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大奇迹"指的是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七座宏伟的建筑。它们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
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的村民,在打进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兵马俑,它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震惊了全世界。
在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不胫而走。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个?招牌?。
从那以后,秦陵兵马俑成为了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而在景区有一位当地村民“老杨”,据说?是当年发现兵马俑的第一人,很多游客都希望和“老杨” 签名或合影。
但是很多游客却发现了一个问题,游客去的时间不一样,见到的“老杨”并不是同一个人,甚至还在景点附近同时出现了多个“老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几位“老杨”中,杨志发算是外界人们最认可的一位,在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时候,杨志发还受到了克林顿的接见。
既然杨志发算是被认可的发现第一人,那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老杨”,每个人都振振有词,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发现第一人“老杨”?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兵马俑被发现的那一天。
在上世纪70年代,陕西的临潼县属于是闹旱灾的地方,而西杨村每年的旱情都比较严重,这个村子大多数的村民都是姓杨,他们每年都会进行打井钻水,来灌溉农田。
那是1974年3月的一天,对于西杨村的村民来说,一年一度的打井工作即将开始,对庄稼人来说,水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若是没有水,他们这一年白干了不说,也许还会饿肚子。
这一天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骊山脚下的西杨村一阵喧闹,西杨村生产队要开始打井了。村里的生产队长带着一群村民,来到了村头西面的一处耕地上,队长用镢头在一块满是杂草的地面上,画了一个大圆圈,确定了打井的位置。
西杨村又名石滩杨,年代久远的河滩常年淤积,形成了一米多厚的沙石层,第一口井挖掘到一定深度后,出现了厚沙石层,由于坍塌及当时技术条件限制,无法继续挖掘而报废,接着队长又在南边100米外的小地方,重新?画了一个圆圈继续打井。
在第二处打井位置,起初还是挺顺利的,可是没挖多久,当挖到约3米左右的时候,又出现了一层厚厚的红土层。在3米深的土层下面突然出现红土,而且土层非常的规整,完全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土壤层,很?是?奇怪?,但?大伙起初并没有当回事。
可是当挖到5米深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异常情况。
当时杨志发正在井下作业,他一镢头挖下去,挖到了一个硬东西上,他原以为是石头,再次用镢头挖了一次,还是坚硬如磐,于是他弯下腰用手拨了拨周围的土,隐约发现这是一个彩色的东西,杨志发以为是挖到了什么古董。
于是他不再用镢头挖了,用手慢慢的把周围的土挖开,当这个东西的整个露出来以后,着实把杨志发吓了一跳,摆在面前的是一个陶土制作的头像。
这时候,井上的其他村民也看到了这一幕,他们不停的惊呼“瓦盆爷”,这是当地村民的一种迷信说法,他们认为挖到这些古代的东西,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一件事情,有的村民甚至跪在地上祷告。
挖井的工作也暂时停止,队长马上说道:“这个井暂时不能再打了,等我上报政府再说。”
但是杨志发却隐约感觉出不对劲,他意识到,这些东西很有可能是文物,等到专家来的时候,他生怕这里被不怀好意的人盯上,以防夜长梦多,于是杨志发决定先把这些文物尽快送到文物局。
等到第二天一早,杨志发和几个村民,将俑头和陶片装了两个架子车,拉到县里,交给临潼县文化馆进行鉴定。
临潼博物馆前馆长赵康民
馆长赵?康?民?看过之后,一眼就看出这?绝对是文物,具体是什么朝代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但是为了表彰杨志发等人提供的线索,而且他们为了保护国家文物,第一时间送来文物馆,于是馆长赵康明立刻拿出了30元钱作为奖励。
30元钱在七十年代对于当时贫穷的杨志发来说,简直是一笔巨财。因为是替生产队干活,朴实的杨志发,并没有独自占据这一笔钱,回村后,杨志发就把这笔钱上缴给生产队长。生产队长作出裁决。奖励每位村民4个工分,当时每个工分价值在0.18元左右,因此杨志发一共得到了7角2分的奖赏。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陶土碎片,都是出自秦汉之间,立刻引发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随后对此地展开了调查,7月15日,陕西文化局组织的秦俑考古队来到了发掘现场,里面包括了杭德州、袁仲一、赵康民等著名的专家,他们推断,土地中还有大片遗迹没有发掘。
后来,在上报国家后,政府决定进行挖掘开发?工作,可是随着挖掘工作的进行,大家发现这个地下遗址,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很多,范围越拓越大,政府经过研究决定在遗址上建立保护展览大厅,而到了1976年4月26日,基建工程处理地基的时候,又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一个月后,三号兵马俑坑也被发现。
经过考古人员的不断努力,这个秦始皇?的?陪葬坑,在时隔两千年之后,得以重见天日,而这正是震惊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
发现者?老杨爆红
