像叶宏明、毛正聪这样的青瓷艺术大师。

(文章来源:程彦林,未完待续!)

被传说带偏的青瓷名窑(2):明末清初,一代名窑龙泉窑彻底陨落

被传说带偏的青瓷名窑(1):哥窑、弟窑、龙泉窑为什么复杂?

南宋官窑——因祭祀而生的宋代名窑(五):南宋官窑瓷器欣赏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九):定窑的文化成就——定窑的铭文

中国瓷器的紫霞—钧窑(5)问题之二,钧窑和均窑是一回事吗?

中国瓷器的巅峰——汝窑(7):饕餮盛宴,传世汝窑瓷器的仿制

中华白瓷的鼻祖——邢窑(三):如何从辉煌走向衰败?

中国瓷器的先驱——千年越窑(三):越窑秘色瓷的未解之谜!

碗姐说瓷走访第十五站:青瓷人才培养摇篮--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大窑龙泉窑遗址的发掘历史

第一次发掘
1928~1940年间,当代著名古陶瓷研究家陈万里先生曾不辞辛劳,多次跋山涉水去龙泉、丽水等地调查考察龙泉窑址,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瓷器与浙江》、《中国青瓷史略》等书籍。
第二次发掘
  1958和1981年两次文物普查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龙泉窑窑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1959~1960年对大窑龙泉窑窑址进行了发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次发掘
经专家论证,确认这个窑址是明代宫廷用瓷的产地。这次龙泉窑“大发现”,颠覆了此前“龙泉窑至明代已衰落”的说法,还原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在学术上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龙泉市博物馆联合对龙泉大窑枫洞岩遗址进行了主动性的考古发掘。从2006年9月14号开始,此次发掘已开展了4个多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07年1月19-20日,在龙泉市召开了龙泉窑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对枫洞岩窑址发掘清理的遗迹和出土遗物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论证。
此次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清理出了一些重要的遗迹:计有窑炉遗迹8座(包括龙窑和馒头窑),房屋遗迹6座,储料池3座,辘轳坑2个,水沟13条,古代道路10条,古代石墙、匣钵墙21条。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括瓷片、窑具和工具等,总数计有五十余吨,其中完整和可复原的器物有近万件。
野外考古发掘将于2007年2月中旬结束。大窑龙泉窑遗址岙底片枫洞岩窑址考古发掘结束后,2007年3月份开始对发掘出土的遗物标本进行整理,此项工作将持续一年时间。计划2008年出版该窑址的考古发掘报告,之后浙江省考古所将出土文物标本按法定程序大部分移交给龙泉市博物馆收藏展览。

青代龙泉窑,真正的龙泉窑有哪些

历史名窑——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是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创始于五代,继承越窑传统,烧造青瓷,至南宋而鼎盛。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元代龙泉窑大量销往海外,瓷窑范围扩大至丽水、永嘉等地;明代仍然继续烧造,清代中期以后衰落。龙泉窑瓷器土细质厚,翠青色,无纹,紫骨铁足。龙泉窑古瓷窑1960年曾加发掘,现已发现300多个窑址,依龙泉山而建,其中以大窑地区最多,大窑龙泉窑古瓷窑址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广交藏友 要积极参加收藏组织,参加收藏会所的学习,这是一条少走弯路的捷径。藏品想送拍一线拍行(北京翰海、北京保利等),壹陆陆,,38.17..详情(8073)

北宋

北宋时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罐、盆等少见。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外壁常划篦纹和直条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

南宋

南宋以后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龙泉窑青釉塑贴四鱼纹洗 龙泉窑青釉塑贴四鱼纹洗

。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八卦炉、鼎式炉、奁式炉、盆、塑象、渣斗、胆式瓶、五管瓶、龙虎纹瓶等等,五管瓶腹部呈多节葫芦状,瓶上部的竖管, 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见。碗、盘器底较厚,挖足一般很浅,圈足宽矮,外底露胎。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线条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凸起五条直线,碗内刻云纹的较多,也有内划“S”形纹饰的,碗心印阴文“金玉满堂”或“河滨遗范”四字的也较多见。北宋末期浮雕莲瓣纹开始流行,在盘、碗的外壁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莲瓣纹变得短而宽,互相紧靠 ,瓣中脉线突起。

