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结合出水文物谈谈经远舰考古的史学研究价值,经远舰考古最新发现

历史趣闻     2023-8-21     点评:18举报

1894年,甲午战争在黄海北部打响,此次战役中,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五艘战舰被击沉。在百年之后的打捞中,人们却在五舰之一的“经远舰”中发现了一件“现代化”武器,证明了北洋水师并非孱弱之师,武器也是十分先进的。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吧。

640

600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光绪11年即公元1885年,为了充实海军力量,北洋大臣李鸿章,向德国的伏尔铿公司订造了“经远”与“来远”二舰,这两艘战舰本打算用于东南沿海的防御,只是出于形势需求,二舰最终归北洋水师所管辖。

“经远号”战舰,长82.4米,宽11.99米,排水量为2900吨,航速15.5节,舰装甲板厚三英寸,同时配备各种口径的火炮,速射炮以及鱼雷等武器,共有官兵270人左右,林永升为管带,负责战舰的指挥工作。

640

在黄海海战中,由于“定远”、“镇远”两舰相继沉没,“经远”号也于庄河黑岛老人石附近海域陷入重围。在四艘敌舰的重重炮火之下,“经远”依然血战五个小时,坚决不挂降旗,直至被敌军炮火击中舰身起火倾斜。林永升又决定开足马力撞向敌舰,只是敌军炮火太猛,最后舰身再次中弹倾覆,全船包括林永升在内的231名官兵以身殉国,仅仅十六人泅渡至老人石才得以生还。

2004年夏天,水下考古队根据史料记载,以及磁力仪物探数据勘测,他们在黑岛老人石附近发现了铁质沉船残骸,并推测其就是100多年前沉没的“经远”号。在2018年9月,国家文物局联合各个部门,开始了对沉船的打捞工作。

450

此次水下考古,采用了最先进的三维声纳扫测、多波束海测、三维成像等技术,为打捞沉船工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这艘沉船由前至后倾斜,舰体之上布满海藻淤泥,可是原船船体、设施武器一应俱在,称得上是保存得比较完好的舰船文物。

水下考古队在海床下5.5米处,发现了一块髹金字体的木牌,悬挂于船舷外壁,由此可以确定该舰正是沉没的“经远”号。

388

水下考古队在水下沉船遗骸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铜、铁、木、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质的物品,还有各种中小型武器以及子弹炮弹等。

当专家们整理打捞沉水武器的时候,他们似乎又有了新的发现,在所有的炮弹尾部,都能看到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圆环”,它究竟有何作用呢?在场专家将其取出后,经过研究后,发现它就是炮弹的“发火管”,发火管内装有铜丝为导线,头部两侧印有“東”“局”二字。说明该“发火管”是“江面制造总局”东局制造的武器设备。经查阅资料后,专家得出结论,此物就是现代军备中常用的“电发火管”。

640

640

我们都知道,炮弹的发射是根据炮药剧烈燃烧,气体膨胀,将弹丸发射出去的原理而设计的,而在弹壳的底座上,就必须设置点燃炮药的发射药包,发射药包需要由外力点燃。古代的时候,都是采取人工引线点火的方式发射炮弹。而到了现代,一开始是用撞针撞击发火管的形式,将炮弹射出炮口。而采取电流进行点火,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设计理念,故此称之为“电发火管”。

在清末陆地战争中,在大多数火炮依然采用人工点火方式的时候,“经远”号这种在北洋舰队里属于二列舰的舰艇,就已经配备了国际最先进的“电发火管”,足见北洋舰队的装备精良,号称“亚洲最强舰队”毫不过分。

380

不过遗憾的是,正是这所谓的“亚洲最强舰队”,却在海战中被对方以5:0的战绩完胜,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如果仔细盘点一下,致败的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呢?

其实答案简单不复杂,当时的北洋舰队不仅战备武器先进,就连将官也都是国外海军毕业的高材生,邓世昌、林永升等人有着相当丰富的海战经验,在家门口作战,他们对黄海海域也极为熟悉。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甲午海战时正值慈禧六十大寿,本来是作为北洋舰队军饷的巨额银钱,都被朝廷挪用,致使北洋舰队缺乏弹药严重,再加上官兵们作战目的不明确,平日里疏于训练,在大战爆发时,难以形成一股战胜敌人的合力,这就是北洋舰队覆灭的主要原因。

533

北洋舰队的惨败,再一次说明了此役并非武器落后,而是清廷不堪造成的,可见,战争不能唯武器论,人在战争中,还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结合出水文物谈谈经远舰考古的史学研究价值,经远舰考古最新发现

“致远舰”舱体内发现多少件文物?