随着兵马俑坑的挖掘越来越大,首先是村里大部分土地不能继续种庄稼了,而在此地成为保护区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文物,西杨村也面临着整村迁移的问题。
对此杨志发是很赞成的,毕竟这是国家的文物,牺牲自我的一点利益,他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西杨村的一部分村民却不乐意了,毕竟这里也是他们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因为杨志发的一铁锹,他们就要离开这个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杨志发
不少人直接将怨气发泄在了杨志发的身上,对此杨志发也是一肚子委屈,他在村子里愈发的不受待见,最终远离村庄,搬到骊山脚下的一处房子生活。
就这样,杨志发背负着村民们的谩骂,度过了好?几年?。
1978年,巴黎市长希拉克来到西安参观兵马俑,成为了首个访问秦俑的外国高层,目睹成百上千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希拉克震惊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
这一评价被国际媒体广为引用,对中国兵马俑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希拉克在临走之前还提出一个请求,希望见见秦俑的发现者,但是当年发现兵马俑的村民有好几个,文物馆长赵康民依稀还记得,当时带头送来文物的杨志发,于是就打算把他叫来,杨志发经过洗漱一番,就这样首次出现在了媒体镜头前。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最早时门票3毛钱,但是?当时?的?游客?并不多?,而且?大多是?外国?游客?。
等到了1998年6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来到西安之后,同样要求见见兵马俑的发现者,克林顿还专门邀请老杨为其签名,有些局促的杨志发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根本不会写字,最终只好在签名本上画了三个圈。
克林顿看见后幽默地说:“你真了不起,在土地上打了一个圈,就打出了世界奇迹”。
而克林顿没有想到的是,他认为?很简单的要求,却彻底改变一个农民后半生的命运。
事后,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让杨志发要练习签名,这样在游客游览兵马俑的时候,让他来讲述当年发现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给很多游客进行签名,这可能是宣传世界遗迹的最好方式了。
经过几个月的苦练,如今杨志发的签名已经龙飞凤舞,颇有点书法家的笔韵了,杨志发一举成名了,他还被政府任命为秦始皇兵马俑的名誉馆长,可以享受工资津贴。
关于发现者的争议
眼看着?杨志?发成为了?大红人?,而且?有了?稳定的?收入?,那几个当年和他一起?挖井的西杨村村民也?眼红?了,他们?几位也学会了书写自己的名字,加入了以秦俑发现者名义进行签名售书的行列。
杨继德
杨会民
杨世华
杨新满
面对这样的商机,博物馆附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发现人老杨”,甚至?同时?出现了多名,现在兵马俑博物馆周围,以“兵马俑发现人”名义签字售书的人有十几个,这其中?有很多事是?“浑水摸鱼”的?“老杨?”。
无奈之下,当年打井队的几个人?将申请报告交给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当地文化局,要求省级文物部门正式确认他们对兵马俑的"发现权"。
他们说自己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文物部门颁发一个"兵马俑发现人"的证书,并贴上他们的照片盖上钢印,使他们名至实归。
其实,早在2000年6月,临潼县?政府就?对“兵马俑发现人”问题展开过一次详细调查。但是?,却?出现了?一个?麻烦?。
西杨?的村?的?很多?村民?都?号称?自己?在现场?,属于?发现者?的?一员?,而且?在?调查的?过程?中?,冒充?发现者的?人越来?越多?。到底?谁才是?当年?的?发现者?,由于?年代久远?,谁??都不能说清了?,当年有谁参加了那次打井,而且?也没有?留下?当时的?证据?。
除了打井队?村民?,当时?还有很多对?发现?兵马俑作出?贡献的?人??,当时的乡干部房树民,他第一个意识到那些陶俑的文物价值;还有原临潼县博物馆馆长赵康民,他对挖出的兵马俑进行鉴定修复;另一个是记者蔺安稳,他写的兵马俑发现内参使得国家开始重视秦始皇兵马俑。
但无论有谁参与了,他们都只不过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过程中的一部分,因此,那时政府几个部门对调查意见协商后决定?,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不存在“兵马俑发现人”一说。
刘占成曾是秦俑馆考古队队长,他认为,从考古专业角度讲,打井村民不能算发现人,他们只是“偶然挖出”。
因为,考古发现要对时代、性质,最起码有个基本的认识,这才能叫发现,从考古意义上,如果?非要?确定一个?发现人?,那?应该是原临潼县博物馆馆长——赵康民,是他修复了陶俑,而且确定了是秦始皇的遗址。
但是?,赵?康?民?馆长?并不?在意?这些?头衔?,他认为?是谁?发现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么多?人?的参与?,让我国?的?这项?历史?遗迹?展示?给?世界?,这就?足够了?。
后来?,兵马俑景区所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来没有认可哪一个人是秦俑的发现人,或者说是第一发现人,就更没有这种说法。
兵马俑博物馆
他介绍,在出现有关“发现人”的争议后,景区内统一规范了宣传的说法,不再叫“发现人”。给这些签字人的身份介绍,就说他们是参与当年打井这个活动的打井人,和见证兵马俑发现出土的这个见证人。
不管是叫“发现人”也好,还是叫“打井人、见证人”也罢,目前,有一点可以确认,就是他们?都对?兵马俑?的?问世?做出了?贡献?。
在多年以后,见到了杨志发老人,他70多岁了,发现秦俑那年他37岁。讲解员再三嘱咐不要照相,老人家一天受闪光灯刺激太多。老杨坐在一个长条桌后面,身后墙上是他和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大幅合影照片。
但事实上,兵马俑的发现者,这么多?年以来?,仍然?还是?一个?争议的?话题?,究竟是第一个挖掘者是发现者?
