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建第一次出事是在皇家大院醉驾——曹操最伤心最顶不顺的是哪一年?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一年工作不顺利,十二月在赤壁大败;家庭不顺利,聪明儿子曹冲于五月病故,才十三岁。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不了从头再来,可这么聪明的儿子没了,那可不是从头再来的事,那么好的智商,那么好的天分,老天爷未必能再制作一个出来,因此,一向不信天命,不后悔自己所作所为的曹孟德,为的这个最心爱的儿子,违背了自己长期坚持的唯物主义原则,求天求地求神仙,“太祖亲为请命”,曹操也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了:“悔杀华佗。”老曹本想以曹冲为继承人,曾经在多个公共场合当着广大干部的面,表述了自己的这个想法,“有欲传后意”。
然而,老子的不幸,却是其他儿子的大幸。对于当时22岁的曹丕而言,等于少了一个竞岗对手,剩下的对手只有17岁的四弟曹植了。当然,阿丕还是装得很伤心的,写祭文哀叹:老天爷呀,为何让我的俊才弟弟过早凋零?他的生命像朝露一样短暂,“如何昊天,雕斯俊英?呜呼哀哉,惟人之生,忽若朝露”,然而,他老子曹孟德是何等聪明的人,一眼就看穿了阿丕的假心假意。有一回,老曹又为阿冲的死伤怀不已,阿丕过来安慰他,老曹被儿子恶心得不行了,干脆回了一句:“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太子职位的竞岗活动,已经退出一个。剩下的是老二和老四。这哥俩都是聪明人,只是阿丕不外露,阿植喜欢外露而已。曹操似乎喜欢外露的聪明人,这也难怪,做爸妈的,哪个孩子嘴巴乖巧一点,得到的宠爱自然多一点。加之有杨修、丁仪这样一帮文化人给曹子建搞策划、做包装,曹子建在文化界和民间的人气很高,粉丝很多,其行情可谓一路看好,曹操当时也说他“儿中最可定大事”。也有诗为证:“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这正是:抬手追高,能射中飞奔的猴子;俯身抄底,能射破马蹄形的靶子。射啥就中啥,样样都能得手。
而当时的老二,其实已是老大的曹丕,走势没四弟高,他竞岗太子,选票不在民间,也不在文化界,而在宫廷内部的工作人员当中,所以曹子桓偷偷吃进的货,就是宫廷内部人员的支持率:自己装乖,多给办公室干部分红,将行情暗暗拉上来,曹植的行情在巅峰上已经很难冲高了,曹丕的攀升空间却很大。老曹不可能跑到民间和大学里去听取立太子的意见,还不是每日里听办公室同志们的絮叨?听多了,行情就可能改了。两种行情的胶着,让老曹纠结了,处于“狐疑”阶段。但是,他的心还是偏向子建多一点,有好几回差点立了曹植,“几为太子者数矣”。
当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竞选经验告诉我们,当竞选行情进入胶着状态时,左右支持率的不是竞选人的优秀面,而在安全二字上。比的不是优秀,比的是谁不出事。谁一出事,行情立马就滑落。当时的老曹,稍稍偏心于曹植,他很担心自己喜欢的儿子,因为“任性而行,饮酒不节”闹出事来,于是事先打招呼。在建安十九年(214年),60岁的曹操南下出差打孙权,让曹植留守邺城,他对23岁的儿子很不放心,反复叮嘱,还留帖子说:“我23岁时,因坚决维护首都治安,得罪高干子弟,因此被贬到地方当县长,但是我为我的青春无怨无悔(无悔于今),你也23岁了,但愿你好好干,也有一个无怨无悔的青春(今汝年二十三矣,可不勉与)”,这话里面深含一位慈父的良苦用心:子建啊,你可千万别出事,辜负老爸我的一片栽培之心。聪明如老曹,他隐隐感觉到曹子建会出事。
果然,曹植出事了。曹子建并没有一路走好,在训诫后的第四个年头,建安二十二年十月,首都中央政府发生一起醉驾事件,醉驾的事主就是曹植。这不只是一起交通事故,更是一起政治事件。曹植酒后坐着马车,一路冲到只有国家最高领导人行驶的道路——驰道,冲撞只有国家最高领导人才能出入的大门——司马门。这起事件对曹植的行情,对曹操的心理,打击都很大。
第一,当时跟曹植一起坐在马车上的还有鼎鼎大名的文化人——杨修。这对铁哥们一手拿人头马,一手挥舞,一边喝一边飙车,座驾闯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大院,占用元首专用跑道,还直冲元首专用门户。杨修是曹植竞选团队的策划人,这起事件等于将整个曹植竞选团队的酒后丑态曝光给了权力中心和首都市民,在当时首都的官员和市民当中引起的反弹情绪是可想而知的。不要说在等级森严的君主时代,就算在民主时代,这也是极其恶劣的事件。假设一下,如果英国首相竞选人在白金汉宫酒后飙车,你猜后果会好到哪里去吗?
