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陶器的介绍描述,小陶器

历史趣闻     2023-8-11     点评:11举报

640

一、概括

陶瓷的创造和成就基本上可以用五个里程碑概括它们的发展进程以及用三大技术突破总结它们的主要成就。

分别是:(一)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出现。(二)新石器时代晚期印纹硬陶和商周时期原始瓷的烧制成功。(三)汉、晋时期南方青釉瓷的发明。(四)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的突破。(五)宋代到清代颜色釉瓷、彩绘瓷和雕塑陶瓷的辉煌成就。

三大技术突破即是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窑炉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以及釉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出现

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特点基本上都是粗砂陶,质地粗糙疏松,烧制这些早期陶器的原料都是就地取材,因此各遗址出土的陶片所处的泥土就是它们的原料,它们都含有大小不等的砂粒。烧成温度一般都在700℃上下,器型也比较简单,都是盘(叠)筑或手捏成型的罐、钵之类的小型器物。稍晚点制陶工艺比较进步,出现了砂质陶、泥质陶、灰炭陶,在颜色上有灰陶、灰红陶、黑陶和白陶,以及少数带有白色陶衣的彩绘陶,烧成温度提高到了800-900 ℃之间。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那些易于成型、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都较小的易熔黏土作为制陶原料。在成型方法上除去捏塑和泥条盘(叠)筑法外,又出现了模制法,以及具有划时代进步意义的慢轮和快轮的陶轮成型方法的出现。考古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慢轮出现在仰韶文化中期,快轮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盛行于山东龙山文化时期。陶器表面的抹平、磨光、刻划和排印各种纹饰、加涂陶衣和彩绘已是这一时期十分普遍的装饰手法。这时期的陶器烧成温度多数在900-1000℃之间。

(二)新石器时代晚期印纹硬陶和商周时期原始瓷的烧制成功

印纹硬陶一般认为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成熟于商代,兴盛于西周,春秋战国后逐渐衰微,大量出现于南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以及福建香港台湾等地区,但是在北方及黄河流域则非常少见。烧成温度最高可达1200℃,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也有慢轮修整和快轮拉坯成型。

继印纹硬陶出现后,在商代又出现了原始瓷,经过不断的发展,终在东汉后期导致越窑青釉瓷的诞生。完成了我国从陶器向瓷器的过渡,历经2000年。原始瓷是在印纹硬陶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成型和装饰基本上继承了印纹硬陶的成型和装饰方法。原始瓷内、外表面或仅在外表面有一层厚薄不匀的玻璃釉,施釉方法比较原始,可能使用的方法就是涂刷和浸釉两种。烧成的工艺也和印纹硬陶相同。烧成温度多数提高到了1200℃。

(三)汉、晋时期南方青釉瓷的发明

东汉晚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陶瓷工艺发展中的又一个飞跃,它的出现使中国成为发明瓷器的国家。从此世界上有了瓷器。

(四)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的突破

隋唐时代北方白釉瓷的突破是我国北方盛产的优质制瓷原料与长期积累的成熟的制瓷技术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形成了我国陶瓷历史上南青北白的两大体系,而且为后世的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提供了发展的物质基础。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白釉瓷的国家。

(五)宋代到清代颜色釉瓷、彩绘瓷和雕塑陶瓷的辉煌成就

宋代到清代的各大名窑,诸如官窑、哥窑、钧窑、汝窑、耀州窑、龙泉窑等等,均以颜色釉瓷、彩绘瓷或雕塑陶瓷而著称于世,使我国陶瓷的科学和艺术的辉煌成就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汉代以后,虽然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器逐渐使用了瓷器,但是不是完全取代陶制品,而且陶器在长期的发展中还有所创新,始终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

二、陶系、纹饰、制作方法及相关定义

(1)陶系

为了简明概括陶器文化特征,通常就其外观区分为红陶系、灰陶系、黑陶系、白陶系、硬陶系等。

1、红陶:颜色呈土红色、砖红或褐红色的陶器。是陶器烧制到一定程度时,陶土中的金属铁大部分转化为三价铁,烧成的陶器呈现出红色。陶土比较纯净细腻、含细砂极少者,称为泥质红陶。陶土中掺有细砂者,能耐火,称为夹砂红陶。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2、灰陶:指的就是灰色陶器。坯体入窑后,陶胎的铁氧化物还原为二价铁,使陶胎现出灰色。根据胎质的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后期等都以灰陶为主。

3、黑陶:黑色陶器。选用黄河下游冲击平原的深层泥土经过淘洗、轮制、打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并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釉陶。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中均有发现。