但是这些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在2018年,馆长赵康民离世了,与此同时,其中几位见证人“老杨”也随着年月流逝离开了,而这个争议问题也慢慢的被遗忘了……
请问秦陵兵马俑的第一发现人究竟是谁?
秦兵马俑发现人的种种说法
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我们是2005年 11月29日从延安回来以后看的。我十年前到这里看过,当时设备还很简单,现在修起楼房,建好了展出大厅。不愧为世界八大奇迹的气魄。秦兵马俑据《史记》记载曾动用七十多万人花了37年的时间建造。从这个数字看就非同小可。它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它的发现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我们的导游小吕说, 兵马俑的所在地西安临潼区西杨村有个农民叫杨志发。1974年当时还是生产队,当年天旱,他和几个社员负责打井抗旱,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地下有几个泥做的人头,他们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出于好奇而带回村里,村民看了,有的说挖出了鬼,有的说是挖出了当年的城隍庙,迷信的村民给城隍烧香膜拜,有的不知是凶是吉心中惶惶,有的人家里死了人埋怨杨志发触犯了了神灵,要杨志发充当孝子,披麻带孝乞求神灵赦免。这样搞了一阵子,杨志发害怕了,为了避免人们的责难,他跑到山上躲子起来。
挖出泥人头的事后来传到一个记者的耳躲里,这位记者蹬着自行车到这条村里进行实地观看,并带走了两个陶俑。其实他也不懂这是什么东西,仅据他的知识找到了县文化馆的熟人研究。文化馆开始重视这一发现,从而逐级上报到北京。北京博场馆很重视这一发现,专门派人到现场,最后带走了几车陶俑进了京,经过多方考证证实这是秦俑,从而轰动了世界。有一年英国女皇访华,到西安时安排参观兵马俑,女皇提出接见兵马俑的发现者,有关部门找到了杨志发见了女皇,女皇请他签字留念,当时杨志发大字不懂一个,便在纸上按了个手印。后来当地领导找了有名的书法家教杨志发学签字,并任命杨志发为兵马俑展览馆名誉馆长。自此杨志发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练习写字给游人签名留念,为展览馆努力工作。现在人们在赞领杨志发的奉献精神。
这个故事使我久久不能忘记,但对一些情节我半信半疑。 “新中国的农民连自已的名字也不会写吗?” “新中国的农村迷信到要迫逼一个偶然发现陶俑的人为死者作孝子吗?” “逼迫他的势力来自何方?”我百思不解。后来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是事出有因,还牵涉到《广州日报》、《杂文选刊》、《读者》三家媒体的一场官司:
2002年1月4日,《广州日报》“每日闲情”版刊登了署名赵牧的杂文,题目为《三个画圈人》。该文以鲁迅小说中人物阿Q为陪衬和比照,指名道姓地对杨志发作了失实的报导。该文把杨志发说成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访华到西安参观兵马俑时,求见兵马俑发现者,在工作人员的劝导下,“杨志发哆哆嗦嗦在本子上画了三个小圆圈。”该文还为了论证“命运”、“喜剧”,更是编虚造假说,“上头指示安排当地最有名的书法家教杨志发练了几个月书法——专练签名”,“杨志发被任命为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据说月薪8000元人民币,据说如今年逾70的杨志发如果每月在馆内坐馆10天,为中外游客签名,还可另得5000元津贴……”
2002年3月,《杂文选刊》第三期“人生解读”栏目全文转载了《三个画圈的人》,同时还特意配了一幅题图漫画,题图中一小人物张开双臂扎于巨人的牙齿之间,文尾对题图注释道:“有时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实在不是自己能掌握的,往往是被某些人的嘴在一张一合之间就定了乾坤。”…..
