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3000年前的国王排名甲骨文中周文王的逆袭进击

历史趣闻     2023-8-18     点评:7举报

岐山连绵,犹如北方天空下一面深色屏风,山前是平坦的黄土地,散布着村落、农田和果园。

这里是周人灭商之前的生息之地,周原。它位于关中盆地西端,地跨岐山、扶风两县,几十年来,考古人在这里发掘出了大量晚商、西周时期遗址,包括很多青铜重器。

古代历史人物的家宅,极少有机会被考古发掘到,或者即使发掘到了,我们也缺乏相应的记载,比如殷墟发掘了很多宫殿基址,但无法确定商王们到底居住在哪座建筑。再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我们也无法指认他们住在考古遗址的哪间殿堂。

只有周文王是个特例,这位在古史和演义小说里被商纣王囚禁、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周易》的传奇人物。1976年,他在周原的宅院被完整发掘了出来——岐山县凤雏村甲组建筑基址,其中包括的信息之复杂,已经远超出《封神演义》作者的想象力。

一个早春的阴雨之日,本文作者和陕西师范大学的王向辉教授一起探访这座三千多年前的宅院。它没有得到展示开发,还深锁在乡野间的红砖院墙之中。

640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12月31日专题《我在中国挖古物:中国考古百年》的B08-B09。

640

周原出土甲骨文,其中最后一行有“癸巳彝文武帝”。

族长的四合院

“灭商计划”大本营

和商周时代多数宫室建筑一样,凤雏村甲组建筑——文王大宅也是用黄土夯成整个院落宅基,夯土台基厚约1.3米,墙壁也都夯土而成,厚0.6-1米。

640

凤雏村甲组建筑——文王大宅复原剖面图。

院落整体是两进四合院结构,坐北朝南,东西宽32.5米,南北长45米,总面积1469平方米,相当于三个并列的标准篮球场。整组建筑有三排房屋、两进院落和东西厢房,大门外有一堵影壁。室内地板、墙面、屋顶都涂抹1厘米厚的白灰砂浆。

南面第一排是门房,住着负责迎宾和警卫的人员。门道宽3米,勉强可以通行一辆马车,但考虑到大门外的影壁,应该极少有马车入院的情况。门房和东西厢房之间还各有一个小门,方便家人进出院落。

进了大门是前院,两侧是厢房,院内三座台阶通往正厅,正厅是族长平日议事、接见宾客的场所,周族很多大事都是在这里谋划的。正厅朝南的一面可能没有墙,只有木柱,构成一面敞厅,来人稍多时可以聚集在前院里,听族长站在檐下讲话。

正厅后面,一条过廊分割开东、西两个小院,北房(后室)和东西厢房围拢起小院,这是族长家眷们的起居场所。

院落东西两面是两排厢房,各有8间,进深都是2.6米,使用面积在11到16平方米之间,都不算大。两间厨房都在东厢房,一间在南起第三间,面对前院,一间在北起第二间,面对后院,厨房内各有一个宽约1米的灶坑。

前院和后院内都有下水管道通往院外,以便排出雨水。前院用套接的6节陶制排水管,穿过东门房地下到院外;后院则是石砌的下水道,穿过了东厢房的地下。

总体上看,这座宅院四面围拢闭合,且有影壁遮挡外来视线,很重视私密性,且有不起眼的东、西小门方便进出,低调、审慎、私密、便利,这些都堪称后世中国民居的典范。

610

“文王大宅”发掘现场,自南向北,北方的山地是岐山。发掘场地的方形立柱不是古代遗迹,而是为查看地层保留的隔梁。

这座宅院似乎很阔大,但亲临实地观察,会感到它还是有些局促,因为多数房屋开间都比较小。考虑到文王有至少十几个儿子,加上女儿会有三十人左右,再加上不止一位夫人以及家仆,这座宅院很难容纳,成年的孩子可能另有住处。

关于甲组建筑的建成时间,学者们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它建成于西周早期,那时文王自然已经不在世了。对房屋的木构件进行碳十四测年显示,建筑时间约为公元前1095年,在周灭商之前半个世纪,当时文王还是青年,他可能为婚事建造了这所新家宅,而周武王、周公等儿子们相继出生在这座宅院里。

在文王的祖父亶父一代,周族人从陕北山地迁徙出来,在周原定居并臣服于商朝,到文王时已经三代人。在文王青年时代,周还只是关中西部的一个小部族,受到商人诸侯崇国管辖——就是《封神演义》里大名鼎鼎的崇侯虎之国。

崇国之都在西安市东郊的老牛坡遗址,那里的墓葬有惨烈的人殉,有些墓内殉人多达10名,房屋旁的垃圾坑里抛撒着尸骨或肢解的零碎人骨。商文化残酷、多杀戮,文王的周族人对此应当有亲身体会。

和殷墟宫殿区的宫室相比,凤雏村甲组建筑很小,只是一位西土酋长的体面院落而已,这很符合文王青年时代周族的规模。不过,在不起眼的西厢房、南起第二间,埋藏着文王蓄谋已久的秘密,他试图翦灭商朝的创意,可能正是在这里萌生的。

地窖里的密档

周文王:我也曾是纣王的帮凶

这间厢房的墙壁下挖了两个窖穴,较大的H11在屋子东南角,开口面积1.55×1米,但底部增大,堪称一座微型地窖:向下挖了1.9米深,挖穿了一米多厚的坚硬夯土台基,然后朝东西两边都扩展出一段,形成底部长3米、宽1米、向上收拢的扁瓶形空间。

640

H11窖穴平面和剖面图。

H11微型地窖里应该有木梯子供人上下,入口可能盖有木板等遮挡物。地窖中出土了1.7万多片甲骨,数量虽多,但都是散碎的小块,绝大多数是碎龟甲,其中刻字的有282片。

这个地窖不仅是甲骨储藏室,也是个秘密工作室,它北边土壁上凿出了一个床头柜大小的壁龛,距离地窖底面高0.4米,构成一个简易工作台:把油灯放在壁龛里,席地而坐,就可以趴在壁龛里占卜、镌刻甲骨文字。

第二个窖穴H31紧贴北墙,更为隐蔽,初次发掘的时候没能发现它,它直径约1米,深约1.6米,只是储物而不能容人。里面保存的碎甲骨很少,其中数片刻有卜辞。

640

两个窖穴在西(2)厢房中的位置示意图。

比地窖更隐秘和难以解释的,是里面收藏的甲骨。

在商代,基本只有商王或王储才能在占卜甲骨上刻写卜辞,就是预测的内容及结果。文王地窖的龟甲碎片上,却有各种占卜刻辞,这是极度僭越的行为。

文王甲骨刻辞模仿了商王的做法,但又有所不同。在殷都,商王都是在整面的牛肩胛骨、龟甲上占卜刻辞,但在文王大宅的两个地窖里,刻字甲骨都是小碎块,文字极为细小,多数文字只有1毫米见方,小得如同粟米粒,刻痕比蚊子腿还细,一片拇指盖大小的甲骨上,可以刻写二十多个字,需要用至少五倍放大镜才能分辨,殷都的甲骨卜辞都没有这么细微。

在最初发掘时,考古人并未识别出这些刻字甲骨,以为它们只是混杂在泥土中的细碎骨片而已。这种微雕文字无法拓印,所以周原甲骨文都是放大的照片,或者由整理者对着放大镜临摹下来。

为什么要把卜辞刻得如此细微?