南宋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

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层丰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处呈紫色,俗称朱砂底。器物造型除碗、盘、碟、水盂、香炉等,还出现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纹饰以莲瓣、弦纹为主,南宋末出现双鱼、龙纹和贴花牡丹纹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骨。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器形以瓶、炉、尊、洗、笔筒、灯为主,纹饰少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共同之处。

元代

造型高大,胎体厚重

胎色与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黄。仿古器物少见,新创器型 有高足杯龙泉窑 龙泉窑

、菱口盘、环耳瓶、凤尾尊、荷叶盖罐等等,高足杯足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元竹节装饰,足内空心且较深。装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纹粗略,线条奔放,并出现了褐色点彩。器物普遍饰有花纹,纹饰题材以云龙、飞凤、双鱼、八仙、八卦、梅、菊、马上封侯等多见。此外,还大量出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盘、碗外壁的莲瓣纹长而窄,排列较疏,瓣中间一般无脉线突起,不同于南宋。盘、碗底足一般挖足较深,有的深过外墙壁,外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露胎泛红 ,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内全无釉,中心有乳丁状凸起。



与元代基本相同,但趋于粗糙。

胎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光泽较强,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字、福、寿、金玉满堂等字。

器底特点

(1)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与此装烧方法有关;

(2)北宋早期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

(3)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

(4)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普遍为朱砂底;

(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

从造型上看,要掌握不同时代的典型器物,以及同一器物在不同时代的造型特点。以鬲式炉为例,这种造型在宋代较为常见,宋代炉一般较矮,轮廓鲜明,板沿口外伸,束腰,腹部突出,三足紧收,廓线起伏明显,整体造型优美细腻。而明代的同类炉整体造型较呆板,廓线不够流畅。从细部看,宋代炉器足底部较圆,而明代炉器足较平呈蹄形。龙泉窑青釉执壶 龙泉窑青釉执壶

从胎体上看,宋代龙泉窑器物胎土颜色为白中泛灰,足露胎处可以看到桔红色窑红,胎体适中,较元、明时期的胎体要轻薄得多。明代龙泉瓷胎体厚重,胎色灰黄,底足露胎处显现赭褐色窑红。

从釉色上看,典型的宋代龙泉瓷釉层较厚,釉色青翠,光泽柔和,釉层中有气泡,分布大且稀。明代龙泉瓷釉层比较薄,玻璃化程度高,透明度好,表面光泽强,釉色或绿中带棕,接近艾绿,或黄中带灰,二者都很不悦目。

从纹饰看,宋代龙泉窑器物纯以釉色取胜,纹饰装饰极少,即便有纹饰也多是刻花装饰辅以篦点和划纹,以及波浪、云纹、蕉叶等图案,构图极为简练,手法生动。而明代器物上的纹饰,装饰较为繁复,图案带有了明显的象征意义,是明代龙泉窑器物比较常见的装饰手法。

釉色

龙泉窑青瓷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迷人釉色上。北宋时期的龙泉窑青瓷的釉色虽然已经不同于以往青瓷深绿、暗绿的釉色,但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个时期的青釉属于石灰釉,这种釉在高温中的粘度比较小,容易垂流,因此烧成以后器物的釉层相对较薄,釉色不够莹润。到了南宋时期,窑工们发明了石灰碱釉,这种釉在高温中粘度比较大,不容易垂流,烧成以后釉层较厚,釉色莹润如玉,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粉青釉和梅子青釉。

