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填补考古空白阳新发现13处商周时期冶铅遗址

历史趣闻     2023-7-6     点评:16举报

填补考古空白阳新发现13处商周时期冶铅遗址

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团队在阳新进行田野调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龚雪、通讯员王定兴)7月2日,阳新县白沙镇,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考古团队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独家揭秘最新考古成果:阳新白沙镇、富池镇、城北开发区、军垦农场、陶港镇等发现14处铅冶炼遗址,其中13处属于商周时期。

这一发现和初步研究,填补中国商周冶铅遗址研究空白。

商周时期铸造了数量巨大的青铜器,其中鼎、香炉等青铜礼器多含有铅。但是铸造这些青铜器所需的铅来自哪里,一直是考古界的未解之谜。李延祥教授介绍,黄石地处鄂东南,是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矿带的重要矿集区,阳新银山即为当地重要的铅锌矿区,矿区浅部出产有伴生锰矿的铅锌银氧化矿石。多部文献显示,该地宋至清时期即设有银冶机构,产银规模大,其技术是先冶炼铅,然后用古老的灰吹法从铅中提取银。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资料显示,银山周边有相当数量的商周遗址。

“手感比普通石头重,有冶炼后的流动波纹、蜂窝状气泡痕迹,这是冶铅后的炼渣。”当天,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李延祥教授考古团队成员之一逄硕,手持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着银山遗址上的一块炼渣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炼渣中的锰含量达到了23.6%。李延祥教授介绍,“锰含量在20%至30%之间,是冶铅炼渣的特点。”

银山一带地面多处分布有古代冶炼遗址,虽有相当一部分遭到破坏,但仍有成片的炼渣,规模较大,保存也较完整。李延祥教授考古团队近两年在银山及其周边共计14处遗址上,采集到冶铅炼渣,其中,银山遗址炼渣遗存丰厚,属晚期冶炼遗存;其余13处遗址的前期文物普查中,均采集到商周陶片、鬲足等遗物。李延祥认为,目前发现虽具相当规模,但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阳新商周冶铅遗址群,将成为全国考古界迄今发现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冶铅遗址。

据介绍,此次考古调查,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之“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夏商周时期)”重大项目,也是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合作项目“黄石古代工业遗产调查”成果,田野调查期间,得到了黄石、阳新文博单位的支持。

填补考古空白阳新发现13处商周时期冶铅遗址

链接

银山:青铜时代最大的铅矿生产基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阳新发现成片商周时期冶铅遗址,有何历史意义,揭示了哪些文明密码?7月2日,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二级研究员陈树祥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娓娓道来。

铅是铸造青铜礼器的必需品

铜、铅、锡三种金属,享有“青铜三兄弟”的美誉,青铜器铸造过程中,加入适量锡,硬度更好,适合铸造刀、剑等青铜兵器;加入适量铅,延展性更好,适合铸造鼎、香炉等青铜礼器。

“在阳新银山一带开采的浅层地表铅矿,主要以铅锌氧化矿床形式存在。”李延祥介绍,根据后期测试数据分析,可以判断阳新冶铅遗址的主要产品是含有一定铜砷的粗铅,以及少量由砷锑铅等组成的黄渣与高品位冰铜。

伴随武汉盘龙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发现,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举世瞩目。但为什么在最富代表性的商代铜矿采冶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与江西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却没有发现重要的青铜礼器文物呢?李延祥认为,在商代,包括大冶、阳新等长江中下游铜、铅矿带,只是中原王朝铸造青铜的原料来源地。“这一现象涉及商王朝特殊的铜器铸造机制:大型礼器的制造工艺作为核心机密,一直牢牢掌握在中央官工手中,地方只能负责输送原料,或者通过贡品、掠夺、赏赐这三种方式获得少量的青铜礼器。”

矿冶文化是楚文化的重要内涵

今年61岁的陈树祥教授,曾担任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第二轮考古队队长,13年来,他扎根大冶、阳新专注矿冶考古,对长江矿冶文化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阳新铅矿的生产者是谁,来自哪里?陈树祥认为,鄂东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遗存,是同种文化的地方类型,其创造者为三苗族团。他们是鄂东南铜矿采冶的开拓者,在距今5000年前后可能建立了古国。夏禹征三苗族团后,古扬越族进入了鄂东南,他们融合了衰弱的三苗族裔,建立了鄂国,并继承了三苗族团的铜矿业,向夏商王朝贡献铜料,在商代形成了“大路铺文化”,历经西周和春秋时期,融入了东进的楚文化。陈树祥教授说:“本地商周时期,铜、铅釆冶者应为扬越人。”“鄂东南萌兴的铜矿冶文化及文明进程的演进,既是楚文化形成的重要内涵和源头之一,又是早期中国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在阳新银山一带,调查发现的13处商周时期冶铅遗址,其年代之早、集中分布之多,显示出该地区曾是青铜时代最大的铅矿生产基地,其意义重大。”陈树祥认为,下一步的考古发掘,或许会有更多重要发现,破解一些学术谜团。

矿产资源,将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紧密相连

从大冶、阳新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开采出来的铜料、铅料及锡料,之后被运送到了哪里?考古专家们认为,一定是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原地区发生了联系。

