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初,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正式对位于长沙市郊区的马王堆墓葬进行科学挖掘,同年出版了这本《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考古发掘简报,因此几十年来记忆犹新。
关于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工作以及出土文物就不多说了,现在这方面的信息已经多到尽人皆知了,还是说说这个发掘简报本身的写法吧。
简报文字本身不长,只有十几页,文字非常专业、平实。里面的第一部分先简单介绍了这座汉墓的位置,然后是墓室结构,以及棺椁彩绘图样,最后是那具著名的女尸。第二部分介绍墓中出土的随葬品,包括丝织品、漆器、木俑、竹简、粮食、食品等等。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墓主人的身份。因为汉墓不同于其他墓葬,它没有反映墓主人身份的墓志铭等东西,只能通过随葬品特别是诸如印章以及有文字的器物进行推测。文革时期出土的河北满城汉墓也是根据随葬品判断出是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简报在这部分中根据出土的竹简和封泥等初步判断墓主人为轪侯的妻子。第四部分主要是讲此次发掘的重大意义,只有这一部分有一些“文革”的文风。
在文字部分之后就是各种图片,包括彩绘三层棺木的彩图、帛画的彩图,以及各色丝织品和漆器的彩图,另外还有大量文物的黑白照片。
棺椁及随葬器物出土情况
从这张图片上可以看出外椁、中椁、内椁和外棺、中棺、内棺的结构,以及边箱里的随葬品。
漆绘外棺
直到十几年前,我去长沙出差,公务之余专程来到马王堆汉墓博物馆,排队进去仔细地参观,在实地才发现这座汉墓的规模比我看发掘简报时想象的规模要大很多,三层椁室中的外椁大小就像一间大房子,边箱也大得惊人,确实感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考古发掘。
竹笥
再说一个乐事吧。这是个题外话。几年前,我们同学群里大家聊天,有个同学用的是手写输入法,一个手滑写出一个“笥”字来,群里好多人问这是个什么字,大家都说不出来。这时我插了一句,这个字我几十年前就认识,是在马王堆汉墓发掘简报上看到的“竹笥”,于是大家起哄,说我们这个同学一定心心念念马王堆里那个老太太了,闹到最后,大伙索性叫这哥们儿“马老太太”,一时间群里乐不可支。
当时读完这个发掘简报其实还是不过瘾。后来又在《文物》和《考古》两个杂志上看到了更多对马王堆汉墓的研究文章,才知道那具女尸保存的完好程度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几乎是一具新鲜尸体,通过解剖那个老太太发现她死前最后一顿饭中吃了甜瓜,胃里还有甜瓜子,还发现老太太至少生过两个孩子,等等。
这个发掘简报令我终生都对历史和考古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年高考如果不是因为推荐入学,一定会学考古的。
这也是一个未圆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