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四川村民在江边捡到金锭专家火速赶来用20台抽水机开始抽江水

历史趣闻     2023-8-21     点评:23举报
江边寻金狂潮

四川村民江边偶然捡到黄金锭,顿时在当地掀起了一片江边寻金狂潮。

640

可高兴了没几天,考古专家火速赶到现场,村民们只能将捡到的金子上交。

而专家在看到这些黄金之后,竟立刻叫来20台抽水机,不把江水抽干不罢休。

村民们顿时傻了眼,产生了各种猜想。

640

江水之下究竟有什么在吸引考古专家?

难道说,真正的黄金宝藏,其实沉在江底吗?

张献忠的宝藏

2016年,四川江口镇岷江边,20多台大马力抽水机日夜劳作,一口气抽干了岷江水,使得江底的淤泥和鹅卵石纷纷露出水面。

640

专家们立刻带上考古发掘用的工具,跳到江底展开了挖掘工作,一段时间后,各种闪着亮光的金银宝物便出现在眼前,让岸上围观的群众看得心潮澎湃。

事实上,最早发现江口镇江边藏有黄金的,其实是当地的几个村民。

他们在江边散步时,偶然捡到了几块金锭,消息传开后,当地不管男女老少,纷纷跑来江边挖坑翻石头寻找宝藏,很多人都有了惊喜发现。

640

他们有的捡到了金锭银锭,有的发现了金银簪子和手镯,还有的找到不少刻有文字的金册。

村民寻金的消息没有逃过专家们的耳朵。他们一收到风声便立刻赶来,先是封锁现场,接着又劝说村民们把捡到的宝物上交。

经过清点,仅仅是村民们捡到的这些金银文物,其价值就达到了3亿元!

640

有一块金册重达740克,堪称罕见,上面的文字似乎记载的是明朝皇帝和皇子的名讳,显然是皇室成员才能拥有的。

另外,像这样的一枚50两银锭,重量达到了1860克,这要放到明朝末年,足够一个大户人家买下几年的粮食了。

640

但村民们捡到的可不止银锭,还有金锭,一枚金锭顶得上250两白银。

这枚钱币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它其实是黄金制成的。在前些年,像这样的一枚钱币,曾在香港的拍卖会上,拍出270万的高价。

298

不过这枚钱币最有价值的,还不是它的材质,而是上面篆刻的文字“西王赏功”。

当专家们看到这“西王赏功”这四个字时,顿时吃了一惊。

这位“西王”指的是明朝末年著名的起义军将领张献忠,“西王赏功”这样钱币是他专门铸造来赏赐功臣的,非常稀少,收藏价值非常高。

640

再加上金银锭上的“长沙府”等字样,这不禁让专家们想起了当地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下成都府。”

这首“寻银诀”,在当地连小孩子都会唱,描述的就是张献忠宝藏的藏匿地点,只要勘破其中的奥秘,就能找到失传已久的张献忠“巨宝”。

640

那么,专家们是否就是勘破了歌谣中的秘密,这才会将岷江水抽干呢?

“石龙对石虎”

专家们在赶来收缴了文物之后,还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从文物贩子手中得到了一件价值过亿的宝贝。

这是一件纯金制成的虎钮金印,上面篆刻着“永昌大元帅金印”这几个字,最初是一群亡命之徒从江水中打捞出来的。

640

这伙人来到江口镇后,在当地听说了张献忠宝藏的传说,顿时产生了贪念,合资买了几套潜水服,每天一到深夜就乘着小船悄悄来到江面上,潜到江底趁黑摸索,先是摸到了一枚50两的金锭,之后又捞到了虎钮金印。

在此期间,他们之中还有人因为潜水溺死了,而他们将虎钮金印以800万的高价卖出去,正高兴呢,却听说文物贩子又将金印卖出了3200万的高价。

640

他们不清楚的是,这块虎钮金印是相当珍贵的国家甲级一级文物,3200万都算卖便宜了。

这些不法分子都被警方顺利抓捕归案,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给专家们提了个醒——这些投机分子没有确切的把握,不可能会屡次潜入江底打捞。