有学者试图从龟甲刻辞的格式上寻找解释,但这些在殷都甲骨上都不是问题,还应当从文王的现实环境寻找答案。

文王要做的事情,是秘密学习商王的通神占卜之术,甚至用占卜术寻找攻灭商朝的途径,这是高危工作,一旦阴谋泄露,不仅他自己在劫难逃,整个周族都会和他一起殉葬。所以文王要钻进西厢房暗无天日的地窖里,用极为细微的文字和诸神交流。刻写这种微雕文字需要很好的视力和高超的刻写工艺,我们不知道是文王自己还是有专用的占卜师来做刻字工作。

文王密切关注商王的动向。一片甲骨刻辞显示,商王到了“帛”地狩猎,文王卜辞询问:商王这次狩猎是否顺利?三行细如蚊足的微雕小字,从左到右依次是:

衣王田

至于帛

王获田?

“衣”就是“殷”,在殷墟卜辞中也是这么写。但商王自己的刻辞都是单称“王”,从来不用“殷王”,这是从周文王角度的称呼。

640

周原甲骨H11:3照片。

打猎的殷王应当是和周文王同时的商纣王,至于“帛”这个地点,有研究者认为在今陕西省大荔县的羌白镇,看来纣王巡游到了关中地区,周文王密切关注着纣王的行踪。

文王还曾经占卜到哪里能俘获人,释文是:“八月辛卯卜曰:其梦启;往西,亡咎,获其五十人?”大意是:八月辛卯日占卜,做梦得到启示,往西方没有灾祸,能捕获五十个人吗?

640

周原甲骨H31.3。

这条卜辞后面,隐藏着周邦一段隐秘往事:他们曾经捕捉西土的土著羌人,并进贡给商朝、供商王献祭。这是周族被商朝纳为附庸、获准定居在周原的原因。以前的商王,如第22王武丁、27王武乙,都曾亲征到关中地区,捕猎当地羌人作为人牲,但到后来,捕俘任务越来越依赖周这种附庸番邦。为了完成任务,文王感到很紧张,想尽一切办法寻找预测手段,连做梦的启示和甲骨占卜都用上了。

“册周方伯”

周文王的“地下工作”

周文王曾经被商纣逮捕,囚禁在羑里数年时间,险些丧命。但他又一度得到纣王赏识,在殷都有过一段春风得意的日子,《史记·周本纪》的记载是,他被封为“西伯”。

殷墟考古并没有发现册封周昌的甲骨记录,但在周原的文王大宅找到了,而且有两片。卜辞内容基本类似,大意是:(纣王)先祭祀先王,询问是否应当“册周方伯”?占卜结果显示一切顺利,王会受到先王的保佑。

533

周原甲骨H11.82和H11.84。

H11.84甲骨“册周方伯”后面有一个字,学者陈全方释读为(如图):

它的字形是一只手抓着一名女子,下面放着一个接血的盆,像是杀女子献祭的方式。从这两片甲骨看,纣王册封给文王的名号是“周方伯”,周邦的世袭首领。至于更高级的“西伯”,可能是周人的自我夸大和吹嘘,后来被司马迁写入了《史记》。

另外,这仪式应当在殷都举行,那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周原的“文王大宅”里?

有学者推测,应当是商朝的使者把它们带到周原,向周人宣布册封的决定,然后由周人保存起来的。但这说法可能有些问题,因为从未有过商王把占卜后的甲骨赐给臣下的记录,而且,这两片和文王大宅的其他甲骨一样微小,这种小字刻辞不仅殷都没有,也不适合礼仪用途。

这两片甲骨的内容是发生在殷都的,但制作风格又是周原的。很可能是文王在殷都参加祭祀、册封仪式,目睹了进行占卜和刻写卜辞的过程,文王一直试图获得商王占卜通神的能力,梦想自己能沟通诸神、推进翦商事业,所以他牢牢记住了整个占卜过程。等回到周原之后,他又偷偷模仿了整个过程,包括刻写卜辞。

在周文王看来,完整地再现整个祭祀、占卜过程,就掌握了商人与先王、诸神沟通的方式,从此,他就可以单独联络诸神与商朝先王。不过,在模仿商王卜辞的时候,为了保密,文王还是采用了非常细小的微雕字体。

在文王去世前一年,他带领周人攻灭了崇国,把都城迁到丰地(西安市西郊)。几年后,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周原文王大宅已经失去了住宅功能,变成了王室家庙、周文王的纪念馆。到西周末年,整座建筑毁于一场大火,坍塌的土墙、屋顶残块都呈现火烧后的砖红色,碎甲骨被保存在地窖里,侥幸躲过火焚。

文王家族和商朝又有过很深的纠结,考古给我们提供的这些信息,大大超出了传世史书的知识范畴,那是个远比我们后人想象得更加残酷、复杂的时代,还有很多秘密尚未揭开。

文王大宅没有使用人奠基,也没有杀人祭祀坑、随意抛撒的尸骨,这和商人遗址非常不同。周人一直没有血祭风俗,他们开创的周朝废除了人祭,奠定了真正意义的华夏文明。

640

《封神榜》(1990)最后一集,纣王兵败,众叛亲离,最终在鹿台自焚。周文王谋划多年的灭商大计,终于由其子武王大功告成。

作者 | 李硕

编辑 | 青青子 李阳 李永博

校对 | 薛京宁 刘军

3000年前的国王排名甲骨文中周文王的逆袭进击

周文王是行仁义而王天下吗?小邦周是怎么崛起并灭掉大邑商的?

我们翻开史书,看到的全是 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 。似乎不用兵戈, 以德服人 ,就能诸侯臣服,然后吊民伐罪就能一统天下了。 历史 真的是这样的吗?

周部族的前世

周的始祖 后稷 ,小名叫弃。他的母亲姜原在郊野踩了巨人的脚印,怀孕生下了他。

姜原认为不吉利,就把他遗弃,但是马、牛都绕着躲开而不踩他;又把他扔在树林里,树林里人多没扔成;又把他扔在渠沟里,有鸟用翅膀盖在他身上。姜原觉得神异,就抱回来把他养大,给他取名叫 弃 。

可见那时是母系氏族 社会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传说在帝尧时期,后稷担任农师,掌管农业生产。

有记载在舜放逐丹朱时,“使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后稷是放逐丹朱的执行者。

从农到牧,沦落方国

随后,由于太康失国,天下大乱,周人的先祖失去了组织,只能随波逐流。之后虽然短暂找到组织,但已经“ 自窜于戎翟之间 ”,彻底衰弱了。

到了商朝,周国已经沦落到商朝西部一个很不起眼的方国,放到大海里都找不到的那一种。只不过他们没有被灭掉,他们还活着。

只要有点点星星之火,便可以燎原!