第二,此事对63岁的老爹曹操打击很大,他伤心地说,自这次醉驾事件后,他再也不相信儿子们了,他再也不会特别宠爱哪个儿子,不会再将某个儿子永久地当为心腹了,“不可恒使吾以谁为心腹也”,句句都是针对曹植而发的。
竟敢占用曹操的女人 曹丕是个什么样的人曹丕其实很怨恨曹操
曹操在曹丕、曹植之间犹豫徘徊了若干年,最后还是将王位传给了曹丕,被才华横溢、光辉夺目的弟弟惊吓得寝食不安的曹丕总算安然登上魏王的位置,按理来说,他也应该感恩了。
然而,从历史记载的蛛丝马迹来看,曹丕这孩子似乎在这场竞争中,心理上受了伤害,然后又在曹操死后有所显示,甚至还有报复的举措。
当曹丕刚刚成为世子的当晚,一向滴水不漏的他,在家里搂着亲信辛毗的脖子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君知我喜乎?”哥们,你知道我今儿个有多开心吗。可见这孩子平时有多憋屈。辛毗的女儿,辛家的大姑娘听老爸转述的这个场面,下了一个很神的判断:“从世子的德行来看,这曹家的江山不会长治久安。”
这是关于曹丕第一次显露性格的记录。随着人生境况转为平坦顺利,曹丕心灵深处的伤痕也应该平复了吧,然而,这伤口还在蔓延扩展,似乎没法愈合了。
第二个看出曹丕这德行的女性是他母亲卞老太。曹丕病重期间,卞老太去看望儿子,惊讶地发现服侍在周边的女人是那么似曾相识,仔细一看,真是亮瞎了,居然就是以前服侍自己老公曹操的那群女人。看着这群虽然和自己年龄悬殊,却是平辈的女人,可见卞老太对儿子的私生活完全是零了解,她惊问:“你们都是什么时候过来的?”美人们回答:“是先帝病逝后举行招魂仪式时候被调过来的。”
你们看曹丕猴急成啥样了?曹操的尸骨连未寒都算不上,口里的气还在喉咙盘旋,小曹就急不可耐地将他身边的女人调过来了,不仅继承曹操的事业,还继承曹操的女人。
卞氏彻底被恶心到了,当年曹丕害曹植、曹彰的事儿还在她心中隐隐作疼,如今看到这一幕,卞氏基本上不把这儿子当人类了,她当着病重的曹丕说了一句:“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就是说你这人烂到连狗和老鼠都不吃你剩下的饭菜,嫌你脏,如今死了真是最正确的结局。
眼前不堪的一幕,加上过去曹丕对弟弟的迫害,卞氏对这个儿子产生彻底决绝的心。曹丕下葬的那天,作为母亲的卞氏缺席了,此举可见这位母亲已经与死去的儿子断绝母子关系。
曹丕对于父亲应该是有怨恨的,尽管曹操给了他一个可喜的结局,但却也给了他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好比一个孩子,经过千辛万苦得到了糖果,但是获取糖果的那个过程实在是太深刻了,给其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在三个最聪明的儿子当中:曹丕、曹植和曹冲,老曹的天平似乎倾向于植和冲,对于曹植的器重不必多言,老曹曾经给曹植下过一个结论:“儿中最可定大事。”这几乎是一个政治性的定论,简直可以替换成:“此儿可以做接班人”。此类的话,曹丕在旁边听着,或者话传到他的耳朵里,估计是听一回就惊一回,惊一回就怨一回,怨一回就记一回。
除了曹植的威胁,还有那位五岁就会称大象的聪明弟弟曹冲。曹冲死后若干年,曹操还不能忘情,经常念叨着冲儿,曹丕劝慰他,没想到被曹操把他的这片孝心给哼回去了:“伤心的是我,开心的是你。”可以遥想一下当年曹丕被曹操冷笑之后的心情,该是何等惊恐,又是何等怨恨。