专家们在江口镇展开了走访调查。

640

就在这时,有人在江边茂密的山林中,发现了一尊立在岩石上的石虎,与之相对的不远处山壁上还雕刻了一条石龙,而就在石龙石虎附近的石壁上,还有“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菽。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的刻字。

524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地流传的那首歌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下成都府。”

据说只要找到石龙和石虎,就能找到了张献忠宝藏的所在地,那笔宝藏是相当于整个成都府的金银财宝。

640

这两段相似的文字,顿时让专家们来了灵感,这会不会就是张献忠留下的藏宝标记?

石壁文字的落款是徐原烈,他是民国时期彭山县的一位长官,这说明徐原烈当年也在寻找这笔宝藏,但并没有找到,于是就在石壁上留下文字,提醒后人不要遗忘这笔珍贵的宝藏。

专家们便顺着石龙石虎相对的方向找过去,没想到正好来到了村民们捡到了金锭的江边。

640

专家们恍然大悟,几百年来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张献忠宝藏,原来就在岷江江口镇一段的水底!

既然已经勘破了歌谣的谜底,专家们怎么会放过这笔宝藏,更何况这里早就被不法分子盯上了,不如尽早打捞发掘,以绝后患。

于是就有考古专家紧急调来20多台大马力抽水机,围堰考古的场景。

“水底博物馆”

据说,张献忠的这笔宝藏是相当于整个成都金银的财富,300年来有无数人都被吸引到这里,就连清政府也曾派人前来,试图找到这笔宝藏。

不过,江水湍急,过去的人们很难在江底有所发现,但是科技发达的现在却毫无压力。

640

只见专家调来的20多台抽水机连夜工作,很快就让江底的淤泥与鹅卵石出现在大家眼前。这样浩大的工程,就算是在世界考古史上,都很罕见。

随后,专家又运来了专业的雷达探测装置,在江底淤泥间仔细搜找。这种装置只要发现金属,就会发出刺耳的提示音,保证考古队绝对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文物。

640

此外,考古现场还有专业的泥沙清洗设备,旁边总会站着两三位考古队员,眼睛紧盯着传送带,防止错过细小的文物。

随着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一座“水底博物馆”渐渐出现在大家面前。

专家们在江底一共找到了3万多件文物,有金簪金镯金戒指金耳环,还有其他为数不少的珠宝首饰。

640

有些看起来有些寻常,这是当年战事吃紧后,张献忠的军队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

其中一些已经被熔炼成了金银锭,水底还剩下了不少熔渣。

640

有趣的是,专家们发现了大量的钱币,其中有当时正流通的明朝钱币,也有稀世的“西王赏功”钱币,此外竟然还有不少西汉五铢钱和王莽发行的货泉,清朝流通的乾隆通宝,以及来自日本的铜钱。

640

这些不属于明朝的钱币,很可能是不同年代的商船经过此地时,不慎丢到江底的。

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些金册,记述着藩王和皇室的内容,可能是张献忠占领四川后,从那些王爷府中搜刮到的。

640

文物中最稀奇的其实是一件武器,是专家在2018年从江底发现的,那是一件三眼火铳,每次能够装填两三枚弹药,从三四十米开外对敌人进行射击,火力不容小觑。

640

这次考古发掘从2016年10月开始,经过两年才有了初步的结果,不过将水底的宝藏挖出来,并不意味着考古的结束,这还代表着考古研究的开始,那些尘封多年的秘密,仍在静静等待人们发现。

四川村民在江边捡到金锭专家火速赶来用20台抽水机开始抽江水

四川村民在江边捞到金锭,被收缴之后,专家用20台水泵抽干江水

四川一村民在江边捞鱼,竟然捞出了一枚大金锭,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很快从四里八乡传开了,吸引了不少来江边寻宝的村民。

