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亚乃至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韩国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实力:人均GDP 破3万美元、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旅游风情、输出到世界各地的影视音乐作品……这些都是大家广为所知的韩国特色。而提起该国首都,很多人均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首尔。但其实,还有一个行政首都却鲜为人知。
▲首尔街景。它是全国第一大都市,也是世界级的特大城市
这个行政首都就是位于韩国中部地区的世宗特别自治市。从2003年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到2007年开工建都,最后是2012年起包括9部2处2厅的韩国主要国家机关和立法机关依次迁至此地。世宗新首都的计划,经历了不断的磋商和协调,前后跨越了几个总统任期,其间也存在不少曲折、认可和争议。
▲红色区域就是世宗特别自治市的位置,它也是韩国唯一一个特别自治市
无论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作为政治中心的管理经验,亦或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的经济发展楷模作用,首尔都要比这个新晋没多久的世宗市强势得多。可即便是这样,首尔的行政地位,依然被世宗给削弱了。
为什么韩国要斥巨资设立这样一个行政首都?漫长的定都过程,又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隐情?世宗在分散首尔的行政压力后,给两地的发展又带来了什么新的契机?
▲红色区域为首尔市地理位置
一、汉城地位确立首尔作为韩国第一大城市,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首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朝鲜半岛三国时代(大致在南北朝后期至唐初年),也就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并行时期,慰礼城就被作为百济的首都而存在,这也开启了该城市光辉的都城履历。而慰礼城,大致就是今日的首尔区域。
▲朝鲜半岛三国时期势力划分图
处于半岛上交通枢纽位置、距海较近等优势,让慰礼城一直是三国的垂涎之地。公元668年,新罗联合大唐灭亡高句丽和百济两国,基本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该时期也被称作是统一新罗时代。而大唐,在后来也成功接纳了新罗成为其藩属国。
这时候的慰礼城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名字——汉阳。实现统一后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汉阳后来的地位崛起,夯实了深厚的基础。
▲白江口之战战略进攻图。在这场战役之后,辖有慰礼城百济宣告灭国
地缘的重要位置以及周边国家的秘密支持,让朝鲜半岛分裂的暗流再次涌动。在统一新罗政权存在200余年后,后百济、高丽政权再次死灰复燃,它们与新罗政权形成新的三分天下局面。
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幻,半岛统一的趋势,依然是一个无法逆转的潮流。公元935年,高丽以强大的实力合并新罗,并于次年合力消灭掉百济政权。自此,朝鲜半岛又一次迎来了统一,高丽王朝建立,定都在南北中间地带的开京(今开城)。
▲图中标志处即为开京所在地
此时的汉阳,随着王朝的繁盛,地位也不断地突飞猛进。首先,为了凸显汉阳重要的区位和意义,将其更名为“南京”,有“南方首都”之意;其次,在行政规划方面,将南京城划分为错落有致的多个区域,各区域分工十分明确。这一系列的举措,也奠定了当时该城作为王朝“第二城”的基础。
▲高丽别具特色的皇宫楼阁
如果说高丽王朝是汉阳腾飞的基石,那么紧接着的朝鲜王朝,则是它确立地位的辉煌时期。1392年,掌握兵权的高丽将军李成桂废黜恭让王,并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这宣告着朝鲜王朝的正式成立。
为了弱化原都城开京余党对统治的威胁,也为了能够加强对北方的管理,李成桂做出了迁都汉阳的决定,并将都城更名为汉城(即今首尔)。这也是汉城最早被定为首都的年代。定都之后,景福宫、昌德宫及昌庆宫等五大宫殿相继落成,更是标志着汉城作为国家首都无尚的尊严。
▲汉城东阙,里面坐落着昌德宫、昌庆宫等宫殿
朝鲜王朝数百年对半岛的统治,经历了国家由封建走向现代的过程,也见证了汉城从落后到繁荣的光景。19世纪末开始的朝鲜半岛近代化,让这个国家在工业、贸易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全方位的蜕变。而作为桥头堡的汉城,依然是走在了发展的前端。
东亚第一个在王宫引入电力的城市、韩美注资的电车公司成立、打造当时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污系统……汉城在城市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乃至全亚洲的前列。援引一位美国旅行家对汉城的高度评价就是,“最有趣和最先进的城市仅有几步之遥”。
▲1887年的景福宫,朝鲜半岛亮起了第一盏电灯
时间来到20世纪,朝鲜半岛的命运,又一次发生了变化。1910年,因为御敌不力,大韩帝国被迫与日本签署《日韩合并条约》。该条约的生效,预示着朝鲜半岛进入了长达数十年的日治时期。朝鲜总督府是日本在半岛的最高统治机构,设置在汉城。
▲日韩共治时期的半岛区域划分图
朝鲜半岛35年的日据时期,因为皇民化运动等强硬统治手段,使得当地民众遭受了无尽心灵和肉体上的折磨。但压迫同时,日本的一些殖民政策,也客观上促进了朝鲜半岛跟上近代化的发展潮流。
着眼于毗邻日本、背靠中俄的战略区位,殖民当局将其纳入到整个国家的经济计划体系中去,铁路、机场、工厂及学校等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虽然从本质上而言,这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但长期来看,正是它们的存在,使得后来朝鲜尤其是韩国的工业体系能够更快地建设起来。