多少年后,曹丕对自己的这种遭遇还是不能忘怀,也经常说:我哥哥曹昂要是还在,世子位置肯定是他的,我也没怨言,那是本分;不过,要是曹冲还在,也轮不到我有天下。“若使苍舒(曹冲)在,我亦无天下”。这说的是一句明白话,也是一句伤心话。大哥在,轮不到他,理所当然;然而,他连弟弟都竞争不过,这就是心有所怨了。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随曹操出征,结果因为曹操泡妞,被妞的侄子张绣包围,曹操仓皇逃命,死了一个典韦,又搭上儿子曹昂的命。算是给曹丕挪出一个位置。
后来,曹冲的死,又给曹丕挪出一个位置。老天要照顾一个人,往往残酷无情,把他周边的人弄死一个又一个。
曹丕都这么幸运了,却还只是记得自己当年的不幸,就这点出息,确实没有担待。难怪辛家的姑娘说他没品,曹家江山不能长久。
老曹一死,曹丕的那点子怨恨就开始张牙舞爪了。公元220年,曹丕带兵驻扎在老家——谯,大肆犒赏六军和当地乡亲,这倒也没有什么错,但是,他同时又举行了大型的娱乐活动,“设伎乐百戏”,唱歌跳舞和演奏,够欢快的。这么一欢快,他的节操的裤链子就拉开了。殊不知当时他的老子曹操死了还不到一年呢,这已经是大不孝了。
当然,还有节操碎一地的时候,例如前面卞氏探病时看到的那一幕,还有一个事实:曹丕刚刚登基,就公开宣布将老子的两个女人据为己有,“及至受禅,显纳二女。”收编父亲的女人,算不算是一种快意的报复呢?过分的淫乱,可能就是以前过分的憋屈引起的。
东晋史学家孙盛气为此得喷血,说曹丕此举简直是“天心丧矣”。
总的说来,曹丕既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又是一个苦孩子。他自己在继承人大战的惊涛骇浪中担惊受怕,受尽了苦,接着又让别人担惊受怕,受尽了苦,甚至搭上了命。自己先苦,接着让别人也苦,这也许是当时的政治生态吧。
于禁和乐进是曹操的左右臂膀 最后却都不得善终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偏偏找了两个万人敌为左膀右臂,终得帝王之业。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自然也少不了左膀右臂,许褚、典韦虽勇但“护卫”是第一要职,带兵战绩不多,充其量算得上曹操的哼哈二将。曹操的关羽、张飞则另有其人,只不过他们一没有《演义》润色使之神勇扬名;二则不得善终而泯然众人。故而后人并没有觉得他们有多出彩,其实抛开《演义》传奇之处观点再看史书,他们并不比关、张差。
初露头角
一场战争要较量的东西太多了,后勤的保障;元帅的指挥;谋士的运筹;当然,万事俱备还需要有将领去执行,去前线厮杀。而史书对此的最高评价无非“先登”、“陷陈”之词,近年麹义、高顺更是托这两词一度被捧上天。
曹操虽然顶着官三代的帽子;交着袁绍这种朋友,有张邈、鲍信资助着。但也曾一度被吕布、陈宫打得只剩下三个县城。走投无路的曹操后来驱吕布,围张超,追桥蕤,安众伏张绣,下邳围吕布,终有一席之地抵挡袁绍。而这些仗几乎都是曹操亲自执鞭的,而留下“先登”、“陷陈”的记录永远是那两个人:于禁、乐进。
截止到围杀吕布,曹操有了抵挡袁绍的资本,随之而来的官渡之战成了袁、曹争夺第一霸主的一仗。于禁、乐进又有着什么样的表现?
