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193万名学生结束2022年的高考,他们的人生选择才刚刚开始。“你认为高考填报志愿时,哪个专业必须谨慎选择”,“高考志愿填报,对于许多专业一无所知,该怎么办”,这些话题在六月成为知乎热门。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771个本科专业。从纷繁的专业类目中做出选择,不仅关乎未来的大学生活,也指向更遥远的就业与人生。对于未知旅途的纠结与迷茫,是每个人进入广阔社会前都要走过的路。
专业选择仿佛一场暗流涌动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专业决定行业,而行业决定前途。所以,当下的专业选择似乎已经直接与就业挂钩,行业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冷热。
但近年来,热门行业不断变化,真的有永远站在金字塔顶的专业吗?
多项行业研究及调研数据显示,专业选择呈现出冷热交替的变化规律。纵观高考热门专业十年变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药等新工科专业在近两年越发受到关注。
综合专业发展前景、就业薪资,究竟什么专业算冷门?什么专业算热门?什么才是最好的专业?似乎永远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专业与行业,在短短几年内就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专业选择需谨慎,“钱途”之外,兴趣也是关键。
我有一位国际政治专业的朋友,热爱戏曲,在堆满书本的宿舍里,她曾穿着朴素的衣服,端正身姿,表演《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仿佛戏里走出的人。本科毕业那年,应父母强烈要求,她报考了法律专业研究生,但失利。第二年,她凭自己的兴趣,成功考上了南京大学戏剧专业,我由衷为她开心。
不管是选择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只要愿意,都能找到自洽的出路和属于自己的位置。事实上,选择一个专业,并非只选择了一条路,广泛涉猎其他专业与学科的渠道,永远是敞开的。未来变化莫测,但坚定选择与热爱某一方向的毅力,能让人继续踏实地走下去。
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写道:“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对于选择专业亦应如此,全面而详尽地了解其真实的模样后,明确自身能识其趣味,也能耐其枯燥。
纪录片《我是XX生》讲述了“不为人知的大学专业”,其中如此解读专业,“一个专业,认识世界的一个维度”。选择专业并学习它的目的,不一定必须是工具性的实用,往往学习某一专业,亦是被专业气质塑造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专业在赋予你所学的同时,或许会更深远地影响你的认知,你的思考,你的气质,你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你的人生。
我读本科时,固执地不愿参考所谓的行业趋势,在社科大类分流的那一年,毅然决然选择了冷门的社会工作专业。尽管专业学习过程中与想象难免存在差异,我最终也选择了转行,但回顾大学四年,社会工作教会我的自我成长与接纳、对社会与他人的关怀,至今仍烙刻在我身上,成为了闪光的治愈。
2020年湖南女孩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之后,我曾采访到许多选择考古专业而又转行的人,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不是他们为什么选择离开,不是这个专业有多冷门,不是这个行业前途有多冷清,而是几乎所有人在谈及当年的专业学习经历时,依旧能兴奋地回忆起在考古工地上进行田野实习的点点滴滴,这些至今依旧能成为他们人生中偶尔想起的快乐。专业的影响是深邃且深远的,而不仅仅是眼前的,一时的。
那次采访中,一位考古学生提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段话:“哪怕以后你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也不是一件坏事,任何行业都需要有人告诉他考古学是做什么的,如果你能把你多年学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身边人,让他们知道考古工作人员和盗墓贼不一样,那你的考古就没有白学。考古学不应当只是谋生的手段,也应当影响你的三观,或者成为你之后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引路灯。” 不仅考古如此,所有专业亦是如此,无论如何选择,它当成为明灯,在人生的某一段路上引领你,照亮你。
摘自 | 《领导文萃》2022年10月上
稿件来源 | 《看天下》
本文作者 | 李彤 曹颖
责任编辑 | 食月
微信编辑 | 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