很早就在附近流传着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的民谣,可是这石龙和石虎从来没有人见过,更没有人见过所谓的水下宝藏。

自从村民都纷纷到江边寻宝的事情传开之后,也迅速地引起了相关文物部门的注意,专家看了村民手中捡来的宝贝之后,颇为震惊,那些都是明朝时期的物品,是货真价实的文物。

于是相关部门立即遣散了纷纷前来寻宝的村民,并且安排考古队对这片江域进行大规模的考察。

按照史书上记载,张献忠在兵败之后,曾经把大量的宝贝都沉入到了岷江水底,那里就是张献忠的藏宝地。

可是诺大的岷江该从哪里开始入手呢?

专家一边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一边商讨发掘对策,可是在这期间还是有人,为了一夜暴富打起了岷江水底宝藏的主意。

他们仅仅接受半天培训,就敢自备氧气罐儿,带上潜水服,在晚上夜黑风高的时候行动,潜入到岷江水底,试图寻找宝贝。

这些人中,有些为了寻找宝贝丢了性命,永远沉浸了江底,即便是血淋淋的教训,也没能阻止犯罪团伙想要发横财的春秋大梦。

没想到还真的给他们找到了,被金钱蒙蔽双眼的犯罪团伙儿,避开巡逻人员每天都会下到江水里一次,每一次的时间都控制在3,4个小时之内。

直到有一次,他们在水底摸出了一枚虎形金印,从此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这枚金印,他们转手卖给了文物贩子, 竟然卖出了800多万的高价 ,几个人开开心心的分了钱。

他们没想到,这枚虎型金印,具有极其特殊的 历史 价值,不少大老板都摩拳擦掌,抢着要拿去收藏。

人物贩子倒手卖出去的时候,他本身的价值已经超过了3200万元。

如此大规模的文物倒卖,也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像这样的盗墓团伙儿不在少数,他们都在觊觎着岷江水底的宝贝。

警察在短时间内,破获了多起盗墓案,追缴回来的文物,多达几亿人民币。

盗墓行为屡禁不止,考古专家也加快速度,把岷江水底的发掘工作提上了日程,由于岷江面积巨大,专家一时间无法确定岷江水底宝藏的位置。

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专家划定了一片2万平方米的考古区域。

虽然那时候是岷江的枯水期,但是水流依旧湍急,给考古发掘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于是考古专家决定, 找来20台大马力抽水泵同时工作,把那段的岷江水给彻底抽干了。

如此的浩大工程,在国内外考古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为了精准定位,专家采用了先进的雷达探测手段,对那片区域进行一寸一寸地扫描,只要发现水底有和石头间藏有金属。

探测器就会发出“呜呜”的提示声,声音越大就证明,下面的金属量就越大。

除此之外,还有经过特殊改良的履带机,有专人从中精细筛选,不错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文物。

在完全准备之下,专家在水底的考古发现举世皆惊,让人没想到的是,那枚虎形金印,竟然只是冰山一角。

四川村民从在江边捞到金锭,引来了寻宝热潮,专家遣散寻宝群众,找来20台抽水泵,日夜不停地工作,抽干了江水。

如此兴师动众,究竟值不值得呢?

这是警察从犯罪团伙手中,收缴上来的国宝级文物,价值连城。

专家还从村民中征集上来的有刻着文字的大金牌子,净重达到了740克,还有刻有文字的大银锭,重量达到了1860克。

别小看这枚银锭,在明朝中期,可以购买一万公斤的大米,即便是后来货币贬值,这样的一枚银锭,也能让一家人,吃上好几年的口粮。

还有从中发现的一枚金币,别看体量小,含金量却是极高的,相同的金币,早些年在香港进行拍卖,最终以27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了。

岷江水底藏着的宝藏富可敌国,可以买下成都府,并不是传说,那么张献忠的宝藏究竟有多少呢?

