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0月1日,在国庆宴会上,彭德怀与金日成举杯致意。 题记: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判。金日成得知这一消息后,曾致电中国外交部,“表明他非常赞同对彭德怀的处理,并要求亲见毛泽东,有很多事要对其说”。那么,金日成此时为何彭德怀“落井下石”?他如此对待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最高领导人背后究竟有何玄机呢?最近,有关媒体披露了其中的惊人内幕。 一、 彭德怀庐山被批,金日成致电表示“非常赞同” 有关媒体报道,在得知彭德怀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被批判后,金日成曾致电中国外交部,“表明他非常赞同对彭德怀的处理,并要求亲见毛泽东,有很多事要对其说”。金日成对彭德怀落井下石之举,究其根源,通常会被追溯到朝战期间彭、金二人存在的种种分歧。 这些分歧贯穿整个抗美援朝始末。战争之发动未曾通知中国,“毛泽东甚至是从外国报纸上知道这一消息的”;美军参战,中国为国家安全不得不卷入后,周恩来曾“抱怨朝鲜领导人无视毛泽东屡次提出的美国将进行军事干预的警告”。直到1956年,彭德怀和李克农还曾质问金日成:朝鲜战争到底是谁发动的?是美帝国主义发动的还是你们发动的? 在抗美援朝过程中,双方继续为军队统一指挥权归属、越过三八线后是否继续南进、铁路运输补给线管理权、停战谈判签字时机……等问题,屡起冲突。譬如,谈判初期,朝鲜军队虽无力独自抵御美军攻势,但金日成对停战谈判却激烈抗拒,乃至声称“我宁愿在没有中国人的帮助下继续进行战争”;而在此当中、美因战俘问题谈判陷入僵局时,金日成却转而希望中方接受美方条件,尽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乃至劝说中方:大多数志愿军战俘以前是蒋介石军队的人,“为了他们去斗争没有特别的意义。”上述种种冲突,最后自然会被聚焦到彭德怀和金日成二人身上。 二、金日成认为彭德怀的存在阻碍了清洗“延安派” 金日成的这种怨恨,与其致力于打击延安派、树立个人崇拜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也许还在于彭德怀及其志愿军的存在,对金日成在党内清洗延安派是一种障碍。抗美援朝结束后,因美军未从半岛撤退,志愿军也只得继续驻军朝鲜,直到1958年才全面撤离。此一时期,恰值金日成致力于在朝鲜确立自己的个人崇拜。而为确立这一崇拜,首要之务,即是削平党内诸派系如苏联派、南劳派、延安派。其中尤以延安派最为关键,因该派骨干与军队多有千丝万缕之联系。 金日成对延安派之大规模清洗,始于1955年对延安派三号人物朴一禹的批判,金日成对朴一禹的定性是“他以自己是来自中国的代表自居,说什么(党内)‘不提拔来自中国的同志当干部’。”指责朴进行宗派活动。 1956年,赫鲁晓夫以党内秘密报告的形式,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错误,此举在朝鲜迅速引发连锁反应。据时任金日成秘书室长的高奉基披露,当秘密报告传达给朝鲜劳动党全体会议时,“金日成和朴金喆惊得目瞪口呆。我坐在离主席台近的地方,所以能清楚看清他们的面部表情。” 受此影响,在随后的朝鲜劳动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金日成虽严防死堵,与会者发言稿均须经事先审查,凡涉及个人崇拜之言论全被删除,但延安派头号人物金枓奉仍带头发言称:“正确实行党领导的最高原则”是“列宁的集体领导”。 三、彭德怀再次入朝传达中共对金日成的严厉批评 就这样,延安派与苏联派结成同盟,联合苏联驻朝使节,集体向金日成施压。1956年8月,双方在中央委员会全会体会议上正面交锋。并以金日成获胜、延安派骨干成员尹公钦、徐辉等四人逃入中国告终。随后,朝鲜驻苏联大使李相朝两次致函赫鲁晓夫,请求中苏两党介入。 中苏两党中央磋商后,决定派遣米高扬、彭德怀、聂荣臻前往朝鲜,调停此次事件。出发前,毛泽东曾与朝鲜代表团会谈,明确指出:朝鲜在经济政策和干部政策方面的“问题很严重”,“会谈中,中共领导人对朝鲜劳动党的批评非常严厉,指责他们在干部问题上敌我不分,犯了‘路线错误’,‘党内充满恐怖情绪’。”毛泽东要求,“我们可以叫跑到中国来的同志回去,但回去后一定要恢复他们的党籍和职务。” 彭德怀等人到朝鲜后,与金日成有过两次秘密深谈,具体内容迄今未曾披露。但显然并未解决问题,据高奉基披露:“米高扬和彭德怀在九月全会上,期待委员们站起来进行揭露与批判。结果只有林雄日一个人痛哭流涕地批判金日成的个人崇拜及其严重后果。米高扬和彭德怀感到这是金日成进行铁桶一样的封锁所致,但也无有办法。会议接受中、苏兄弟党代表的意见,决定恢复徐辉、尹公钦等之党籍。”此后,延安派继续遭到打击,中朝关系便一度进入冰点。
延安时期,毛泽东和彭德怀在一起。
1953年,毛泽东和彭德怀在一起。
1953年,毛泽东和彭德怀在一起。
1954年10月1日国庆典礼,周恩来、彭真和金日成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4年10月1日,在国庆宴会,彭德怀(左)与金日成(右) 举杯致意。
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与金日成在一起商量作战方案。
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与金日成在一起商量作战方案。
中朝联合指挥部高级指挥员,左起:金雄、朴一禹、金日成、彭德怀、陈庚、甘泗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