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南大中华史》
岳南著
读客文化| 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100年前,大多数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认知还停留在:把神话里的三皇五帝作为历史的开端,历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中原以外都是蛮夷之地。然而自1921年现代考古诞生之后,重大考古发现遍地开花,每一次都重建着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1921年,仰韶文化的发现,破除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
1928年,殷墟甲骨的考古发掘,将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前到商代;
1929年,“北京人”头骨的发现,把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史追溯到50万年以前;
1929年,三星堆的发现,让我们走出了中华文明只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误区;
……
跟随本书,一同重返惊心动魄的考古现场。
惊魂马王堆
面对装载琳琅满目宝物的边箱,发掘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和保护。经商讨,发掘人员首先将工作目标,对准四个边箱中的头箱。
只见箱内两侧摆着古代贵族常用的色彩鲜艳的漆屏风、漆几、绣花枕头和两个在汉代称为漆奁的化妆盒。其中一个奁盒是双层的,上层放置着手套、絮巾、组带和绣花镜套子。
下层有九个形状不同的小盒子。经考古人员后来考证,此为九子奁。盒子打开,皆为化妆用品,形同现代人常见的唇膏、胭脂、粉扑等物,看来这是一个女人用的物品。另一个外观基本相似的单层奁盒,里面除五个小圆盒外,还放置一个小铜镜和镜擦子、镊、木梳、木篦等物。另外有一把环首小刀,这些无疑都是梳妆用具。
如果说这个奁盒仅仅是一堆化妆品和梳妆用具,倒不足以引起发掘人员重视,让发掘人员视若珍宝的则是这个普通的化妆盒内藏有一枚角质印章,上写“妾辛追”三个字。妾为古代妇女的谦称,那么“辛追”两字当是这个墓主人的名字。正是有了这个角质印章,世人才得以知道马王堆一号古墓的墓主,是一个叫辛追的女人。
在头箱两个小盒子的旁侧站立着23个造型优美的木俑,其中十个身着锦绣长袍,双手垂直拱于胸前,好像随时听候女主人的召唤。据考古人员推测,这些木俑似乎是女主人贴身的高级侍女的模拟。在侍女的侧前,有五个乐俑席地而坐,其中三个鼓瑟、两个吹竽,应是墓主人家的乐队。在这支乐队之前,有四个舞俑正在做翩翩起舞状。另外四个歌俑跪坐在地毯上似在放声歌唱。看上去,这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家庭歌舞团。从木俑的神态和形象中可以想象到竽瑟并奏、钟鼓齐鸣、舞姿翩翩、歌声悠扬的欢乐场景,领略到墓主人生前过着怎样的一种钟鸣鼎食、豪华奢侈的生活。
在头箱的中部,放置了多种盛酒用的漆钟、漆钫、漆壶以及用朱砂、红漆和黑漆书写有“君幸酒”三字的漆耳杯和漆卮杯。在一套漆器餐具上,多数有用红漆或黑漆书写有“君幸食”三字。从这些文字的字面表达意思看,似是让客人喝酒、吃饭的祝词。而整个头箱,似是墓主人生前起居、歌舞宴饮的生活模拟。
位于椁内的东、西、南三个边箱应是墓主人居处厢房的模拟。东边箱放置31支竹简,上面记载着1000多件殉葬品的名称、质量、长宽等,这些被称作“遣策”的竹简就是墓中所有殉葬品的清单。除此之外,还有六个木俑和一个头戴高冠、身穿棉衣的“家丞”,它的脚下写着“冠人”两字,从其形象和文字推断,可能属于今天的大管家一类人物。在这个大管家的周围有59个立俑,这群俑人的四周散布着鼎、盒、罐等漆器和陶器。这些器具种类繁多,光彩夺目,似是墓主人宴请宾客的礼器和用具,实为罕见之珍品。
作者:岳南
编辑:袁琭璐
考古发现如何改变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就拿我们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来说吧!在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古代历史只能追溯到商朝,在甲骨文没有发现之前,也就是19世纪初,18世纪末的时候,一些西方的考古学家认为,中国的文明历史只能追溯到西周。但是后来随着甲骨文和殷墟的发现,这些实打实的考古发现,包括青铜器文字城墙的遗址,都向世界彰显出来了,在商朝中国就有了文明,就已经建立了国家拥有了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且和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当中记载的十分的吻合。考古这么多年,我们应该如何论证中国五千年文明史?
这个重要的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界的重视,成为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模式的重要出发点。但是,史前文明理论的完善还需要考古知识的支撑,近十年来的考古成果恰恰起到了这个关键作用,有力证明了中国早期历史从“满天繁星”到“月明星稀”的历史面貌,完成了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