粉青釉是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要呈色剂,烧成后釉色为粉润的青绿色,这里的“粉”并不是粉红的“粉”色,而是指淡淡的粉白色,如半透明的青玉一般,釉面的光泽度较弱些。粉青釉要经过窑火1180℃—1230℃高温还原焰烧成,适当的温度和还原气氛使釉色温润柔和淡雅,类冰似玉。

梅子青釉,顾名思义,釉色就如同刚刚熟透的青梅的绿色一般,浓翠莹润。这种釉色是在窑火1250℃—1280℃的高温下,经过较强的还原气氛烧成的,釉面的玻璃化程度高,光泽度较强。

粉青和梅子青釉都是在南宋时期烧造成功的龙泉窑典型釉色,色泽一浅一深,在古代青釉瓷中独树一帜,别具风范。

器型

南宋龙泉窑器型有碗、盘、盆、碟、盏、壶、罐、渣斗、水注、水盂、笔筒、炉、琮、投壶、瓶等应有尽有。

龙泉窑的器型多样,以盘、碗、瓶、罐、炉等日常器物多见;但是,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古代名窑,除了以釉色取胜之外,独特的器型也同样成为它闻名天下的因素之一。上文提到的多管瓶就是龙泉窑的独特器型之一。多管瓶,顾名思义,就是瓶的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管或圆形管而得名;常见的多管瓶为五管瓶,还有六管瓶、八管瓶、十管瓶,更有多至十五管的。多管瓶是龙泉窑独有的器型之一,其他地区和窑口很少见到。

多管瓶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唐、五代时期的多角瓶,这种多管瓶造型奇特,用途也颇让人猜疑。多管瓶的管从上面看是中空的,但是在大多数器物上,这些管与瓶体其实是不连通的,这种器物好像不是日常用器。多管瓶的源头多角瓶,是从三国、两晋时期的谷仓罐演变来的,那么多管瓶应该也与谷仓罐有关。这一点,从浙江地区出土的一件五管瓶上可以得到证实,在这件五管瓶的瓶盖上有几行墨书题记“张氏五娘,五谷仓柜,上应天宫,下应地中”,这一墨书题记,明确地指出了这种多管瓶就是谷仓罐。这种五管瓶常常与盘口瓶和执壶同出于当地的墓葬中,而且成为了一种常见器物组合,应该代表了某种意义,这也是当地葬俗的一种具体体现。

龙泉窑的发展很久远,下期说龙泉窑的鉴别年代和真伪方法。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李自成手下大将排名:李自成部将简介和命运

李自成手下大将排名:李自成部将简介和命运

历史趣闻阅读:11813   点评:120
天蓬元帅调戏嫦娥之后为什么会被贬下凡 嫦娥到底是什么人

天蓬元帅调戏嫦娥之后为什么会被贬下凡 嫦娥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趣闻阅读:13907   点评:346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505   点评:191
刘彻杀卫子夫后悔吗,汉武帝怎么葬卫子夫的

刘彻杀卫子夫后悔吗,汉武帝怎么葬卫子夫的

历史趣闻阅读:11808   点评:112
滕州发现古墓葬正在抢救性发掘的人,2019滕州发掘古墓

滕州发现古墓葬正在抢救性发掘的人,2019滕州发掘古墓

历史趣闻阅读:472   点评:14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不能通婚的姓氏?血海深仇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不能通婚的姓氏?血海深仇

历史趣闻阅读:9118   点评:220
考古探索江苏省扬州市经九路元墓M17发掘简报

考古探索江苏省扬州市经九路元墓M17发掘简报

历史趣闻阅读:585   点评:6
农村人称午时不迁坟寅时不葬人是啥意思,为什么说午时不迁坟寅时不葬人

农村人称午时不迁坟寅时不葬人是啥意思,为什么说午时不迁坟寅时不葬人

历史趣闻阅读:521   点评:17
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趣闻阅读:526   点评:12
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文章,科学揭示宇宙本源

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文章,科学揭示宇宙本源

历史趣闻阅读:542   点评:19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