▲位于汉城的京城帝国大学,是当时日本本土及殖民地内为数不多的帝国大学之一
二、首尔,浴火后重生日据时期落下帷幕,以二战的结束为标志。而这一次,因为东西方阵营对立、意识形态不同等原因,让朝鲜半岛再次接受了一分为二的命运。三八线为界,朝鲜半岛以北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以南是大韩民国。而位于南边的首尔(即汉城),则顺理成章地继续作为韩国首都而存在。
▲同文同种,却还是避免不了互相仇视
可就在和平稳定并未持续多久之时,朝鲜战争的爆发,让首尔又一次陷入到几近毁灭的地步。首都地位加之距朝韩分界线不远,使得首尔三番几次在交战双方之间来回“易手”。在北方政权的挑衅之下,硝烟弥漫、市政毁坏、人民流窜,这是首都不能承载的战争之痛。
▲粉色区域为朝韩军事分界线(三八线),黑色区域为首尔,两者之间距离十分相近
开战前的首尔人口多达180万,而经过了三年的战争之后,城区的人口直接锐减至6万左右。
▲首尔流亡的人群,逃亡向周边各个地区
大战之后,百废待兴。韩国政府着眼于长远发展战略,推出了经济开发五年计划等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举措。工业化的推广,即意味着为国家财政增长装上了一台动力十足的引擎;而作为首都的首尔,得益于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也重新成为了人口的重要输入地。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首尔人口变化趋势
人口数量的暴涨,紧接着带来的就是城市空间的拥挤和不足。为此,首尔曾先后数次对所辖城区进行面积扩充,吞并了周边一些乡镇和城市:1963年,合并光州郡、阳州郡、始兴郡等多个郡及江南地区,将城市面积扩大到近600平方公里;1981年,成立新的江东区和恩平区;90年代中期,对钟路区进行完全地重组……
▲首尔行政区划图
可即便是针对人口问题、发展规划等因素做出了城区扩张,但也依然没有把城市化过程中的种种弊病给根除掉,甚至显得愈发严重起来。
首先是工业生产带来了大量污水,而下水道排污工程却总是无法与之匹配,汉江曾因此多次出现重金属超标丑闻;其次是在惠及民生的住房问题上,也因为外来人口过多、畸形炒房过热,致使地价房价不断攀升;在高楼大厦的繁华背后,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城中村,更是出现了逐渐恶化为贫民窟的危机。
▲首尔地区平均房价始终居高不下
作为首都,本就是政治中心的首尔,还承担着全国经济的带头作用,这让整个城市逐渐出现一个“超负荷”的状态。而在此基础上加之的地缘政治考量,则是最终推动韩国政府设立行政首都的重要诱因。
三、褒贬不一的新首都首尔地处汉江沿岸,最北处距离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军事分界线只有40公里左右。自朝韩政权对立以来,双方只是签署了暂时性的停战协议,实际上对峙的状态一直没有消除。而号称国家“咽喉”的行政中心,就坐落于战火爆发的最前线,这让很多官员以及民众十分担忧。
▲近年来因战略调整,驻首尔的美军向中部地区迁移,使得首都的军事保障级别出现下滑,令人担忧
在多种因素综合之下,迁都的声音也慢慢地浮出水面。最早提出这个想法的时间是在2002年,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卢武铉将迁都作为未来施政后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两年后的2004年7月,相关决策部门则正式宣布建立新的行政首都,地址选在了燕岐-公州地区,并为它赋予了新的名字——世宗特别自治市。该名的灵感来源于朝鲜王朝第四代君王世宗。
燕岐-公州地区能获得青睐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美湖川、锦江汇合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交通条件便利,连接首尔和釜山两大城市的京釜高速公路横穿而过;地域宽广,且未开发土地较多。
▲世宗市的地理位置
2012年7月1日,前后耗时5年建成的世宗市正式对外宣告竣工。在这个计划颁布伊始,本来是想将位于首尔包括总统府在内的所有行政机构迁移至此。但领导人的频繁更迭,始终没办法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一致的观点。
从2012年9月第一家行政机关搬迁开始,先后陆续有36个部门来到世宗市办公。但代表最高政治意志的总统府、国会以及大法院等机构,依然是驻守在首尔,纹丝不动。
总的来说,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部门仍旧是保留在首尔,而剩下那些相对显得冗杂的职能部门,则大都朝世宗市迁移。
▲完全建成的世宗市,城市面貌和以往大为不同,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来寻找机会
世宗市的存在,承接了首尔很大一部分的国家职能机构,这大大减轻了其行政压力,有利于更好地释放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也能够遏制住“城市病”的进一步蔓延。
▲世宗建成以来人口变化,呈现逐年增长态势。预计在2030年,全城可达到50万的人口数量
虽然说世宗市的成立,于国家、于首尔甚至是于世宗来说,都是一个共赢的局面。但背后牵涉到的争议,也同样是令人十分苦恼。
世宗在成为行政首都之前,可以说是一片几乎未经开发的荒地。将其作为政治中心,就需要在软硬件的建设上花费巨额资金,这引起过国内不小的非议;迁都的决定,最早是由前总统卢武铉提出的。而后来韩国的历任总统,都对该举措持有不同的意见。这就致使在不同的政府任期内,多次爆出内部关于因迁都意见不合的丑闻。
▲2010年时任韩国国务总理郑云灿,因世宗迁都问题与总统李明博意见出现分歧,最后只能无奈地主动提交辞职申请
无论是首尔也好,还是世宗也罢,能够将国家行政职能灵活地与经济职能相切割开,采用“双首都模式”,不失为是一个解决“城市病”和带动国家长远健康发展的可行举措。这对于很多和韩国有着相同境遇的国家来说,都是极具借鉴意义的。
作者:陈相成
编辑:Thomas (唐)
首尔距边境那么近,韩国为什么不迁都?
