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周原上地名中的杜城就是土城之意对吗,历史上杜城是哪里

历史趣闻     2023-8-10     点评:28举报

周原上地名中的“杜城”就是“土城”之意!

早在2017年的10月,我就从《宝鸡日报》看到了岐山县研究地名的学者所写的文章:岐山境内的西杜城,原来叫土城,因此村曾有土城,后来写为“杜城”。但“土”“杜”为同音,音未变。在扶风县原文物局局长韩金科编著的《法门文化史》、源头篇第20页里写道:“为了防备戎狄的再度骚扰,古公在周原上大兴土木,筑都城,后世学者称为岐邑,其规模西到西杜城,(今岐山县境内),东到东杜城(今扶风县境内),北抵岐山脚下,南到今法门,方圆约20平方里,法门是古岐邑的重要一角。”可见,扶风县、岐山县境内东杜城、西杜城的地名,来源于先周时古公亶父所建的土城,与杜水是毫无关系的!韩金科本人就出生在法门镇杜城村东韩组,是土生土长的杜城人,因而他对家乡东杜城地名的解说其可信度是最高的!也是最具权威的!实际上,东杜城是先周都城的东大门,西杜城是先周都城的西大门。

1986年,考古人员在武功县杨凌区南李台乡杜家坡村之南、渭河北第二台阶上,发现了距今4500年左右的古邰国遗址——两段长度分别为8米、28米,南北走向,大体在一线上的古代部分城墙夯层遗址,确认为“古邰国遗址。(1986年5月7日陕西日报《杨凌发现古邰国遗址》)。古邰国遗址所在地位于杜家坡村,这个“杜”字,实际上就是“土”字,指代此地曾建有“土城”。此地作为古邰国的都城,肯定是建有土城的,古邰国的杜家坡,同周原遗址东、西两边的杜城村,“杜”字的含义完全是相同的!在杜家坡中,坡是指:从二级台阶向下(向南)到一级台阶,是有一条南北方向的长坡的,今天杨凌区以北的人去扬凌是要由北向南经过这条长坡的。从周原遗址东西两边的“杜城”,到“古邰国遗址”所处的杜家坡,这三个地名的来历表明:“自土沮漆”中的“土”为“土城”之意,与杜水毫无关系!因而我认为:周人发源地的渭水流域杨凌区杜家坡村与周人崛起之地的岐山脚下的东杜城、西杜城这三个古代地名,成为破解《诗经·大雅·绵》中“土”之含义的一把唯一有效地钥丝!由此可以看出:用历史地名破解历史之谜,就成为研究历史文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东杜城、西杜城的确切位置——以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的宝鸡市周原博物馆为坐标为基点,在周原博物馆正北偏东八里之地,有一个杜城村,今名辛家村,民间叫东杜城,此地是先周京城的东大门;在周原博物馆正西偏北十里的岐山县京当镇之西有一个杜城村,民间叫西杜城,是先周京城的西大门。东杜城、西杜城南北位于同一纬度,东、西杜城之间的直线距离接近10公里,说明了先周京城(土城)的东西长度约为10公里(二十里)。这是我从《陕西省地图册》岐山县地图上丈量之后计算出来的确切数字。

写到这里,我的思想中自然会生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古代的“土城”,会演变为今天的“杜城”?在我看来,这是与中国社会文化水准的普遍低下是密切关联的!在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穷富差别很大,只有极少数富人才能上学,才有读书识字的机会,才具有初级程度的文化,绝大多数穷人没有上学的机会,因而是没有文化的文盲,处于社会底层的乡村民间,更是文盲从多。统计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文盲率为80%,妇女的文盲率高达90%,而且文化人分布不均匀,有的村子竞找不到一个识字的人!在文字的书写使用中,人们看重的不是字的本意,而是字的读音!只要读音相同,就认为是字意相同,同音字可以任意选择,因而在用文字书写地名、人名时,常常会出现错别字,例如:在宝鸡地区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乡村地名中,有“扶驼村”、“福驼村”、“扶托村”、“福陀村”四个名称,最标准最本意地表达应为“扶驼村”,意为扶养骆驼的地方。在扶风县北部的镇名中,把古代的“天渡”演变成今天的“天度”,天渡的本意为周天子渡河之地;在扶风县召公镇的村名中,把古代的“作礼”演变成今天的“作里”,作礼的本意是召公领地上的祭祀之地。在底层社会文化水准很低的背景之下,语言的使用频率高于文字的使用频率,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语言的使用占据主要地位,而文字的使用则占据次要地位,因此便存在一个重语言而轻文字的社会现象,在书写地名、人名时,选择哪个字来表达,则是个别文化人的主观选择、臆断,与大多数百姓无关!由此可见 ,把“土城”演变成“杜城”,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不足为奇为怪。

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土城”更改为今天的“杜城”呢?这源于民间对同音(谐音)字的运用习惯 ,尤其在地名中,如果一个字的读音不美好不吉祥,就可以选用一个吉祥美好的同音字来取代。“土”与“吐”是同音字,而恶心呕吐是身体的一种病态现象,谈不上美好.吉祥、健康,所以要避开“吐”的读音,选用“土”的同音字“杜”来取代“土”,这样以来就把与吐”完全同音的“土”字避开了,而“杜”又保存了“土”的发音,杜梨树又是一种名贵的观赏树木,用“杜”取代“土”,是一取二得的好事情。如此以来,“土城”消失了,“杜城”出现了,一直保存到现在。

初稿写于2020.1.31.定稿于2021.10.26.

李军科,男,62岁,系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会员,曾在《宝鸡日报》、《西安晚报》、《华夏文明》月刊上发表过文史文章。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历史故事隋朝,历史奇闻隋朝

历史故事隋朝,历史奇闻隋朝

历史趣闻阅读:1721   点评:43
爱情公寓高情商经典语录,爱情公寓里的高情商句子

爱情公寓高情商经典语录,爱情公寓里的高情商句子

历史趣闻阅读:518   点评:20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505   点评:191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考古2021︱旧石器考古高原石斧证新识地书遗存丰序列」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考古2021︱旧石器考古高原石斧证新识地书遗存丰序列」

历史趣闻阅读:566   点评:4
盘点三国:蜀汉战功彪炳的五虎上将之最!

盘点三国:蜀汉战功彪炳的五虎上将之最!

历史趣闻阅读:11250   点评:13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2名,湖北考古研究所新招聘人员名单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2名,湖北考古研究所新招聘人员名单

历史趣闻阅读:512   点评:8
开启中国水下考古新航程的感受,随我一起探寻中国水下考古

开启中国水下考古新航程的感受,随我一起探寻中国水下考古

历史趣闻阅读:503   点评:21
古代残酷的凌迟手法 到底有几种方法?

古代残酷的凌迟手法 到底有几种方法?

历史趣闻阅读:8005   点评:151
敦煌学博士好就业吗,敦煌考古事业编待遇

敦煌学博士好就业吗,敦煌考古事业编待遇

历史趣闻阅读:466   点评:12
唐朝奇闻怪事真相,值得一看的猎奇故事会

唐朝奇闻怪事真相,值得一看的猎奇故事会

历史趣闻阅读:1658   点评:39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