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
今年高考,湖南耒阳留守女生钟芳蓉考了676分的好成绩,名列湖南省文科第4名,她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要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
钟芳蓉的志愿选择,被不少网友质疑:“没有前途,应该选一个能帮助家里解决经济困难的务实专业。”有网友评论,如此分数报考冷门专业实属浪费。对此,钟同学回应:“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然后全国考古界和各大学考古学专业闻“声”而动,“团宠”小钟,以示声援。
考古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专业?
看看山大考古学专业的就业
8月9日,记者联系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相宏。任相宏,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著名考古专家,中国博物馆学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是商周考古,曾领队主持长清双乳山汉墓和仙人台两项国家级考古项目的发掘工作。。
任相宏忙碌在考古一线,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刚刚从外地考古现场回到济南,他形容目前的生活状态:一个地方不会连续待到七天,往往过几天就会被“请”到某个考古现场。对于钟芳蓉今年高考报考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引发的热议,他有所关注,但对社会热议,他认为不应该发生,因为现在考古学并不冷。
山东大学考古学专业是国家一流学科,常常和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排在一起,居全国前三名。任相宏回忆,历史学和考古学曾经是冷专业,像20世纪90年代,第一志愿报考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是调剂过来的,但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志愿报考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考古学招生基本是第一志愿录取。
考古学专业学生出路也不错。一是考研深造的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少考到北京大学就读研究生。二是教学和就业结合得很好。山大考古学专业教学很注意学生的现实就业问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大概向哪个方向发展,然后就朝哪个方向培养,比如文物考证、文物修补等,所以最后就业大都比较理想。像考古学专业、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每一级学生到了大三下学期,会有4个月左右的工地实习,有助于他们融入并喜欢所学专业。
任相宏认为,大学生报考,应该尊重个人自由选择,兴趣第一,不要盲目追风。多年来,很多人热衷金融、法律等专业,但现在金融、法律专业学生就业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容易。像钟芳蓉说自己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并说以后“还会读研深造,作考古研究”,说明这个学生的选择经过认真思考,是自己真正喜欢,这就特别好。
考古学有一个优势,只要刻苦认真,就容易出成果。比如,一次有一个重要发现,就可以研究一辈子,成为一生的事业。现在社会对考古关注度很高,像沂水纪王崮、沂源姑子坪等考古项目,央视探索发现、走遍中国等栏目等曾予以专题报道,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当前国家也很重视考古,经费投入量很大,正是考古人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大学报考发自兴趣选择考古学专业,不失为一个好方向。
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魅力
钟芳蓉报考考古学专业引发热议,说明社会上许多人对考古学内涵和发展还缺乏了解,其实,考古学在中国是一门古已有之的学问。
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金石学。金石学是一门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文物。
北宋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他的学生、曾任济南知州的曾巩在《金石录》里最早提出“金石”一词。山东金石学久负盛名,北宋末年的李清照夫婿、山东诸城人赵明诚,清代山东潍县人陈介祺(1813年~1884年),都是著名的金石学专家。
李清照夫妇收集了不少文物,赵明诚仿欧阳修《集古录》,作《金石录》30卷,诠述条理,考证精博,为金石学名著。李清照后来作有《金石录后序》,述《金石录》编撰经过以及夫妇收藏书、画之细节,凄楚婉约,文笔动人。陈介祺一生著述极丰,著有《十钟山房印举》《封泥考略》《簠斋藏古目》《簋斋藏古册目并题记》等作品。 清代王懿荣,光绪年间任国子监祭酒,今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是中国近代著名金石学家,是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的第一人,国际上把他发现“龙骨”刻辞的1899年作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殷墟甲骨文经他之手,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中国近四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此被国际承认。
考古学在中国是历史学的一部分,而在世界其他国家,考古学多从属于人类学,也有划归艺术史的。
现代考古学在欧洲出现,是在19世纪的初期。1900年前后,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将现代考古学观念引入中国,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讲到“一千八百四十七年以来,欧洲考古学会专派人发掘地中遗物,於是有史以前之古物学,遂成为一学派。近所订定而公认者,有所谓史前三期,其一石刀期,其二铜刀期,其三铁刀期。而石刀期中,又分为新旧二期”,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比附。安阳小屯村发现有字甲骨文,1900年敦煌石窟发现储存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他文物的藏经洞,这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两项惊人发现,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是1926年从美国学习人类学归来的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的发掘。
考古学的繁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比如,人们吃穿不愁之后,自然会更加关注“自己从哪儿来”“文明自哪儿来”等问题。但考古学作为人文学科,确实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批批考古人前赴后继。
首先是知识性,并由知识性延伸到做学问,这体现了我国“石经不分”的传统学术特征。考古学能够复原和重建古史,证文献之真伪、补文献之不足,从而能够使今人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和文明史。
8月12日,记者采访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刘延常,他曾主持参与过曲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项目。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在曲阜的时间长了,刘延常就思考:为什么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山东这个地方产生,而不是别的区域?