2002年,《世界年鉴》公布了中国宝藏之谜,在众多宝藏中, 张献忠宝藏是寻找人数最多,体量最大的宝藏。

根据世界年鉴初步估算,张献忠宝藏的数量在世界上,都能排到第三名,在亚洲排名第一,足以见得,张献忠宝藏的体量之大。

那么在数百年间,就没有动过张献忠宝藏的念头吗?

实际上寻宝的人,古往今来,大有人在。

在咸丰3年,就有大臣告诉皇帝说,看到了彭山村民从江中打捞上来了颜色发黑的银锭,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咸丰帝为了筹措军费,命令成都大将军裕瑞,前去调查这件事情。

可是大将军从江底打捞了一番却一无所获,什么也没有捞到。

直到袁世凯时期,也觊觎着岷江水底的宝藏,他曾经命人挖了70多个大坑,掏干净了几十条小河,也没有挖到像样的宝贝。

虽然自古以来都流传着张献忠宝藏的传说,可是从来没有人真正找到过,即便是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打起张献忠宝藏的注意。

甚至就连外国传教士,还有蒋介石都曾经惦记过,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无所获。

那么传说中的张献忠宝藏,真的就是张献忠留下来的吗?

西王赏功钱是张献忠特有的钱币,张献忠是明末清初的起义首领,自称“西王”,这枚金币是用来赏赐给有功将领的金币。

纯金打造,材质越好说明奖章的含金量越高,象征的荣誉就越高。

从金册上的刻字,也能清晰地看到,那是属于张献忠时期的物品,那时候的银锭也带有明显的标志。

而且根据银锭上的小疙瘩和文献资料的记载,可以看到当初制造银锭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能缺斤少两,那个小疙瘩就是后来补上的。

从岷江水底出土的宝贝,就能判断出那批宝藏确实是张献忠亲自埋入江底的。

张献忠作为一个起义将领,如此多的巨额财富,究竟是如何来的呢?

既然积累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又为何要把宝藏都沉入江底呢?

张献忠经过的地方有湖南等多个省市,起义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起初这些钱都是他从藩王、官吏手中掠夺来的,积累了一大笔财富。

从警察收缴上来的一枚金册就可见一斑,上面写着朱元璋的名讳,还有明朝皇子的名字,这样的物件儿都是皇室成员才能拥有。

出现在张献忠宝藏里,足以证明这块儿金册,就是张献忠从藩王手中抢来的。

可是随着起义的发展,张献忠不仅掠夺王公贵族手中的金银财宝,就连平民百姓也不放过,从岷江出土的大量银耳环就是证据。

那些都是平民农家妇女经常佩戴的首饰。

张献忠称王称帝试图造反,明朝皇帝也不会坐视不理,出兵征讨张献忠,势必要把他给一网打尽。

张献忠敌不过明朝军队,被逼到了岷江边上。

杨展将军利用岷江的地势在那里设下埋伏,张献忠拉着宝藏的船只在江面上遭到了袭击,那些木船很快就被击沉,沉入了江底。

由此,张献忠的宝藏也成了大多数人都想要得到的巨额财富。

可是,让专家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杨展亲眼看着张献忠宝藏沉入湖底,却还是无动于衷呢?

除了杨展之外,几百年间觊觎这笔宝藏的人不计其数,为了这笔宝藏而死的也大有人在,可是结果却没有一个人找到。

随着岁月的变迁,岷江依旧滔滔不绝,那些宝藏也零零碎碎地重现人家,揭开了张献忠宝藏的秘密。

四川村民在江边捡到金锭专家火速赶来用20台抽水机开始抽江水

村民为捕鱼抽干水塘,4个水泵连抽17天!竟发现世界第9大奇迹,是什么?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的凤凰山下,有个叫石岩背的小山村,这里虽茂林修竹,一水环绕,却因地处偏僻而常年寂寂无名。1992年6月,几个质朴的村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偶然间唤醒了一个沉睡了千年的奇迹——浙江龙游石窟。

