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鲜明的人像
3月26日,“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入选。
在上述发现中,2018血渭一号墓是青藏高原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结构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实证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盛景。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的热水墓群,海拔3400~3500米,朝代跨越从北朝至隋唐时期,充分证明青海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干线,都兰则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2018血渭一号墓发掘出土的印章,属于吐蕃文字,释读为“外甥阿柴王之印”。“阿柴(A—Za)”是吐蕃人对吐谷浑的称呼。吐蕃为了控制吐谷浑,与之长期保持王室的联姻,从而形成了特殊的“甥舅关系”。
这枚刻有骆驼纹、古藏文的银质印章,经藏学专家释读,与敦煌吐蕃经卷等文献记载相佐,是判断墓主人的有力证据。“据《阿柴纪年(残卷)》记载,吐蕃墀邦公主嫁给吐谷浑王,她的儿子是莫贺吐浑可汗。这与墓葬的树木测年基本吻合,同时也和墓葬出土人骨的年龄比较吻合,如果这种推断正确的话,墓主人就有可能是莫贺吐浑可汗。”项目负责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建华介绍。
2018年至202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2018血渭一号墓进行发掘,截至目前,共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皮革、玉石器、玻璃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部分文物,带有浓郁的西亚萨珊波斯和中亚粟特等民族风格,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王朝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主室金饰
600多块残片丝绸中,有陵阳公样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蒙古语意为“温暖的地方”,历史上有多个民族曾生活在这里。
2018年,青海省公安机关成功侦破“3·15”热水墓群被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追缴被盗掘出土的各类文物646件。经鉴定,其中一级文物16件,二级文物77件,三级文物132件,一般文物421件。
“全国被盗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时,我去看了,其中也有2018血渭一号墓的出土文物,那算是第一次‘触电’。”考古领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员韩建华说。
此前20年,韩建华主要从事隋唐洛阳城的考古工作,从隋炀帝初建洛阳城到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是洛阳城大发展时期。这段时间,正好吐蕃开始崛起、与唐朝往来频繁,包括唐贞观年间文成公主进藏、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之战、以及唐中宗年间金城公主入藏等等,与2018血渭一号墓所处的年代(约在公元7—8世纪)重叠。
之所以叫“2018血渭一号墓”,是沿袭热水墓群以往工作方法,按年份进行编号。在热水墓群中,经考古发掘的墓葬,除去年份,称“一号墓”的就有好多座,极易混淆。比如,先前被改编成电影《九层妖塔》的原型,在考古界准确的称呼是“热水一号大墓”,发现于1982年。
2018—2020年田野考古,在主墓室,随葬有金器、银器、铁器、漆木器、皮革、玉石、海螺等等。墓道及甬道随葬有大量的绿松石、金箔、镶嵌绿松石的金象、彩绘人形木牌、金包木等。
韩建华告诉记者,根据墓室出土金器、丝织物等,结合棚木树木年轮测定,2018血渭一号墓的年代在8世纪中期左右(树木年轮测定744±35年)。
刻有骆驼纹、古藏文的银质印章
最有标志性的发现当属银印章,上有吐蕃文字,意为“外甥阿柴王之印”。“阿柴(A—Za)”是吐蕃人对吐谷浑的称呼。
“治安中国,绥之以德”是唐太宗对吐蕃(藏族)、吐谷浑(鲜卑族)等政权的开明民族政策。
唐贞观九年(635),唐太宗李世民派军攻击吐谷浑,唐军追至青海湖后班师。在接连遭受唐军一系列致命打击后,吐谷浑投降,归附于唐朝。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受封河源郡王,封号“乌地也拔勒豆”可汗。
贞观十三年,吐谷浑抵抗吐蕃松赞干布的进攻,迎娶弘化公主。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赴吐蕃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唐龙朔三年(663),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其国王慕容诺曷钵逃到凉州,率数千帐依附大唐王朝。至此,自晋永嘉年间建国的吐谷浑宣告灭亡,历时350年。
之后,唐朝政府在今宁夏同心县附近设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子孙仍世袭青海地号。同时,在吐谷浑故地,仍有一脉吐谷浑人留在吐蕃统治下,因此,有了2018血渭一号墓。
除了银印章,出土有大量丝织物,其织造工艺和纹样具有多源性。比如,此次发现的600多块残片丝绸中,就有陵阳公样。