首尔是韩国的首都,只是从首尔的位置来看,它并不是一个作为首都的好地方。首先,它是一个盆地,再怎么发展也只有一点地方,不好往周边扩展。其次,它距离敏感的三八线也特别近,只有几十公里,这是非常危险的。奇怪的是,韩国却一直不迁都。实际上,也不是没有韩国人想到迁都,只是反对声太大,所以迁都每次都不了了之了。以下是韩国不迁都的主要原因。
一、财阀们反对
韩国的政治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财阀。首尔虽然地盘小,可是却有着庞大的人口,和全国绝大数的企业。韩国财阀的企业大多数都在首尔,这些财阀在首尔经营多年,在首尔乃至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阀们担心,一旦迁都,他们的影响力会下降,所以他们坚决反对迁都。再加上迁都需要的费用非常庞大,政府可以自己出一部分资金,还有一部分资金指望着财阀帮衬。财阀们反对,迁都计划也就基本不能够实现。
二、迁都效果不大
就算把首都迁到了韩国中部,但是也还是在危险地带。韩国实在是太小了,韩国中间城市到三八线的距离也就100多公里,和几十公里的差别不是很大。一旦有人在三八线附近发送导弹过来,100多公里也是在导弹的射程范围之内的。首尔作为首都多年,各种基本设施也都完善,真迁了都,那么又得重新建设新首都,这样算起来也不划算。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韩国的领导人和民众也都认为没有迁都的必要,所以就算首尔不算适合做首都的地方,可是其他的地方也不见得会比首尔好。精明的韩国人民,就还是选择了首尔作为首都。
韩国为何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至小城市世宗呢?
韩国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转移到世宗是一个老问题。 实际上,早在1970年代,韩国经济刚刚起步,在朴正熙掌权时期,他就已经开始研究韩国资本搬迁计划。 韩国总统卢武铉于2002年上台后,他提议在首尔以南的城市建立新的行政首府,以减轻对首尔的压力。 但是,由于反对党的反对,他最终不得不做出一定的妥协。 韩国中央政府机构的一部分搬到了新首都世宗。 韩国总统文在宣布拟定行政也于2018年宣布,计划中的行政首都正式从首尔向南移至世宗市。
经过多年的运作,除了韩国 总统( 青瓦台),国民议会和国防部及其他中央机构仍留在首尔,其他36个中央机构和9个政府 研究中心已全部迁入新首都,新首都有15,000名公务员。 实际上,韩国迁都的主要原因与首尔的所在地有关。 首尔可能是世界上战略位置最糟糕的国家的首都,因为它距离第38条线仅40公里,尽管首尔仅占总面积的0.6%韩国。 但是,首尔及其周边地区集中了该国50%的人口和GDP的70%。 仅首尔市的GDP就占该国GDP的21%。 可以说,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一直将他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置于他人的枪托之下。
当然韩国政府转移了首都,并想削弱大门的力量。 众所周知,韩国是财阀控制经济的国家,这些财阀主要集中在首尔,如果韩国确实成功转移了资本,那么韩国的房地产自然也位于首尔附近。 将不可避免地贬值,财富将大幅缩水。 因此,韩国转移资金一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这些看门人会坚决反对。
今天是实时的,因为韩国的邻国在冷战结束后已大大下降,并且它并未对韩国构成实质性威胁,而且也不会太大 如果它不动,那就太好了。 问题。 但是韩国在美国和当地媒体的不断宣传下,韩国人们被洗脑了,不安全的思想早已得到巩固。 因此,韩国人在资金转移问题上支持100%,只有既得利益集团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