只要还活着,便可以再次崛起!

邠国的火种

到了公刘时期,虽然他们身在戎狄,但是又重新从事农业,从漆水、沮水迁到了渭水,伐树卖木,生活渐好,百姓投靠。公刘去世后,他的儿子庆节在豳(bīn)建立国都。《竹书纪年》记载:

祖乙十五年,命邠侯 高圉 (yǔ)。

盘庚十九年,命邠侯 亚圉 。

祖甲十三年,命邠侯 组绀 (gàn)。

武乙元年,邠迁于岐周。

这里出现了一个方国,叫做邠(bīn)国,也就是豳(bīn)国,这就是周朝的前身。前面几个不认识的字,是周王的祖先,他们都被分别册封为邠侯。

这个 邠国 ,实力很差,老是被戎人欺负。打不过,那就跑,总比跑不了被砍掉或者被抓去当奴隶强。

于是为了躲避戎狄的入侵,周朝的祖先们老是迁都。最终,邠国的首领古公亶(dǎn)父将周部族迁徙到了岐山脚下,这才安定下来。

与商朝联姻,认大哥

邠国很弱鸡,如果想强大,第一个办法就是 开挂 。但是开挂是在 游戏 中,现实中很难办到。第一个办法不行,那就第二个办法, 找大哥,大树底下好乘凉。

于是古公亶(dǎn)父带了厚礼,进贡给商朝,认了商朝做大哥,并与商朝 联姻 ,让自己儿子季历迎娶了商朝任姓方国的太任做了王后。

再看商朝,早已经不是那个消灭无数戎狄的武丁盛世,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西边那些戎狄,又开始闹腾起来,老是不消停。

商朝的国王武乙也很烦,说打吧,那群戎狄太远,还摸不着边,老打游击,打不着就跑了。说不打吧,他们又像蚊子一样天天在头顶上嗡嗡,说不定啥时候一打盹就叮上一口。

与其空耗国力去打蚊子,还不如找个西方的代理人去揍他们。

正好,老被欺负的古公亶父来了,那你就做我的代理人吧,虽然弱了一点,但是总比没有强。

武乙三年,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这相当于是对周国迁岐的一种正式承认。反正那是边陲之地,也没啥,就封给你吧。从此,邠国改称周国, 周国成为商朝在西方的代言人。

武乙二十一年 ,出现了一件小事,古公亶父老死了。虽然在商朝算是一件小事,但在周国是一件大事。那就是他的继任者是谁?

继位的是谁呢,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二,而是老小,他的名字叫做 季历 。

为什么是季历?

古公亶父的长子名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季历娶商朝任姓方国之女太任为妻,这个太任应该跟商朝王族有联姻关系。

太任生下了姬昌,据说有圣贤的祥兆。古公说:“我们家族有一代要兴旺起来,恐怕就在昌身上应验吧?”

其实,那时候姬昌也是小孩子,哪能看出祥兆呢?

原因出在 显贵 的儿媳妇太任身上。

古公的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让季历(夫以妻贵)继位,以便传给姬昌(子以母贵),如果自己不走,也没好果子吃。两人 被逼无奈 ,跑了,跑到了南方荒蛮之地(那时候是荒蛮之地,现在是苏杭天堂)。他们随当地的习俗,在身上刺上花纹,剪掉了头发,把王位让给季历。

太伯和虞仲的后代建立的国家,便是春秋时期威震华夏的吴国。

开挂的季历

实践证明,古公亶父的选择是对的。古公去世后,季历继位,和商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他不再像他那不中用的先祖一样,天天被戎狄欺负,而是在商王武乙的支持下, 对周围戎狄部落大打出手 ,不断扩张军事实力,俘获戎王无数。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季历开挂之后的表现。

武乙二十四年,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

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

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玉十皞,马十匹。

三十五年,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

武乙很高兴,没想到季历这小子这么能打,把那些蟊贼都收拾了,他要到西边视察一下。

于是“ 王畋于河、渭 ”。畋就是田猎的意思,其作用不在于打猎,而是组织军队,召见诸侯王的作用,军事作用很明显。

不过,武乙很倒霉,“ 暴雷震死 ”,成了史上几大神奇死法的帝王。

虽然商朝劈死了国王,但是不关周国的事情。季历继续征伐。

文丁(武乙之子)二年,周公季历伐燕京之戎,败绩。 这回,都伐到商朝北边去了,虽然失败了,也是真有毅力和勇气。

但是, 一切都阻止不了季历攻伐的步伐。

文丁四年,周公季历伐余无之戎,克之。(文丁)命(季历)为牧师。

文丁五年,周作程邑。

文丁七年,周公季历伐始呼之戎,克之。

文丁十一年,周公季历伐翳徒之戎,获其三大夫。

季历实在 太能打 了,周边戎狄都被胖揍了一遍,这些戎狄被干掉后,人口都充当了奴隶,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商朝,周朝简直就是商朝最好用的打手。

文丁刹季历

虽然商朝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很多奴隶,但是 季历攻伐下来的土地都留给了周国 ,周国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成为商朝西部一个强大的方国,对商朝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引起了商朝的不安。

文丁十一年,季历来到商朝首都殷,来献捷。 文丁“嘉季历之功,锡之圭瓒、秬鬯,九命为伯”,重重地嘉奖了季历,封为西伯。

但是,文丁突然做了一个反常举动,“ 既而执诸塞库 ”,把季历抓到了塞库囚禁起来。

季历立了这么大的功,反而被囚,很郁闷,竟然郁闷死了。这便是“ 文丁刹季历 ”。

自古 战神沙场无敌手,却多被憋屈死,也是战神们的宿命吧。

季历时期还是一个小国,虽然正在开拓,但是与商朝的实力还差得很远。所以,从 实力对比 角度分析,季历应该是忠于商的。

但是,季历被囚而死,留给季历儿子的只有仇恨。

西伯姬昌的仁政

季历的儿子是 姬昌 ,也就是 西伯姬昌 ,也就是后来的 周文王 。

西伯姬昌是带着金钥匙出生的,母亲太任勤俭仁厚,因此姬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是一代贤明君主。姬昌智商很高,改进了上古时代的《易》,发明了《周易》。

然而,世界都是不完美的,本来姬昌有完美的人生,但是却被文丁给彻底打破了。

季历被囚而死,刹父之仇,牢牢地印刻在姬昌心里,他要替父报仇。

文丁十三年,文丁挂掉 了,西伯姬昌没有了报仇机会。

文丁的儿子帝乙即位,居殷。

文丁二年,周人伐商。

也就是说,在季历憋屈死后的第3年,周文王开始伐商。但是,估计是实力对比悬殊,周国连商朝的西大门都没摸到,便失败了。亮了亮肌肉,发现自己太瘦,只能回去再练。

上甲微为父报仇的故事告诉我们,君子报仇四年不晚。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汉武帝讨伐匈奴的故事告诉我们,君子报仇一百年也不晚。

姬昌,继续等待吧!五十年后,成功将属于你!