走近历史,了解石窟

石窟,往往与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它本是起源于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是雕刻美学和建筑学的完美体现。据专家和学者研究考证,我国的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达到巅峰,而那时也恰恰是印度大乘佛教传入我国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石窟群多数围绕在黄河流域,那里曾是历史上许多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中,最为闻名遐迩的有: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重庆大足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

与众多石窟类似,龙游石窟也是自山体内凿岩而得,但它又在石窟这个群体里显得如此特别:一是它的发掘经历可谓曲折离奇,二是它的内部结构令人啧啧称奇。与佛教文化无任何显著关联的龙游石窟,其“身世”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历史“谜题”。

抽水捕鱼人的惊人发现

石岩背村附近水系密布,不仅被衢江环绕,而且村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深塘。1992年6月的一天,石岩背村的4名村民闲来无事,便想到塘中捕鱼捉虾,一边打发时间,一边为自家厨房添点食材。其中一名村民突然对水塘的深度产生了兴趣,便拿来自家抽水机,想通过抽干一个最小的深塘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一抽不要紧,尽管没有从深塘中捕获料想中的鱼虾,但却令一个气势雄伟、结构奇特的石窟群袒露在世人的面前。

原来,这个深塘别看水域面积最小,其深度却令人咋舌,由于深塘与山脚相连,在抽干塘水之后,一个隐匿于深塘和山腹内的巨型洞窟就显露出来。接下来的几天里,在当地政府的助力下,周围的其他深塘也被一一抽干,更多大小不一、布局精妙的岩石洞窟露出真容。

当地人心目中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获得公认的“世界七大奇迹”,而随着近代考古技术条件的成熟,“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桂冠究竟应为谁所得成了人们争议不绝的话题,它的“候选者”是:中国的秦陵兵马俑、中国的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或许从规模和名气上,龙游石窟根本无法和上述三个早已蜚声国际的历史遗迹相提并论,但这并不妨碍龙游石窟成为当地人心目中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进入龙游石窟景区,你会惊叹这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居然分布着20多个洞窟,每个洞窟内部均十分空旷,呈罕见的斜顶设计,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向下延伸,垂直高度可达30米。洞顶呈“倒斗型”,许多巨大的鱼尾状石柱与洞顶无缝相连,凡岩壁各平面相接处必呈一条直线,洞顶和石柱上遍布着清晰、均匀的凿痕,令人啧啧称奇。很显然,洞窟并非天然形成,是人工开凿的产物。

我们很难揣测当初的建造者为什么要开凿如此巨大的石窟,如果仅仅为了使用它的空间,为何非要千辛万苦地把洞顶及各个角落都修整得那么棱角分明、整齐划一。再者,建造者又为何不畏其难,一定要在洞顶及石柱上留下清晰、规律的凿痕呢?我们不难想象,施工如此细致严谨,建造者势必狠下了一番功夫。

无独有偶,在埃及的尼罗河畔,也赫然耸立着许多气势雄浑的角锥型建筑物---金字塔,金字塔由平均重量达2.5吨的巨石堆砌而成,其建造工艺之精密和无法想象的制作难度,与龙游石窟颇为相似。试想,但凡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建筑体,所需要的选址、构思以及建造技术一定都是相当繁复的。千百年前,在没有大型机械和现代科技辅助的情况下,古人一定做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

“身世成谜”的高水平地下人工建筑体

目前,龙游石窟景区已经开发出来了7个洞窟,另外仍有10余个洞窟未被开掘。之所以认为龙游石窟与其他石窟有显著区别,是因为整个宏伟宽阔的石窟群内除了一处鱼兽浮雕图案之外再无其他可供追溯、揭秘的文物。一个个静默的石窟好像是一个个巨大的石屋,又像是一个个巨大的石斗,不给任何线索,任由世人猜测它的身世。

尽管多年来,无数闻名而来的专家学者实地探究、遍翻古籍、多番研讨,却也只能把龙游石窟的“身世”追溯到公元前212年甚至更加久远。浩大恢弘的工程,规律到不可思议的凿痕,若有似无的完美内部线条,处处彰显出龙游石窟建造水平之高。