陵阳公样是对称纹样,也是唐代织锦中经常采用、非常有特色的图案形式。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窦师纶,官益州大行台,兼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主要花式有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等,在传统大蜀锦织造艺术基础上,融合吸收波斯、粟特等纹饰特点,穿插组合祥禽瑞兽、宝相花鸟,图案繁盛隆重,庄严华丽。
“2018血渭一号墓中有陵阳公样,足以证明都兰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转站,也反映出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聚。”韩建华说。
丝织文物
完整的墓园和祭祀建筑,属首次发现
现场发掘中,考古队采用全站仪、无人机等技术手段,三维建模、动植物考古、金相分析等检测鉴定方法,全面、翔实、准确地记录和提取相关信息。
“越挖到后面,我们越发意识到,这座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体系清晰。”韩建华说,墓葬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墓园建筑,平面呈方形,由茔墙、祭祀建筑,以及封土和回廊组成。回廊介于茔墙与封土之间,是围绕封土的通道,北茔墙东端有供出入的门址。
墓园东北隅发现祭祀建筑,由两座石砌房址组成,房址平面均呈长方形。其中,一号房址北墙开门,门外侧有曲尺形石砌照壁,房址内发现五块羊肩胛骨堆放在一起,房间还有插入地面的木柱。“这些遗存与《旧唐书·吐蕃传》记载相吻合,从而确定了墓上祭祀建筑,这是重要的发现。”他说。
金容器及装饰品
地下部分由墓道、殉马坑、照墙、甬道、墓门、墓圹、二层台、殉牲坑、三层台、砾石层、四层台、墓室组成。墓道内发现有殉马坑,殉有6匹公马(4-6岁)。在四层台上,整个墓圹内平铺有0.4米厚的砾石层,推测为防盗设施。
“在主墓室发现两具人骨,经人骨专家鉴定,为一男一女,应该就是墓主人,骨骼有明显的骑马特征,男性50-60岁,女性40岁左右。”韩建华说。
正如《新唐书·吐蕃传》所言,赞普死后,以马、牛、羊等殉牲较为常见。2018血渭一号墓中的殉牲坑出土的动物骨骼,包括牦牛、黄牛、岩羊、马鹿、绵羊、山羊等。殉牲分层堆放,在坑底有木鞘铁剑一把。
说到墓室,与文献“墓作方形……其内有五殿,四方墓形自此始”“在陵内建神殿五座”等记载相吻合。由一个主室和北 1、北2、南1、南2四个侧室组成,平面均为长方形,平顶。主室设有东西向红砂岩棺床,并放置棺椁。在棺木上均有彩绘和贴金。主室内绘有壁画,多已剥落,局部保存有白灰地仗和黑红彩。
“五室结构在这时候的唐朝中原地区,没有发现过。”韩建华解释道,墓室构造、陵内神殿,反映了古人“视死如视生”的理念,墓室装修得像宫殿,逝者仿若还能像生前一样享受荣华富贵,证明墓主人身处上层的社会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8血渭一号墓发现了完整的墓园和祭祀建筑基址,这在热水墓群尚属首次,颇具中原特色。
带具、马具
最特别的是棺床,一椁两棺前所未见
考古队住的是热水墓群保护站,饮用水就是旁边热水河的河水,水体浑浊,需沉淀后方能取饮用。“我们买了高标准的净水器,但没啥用。在容器里放久了,水渍线一圈,绿毛清晰可见。都兰当地是盐碱地,不管怎么处理,水的味道都特别咸。”韩建华说。
青藏高原海拔高,紫外线特别厉害,考古工地的工作棚是简易的蓝色凉棚,遮不了风、挡不了雨,只能躲太阳。“一开始是鲜艳的蓝色,没两月,晒脱了色,变成彻彻底底的白色!”他说,“队员戴帽子下工地干活,全队的帽子都换三回了,糟朽得快!”
当然,最头疼的还是墓室中的盗洞,2018血渭一号墓共发现了34个盗洞。有些盗洞,第一眼看不见。“有一次,有个工作人员不小心掉进盗洞,幸好自己用胳膊卡住了边缘,再大声呼救,被我们拉了上来。另有塌方的隐患,防不胜防。”
现阶段,田野考古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韩建华的主要工作是整理文物遗迹资料。比如,针对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以及少量弥足珍贵的人骨,通过食性分析、DNA等多学科手段,深入研究,了解热水墓群地的人种、族属以及生业模式。出土的马具、铜甲、漆甲等,为研究该地区的手工业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组织形态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镶绿松石凤钗
据史书记载,吐蕃铠甲最有名的是锁子甲,全副武装,打仗时只有一双眼睛裸露在外,防御能力极强。“我们现场发掘的都是铠甲碎片,想要复原,定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阵子,韩建华计划把考古简报写好,赶上参加热水墓群考古40周年研讨会。
实际上,热水墓群迄今发现的数百座墓葬,相互之间并非全然类似,而是大有文章。 “2018血渭一号墓,最特别的是棺床,1.9米?3.1米,一椁两棺,前所未见。”韩建华说,根据推测,棺椁外面有帷幕,因为现场有大量的串珠、琉璃珠,蓝的、白的、黑的……相信这些珠子曾经由线串着,日久经年,线断了,珠子散落四处,“我们用小桶往外提,全盛放满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大量绿松石,不知道是当地出产,还是远程运输,正考虑开展调查。
当然,所有后续工作都绕不开对热水墓群的保护,“不管是人防也好,还是技防也好,都得提升。”韩建华表示,一直以来,热水墓群都是旅游热点。“以墓葬的科学考古发掘促进当地文旅整合,配合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将其打造成当地的旅游名牌,也是考古发掘带来的效应。如此,既规范了游客的参观打卡行为,又可利用旅游收入反哺墓葬保护,有效遏制墓葬被盗。”
作者:付鑫鑫
编辑:赵征南
中国2020年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它们都有何历史背景?