随着新的考古技术运用,如铅同位素示踪研究、微量元素示踪研究法的应用,上述系列猜想终于有了被明确回答的可能性。李延祥教授说,其中,铅同位素比值示踪法运用于矿料来源的科学研究,帮助考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盘龙城出土的多数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和郑州商城的铅同位素比值一致,证实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大批青铜器确实并非当地生产,而是在郑州商城生产后运送过来。黄陂盘龙城遗址是商代在长江流域的重要军事据点,商王朝正是通过盘龙城实现对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控制,并将冶炼好的铜料、铅料转运到中原。

李延祥认为,阳新商周时期冶铅遗址的发现,也佐证了铜、铅等原材料可能有多条运输线联通中原:一条是溯长江而上到达盘龙城,然后溯滠水向北,翻过大别山到达今河南信阳及中原;一条是溯长江、涢水、汉水,经过随枣走廊等地到达南阳及中原;还有一条是从安徽铜陵至巢湖、淮河向北到达中原。这三条线路,是商周时期江南联通中原的“金道锡行”。青铜时代,铜、锡、铅矿料既是一种财富,也是国家铸造礼乐兵器不可缺少的原料,是政治集团增强实力和扩张的战略物资。李延祥说:“矿产资源,将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

填补考古空白阳新发现13处商周时期冶铅遗址

中国最早的冶铅技术是什么朝代?

夏朝。
二里头文化后期灰坑中出土过一块不成器的铅块。年代较早的铅器还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出土的铅贝。这两项考古证据充分证明,我国最迟在夏代就掌握了纯铅的冶炼技术。

填补考古空白阳新发现13处商周时期冶铅遗址

武夷山在建的高速有几条

  武邵高速沿线采集到的商周黑衣陶,上面的纹饰清晰可见
  考古调查队对武邵高速沿线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勘探  昨日从省文物部门获悉,武邵高速公路5月底已开工建设,目前,对该路段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报告也已整理完成,全线91公里共有文化遗存17处,其中13处为距今3500年的商周时期遗址。  据介绍,武邵高速起于武夷山市兴田镇,经建阳市麻沙镇、邵武市郊,终于邵武市和平镇,连接了武夷山、邵武市肖家坊镇的小武夷、和平古镇、泰宁金湖等名胜风景区和景点,计划于2010年建成通车。   在武邵高速公路沿线发现的17处古代文化遗存中,除了13处为距今3500年的商周时期遗址,2处为距今约900年的宋代墓葬群遗址,2处为距今约200多年至500多年明清时期的遗址和基址。  武邵高速公路沿线文物遗址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其中有11处古遗址、古墓葬群保存最为完好,文化层较厚、时代特征明确,考古队把这11处列为重点考古发掘的项目。  这11处分别是:武夷山兴田镇下坝蛇子山互通遗址、汀浒南山后山遗址、浒前山垟遗址,建阳麻沙镇太白村后山遗址、馒头山遗址、白鹤庙对面山遗址,邵武大埠猪头山遗址、大埠白里前遗址、城关莆兴山遗址(邵武西互通)、邵武城关乾上村遗址、城关朱山村后门荣山遗址。  此次考古调查采集的标本有陶片、磨制石器等。石器主要是石锛、石釜;陶器为泥质硬陶,纹饰有条纹、席纹、云雷纹等。  它们的发现及对其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对福建北部古代历史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  据了解,为了弄清武邵高速公路沿线文物遗址的分布情况,今年5月至7月,省考古队、闽越王城博物馆、南平市博物馆及相关县、市的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对上述高速公路沿线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野外实地调查、勘探工作。  此次发现的文物遗存,除了邵武境内4处商周时期遗存是1988年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其余都是本次调查中新发现的。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古代科举如何作弊,古代怎么样考科举

古代科举如何作弊,古代怎么样考科举

历史趣闻阅读:462   点评:6
挖古人的墓,开山采石出土古墓

挖古人的墓,开山采石出土古墓

历史趣闻阅读:564   点评:13
樟树国字山墓发掘,江西樟树国字山墓群

樟树国字山墓发掘,江西樟树国字山墓群

历史趣闻阅读:556   点评:17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505   点评:191
考古专业大学排行榜,各大学考古专业排名

考古专业大学排行榜,各大学考古专业排名

历史趣闻阅读:512   点评:15
懋勤轩三迤掌故契丹族南迁云南的见证金银面具

懋勤轩三迤掌故契丹族南迁云南的见证金银面具

历史趣闻阅读:469   点评:15
辽阳的介绍,辽阳地名一览表

辽阳的介绍,辽阳地名一览表

历史趣闻阅读:442   点评:20
为什么秦始皇地宫未发掘,秦始皇地宫最新进展

为什么秦始皇地宫未发掘,秦始皇地宫最新进展

历史趣闻阅读:533   点评:20
尚未发现但确实存在的宝藏 至少有这五个

尚未发现但确实存在的宝藏 至少有这五个

历史趣闻阅读:10823   点评:236
中国古代女子十宗“最”:看谁最妖娆

中国古代女子十宗“最”:看谁最妖娆

历史趣闻阅读:9613   点评:83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