刘延常的这个思考,很多人也想过,就是山东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代成为“思想中心”?为什么山东出了孔子、管子、孙子、墨子、孟子等“诸子百家”人物?
思考的结果是,齐鲁大地在周朝以降是一个多元思想交汇之地,既有原来的东夷文化,又有商朝带来的中原文化,特别是周王室分封在山东境内的两个诸侯国鲁国和齐国,一个带来了周朝礼仪文化,一个则包含商和周两种文化。从外部讲,周边的楚、吴、越、晋和三家分晋后的韩、赵、魏等国也和齐鲁大地有经贸、文化、战争等方面的交流,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使齐鲁大地成为思想“百花齐放”之所。通过考古学和出土文物的研究,充分证明了齐鲁大地文化的多元性。后来,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的思想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
刘延常说:“考古学对挖掘、阐发、研究、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次是考古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任相宏感觉,考古的过程常常像一个“侦探”在破案。
任相宏主持发掘济南长清双乳山汉墓,开始他猜想墓主人是在位54年、得以寿终正寝的济北王刘胡,但打开墓之后,大家翘首期待的玉衣一点踪迹都没有,只有十几块能够盖住五官的玉片,而且墓中发现了碎的玉剑璏,陪葬玉器比较简陋,这很不正常。奇怪的现象,让任相宏把视线转移到了刘胡的儿子刘宽身上。
刘宽不但有乱伦行为,而且曾用桐木削成汉武帝的形象进行诅咒,汉武帝派人问罪,刘宽惶恐中畏罪自杀,这样的品行是不能用象征美德的玉器来陪葬的。因为突然死亡,而且是戴罪之身,刘宽只能被葬在一座尚未修完的陵墓中了。
这样,经过发掘现象与历史记载的比对,像“侦探”一样,最终确定墓主人是谁,本身充满趣味性,这是考古作业的魅力。
考古发掘的新动力
考古的魅力不仅仅是知识性和趣味性,考古之所以越来越热,是因为它还展示了“有用的一面”。一般人见到考古专家在挖掘地工作,会说是“挖宝的”,这说法很形象,文物确实是一个“宝”。
考古学能够获得大量的手工业工艺、古代经济贸易、古代动植物和古代自然环境等丰富信息,从而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现实和人类自身。2017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师生,在当年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墓地,发现“有一米九以上的大高个”,“5000年前人的容貌,跟我们现代人并无太大差异”,这对于今天人体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鉴比价值。
如果出土文物分量足够重,往往意味着当地可以借此发展文旅业,因为和经济发展有了联系,这成为考古发掘的新动力。像1972年挖掘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临沂银雀山汉墓、发现春秋国君级古墓的沂水纪王崮,在发掘之后,经过后期建设,都已成为有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今年7月9日下午,2019年度山东省考古新发现颁奖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发布会介绍2019年全省共开展了45项考古发掘项目,发掘面积超3万平方米,发掘墓葬近1000座。此外,2019年山东共组织建设工程的考古勘探工作达到154项,调查线路长度达1000公里,考古发掘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还开展了38项考古勘探工作。
从这些数字就能清楚看到今天山东考古作业之多,工作量之大。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文物考古的基础上发展好文旅业:“下一步,山东还将推动更多文保单位、大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创建A级景区工作,将具备条件的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发掘工地纳入旅游线路。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做好各类大遗址展示利用项目,实现到2025年20个以上的遗址公园对公众开放的目标。”
文物和经济发展如此紧密地糅合在一起,考古学热度也就可窥一斑。当然,文物的文化价值永远是第一位的,旅游是文物的衍生价值,旅游业可以发展,但不能对文物造成损害。任相宏认为,文物考古不是发掘得越快越好,如果文物发掘之后不能得到很好保护,反而不如不发掘。因此,他希望文物发掘工作不要急于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