建造者不明,建造年代不明,建造用途莫衷一是,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肯定,龙游石窟作为我国一处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体,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者们拥有着超乎寻常的智慧以及精湛绝伦的工程技术。

自然风化带来的“脆弱”

学过地理、热爱旅行的朋友应该知道,岩石山体都是有自己的“寿命”的。比如台湾北海岸野柳风景区内的“皇后头像”,其实是一种蕈状岩石,作为海边著名的旅游地标,该岩石却因天然的坐落位置而常年遭受日晒、风吹和雨淋,其岩体因风化而逐年缩小。同理,龙游石窟的岩体也无可避免地因风化而被侵蚀、变脆。

龙游石窟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鱼尾状石柱,这些石柱对洞窟起着至为关键的支撑作用,堪称是洞窟里的“擎天柱”。由于石窟的洞室处在地表附近,受风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石柱已经被不同程度的风化,甚至某些石柱与洞顶之间已经产生了应力裂缝。一旦裂缝横向贯通,石柱发生整体破坏,不免造成洞顶坍塌。

不但石柱受损,而且洞窟内很多岩体开始破碎,岩块间的互相结合力变差,这将导致岩洞内立面张力较弱的地方发生剥落、掉块的现象。而且越靠近洞口,风化造成的破坏越明显。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曾因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而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的敦煌石窟,同样,谁都不希望龙游石窟岩壁表面那些精美的凿痕在数十年之后消失殆尽。

保护龙游石窟

目前,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地质专家已经对龙游石窟开展了连续三年的抢救、加固等保护工作。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一些受损不严重的柱体已用竹片捆绑加固,碎裂破损较为严重的柱体被植入了钢筋,还有些已经无法修复的柱体则由混凝土结构彻底替代。

除此之外,一些针对龙游石窟的研究试验工作也在开展,政府和专家致力于对已采取的加固措施、施工工艺、修补材料进行改进,以期找到更加完善的增固保护方案。

至今,由于某些技术原因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的审慎提议,有许多龙游的水下石窟被当地政府保护起来,未被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还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呼吁保护龙游石窟,就像我们保护敦煌壁画一样。对于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既要在保护中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因为敬畏历史才会创造历史,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开发龙游石窟的旅游资源并没有错,我们要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不仅看到它的商业价值,更要有效挖掘它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彻底揭开龙游石窟的未解之谜。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日本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川端康成为何选择自杀

日本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川端康成为何选择自杀

历史趣闻阅读:12587   点评:321
明朝奇闻小说免费阅读,明代传奇小说

明朝奇闻小说免费阅读,明代传奇小说

历史趣闻阅读:2503   点评:76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太监为啥冬夏腰间都围“尿不湿”?

太监为啥冬夏腰间都围“尿不湿”?

历史趣闻阅读:16030   点评:149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2期目录,中国社会科学2020期刊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2期目录,中国社会科学2020期刊目录

历史趣闻阅读:441   点评:9
清朝皇帝顺序列表,康熙大帝排第4在位61年创历史之最

清朝皇帝顺序列表,康熙大帝排第4在位61年创历史之最

历史趣闻阅读:981   点评:16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央视中国考古学大会」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央视中国考古学大会」

历史趣闻阅读:441   点评:17
图坦卡蒙墓神秘门:竟写满法老诅咒

图坦卡蒙墓神秘门:竟写满法老诅咒

历史趣闻阅读:10613   点评:150
耶稣的裹尸布重现人间,2000年耶稣长相的秘密终于解开

耶稣的裹尸布重现人间,2000年耶稣长相的秘密终于解开

历史趣闻阅读:11626   点评:358
中国四大贵族鱼,在古代是皇帝的贡品

中国四大贵族鱼,在古代是皇帝的贡品

历史趣闻阅读:13611   点评:368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