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年轻的李大地整理考古文物。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重庆10月2日电 题:结缘三峡考古三十年 李大地的“转变”与“见证”
中新网记者 钟旖
今年国庆前,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创新打造的“三馆一院”正式启动运行,面向社会多层次展示文物资源,让民众与文物更亲近。57岁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石窟考古中心主任李大地看着冰冷的文物变得有“温度”,考古文物魅力被最大程度地释放,心中感慨万千。
图为年轻的李大地做考古发掘。 受访者供图
作为有着30年一线经历的考古人,2022年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的李大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三峡考古是我投身考古事业的起点,我的人生也因考古而充实、快乐。”
从青丝变白发,随着三峡考古工作的目标、任务发生变化,李大地从三峡考古一线“实践者”成长为基建考古“守护者”,再到考古工作“组织者”,在见证中国考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中完成了一次次角色转变。
在李大地看来,三峡地区文物保护主要分两大阶段,一是大江截流前的“前三峡”文物保护,重在抢救;二是三峡后续考古,包括已完成的消落区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正在推进的大遗址考古及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庆)建设,更强调保护和利用。
20世纪90年代初,三峡水库淹没区地下文物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彼时,从事文物保护管理的李大地对考古的神秘充满好奇。为习得一技之长,他顺利通过国家考试,进入高校展开系统学习。
直接参与到中国考古界“大会战”一线时,李大地已32岁。“当时,全国70多家考古单位齐聚三峡,考古项目门类广、跨度大、时间紧、任务重。”李大地介绍说,每一次的发掘对象都是陌生的,他边干边学,对考古的认识、学习得到快速提升。
坐船过河、爬坡上坎、江水来袭……在条件艰苦的年代,考古野外作业尤为磨炼品格意志。“一个工地的发掘周期少则两三个月,多的要半年、一年。”李大地回忆,炎热夏季,团队往往天不亮就要带着工具出门,临近正午返回据点,下午4点再上工。深夜,众人在屋顶洒水散热后席地而眠。没有娱乐设施,就数数天上星,没有空调、冰糕,绿豆汤和糖拌番茄就是人间至味。
整理发掘资料是队员们每天晚上的必修课,电压不稳,众人就在微光中撰写记录、完善图纸、编辑照片、编写报告。“苦是苦,但大家少有放弃的念头。”李大地说,“每天都有新发现”是考古行业的魅力所在。
十年田野考古,李大地主持或主要参与的考古发掘项目超20个,涉及新石器、商周遗址,战国、汉代、唐代墓群,明代冶锌遗址等类别,发表三峡考古专题报告1部、考古发掘报告20余篇。
2006年起,李大地转型负责大型基本建设考古工作。为缓解基建工程与文物保护日益突出的矛盾,他与团队探索建立“文物安全三级巡查机制”,调动各级文物单位力量,守土有责,强化日常监管,自觉做文化遗产“守护人”。通过加强联动、定期巡查,一批濒临建设毁损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作为单位考古业务部门负责人,李大地近年的工作重心是后续三峡大遗址考古的相关组织与协调,一批促进文旅融合的遗址公园、文化公园正在重庆拔地而起。李大地称,通过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满足民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于考古人而言是一大幸事。
李大地提到,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是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土壤”,重庆考古成果已在科技化提升、数字化运用、多学科参与等方面取得成效。
为吸引更多年轻力量关注考古,研究院充分利用青少年实践基地,推动研学游常态化,邀请学生到考古工地考察、组织专业力量去校园授课。李大地透露,其团队正在开发一套乡土教材,用考古视野将重庆历史娓娓道来。他期待,教材进入课堂后,可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家乡,增进乡愁,增强文化自信。
图为年轻的李大地整理考古文物。 受访者供图
“当前,考古作业条件与环境持续向好、考古学术研究体系日益完善,考古人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80后’‘90后’已成为考古工作的中坚力量……”李大地说,亲历并见证了中国考古事业的不断繁荣,最是令人振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