于是姬昌对内韬光养晦、积累实力,对外扩张实力、剪除商朝羽翼,等待时机报仇。他励精图治、施行仁义、礼贤下士、尊老爱幼,最终西岐大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都一起归顺了西伯姬昌。

商纣王亮肌肉

我们再看商朝,帝乙在位九年挂掉了。帝乙的儿子帝 辛 登场,这便是 商纣王 。

《史记》记载帝辛(商纣)“ 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是一个十足的“ 能人 ”加“ 猛人 ”。

猛人自然有猛人的做法。商纣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

商纣元年,命九侯、周侯、邘侯。

四年,大 蒐 于 黎 。

“蒐”是田猎的意思。诸侯国借用田猎活动来组织军队、任命将帅、训练士卒的重要军事活动,也是当时推行政策、加强统治、准备战争的重要手段。商纣在黎聚集军队,是一次阅兵,也是一次实力的展示。

黎 在哪呢,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四里。这是商朝与周国的交界处。商纣在这里集合,一是向周国展示武力,二是以拉拢为主要手段。

九年,王师 伐有苏 ,获妲己以归。 这么看来,其实妲己是商纣的战利品。

十年,王 畋于西郊 。

商纣这几年也是英明神武,再这样做下去,商朝几代以来的颓势将被彻底地扭转。

商纣王的高压手段

但是,商纣也有好大喜功和残暴的一面。在强力治军的同时,他也做出了大兴土木的举动。

四年,作 炮烙之刑 。

五年夏,筑 南单之台 。雨土于亳。

九年, 作琼室,立玉门 。

十年,征夷方。

十五年,征夷方。

这里有个词“ 雨土于亳 ”,说明当时的气候异常,粮食估计也欠收。如果能与民生息,还是能渡过难关的。但是,商纣这哥们要学夏桀,筑南单之台,作琼室,立玉门。而且还要更上一层楼,作炮烙之刑。

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商纣,她不喜淫荡,商纣大怒,刹了她,同时把九侯也施以醢(hǎi)刑(剁成肉酱)。

鄂侯极力强谏,争辩激烈,结果鄂侯也遭到脯(fǔ)刑(被制成肉干。不认识“脯”字吗?果脯你是不是天天吃O( _ )O)。

商纣没有施行仁政,而是要用高压手段压服方国。

西伯僭越,囚于羑里

再看周国,西伯姬昌也没闲着。

六年,西伯初礿于毕。

十七年,西伯伐翟。

二十一年春正月,诸侯朝周。伯夷、叔齐自孤竹归于周。

西伯怎么搞都没事,但是出格的事情不能搞,那就是“ 诸侯朝周 ”。这明显的是挑战中央权威。

崇国国君崇侯虎很急,因为周国不断的征伐扩张,说不定哪天刀尖就戳到崇国的屁股了。崇侯虎便在商纣面前说了西伯的坏话:“西伯积德行善,诸侯都归顺于他,将会对您不利。”

商纣一听,还反了你了,姬昌,我让你看看 谁才是老大 !

于是,商纣出手了。

二十二年冬,(商纣) 大蒐于渭。

商纣下命令了:诸侯国们,我们到渭河集合,打猎。渭河在周国这里,这就决定了西伯姬昌一定会参加,参加的后果很严重。

二十三年, 囚西伯于羑(yǒu)里。

闳夭等人都为西伯姬昌担心,就设法找来有莘氏的美女,骊戎地区出产的红鬃白身、目如黄金的骏马,有熊国出产的三十六匹好马,还有其他一些珍奇宝物,通过商朝的宠臣费仲献给商纣。

商纣见了进贡的珍宝非常高兴,说:“这些东西有了一件就可以释放西伯了,何况这么多呢!”

另外,如果商朝和周国撕破脸,西边再闹腾起来, 弊大于利 。周国也没闲着,和周国的附庸诸侯国们 不时地亮一下肌肉, 摆出一副拉架子打仗的阵势。虽然肌肉不太肥,但是也能拉出来练练。

另外,西伯姬昌也是个50多岁的老头子了,心气也不足了。如果留着这么个老头子,总比毛头小子强。教训也给了,西伯姬昌也改了,于是商纣权衡利弊,由 压制改为拉拢 ,他赦免了西伯姬昌,还赐给他弓箭斧钺,让他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

商纣说:“说西伯坏话的是崇侯虎啊!”

哎,商纣是个实在人啊!不过, 把责任推到下属身上,真是不担当 啊!

有好处自己捞,有责任推给下级的领导干部不是好干部。

另外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文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商纣御,商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得而食之,商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这个记载不见于汉朝以前,是真是假,不好说。

商纣二十九年,释西伯。诸侯逆西伯,归于程。

西伯姬昌被囚禁六年后,诸侯们把姬昌迎接回了周国。

低调做事,韬光养晦

西伯姬昌回国之后就献出 洛水以西 的土地(此处应该是释放西伯姬昌的条件,周人隐去这个说法),请求商纣废除炮烙酷刑(示天下以仁政,以施人望),商纣答应了西伯姬昌的请求。

三十年春三月,西伯率诸侯入贡。 姿势够低的了,态度够好的了。

西伯姬昌对外 在表面上麻痹商纣,继续给商纣送战俘奴隶、美女珍玩讨好商纣 (周人克商后隐去了这些讨好商纣的措施),对内修文政,周国日趋强盛,为灭商积蓄力量。

西伯姬昌要想灭商,还缺一个条件。

虽然西伯姬昌的大臣很多,但是没有伊尹之类的大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要想灭商,必须要有经天纬地的大才辅佐才行。 经过西伯姬昌的努力寻找,大才终于找到了。

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毕,得吕尚以为师。

梦见飞熊

传说有一天西伯姬昌做梦,梦见自己的先祖,西伯姬昌感叹于自己没有治世贤才。

先祖说:“那不就是了吗”。说完一只飞熊迎面闯来。

西伯姬昌大惊而惊醒,于是卜卦,占卜的结果说:“出猎所获不是龙也不是貘,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够辅佐你成就霸业的人才”。

西伯姬昌又回想起梦中先人说过的话“圣人出现之日,就是周兴旺之时”,于是满心欢喜地外出打猎,在渭水河边遇到了垂钓的姜太公(号飞熊)。

破落贵族姜太公

姜太公 又称 姜子牙 、 姜尚 、 吕尚 、 吕望 或 太公望 。他的祖先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东海边的吕地,但是到他这一辈已经是 破落得没法再破落 了。

姜太公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胸怀济世之志,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一直怀才不遇,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度过。

《战国策》记载:“ 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文王用之而王 ”。他 曾经入赘女家被赶出门;在朝歌宰牛卖肉,肉卖不出去都臭了;被子良驱逐过;在孟津卖过面,也没卖出去。

岁月蹉跎,转眼已到了垂老暮年,两鬓白发苍苍,一事无成。但是 姜太公是我们励志的典范,他并没有因为垂垂老矣就坐吃等死,他有他的志向,他要成就大业。

渭水垂钓

姜太公听说当朝贤主周文王的圣名后,便来到渭水河畔,假借垂钓之名来观望时局,希望能得到周文王的赏识,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了,人们见他一直 垂钓 ,却毫无收获,都劝他放弃,他却说:“你们不懂其中的奥妙!”依旧垂钓,直到遇见了明主西伯姬昌。