“致远舰”舱体内发现120余件文物。

致远舰舷窗闪闪发光

10月8日消息,辽宁省丹东市官方8日公开通报关于北洋水师致远舰的最新水下考古调查进展,考古人员在舱体内发现120余件文物。

1894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1个多月后,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甲午海战爆发。

当日,据参加本次发布会的中国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项目领队周春水介绍,2013年,在甲午海战的战场丹东大东沟海域,发现一艘疑似清朝北洋水师的沉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从2015年8月1日开始,水下考古人员历时67天,潜入海底发掘出大面积的舰体结构。舷体的一般钢板厚度约1厘米,最厚处重叠三层钢板约10厘米,用铆钉连接,中部弧起呈穹甲结构。舰体的两侧均设有方形舷窗。

考古人员在水下调查中发现,由于海战中受损和数次破拆,该沉舰的锅炉等零件已经抛离原位,没有找到完好的舱室,而机舱仍然埋在泥沙的下面。舰体的大部分区域均有过火痕迹,留存一些不易燃烧的金属物,整体保存状况不佳。

在本次调查中考古人员在舱体内发现60个种类、120多件文物,涉及到船上构件、武器、个人物品三大类。包括考古人员在舰体左舷前部,发现一堆未经过火的散乱木材,从中找到带有“致远”篆书的瓷盘。

针对本次发现致远舰的证据,周春水表示,此前在大连庄河海域找到北洋水师的经远舰,于是锁定黄海海域的“丹东一号”为超勇舰或致远舰,通过发掘出的一些实物证据,目前调查结果已经无限接近致远舰。

考古人员接下来要对“云中白鹤”印章等重要文物展开调查,目前仍无法确定整体打捞时间。丹东港等相关部门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盗捞或破坏行为的发生。

致远舰是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中速度最快的巡洋舰。1894年9月17日,致远号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舰队的主力舰吉野号,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击中爆炸沉没,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

结合出水文物谈谈经远舰考古的史学研究价值,经远舰考古最新发现

经远舰被发掘,揭示出当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真相,为何说是李鸿章的错?

因为根据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出,当时北洋舰队之所以会全军覆没,都是因为李鸿章不懂得军事的专业知识,在发展时却以派系间的争端为优先,根本没考虑选用的武器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以及后果。虽然在之前人们对于这件事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但北洋舰队当时会全军覆没,李鸿章绝对要背负很大的责任。

北洋舰队成立于于公元1888年,是大清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舰队中实力和规模都是最厉害的一支。 当时北洋舰队的规模是这样的,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舰队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而就是这样一支舰队,居然在甲午海战时全军覆没。

在2014年,经远舰被发掘出来。考古队在其中发现未列入经远舰出厂档案里的53毫米长格鲁森炮弹、120毫米长炮弹引信,推测应是黄海海战爆发前紧急添置的武装。考古人员还在经远舰沉船上发现不少击发过的毛瑟枪子弹,以及因起火高温自爆的炮弹残骸。从这些可以看出当年海战时,北洋舰队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使用的武器落后于日本。而且李鸿章听信英籍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建议,买进多艘当时尚未验证实战效果的“蚊子船”。 后来李鸿章发现“蚊子船”不堪一击,又想要另外购买两艘铁甲舰和一艘穹甲快船,但可惜预算不够,选定造价较便宜的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下单,而非技术较先进但索价高昂的英国。这也导致了北洋舰队外强中干。

最主要的是,李鸿章任人唯亲,举荐不懂海军的丁汝昌担任北洋海军提督,而且当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还下达“避战保船”的命令,日军由此夺得了黄海制海权。这是导致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北洋舰队的覆灭,李鸿章绝对要背负最主要的责任。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中国百年考古中的三张面孔是指,中国六大考古奇迹

中国百年考古中的三张面孔是指,中国六大考古奇迹

历史趣闻阅读:530   点评:13
关羽张飞的武功是和谁学的?武将为何喜欢临阵前单挑

关羽张飞的武功是和谁学的?武将为何喜欢临阵前单挑

历史趣闻阅读:13593   点评:108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505   点评:191
古墓出土铜镜,古代墓里的铜镜

古墓出土铜镜,古代墓里的铜镜

历史趣闻阅读:469   点评:23
赤眉军侮辱吕后尸身,匈奴羞辱吕后

赤眉军侮辱吕后尸身,匈奴羞辱吕后

历史趣闻阅读:486   点评:10
新时代考古学论坛河洛考古的新发现与新展望在洛阳师范学院举行

新时代考古学论坛河洛考古的新发现与新展望在洛阳师范学院举行

历史趣闻阅读:508   点评:16
点亮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文明的曙光

点亮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文明的曙光

历史趣闻阅读:500   点评:24
明清时期的奇闻异事,用鸽子报仇的腹黑事件

明清时期的奇闻异事,用鸽子报仇的腹黑事件

历史趣闻阅读:2735   点评:68
一文钱难倒赵匡胤的故事是怎样的?

一文钱难倒赵匡胤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趣闻阅读:7919   点评:309
于谦和他的父亲于庄敬这才是他的真正身份吗,于庄敬去世

于谦和他的父亲于庄敬这才是他的真正身份吗,于庄敬去世

历史趣闻阅读:680   点评:20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