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敦煌文创调研,考古编制岗无人问津

历史趣闻     2023-8-10     点评:7举报

2022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超过212万,最热门编制岗位的报录比甚至达到20813:1。然而,今年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一个事业编制岗位的招聘,报名者仅五六人,最后竟还无一人应试。一边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边是事业编制的岗位无人问津,缘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差异?

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认为,此事由多种原因导致。而多位考古业内人士则认为,全国考古单位的编制岗位有所增加,但国内院校的考古专业学生相对有限,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选择留在条件更好的大城市。目前,有省份实行“订单式”文物人才培养,业内认为此模式值得借鉴。

600

张小杨(右一)和同事在前往田野考古的路上(纪录片《敦煌师父》截图)

敦煌考古事业编无人应试

近日,在纪录片《敦煌师父》第二集《大漠中的孤勇者》中,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讲述了该所招人难的窘境:在今年的文博招考中,该所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人报名,而最后竟没有一人应试。他表示,今年各个省份的考古研究所增加了编制,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因此招人更加困难。

对此,有网友表示:“有编制还找不到人?比较爱好考古能去吗?”还有网友表示:“地处大西北,各方面条件无法与沿海地区相比,一个月工资三千,可能确实不好招。”

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张小刚说的情况基本属实,张小刚的徒弟张小杨是近年来该所新进的最年轻的工作人员之一。而今年出现岗位无人应试的情况,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

敦煌研究院人力资源处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他们现在缺少博士高层次人才,考古专业招两人结果只有一人报名,招聘计划经常落空。敦煌研究院的待遇在文博行业中不算低,肯定不是垫底,不愿意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域性因素,一些博士宁可收入少一点也要去兰州工作,不愿意来敦煌。现在整个研究院每年招到的博士有四人左右,本科与硕士学历的毕业生大概十一二人。

据敦煌研究院官网信息,考古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25人,其中研究馆员2人、副研究馆员8人、 馆员7人、助理馆员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8人。

600

张小杨(左一)和同事在开展田野考古(纪录片《敦煌师父》截图)

考古专业在大学就较冷门

极目新闻记者从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处获悉,此次考古研究所出现缺考的事业编制岗位确实有考古专业的要求,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必须是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人才能胜任。

中部地区某地级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李龙向记者介绍,他从事考古工作十几年,从上大学接触到考古以来,这个专业在高校一直比较冷门。他是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当年的第一志愿也不是这个,包括他在内,他们班当年超过一半的同学都是调剂过去的。

某文物大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吕颂向记者介绍,他上大学时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文博专业,毕业的时候考古研究院也招文博专业的毕业生,他因此到了考古研究院工作。但近几年招聘,要求考生必须是考古专业的学生,这就让可以应试的学生减少了很多。吕颂认为,文博专业和考古专业在很多院校的课程基本上是一样的,不应该在招人的时候划分得这么细。但他也坦言,考古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储备。

吕颂介绍,考古专业本身就是冷门,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很多人报考这一专业为的是学历,而非真正喜欢。他在研究生期间,班里有20余人,最后毕业从事考古、文博工作的仅有7人。

600

张小刚(右二)和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野外(纪录片《敦煌师父》截图)

应届生更愿意在大城市

在纪录片《敦煌师父》中,张小刚的徒弟张小杨是浙江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毕业那年,她的同学大多数留在上海、杭州等城市,或者选择回到家乡,只有她一人去了地处西北的敦煌莫高窟,同学们也曾多次劝她到大城市去生活,但因为热爱,她坚持自己的选择。

“敦煌地处偏远的西北,地理条件差一些,很多毕业生更愿意留在条件好一些的大城市,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现实考虑。”广西某旅游城市考古研究院一工作人员文陆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几年前他们连续3年招聘工作人员,但没有出现招不上人的情况。他也认为,他们所在的城市基础设施较好,而且环境宜居,这是与敦煌最大的不同。

吕颂认为,收入水平也是一个应届生选择岗位的重要考量因素,比如一些省份的考古专业应届生,第一年工资一般在三四千元,而江浙沪等地则能达到七八千甚至更多。因为事业编制的岗位工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更多的应届生更愿选择在大城市就业。

有省份“订单式”培养人才

上述多名业内人士均表示,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此次招聘缺考属于个例,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文保队伍和人才的培养,其中包括岗位编制的增加等。2021年11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国新办举行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覆盖多领域多层次人才。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山西省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发布,未来5年,山西省将通过高考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位文物全科人才,委托山西大学培养,2022年招生计划为120人,分为考古学和文物建筑两个方向,每个方向招60人,学生入职后直接为事业编制。据了解,免费定向培养文物全科人才的举措,在全国尚属首例。

在《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程书林对文物全科人才培养作出了具体说明:“山西省文物局与山西大学共同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学生单独编班。”“专门编制了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性、实操性,在四年的培养中,两年半时间用于理论学习,一年半时间侧重于实践教学。毕业生定向就业后,能够承担考古、文物建筑和博物馆三方面工作任务,基本满足基层工作需求。”

吕颂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山西的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因为目前在考古人才招聘中也存在招到不是想用的人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看专业的知识过硬,但通过统一招考却连投档线都过不了。”

(应受访者要求,李龙、文陆、吕颂为化名)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极目新闻

敦煌文创调研,考古编制岗无人问津

敦煌考古事业编无人应试,应届生们为何都偏爱大城市?