曾有传说,西伯姬昌遇见姜太公后,请姜太公管理国家大事。姜太公要姬昌给他拉车。姬昌刚拉了301步,又拉了507步,终于体力不支,实在拉不动了。

姜太公说:“天数啊,西伯侯,你一共走了808步,我保你周朝808年。”

西伯姬昌一听只有800多年,很后悔,还想继续拉车。姜子牙说:“天数如此!兴衰存亡,自有定数!”所以“西周”有301年,而“东周”有507年,周朝江山共有808年 历史 。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西伯姬昌暗中和姜太公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从岐山迁都到丰。最终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夸张了)我们来看一下。

三十二年,密人侵阮,西伯帅师伐密。

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师,遂迁于程。(商纣)王锡命西伯,得专征伐。

也可能在这一年, 姬昌对内称王,对商朝仍然称西伯。周文王在积蓄实力的同时也对商纣进行了战略欺骗。

三十四年,周师取耆及邘,遂伐崇,崇人降。

当崇国被灭掉后,商朝的西大门已经被打开,商朝在西部已经无险可守。

商朝的祖伊非常害怕,把这些情况报告给纣王。纣王说:“ 我是天子,有天命相助,他能奈我何? ”

三十五年,周大饥。西伯(周文王)自程迁于丰。

三十六年春正月,诸侯朝于周,遂伐昆夷。西伯(周文王)使世子发营镐。

三十七年,周作辟雍。

三十九年,大夫辛甲出奔周。

四十年,周作灵台。王使胶鬲求玉于周。

周国实力一天天壮大,实力已经逐渐接近于商朝。但是,周文王事商的政策麻痹了商纣。商纣仍然刚愎自用的把西伯姬昌当作那个被自己囚禁的小国王,认为周国不成气候。他依旧享乐,向周国索要玉器。

四十一年,西伯昌薨。 周文王大约在位五十年,去世。

周文王临死时拉着姜太公(此时也是姬发的老丈人)的手对太子姬发说“这就是你的太公,你要好好听太公的”,又说到“你一定努力勤奋,继续我们(秘密的)事业,不要懈怠”。

姬发无比哀痛,他看着父亲安详地离去。是的父亲, 我不会忘记我的祖父被囚于塞库而死,我不会忘记您被囚于羑里,我不会忘记我的大哥伯邑考的惨死。我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奋勇前行,矢志不渝!

周文王去世后,姬发登基,继位为武王,太公望(姜太公)任太师,周公旦做辅相,还有召公、毕公等人辅佐帮助,以周文王为榜样,承继文王的事业。

周文王是什么时候开始称王的

周原遗址甲骨文写到“ 衣王(殷王)田,至于帛,王(周文王)隹田 ”。商纣到帛地打猎(军事会盟),周文王陪同。这说明周文王对内已经称王。

清华简中有“ 隹王五十年 ”,也可能周文王从即位起便是对内称王的。

历史 的迷雾难以揭开,我们不需要去考证那个虚名,只需要看事实就行了。

商纣众叛亲离,鹿台自焚

再看看商朝。在国内,商纣任用 费仲 管理国家政事。费仲善于阿谀,贪图财利,商朝人讨厌他。商纣又任用 恶来 ,恶来善于毁谤,喜进谗言,诸侯因此越发疏远了。

商纣更加淫乱不息,王室纷纷劝谏。

商纣的庶兄 微子启 曾多次劝谏,商纣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商朝。

商纣的叔叔王子 比干 说:“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死争谏。”就极力劝谏。商纣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

商纣的叔叔 箕子 见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商纣知道后又把箕子囚禁起来。

商朝的太师、少师拿着祭器、乐器,急急逃到周国。

商纣东征西讨开疆拓土,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周围的邦国叛乱不止,捉襟见肘。

最坏的消息还在后面,这时 东夷叛乱 ,甲骨文记载:“ ( 商纣五十一年 ) 在十月又二,往征夷方”“在十月,王来征夷方,在攸侯喜”。 商纣派遣20万大军向东讨伐东夷,国内空虚。

长期麻痹商纣的周国从内应那里得到了情报,趁商朝首都兵力空虚,带4万周军偷袭商都。

我们再看时间:“( 商纣五十二年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也就是说 商朝大军征伐东夷4个月后,武王就打到了牧野。 说明 武王和姜太公已经算好了商朝大军都在讨伐东夷的路上,无法赶回商朝国都营救。

商纣仓促间组织了70万奴隶抵御周军,牧野一战奴隶倒戈,“血流浮杵”,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

商朝立国496年,轰然倒塌,如此偶然的被周国灭亡了。

后记

历史 又何其相似,商纣,一个像隋炀帝杨广一样的能人帝王,不顾五代世衰、国内空虚的实情,过分扩张,消耗掉了最后一滴血,反而 为周朝做了嫁衣 。

周文王、武王的做法也是似曾相识,春秋时期 勾践麻痹夫差 、北朝时期鲜卑 慕容垂麻痹苻坚 、 拓跋珪麻痹慕容垂 、唐朝 安禄山讨好杨贵妃 、元末 朱元璋麻痹元朝 、明末 努尔哈赤讨好李成梁 。

在敌人强大时他们寄生其上,待到敌人脆弱时他们反戈一击,反噬其主,最终成为新王朝的主人。

历史 总是为胜利者而书写的。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周文王以仁义而王天下,而商纣成了一个残暴昏庸的君主。 商纣“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於鬼神。大聚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商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商纣简直是无恶不作。

有谁能比商纣更残暴吗?

3000年前的国王排名甲骨文中周文王的逆袭进击

首先我们看看三千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其实甲骨文里就有很多信息 一席万象 洛阳铲下的商王朝01?

唐际根,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原殷墟考古队队长。

第一课龟甲上的文字

今天我们来聊聊甲骨文。两年多前,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则消息,说现在有很多不认识的甲骨文,如果有谁能够释读一个从没被认识过的字,可以获得十万块钱的奖金。如果能够弥补一个过去用过、但是解释得不足的字,可以获得五万块钱。

这是一个悬赏,但背后是对我们甲骨文文字研究的促进。

我们先来讲一下什么叫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龟甲大部分指的是乌龟壳的肚子那一块,背甲的很少;兽骨是指牛的肩胛骨。两个加起来,龟甲兽骨就是甲骨,上面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01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呢?要追溯到清朝末年,在1899年。河南北部有一个城市叫安阳,是商王朝的都城。商王朝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一个王朝,它被西周攻破以后,那里就成了一片废墟了。

红色标注位置为安阳小屯村

成了废墟后鲜有人居住,一直到明朝的时候有少量的人住进去了,开始在商朝都城的废墟上耕地,地下也没什么。到了清朝的时候人口增加了,就需要扩大耕地范围,种更多的庄稼,这时就从地里刨出来一些小碎片。

