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我想没有哪个地方的博物馆能像长沙的湖南博物馆厉害了,居然把整个坟墓的东西都搬了过来。
在搬走了很多的土方之后,发现的是一个巨大的棺椁,想将其直接从墓坑移出来并不容易,只能先将柠板撬开。当柠板打开的一瞬间,考古人员就意识到多日来的辛苦没有白费。
挖开木炭便见泛黄的竹席,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掀开深埋于地下的26张竹席,一座巨大的柠室就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整个柠室由厚重的松木板料构筑而成,长6.73米、宽4.9米、高2.8米
四块隔板以“井”字形把柠室分为四个部分,内外绘制着吉祥图案,以朱漆为内黑漆为外辅之
原置于墓底三根方形枕木上,有盖板两层、顶板一层和底板两层。模仿墓主生前居室,由棺室与四个边厢组成,形状像“井”字,古文献称为“井椁”。边厢总面积6.8平方米,体积9.79立方米,放置随葬品1000多件。棺室内有四层套棺。整樟由杉木祈成,采用扣接、套棒与栓钉结合而成,其中最大的壁板长4.84米,宽1.52米,重1.5吨。这是迄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汉代井椁实物。
马王堆汉墓的墓葬形制与棺椁结构,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和人相比,这椁室真的大
原来马王堆地势较高,造墓时先在山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墓底长7.6米、宽6.7米,下置垫木与两层底板;在庞大的柠室和四层套棺(第四层为直接险尸的内棺)上部覆盖顶板和两层盖板,采取扣接、套檩和栓钉接合等工艺方法制成,约用木料达52立方米;再用版筑法夯筑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墓底和椁室周围塞满厚达0.4~0.5米、总重量约5000公斤的木炭,木炭具吸水、防潮以保持墓穴内干燥的功效
之后在木炭外围堆积了厚达1.3米左右的白膏泥,白膏泥粘性强,渗透性低,对墓穴密封起了决定性作用;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密固,堆积成高约16米的土冢,使深埋地下的椁室形成恒温、恒湿、缺氧、无菌环境,将棺柠、墓主尸体及随葬物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如今我们来到博物馆的3层才可以看到整个深坑的大小,真的是非常壮观。
像这样一座墓穴,你来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