我们都知道现在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压力非常严峻,无论是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是因为近两年毕业生人数增加的原因,反而一直导致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很多人在毕业之后就面临着失业的难题,要想找到让自己适合并满意的工作基本是非常困难的,除非你拥有高学历或者是高能力才会受到他人的赏识,因此考取事业编或者是公务员是目前为止较为热门的一种选择,有消息报道称敦煌考古事业编无人应试,这则消息一经报道让人感到疑惑,毕竟在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眼中对于事业编还是非常热衷的,那么就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应届生为什么偏爱大城市呢?

我相信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应该都会存在着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在我的认知中应届生之所以偏爱大城市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

机会多

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冷门的专业而言,如果你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者是小县城去工作,那么基本没有能够与你学习专业相匹配的职位,这就意味着你大学四年学习到的知识在县城中是不存在任何用武之地,而大城市能够给予更多的工作机会,能够更好的让我们找到与本专业符合的工作岗位,从而通过大学四年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工作经验相结合,更好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找到人生定位。

敢拼搏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内心总是会有一股冲劲,在他们的心中其实更多的还是偏向于想拥有不一样的未来,因此他们更愿意去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收获一些相应的成果,而大城市能够成为更好的平台让他们更快的去实现自我价值,同样也能够让他们可以积累一定的人生经验和相应的处事能力。

但是无论从哪一个观点去考虑,我认为应届生选择去大城市深造无疑是最好的一种选择,不仅能够更好的拼搏自己的事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帮助自己积累一定的人脉,这同样也是社会中最需求的物质,不是吗?

敦煌文创调研,考古编制岗无人问津

敦煌考古事业编制岗位“零应聘”,“铁饭碗”无人问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考古专业的学生不多

虽然最近的考古文学热兴起,比如说三星堆的青铜面具、敦煌文化等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考古专业只限于某些学院,考古专业本是一门冷门的专业,报考的人数并不多。而想报考这个专业的无非就是热爱这门专业,或者就是迫不得已选择这个学校的冷门专业——考古专业。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考古无非就是去荒无人烟的地方把埋藏在地底下古老的东西一件一件的仔细地挖出来,所以人们的第一志愿选择考古专业的并不多。这也就造成了考古专业的学生不多。同时考敦煌考古事业编制岗位,虽然是一个公务员,有编制的岗位,但是考古专业的人不多,对于这个职位的向往不大。不是考古专业,不具备考古专业素质的人又不能报考敦煌考古事业编制岗位。为了避免“零应聘”敦煌考古事业编制岗位这样事件的出现可以放低对岗位的要求,同时对于考古专业对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要更加注重。

原因二:编制岗位吸引力不大

敦煌考古事业编制的岗位主要是在偏远地区,这对于考古专业的学生来说会长时间地远离家乡,驻扎在边远地区。虽然是个铁饭碗,但是它所牺牲掉的东西远远铁饭碗更具有吸引力。铁饭碗主要的福利体现在退休之后,这就意味着你一旦选择了这个铁饭碗你想拥有这些福利,必须要干到退休。那么平时的工资也就只有三千多而已,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或许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选择这个岗位的可能性不大。考古是一个考验耐心和耐力的工作,不仅远离城乡地区,而且每天做的工作或许都是重复的,索然无味的,这或许是他们望而却步的原因。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灵宝贠家大院「清风遗事探寻灵宝市川口乡三圣村的董家大院」

灵宝贠家大院「清风遗事探寻灵宝市川口乡三圣村的董家大院」

历史趣闻阅读:422   点评:4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来源,文明探源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来源,文明探源

历史趣闻阅读:425   点评:18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鲁智深怎么死的?《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的死因

鲁智深怎么死的?《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的死因

历史趣闻阅读:7600   点评:327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是怎么回事,明史第一谜案是什么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是怎么回事,明史第一谜案是什么

历史趣闻阅读:906   点评:17
易安音乐社队长,易安简介

易安音乐社队长,易安简介

历史趣闻阅读:386   点评:17
唐玄宗为何杀三个亲儿子,晚年悲凉被儿子软禁

唐玄宗为何杀三个亲儿子,晚年悲凉被儿子软禁

历史趣闻阅读:10751   点评:129
西班牙发现的恐龙,最大的恐龙骨骼化石

西班牙发现的恐龙,最大的恐龙骨骼化石

历史趣闻阅读:373   点评:23
直播时脸曝光的主播,仙某某学习资料

直播时脸曝光的主播,仙某某学习资料

历史趣闻阅读:454   点评:14
慈禧三大奇闻怪事,大清奇闻 慈禧太后的娘家亲戚为何一个个穷困窘迫 成当铺常客

慈禧三大奇闻怪事,大清奇闻 慈禧太后的娘家亲戚为何一个个穷困窘迫 成当铺常客

历史趣闻阅读:1710   点评:87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