小屯村

他们认为这些小碎片是一种药材,所谓的“龙骨”,就把它卖到中药铺,这就有可能会卖给各种各样的人。有一天这些药材就卖给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人叫王懿荣,是北京的国子监祭酒。

王懿荣

王懿荣有古文字功底,他拿这个小碎片一看,上面有字,他的知识告诉他这些字可不是普通的东西,那是比汉代的文字、比砖石上的文字更古老的文字。他当然非常开心,就开始收集它。

他去世以后把东西都分出去了,其中一部分卖给了一个叫刘鄂的人。刘鄂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学者,他把上面的文字刊录出来,编成一本书出版了。到1904年的时候,有另外一个学者叫孙诒让,根据刘鄂那本书释读上面的文字,认出来大概十来个,但其实有好几个认错了。

1917年的时候,在甲骨学认字方面得到了比较大的突破,比如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就认出了很多商王朝国王的名字。他把这些名字串起来以后,发现跟司马迁《史记》所说的商王朝国王的序列是一样的,这就更加证明它是商王朝的文字了。

这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消息。刚好在上个世纪初,考古学从西方传到中国,考古学的特点就是走到田野去,从地底下把研究材料挖出来,然后研究材料。

到1928年的时候,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派了一个叫董作宾的人到河南安阳发掘。董作宾去了以后发掘了一些甲骨,拿到历史语言研究所给大家看,证明安阳确实出甲骨,而且可能还能挖得到。这就导致了安阳殷墟长期的考古发掘。

从1928年一直挖到中日战争1937年中止。等到中日战争结束,国共内战再结束之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重新启动了对安阳的发掘,所以安阳的发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从30年代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现在甲骨文一共出土了大概十几万片,统计数据有一些出入,一般认为大概有13万片,也有说15万片的。今天的甲骨发掘还在继续,偶尔还有发现。比如2004年,在我做考古队长的时候,发现了一坑甲骨。这坑甲骨有什么特点呢?第一,所有甲骨片出自同一个坑,第二,它们都是大片。

但刚才提到的王懿荣收集的甲骨片全是碎片,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农民挖地挖出来的,农民也不懂,“啪”就给敲碎了,都成了碎片。当然也有少量的大片甲骨,这些甲骨都是牛的肩胛骨。

这一坑的上面那一片,虽然残了,但就是牛的肩胛骨。被叠压的那一片是龟甲,是乌龟的腹部这一块,但你现在看不到它腹部的反面也就是背面。因为蹊跷都在背面,待会儿我会讲到。

那么甲骨文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呢?世界上几大文明里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字大家是知道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它是泥板文书,楔形文字。除此之外,跟它年代差不多的,稍晚一点,古埃及也有它的文字。这些文字都比甲骨文要早一些,它们大概是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就有了。还有印度的哈拉帕文字。

但是中国文字有什么特点呢,因为古埃及之后,它的文字已经基本上不用了。两河流域也是一样,到了后巴比伦时代,文字就发生了变化。只有甲骨文,它从3000多年前开始使用,一直到今天,今天我们的汉字里头大概还有一千多个字明显是从甲骨文里头出来的。

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泥板文书、甲骨文

02甲骨文造字“三书”

甲骨文上的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呢?很多学者说商朝人用了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等方法来创造字,但是我今天想把它讲得简单一点。

我借用故宫一位很有名的文字学家唐兰的观点,来总结这个造字的规律。他说假借、转注都是用字的方法,不能叫造字。比如“你我”的“我”,商朝人造出来的时候实际指的是一件打仗的兵器,后来用的时候就把这个兵器假借为我。

甲骨文“我”

唐兰先生认为造字只有象形、会意、形声,按照象形、会意、形声三个方法来归纳,我们就可以把甲骨文里的字进行一些研究挖掘,挺有意思的。

我们先说象形字。这张照片是我曾经在安阳发掘过的一辆马车,把这个马车挖出来以后,如果你从上面拍张照片俯视它,再去读甲骨的时候,就能读到甲骨片上有个跟我发现的这辆马车一模一样的字。这就是象形。

我举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实际上象形还有很多更简单的例子。比如鱼,这片甲骨上有个“鱼”字,我们今天的“鱼”字就是这么演变来的,它明显就是一个象形字。

这个字是禾苗的“禾”,“禾”在那个时候应该指的是小米。这张照片是我拍的,而且是我在安阳附近拍的,今天安阳附近还种小米。

从左向右、从上到下依次为禾、麦、黍、年

再看商朝人关于房子的字,其实也是那个时候建筑的反映。我就不细说了。

象形字还有很多,比方说器物、动物很多象形,比方说老虎、大象,这种动物它都是象形字。

接下来讲会意字,会意字是最有意思的。左边是我找的一片甲骨片的拓片,这里面有很多文字。从上往下读,我们看第二个字,是下雨的“雨”,这个“雨”字上面好像一个“山”字倒着写,表示的是天空,底下三点表示雨。这就是会意字。

再看第四个字,里面是一只羊,两个羊角,外面是个羊圈,把羊角圈到圈里叫作划地为牢,那就是“牢”,有时候这个字里是一头牛。

今天的“牢”字是一个宝盖头,里面一个牛,宝盖头指的就是那个圈。只不过商朝的人在描述事物的时候比较具像,它这个圈里头是羊他就写成羊,圈里头是牛他就写成牛。

我们再看会意字。这个字是分两部分,上面这部分是一头猪的象形,底下那个是个脚丫子。右边这个字也是一样,上面这部分是一头鹿,底下也是个脚丫子。

猪后面为什么有一个脚丫子呢?因为追逐猪啊,“逐”就是这么来的。鹿后面一个脚丫子,追鹿啊。只不过那时候在做会意字的时候有具体所指,它早年其实是要具体指我追的是一头鹿还是一头猪。

所谓会意字,它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构件放到一起,从而组成一个字,产生一个意思,这叫会意。比如这几个字,其实很好认。

第一个字是“祝福”的“祝”。这个字左边一个东西,右边是一个人,这个人是跪着的,那个时候基本上都跪着,所以不稀奇。但是这个字会意在左边部分。

像“丁”,但实际上它不是“丁”。这个部分表示的是被祭祀的对象的牌位,就是神牌。一个人跪到神牌前面,口中念念有词,这表示“祝福”的“祝”。

认完这个字以后,右边这几个字就好认了。比如“宗教”的“宗”。其实古代的字跟今天的差不多,一个房子的屋顶,一般都厘定为今天的宝盖头了,里面的一横一竖或者两横一竖表示神祗,一个房子里插着祖先牌位,就是“宗”。

同理,上面部分宝盖头,里面有个女人,“平安”的“安”,屋子里有一个女人为“安”。有人把它过度解释,说把老婆娶到家里就心安了。

这几个字认完以后,我想请大家再认一个字。这个字很有意思,把它描下来就跟左上角的那个字是一样的结构。这个字是刻在一个陶片上的,是甲骨文里最常见的字。只有左右结构,但是这个字有时候还是左中右结构,实际是一样的,因为商代的字有时候不完全定型。

