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考古盲盒热打开探寻历史之门题目,挖宝考古木乃伊盲盒

历史趣闻     2023-7-26     点评:4举报

近日,在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河南博物院的数字考古盲盒亮相,以数字化形式模拟考古现场。这款盲盒国庆假期7天即吸引3000万用户“在线考古”。过去10个月,实物考古盲盒的销量约36万个,销售额超3000万元。考古盲盒热销显示出,传统文化潮持续升温、文创经济价值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大众对历史文明的兴趣。

国学热、汉服潮,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大众对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传统文化在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中传承,也在潮流趣味中延续,多样的形式吸引各样的人群认知历史。考古盲盒能帮助大众对历史常识脱盲。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每件文物都讲述着曾经的过往,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小众的考古揭示本源向大众述说历史。诚然,历史常识应被普及,但实际上非专业人员,要感知成百上千年前的事物存在难度。

认知历史的渠道很多,方式有三种:听口耳相传的故事、学文字记录的典籍、看考古遗存的文物,但这些都未能充分调动大众认知历史的主观能动性。考古盲盒的出现,让大众自己动手经历沉浸式考古体验,无疑是另辟蹊径、零距离感受历史的脉动,从识记政治经济的“硬历史”转向感受精神谱系传承的“软历史”。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名为“失传的宝物”,设有“传承”“史诗”“传说”等级别。玩家打开盲盒,取出包裹有“宝物”的土块,小心翼翼地“挖掘”,“出土”的瞬间如开奖般惊喜。得到宝物更要了解宝物,对历史的兴趣被激活,主动学习历史比被动死记硬背年表要有效得多。每件宝物都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以铜钱为例,形制传承文化,材质和纹样展现社会脉络。亲手考古进而扫除历史常识的盲点,由此中华文明从历史的长河流淌入心。

考古不仅述说历史,更要考古鉴今,最终达到融通古今的程度。考古盲盒是引导年轻一代走进历史之门的钥匙,入门之后更要深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大众因好奇而产生兴趣,打开了认知历史的天地,为系统深入学习历史进而以史为鉴提供了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考古研习历史,中华民族的文明得以延续且将更加繁荣。

每次考古发现都是对历史的生动述说,每次拆考古盲盒都能埋下探究历史的种子。越千年的往事就在身边,文明的传承从来都发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日常琐碎中,历史是宏大的,但只要有心随时都可以捕捉到可为借鉴的内容。唯有如此,才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李冀)

来源:广州日报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人类对碳循环的干扰,人类碳排放

人类对碳循环的干扰,人类碳排放

历史趣闻阅读:469   点评:15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渑池 仰韶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渑池 仰韶

历史趣闻阅读:443   点评:21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268   点评:182
圆明园被毁的珍贵文物,圆明园被毁的稀有文物

圆明园被毁的珍贵文物,圆明园被毁的稀有文物

历史趣闻阅读:458   点评:23
春秋战国时期大型城池遗址被发现在哪儿,战国的城池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大型城池遗址被发现在哪儿,战国的城池遗址

历史趣闻阅读:509   点评:25
泥河湾发现200万年前古人类,考古发现黄土下的宝藏

泥河湾发现200万年前古人类,考古发现黄土下的宝藏

历史趣闻阅读:458   点评:23
开展丝路联合考古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四川考古文明交流互鉴

开展丝路联合考古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四川考古文明交流互鉴

历史趣闻阅读:497   点评:15
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青铜与铜合金考古

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青铜与铜合金考古

历史趣闻阅读:351   点评:27
古代奇闻书推荐作文,一堂与名作对话的语文课

古代奇闻书推荐作文,一堂与名作对话的语文课

历史趣闻阅读:1627   点评:34
高考古诗鉴赏技巧归纳,高考古诗题讲解

高考古诗鉴赏技巧归纳,高考古诗题讲解

历史趣闻阅读:392   点评:22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