袁绍起兵十万打曹操,刘备徐州斩车胄复叛响应袁绍。于禁主动申请打头阵,曹操派了两千人给他在延津抵挡袁绍,自己带着乐进等人千里奔赴徐州。
等到曹操收复徐州回来,袁绍依旧拿于禁没办法。曹操大部队回来后于禁、乐进带着五千人主动出击,从延津一路打到河内,焚烧袁绍三十余屯,斩首、俘虏各数千。
于禁先登挡了袁绍攻势,乐进虽后与他一起偷袭了袁绍的三十余屯。但似乎还觉得功劳不够,乌巢之战力战袁绍大将淳于琼,使袁军一举溃败。后来打袁谭、高干又多为先登破城。
统一北方后曹操特地表于禁、乐进:“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并表于禁为虎威将军;乐进折冲将军。
分道扬镳
随着战功擢升,二人官居显赫,于禁假节钺(钺者,黄钺也,代表生杀指掌,又控制各部军队之权。此时张辽、乐进都是假节,于禁地位明显高出二人一截。)。乐进假节(节者,白旄也,代表天子使命,又调集地方行政之权。)。渐渐各自带兵不再并肩作战。于禁先在淮南讨贼,乐进则留荆州退关羽。尔后调于禁至襄樊战关羽,乐进去合肥守孙权。
乐进固守淮南,继续保持“千年老二”的风格守城。让张辽在逍遥津八百人退孙权十万兵把风头出尽,自己在建安二十三年就病死了。而乐进为何在建安十九年到二十三年五年间毫无功绩记载?《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传末称乐进一身有部分遗漏没有记载,身为曹魏第二外姓武将,晚年记载却不详,也算是“不得善终”吧!同时陈寿这话又让后人对乐文谦的战斗力无限遐想。
于禁则被关羽水淹七军俘获,周旋于吴,回到魏国早已须发全白,形容憔悴,被曹丕“调戏”得病死。虽然有这么一个污点,但于禁还是凭着前期履历功绩排的“五子良将”之三,张郃、徐晃前面。张辽则凭借逍遥津之战此消彼长占据了外姓第一人的地位,占据“五子良将”之首。
于禁、乐进二人都是曹操亲自从行伍中提拔出来,伴随创业亲自上阵先登陷陈,功绩显赫,一度假节成为封疆大将。奈何一个失载、一个天祸使得二人都“晚节不保,也算是遗憾了。说到曹魏猛将,先有曹仁、夏侯渊为帅;外姓则是许褚、典韦当先。须不知于禁、乐进这两人才是曹操的关羽、张飞啊!
揭开:魏武帝曹操选择猛将许褚做保镖的内幕在老百姓的眼里,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无论是士农工商,还是贩夫走卒,都有自己喜爱的三国英雄。
比如曹操手下的许褚也是大家喜爱的英雄,尽管他为奸雄曹操服务。
曹操为什么选许褚做保镖,这说明许褚很有本领:
其一,许褚武艺高强,在三国里,许褚和典韦、马超、张飞都有对手戏。
他一出场,就受到大家的关注。
三国演义上说:黄巾何仪势孤,引数百骑奔走葛陂。
正行之间,山背后撞出一军。
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手提大刀,截住去路。
何仪挺枪出迎,只一合,被那壮士活挟过去。余众着忙,皆下马受缚,被壮士尽驱入葛陂坞中。
却说典韦追袭何仪到葛陂,壮士引军迎住。典韦曰:“汝亦黄巾贼耶?”
壮士曰: “黄巾数百骑,尽被我擒在坞内!”韦曰:“何不献出?”
壮士曰:“你若赢得手中宝刀,我便献出!”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
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要知道典韦是三国时期的一流战将。
许褚和典韦能不分胜负,可见许褚确实很英勇。不过三国志里比这更神奇。
当时汝南葛陂贼兵万余人攻打许褚,许褚寡不敌众,战得精疲力尽。
箭也用完了,下令男女都去找大石御敌。
当敌兵冲上来时,许褚飞石退之,于是贼兵便不敢靠近。
直到粮食将尽,许褚假意与贼请和,商量用牛换取食物。
贼兵把牛迁走后,又自己跑了回来,许褚便去阵前。
拉着牛的尾巴行走百余步,贼兵大惊,不敢再来取牛。
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其二,许褚虽然憨直,号称虎痴,却心细如发。许褚对曹操忠心耿耿。
担任曹操的护卫,曾多次救驾。书上说:“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
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
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
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如果不是许褚,这次曹操肯定很麻烦。
其三,许褚为了曹操,不怕得罪人。
资料记载: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於殿外。
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恨之。
或以责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褚曰:"彼虽亲重,外藩也。
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
可见在许褚心里,曹操是第一位的,尽管曹仁是曹操最信任的爱将和兄弟。
其四,许褚不酗酒。这个是好品质。三国里没有记载许褚烂醉如泥的场面。
其实作为保镖,不酗酒是第一位的。你看典韦是多厉害的名将。
但是当曹操醉酒泡妞,引发宛城一场血战的时候,典韦因为烂醉如泥。
被人给弄死了,尽管临死还很悲壮,杀死了张绣很多大将。
不过差一点曹操为此而死,而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就因此而丧命。
其五,当时人很怵许褚。曹操征西凉,几乎为马超所困。
可见,曹操选许褚留在身边,主要是为自己的安全考虑,许褚武艺高强。
胆子又大,当时名声又高,又不怕曹操亲贵的挑衅,自然让人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