中间部分的底下那一块,表示一个木头做的鼓座,中间圆的就是鼓,而上面跟一个“山”字似的,那是一个装饰。因为我做商代研究,我见过很多商朝人做的东西,他们特别喜欢做这种装饰,有好多东西上都有这么一个装饰。

这是一个“鼓”字。右边一只手拿着一个鼓槌,左边也是一只手拿着一个鼓槌。

大家注意,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现在我们可以坐高凳子,那个时候都是坐地下,鼓也很低,坐在地下两只手敲鼓,这就是“鼓”字。

刻着“鼓”字的这块陶片,是安阳当地的一个耕地的农民捡到的,他没事经常在地里捡陶片,他知道陶片很古老。他捡过很多陶片,有五千年前的、四千年前的,这块是三千多年前的。

他捡到这块陶片以后觉得这个有价值,就收了起来,然后给了我一张拓片,陶片没给我。这个老先生很厉害,捡了几十年,所以他捡的东西很多,都是小碎片,他都用箱子放好。

他一边捡一边学考古,所以他捡完了这些陶片渣子、石头后,都把它编排好,然后一盒一盒捋好:这是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那是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的,这是商朝的,那是南北朝的??

有一次我去了,他让我帮他看弄得对不对。我还真花了一上午仔细跟他比对一遍,基本没什么错误。

认完这个“鼓”字,我想请大家再认一个字,而这个字是形声字。

同样是在河南安阳,就在出甲骨的地方,我们挖出过一件青铜器,这件青铜器的腹部——器物的内侧有一小片铭文,有个类似“鼓”的字,但跟“鼓”字又不完全一样。

它两侧不是一只手拿根鼓槌,是三撇。这就是“彭”,我一说“彭”你马上意识到这是形声字,因为“嘭嘭嘭”,有声音。

认出很多字来,我们就会知道这些甲骨片到底写的是什么。比如这一片,“王其田”,就是国王去田猎打猎会不会顺利,写得很清楚,我们就可以读出来了。

03甲骨文写了什么?

甲骨文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捋了一下,发现它的内容非常地丰富,其中绝大多数跟祭祀、战争、狩猎有关,包括祭祀卜辞、战争卜辞、狩猎卜辞,还有旬夕卜辞。

什么是旬夕卜辞?我们今天一个礼拜是七天,一个月是四周,可是商朝的时候一个月三旬,一周是十天,就是一旬,所以他经常会问,下一旬我做什么事情会不会顺利,下一旬会不会下雨。

当然还有表示天象的,比如月食的、日月星辰的。还有病患,比如商朝一个很有名的女性人物妇好,她得了病,会不会牙齿痛之类的,就讲她的病患。

当然还记载了很多人物,卜辞上或者甲骨文里提到了很多的商朝的国王,提到很多类似于妇好这样的人物。

04甲骨文背后的时代

有了这些内容以后,我们就可以研究三千年前那个王朝。根据这些甲骨文,我们能够看到三千年前的一些历史文化,也就是说甲骨文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关于三千年前的历史和那时的文化面貌。

首先我们看看三千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其实甲骨文里就有很多信息,比如这张图片、这些字,当然这里面有的是金文,有的是甲骨文,这都是那个时候的字,从这些字就能看出来那个时候商朝人怎么生活的。

比如我们如今有军队的旗帜,那个时候也是有旗帜的。我们不可能挖出一面三千年前的旗帜来,但是我们能从字里看到三千年前的旗帜是跟今天完全不一样的。这几个都是“旗”字。

甲骨文金文中所见商王朝旗字

这个字大家可以顺便再认一下,“得”字,一只手拿到了海贝就叫“得”,为什么是海贝呢?因为海贝代表了钱。

还有那个时候的生活方式。比如今天我坐在这儿,有桌子,有高椅子,这是很晚的东西,三千年前没有。三千年前有很小很矮的案,比如左边这个石俎。右边这个字下面一个抬舆,两个人在抬舆上抬东西。这是那时候的生活方式,看到这个是不是想起日本。

除此之外,甲骨文还给我们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人物资料,比如妇好。我们在挖一个墓以后,凭着墓葬里出土的文物,说这个墓的主人叫妇好,之所以能够这么肯定,就是因为有甲骨文。我们发现的提到妇好的甲骨片有200多片,所以我们才能知道妇好生前做过什么事。

甲骨文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也非常地丰富。举个例子,今天农业仍然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形态,那时占卜很多都是跟农业有关的,所以能够看出来那个时候也重视农业,而且商朝主要的经济形式还是农业。

左(由上往下读):甲辰贞其登黍。意即:甲辰日卜问,是否征收粮食黍?

中(由右往左读):贞我不其受年。意即:卜问,我们是否有个丰年?

右(由上往下读):南土受年。意即:卜问,南部地区是否会是个丰年?

当我们把这些甲骨文的文字解读出来以后,我们就能知道商王朝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农业社会,是一个等级化非常明显的阶级社会,也是一个生活内容很丰富的——跟历史上后来一脉相承的一个社会。

这是甲骨文文字背后的内容,当然我们只能简单地讲一讲,不可能一个一个字地讲。如果一个一个字讲的话,有专门的古文字学家,他们一辈子都在从事这项研究。

05一个误解

另外,我想讲一下很多人对商王朝的一个误解。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大家都以为商朝人日常书写的文字是用刀刻出来的,认为商朝是刀笔文字时代。其实甲骨文只是碰巧保存下来了,真正的商朝社会,那时的日常书写肯定是毛笔字。

我讲完甲骨文我得把这个掰过来,并不是因为发现了甲骨文就说商朝是刀笔文字时代,其实它是毛笔文字时代。我们可以看一看甲骨文里跟毛笔字相关的一些信息。

这几个字,大家可以试着认一认。文字学家都认识这些字,认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对这些字的解释稍微有一些不同,我用的是我自己的解释,我认为我的解释是有道理的。

第一个字,又看到“手”了,一只手就这么拿着,剩余表现的就是一支笔。商朝人喜欢做装饰,上面是笔上的一个装饰。拿着一支笔在写字,这就是“历史”的“史”,书写下来就是历史的“史”。这是毛笔的拿法。

第二个字是“典”,“典”指古典文献、典籍。“典”有四竖,那是竹简,或者是四根物条,有一圈是代表一根绳子把竹简编起来,然后底下两只手将竹简拿起来读,或者合起来保存,这就是“典”字。

看第三个,上面两个字“作册”,就是编书,当然作册是一个官职,编书也是个官职,不是普通人能编的,所以这些文字里就包含有毛笔字信息。

实际上,我们发现过一片卜骨,很有意思。这片卜骨还真没公布过,它有一条一条的竖条,就像今天我们的作业本上的线格,关键就在这个竖条上。字是黑色的,按照竖条把字刻好了。