其实每一次对一个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而这个遗址所反映的都是这个遗址所处年代的社会情况。你看就像今年刚刚进行考古发掘的6个祭祀坑,这6个祭祀坑中发掘的文物定程度上就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平时都喜欢干什么。当时所用的器具都是怎么样的。是对一个遗址的考古发掘,不单单只是发现一些文物,而是根据这些文物来研究其背后的价值。
你看三星堆遗址可能就是用一个城市,然后这几个坑是用来祭祀的。也就是这几个祭祀坑是处于一个城市的祭祀的区域,人们平时可能在进行重要祭祀活动的时候都会来到这个区域。而三星堆遗址根据相关测定,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
而同样著名的秦始皇陵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而它的历史背景有人说是秦国某个太后的兵马俑。当然也有说是秦始皇自己的兵马俑。所以说不管是三星堆遗址还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他们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是在那一段历史背景之下,把这些东西进行掩埋的。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一、中国2020年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它们都有何历史背景:
那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各位,每个文化遗址的背后都有一段是属于这个文化遗址的历史背景。这部我国公布了2020年的六大考古发现。大考古发现也当然会有他们不同的历史背景,那么他们不同的历史背景都是什么呢?看一看。
1、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你只是被发现于余姚市的某个村子。这个一直紧邻着其他几个有名的文化遗址面积很大,达到了2万平方米。而目前发掘的面积也只有750平方米。这个椅子。最晚有7800年的历史,是我国浙江省和长江长江三角地区的首个贝丘遗址。
2、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个遗址的面积更大,达到了117万平方米,布局结构是聚落结构。可以说有5300年的历史。
3、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这个遗址是商代到春秋时期的一个遗址,他的发掘时间是在2019年5月到2020年11月。发掘面积为1120平方米左右。这个文化遗址可以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一个遗址。而且有一个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4、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遗址位于宁夏的某个村子的北部。遗址面积达86万平方米左右。阿姨只能够让我们了解西周时期的政治格局。
5、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这个遗址出土大量的唐代汉文资料。我这个地区对西域当时已经实行了有效的统治,填补了唐代安西四镇的一段空白。
6、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这个一直采用了先进考古技术进行考察和发掘。这个木可以说是在这个地区结构最完整,末世最复杂的高等级的墓葬。
二、总结:
对遗址考古发掘,其实就是最那一段历史的探寻,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以及这个遗址,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
青海血渭一号墓出土千余件文物,出土的文物有何研究价值?
出土的文物对于历史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世纪,考古学家发现了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的热水墓群,它是公元6至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其中编号为“血渭一号墓”是规模较大的一座墓葬。近年,热水墓群发生被盗,涉案文物达到646件。同年,经我国文物局批准,由我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对被盗的“2018血渭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近三年的发掘,这座大墓已经出土了各类文物1000余件。最近,考古人员又获得了重要发现。考古工作者在“2018血渭一号墓”的发掘过程中,发现墓葬为木石结构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墓园建筑,这在热水墓群是首次发现。地上墓园平面呈方形,由茔墙、祭祀建筑,以及封土和回廊组成。而地下墓室结构复杂,且规模较大。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馆员表示,这个墓室主要都是砖木混合结构,然后都是石砌的基础,石砌的四壁,然后里面然后都是用祁连圆柏搭建的木结构。就是说我们这个墓葬,大概可能处于中唐时期,然后它这个木结构跟中原地区就是那种斗拱结构比较相似。考古人员介绍,大墓由墓道、殉马坑、照墙、甬道和墓室等组成,而墓室的结构和史料记载的“五神殿”结构相吻合。虽然目前还不能最终确定“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人的身份和热水墓群的性质,但是依据大量出土文物显示出来的文化元素,考古专家已经证实,青海都兰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