4、白陶:指表里和胎质都是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是用瓷土和高岭土为制陶原料,基本上都是手制,后来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在河南豫西一带的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中发现。

5、硬陶: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陶器表里、胎质多呈紫褐色、红褐色、灰褐色和黄褐色。成型基本上采用泥条盘筑法。

(2)花纹

陶器的主要装饰有:

①素面、素面磨光

②低于胎面的花纹:压印纹(绳纹、方格纹、贝纹、之字纹、太阳纹、S纹、篦点纹)、压划纹(划痕较浅的花纹,如暗纹、凹弦纹、水波纹等)、刻花纹(划痕较深的花纹,如人字纹、网纹等)、滚压纹(用轮状或圆棍工具碾压出的花纹,如滚压绳纹、滚压螺旋纹)、戳刺纹(锥刺纹、坑点纹、珍珠纹等)。

③凸于胎面的花纹:附加堆纹(乳丁纹、附加泥条纹等)、凸弦纹、刮条纹、堆塑人面。

④彩色花纹:彩陶纹、彩绘。

⑤穿透胎体的装饰:如圈足上的镂孔。

⑥陶衣

(3)制作工艺

分为手制和轮制。手制包括捏制、模制、泥片贴筑、泥条盘筑、泥圈套接等。下面分别介绍:

①捏制:用手捏按陶泥成坯,一般是制作很小的器物。

②模制:用模具衬垫,涂泥翻制成型。

③泥片贴筑法:用泥片贴塑,增高成型,有的可能是在模具上贴塑。器物的残破处可以观察到层片。

④泥条盘筑法:用泥条盘绕垒筑成器型。可以观察到螺旋式盘绕的线。

⑤泥圈套接法:先把泥片围成圈然后叠筑成形。器物内表面的接茬线是闭合的圈。

轮制:是一个机械轮盘下面是一根轴辊支撑于地,用力转动可以旋转。在圆盘上面放陶泥,旋转时用手捏陶泥拉出器坯。轮制陶,表面有细密规整的轮旋线,器型规整,器底有螺旋形切割线。

三、陶罐的考古学意义

陶罐由于易碎的本质特点,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而且使用非常广且频繁因此可以用来断代。也就是考古中具有分期意义的典型器物(某些数量较多、变化敏感的陶容器)。

将陶器按照工艺、形制、花纹和器类的组合,排成序列作为度量年代先后的标尺,窥探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近年来,还可利用陶片的热释光效应进行绝对年代的测定。

四、陶罐的修复

(1)拼对。 ①按陶系对。 ② 按器形对。③按部位对。 ④按纹饰对。 ⑤按厚度对。 ⑥ 按茬口对。⑦ 可以先把容易拼对的陶片对起来。⑧ 先按一个单位拼对。

(2)黏合

把小片若干件黏合成几个大片,把大片黏合成整体器物。黏结时要挤严粘正,使用三甲树脂胶效果最好。

(3)补石膏

缺失部分填补石膏。购买石膏应该选择医院使用的石膏。石膏不要太干或太湿。太干容易不牢固易掉,太湿的话需要时间长而且易流淌难清洗。

传统使用的是沙模法。主要用来修复形体较大、精度要求不高、形制较为简单的陶器。使用时先将适量的水 加入细沙中,利用潮湿细沙的可塑性来做沙模。

640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王羲之故居里的古墓有点恐怖,王羲之故居下的怪墓

王羲之故居里的古墓有点恐怖,王羲之故居下的怪墓

历史趣闻阅读:484   点评:27
古代皇帝的奇闻,千古一帝秦始皇身上的奇闻异事

古代皇帝的奇闻,千古一帝秦始皇身上的奇闻异事

历史趣闻阅读:1631   点评:79
还珠格格令妃的野心

还珠格格令妃的野心

历史趣闻阅读:421   点评:16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杨广墓只有牙齿,隋炀帝杨广墓的发现

杨广墓只有牙齿,隋炀帝杨广墓的发现

历史趣闻阅读:504   点评:3
angelababy 早期,杨颖考古电影

angelababy 早期,杨颖考古电影

历史趣闻阅读:423   点评:15
考古新发展,如何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转变

考古新发展,如何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转变

历史趣闻阅读:495   点评:22
关于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关于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历史趣闻阅读:368   点评:8
苏联为什么要挖12262米的孔,前苏联挖的洞为什么不开放

苏联为什么要挖12262米的孔,前苏联挖的洞为什么不开放

历史趣闻阅读:424   点评:8
高考语文古诗句默写题目汇总,2019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

高考语文古诗句默写题目汇总,2019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

历史趣闻阅读:440   点评:15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