我们去读它的时候居然读不通,然后发现它不是一句话,是一个个的字,上面还有好多墨在上面,实际上是为了刻写了以后,用毛笔练字。

大家再看一下这张照片,“母”“丁”“彝”三个字,它很多的笔道都是圆弧型的,绝不是刀刻的,是毛笔写的,写了以后用泥抠下来,用范铸造起来。

大家看这个字,这也是个“彝”字,拐弯那一笔那么圆润,它一定是毛笔写的。

当然还有其他的字,“父”“辛”两个字明显是毛笔字,笔锋都还有,这都是那个时候写毛笔字的比较重要的证据。

我们还有更硬的证据,能充分证明商朝三千年前是写毛笔字的。我们发现了一件玉器,玉器上直接就发现了毛笔写的字。

石璋上的墨书文字

后来我们又发现另一件玉器,上面有商朝人蘸着朱砂写的红色的毛笔字。所以商王朝时代是一个毛笔字时代。

朱书玉璋

我从甲骨文讲到那时候的日常书写,都离不开甲骨文的发现。如果没有甲骨文的发现,我们不会认识到商王朝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不会知道那个时候是写毛笔字。所以,甲骨文也好,毛笔字也好,都是三千年前的古文字。正是因为有了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们才知道那么多的信息。

课后问答

问:我想知道占卜怎么代表吉或者凶的。

唐老师:好的。我可以开个卦了啊。大家知道甲骨文很多都是记录占卜的结果,一条完整的卜辞它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具体时间,谁来占卜,问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结果如何。

重要的在于占卜,他问的事情可以事先想好,但是关键是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比如卜骨,他要先把骨头这个地方锯开刮平,然后还要在背后凿一些小坑,凿完坑以后再钻一个小圆洞。占卜的时候,问题的结果是根据正面开的裂痕来判断的。卜甲也是一样,正面有很多裂纹,这叫卜兆,根据裂纹来判断吉和凶。

怎么样判断吉凶呢?其实秘密在后边那些凿的小槽和钻的小孔中。因为它占卜之前要钻凿好,占卜的时候要拿火去烧,所以后面经常有黑点,钻凿以后厚薄不匀,这里挖了一个坑,那里又挖了一个洞,烧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就裂了。

占卜的这个人做完以后,一般国王读卜兆,国王就说,根据这个卜兆,我下一次打仗一定会怎么怎么样,我去打猎一定会很安全,或者说下个礼拜会下雨。

但是,什么样的卜兆是好的结果,什么样的卜兆是不好的结果,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想知道。因为卜兆的卜一般是裂个竖纹,然后裂个横纹,“占卜”的“卜”就这么写。一个竖纹一个横纹,形成了一个夹角。

美国有一位学者专门做过这个研究,就是根据正面的卜兆的夹角去研究,看看夹角是锐角时是吉还是凶,或者夹角是钝角时是吉还是凶,就想找出这个规律来。结果很遗憾,没找出任何规律来。

所以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当然也有可能读卜兆的时候就是胡说八道,但目前为止确实还没有结论,研究还不够。

但是我觉得在大数据时代就有可能给出答案。因为过去的统计它就只有是还是不是,我们可能有必要去辨别出什么时间段是什么样的卜兆,或者根据问的事情去辨别。大数据时代可以根据卜兆做成图形,现代科技发达,这些是有可能能够解读出来的,但是今天还不可以。

问:唐老师,刚才听到您讲小屯,我以前一直有疑问,为什么几千年没有在小屯这片土地上发现甲骨片,但是在1899年王懿荣就得到这个契机?

您刚才说其实在明以前,这个地方成为废墟之后几乎没有人烟,在小屯所发现的这些碎片和近几十年来大陆的很多新的发掘,这些发掘的甲骨片的地点和原来小屯的地点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唐老师:这事还挺复杂。三千年前西周把商王朝打下来以后,刚开始商王朝还有人活着,周王就说你们还是在你们的地盘好好活着,我撤了,但他又不放心,就设了所谓的三监,就把他的叔叔管叔、蔡叔、霍叔放到安阳的周边去监视。

商朝的王子武庚还带着商朝人住在那,但是时间很短,因为很快武庚就叛乱。叛乱以后,周人二次东征又把他打垮了。这时候周人开始改变了战略,我全给你迁走,谁让你不老实。这一迁走,殷墟就废了,从此这个地方就没有人烟了。

到西周时候小屯就是墓地,因为我们在小屯发现过两座西周墓葬,在附近还发现过几个墓地,也是西周的。战国时候,墓地,隋唐时候,墓地,我们经常发现隋唐墓葬。但就是一直没有人居住。

到了宋朝的时候,在殷墟的附近南边开始出现了一个居民点,很复杂的,叫什么黄堆原,到明代的时候才有人住到小屯来。从周初二次东征以后到明朝人再进来,隔了很多年都没人,所以不会有发现。

明朝刚开始就几户人家进来,慢慢可能有别人迁过来,结婚生子,慢慢扩展,到了清朝末年人口多了,才开始占据更大的地方耕作,而耕作的地方恰恰就在小屯。

而今天来看,小屯村底下以及小屯的南边和北边这一片刚好是殷墟的核心区,也就是商王朝都城的最重要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宫殿宗庙区。占卜就在宫殿宗庙区进行方,所以刚好是在小屯这个地方,占卜完以后,龟甲兽骨就被一坑一坑埋下去。

所以早年的都是偶然挖出来,正好碰巧碎了,后来我们挖出来的几坑都是完完整整的甲骨。在1936年发现一坑有17000片甲骨,1973年发现好几个小坑,1993年又发现一坑,2004年发现好几个小坑,全都是一坑一坑的。

这个区域刚好是商王朝都城的核心宫殿宗庙区所在,也就是当年占卜的地方,占卜完后甲骨就被埋在了附近,导致现在才发现。其他地方有,但是极少,基本都是零散的,这个局部是最集中的地方,今天还能挖得到,只不过不能随便去挖。

标签:
3000000年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希腊最早的陶器见于,陶片在考古中的作用

希腊最早的陶器见于,陶片在考古中的作用

历史趣闻阅读:532   点评:23
苏联为什么要挖12262米的孔,前苏联挖的洞为什么不开放

苏联为什么要挖12262米的孔,前苏联挖的洞为什么不开放

历史趣闻阅读:457   点评:8
古墓有暗器吗,考古科学大揭秘

古墓有暗器吗,考古科学大揭秘

历史趣闻阅读:561   点评:6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505   点评:191
李渊陵墓被盗,唐代墓葬解密

李渊陵墓被盗,唐代墓葬解密

历史趣闻阅读:603   点评:11
四人赛真题题库第9辑让你的学习强国压力倍减

四人赛真题题库第9辑让你的学习强国压力倍减

历史趣闻阅读:604   点评:12
考古 遥感,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考古 遥感,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历史趣闻阅读:542   点评:28
全球排名13的院系突遭校方关闭4万人请愿也没保住

全球排名13的院系突遭校方关闭4万人请愿也没保住

历史趣闻阅读:445   点评:7
古代奇闻怪事13集免费观看,古代的奇闻怪事

古代奇闻怪事13集免费观看,古代的奇闻怪事

历史趣闻阅读:373   点评:11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事业单位2020年公开招聘,云南省文化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事业单位2020年公开招聘,云南省文化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

历史趣闻阅读:532   点评:8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