2002年6月,《读者》第12期“社会”栏目也全文转载了《三个画圈的人》,同时也配以插图,将杨志发绘成同阿Q,一律衣衫褴褛、屈膝叩首,眼巴巴地看着正在转的钱币,其旁放有斩牌和锄头,并有一个挂“哨子”的人居中裁判。
杨志发面对三家媒体对他的丑化和贬损。认为自己出生于1938年3月,小学文化程度,1958年参军,1964年退伍回乡务农,曾担任过大队民兵连长,多次担任生产队长,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同村民为生产队打井时,挖出了埋藏的秦兵马俑,1995年6月,被秦兵马俑博物馆旅游服务公司请去为游客签名,1998年6月,在会见来参观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时,曾将签好名的书送给了克林顿。给旅客签名留念是事实,但未担任秦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更无8000元月薪及5000元津贴这一说。三媒体刊登、转载及配有题图《三个画圈的人》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向法院起诉三家媒体。
临潼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迅速组成了合议庭,并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开庭时,第一被告广州日报来人同原告杨志发达成和解协议,由《广州日报》在该报“每日闲情”版刊登致歉声明,为原告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原告人民币4000元,法庭予以准许。
被告《杂文选刊》杂志社答辩称,《三个画圈的人》没有对原告构成侵权,该篇文章均选取于新闻媒体的报道,文章行文也看不出对原告的贬损和丑化,文章突出的是原告淳朴、敦厚的老实农民形象,任何读者阅读此文均会对原告产生敬意,而不会有什么讽刺与丑化之感。认为原告索要精神赔偿于法无据,是借诉讼之名行炒作之实。要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但未出庭。
被告《读者》杂志社未答辩,亦未出庭参加诉讼。
2002年11月8日,临潼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报刊、杂志对发表的用真人真实姓名的作品,负有核实事实的义务,反映的事情应当真实。《三个画圈的人》的作者,编造虚构事实等情节,《杂文选刊》、《读者》杂志社转载时又加配了明显贬低、丑化原告的插图,给原告的名誉造成一定侵害,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之规定,判令《杂文选刊》、《读者》杂志社为原告杨志发在各自刊物上发表恢复名誉、清除影响,并各赔偿原告名誉损失2万元及承担诉讼费用。
宣判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诉,判决书已发生法律效力。”
看了法院的判决,我对兵马俑的发现者有了一个较清楚的了解。但还有没有其他发现人呢?2003年10月10日《陕西日报》发表记者成全勃以《临潼出现4名“秦俑发现人”为题的文章说明了当时发现秦兵马俑的一些人员资料,谈到四个人:
杨志发
临潼农民杨志发是公认的当事人之一。据杨志发讲,秦俑是他和本村村民王普志、杨彦信3人挖井时发现的。那天,他同往常一样,从家中扛了把老镢头来到井下。当井挖到2米多深时,发现了红土层,这层红土很硬实,但又与生土层不太一样。里面有不少看上去很像火木灰之类的黑色东西。当他一镢头挖向井筒西壁时,一个大土块掉下来,土坑坑里露出一个圆圆瓦器,继续挖,挖出了一个真人大小的“黑瓦人”,再往下挖,又挖出了这个“黑瓦人”的头。第一个兵马俑就这样重见天日。当时,他们3个人将这个兵马俑搬运到井上。最初,谁也不认识这是个啥文物,只是觉得很像庙里的神像。再后来,他们和村中的几个人,用架子车把出土的七八个神像运到了临潼文化馆。王普志、杨彦信这两位“发现人”现均已离世。
杨培彦
据今年75岁的杨培彦老人讲,秦俑是他和杨志发等8人集体发现的。8人中,4个“发现人”都已去世,现在仅剩下了他和杨志发、杨新满、杨全义四人。老人回忆说,当时,他在村上当队长,下面有3个组。毛主席号召兴修水利,公社指示打井抗旱,他和副队长杨文学一人拿竿子、一人拿线绳,先画的井位。那井叫“大坑井”,直径4米。那年3月天气很冷,大家干累了就在井下“歇暖暖”。这口井是由他领导打的。打到快3米深,发现了红土。“淘井”淘到4米时,发现了一层“铅砖”,并挖出了七八个残缺不全的兵马俑。兵马俑大多数都是东边一条胳膊,西边一条腿,上边一个身子,下边一个头。大家轮流干活,因而是“集体发现的”。是他向公社领导做的汇报,并安排杨志发往临潼文化馆送的。送的时候,他还用纸将车上的文物给盖上。
杨新满
杨新满讲,县博物馆只承认自己和杨全义、杨志发、杨彦信4人是“秦俑发现人”。1995年5月时,县文化馆馆长赵康民给他和杨志发、杨全义3个人补发了“发现人”证书。而杨彦信在发现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赵康民
今年68岁的赵康民曾任临潼县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据赵康民介绍,当时打井的农民有6个,分别是杨全义、杨志发、杨彦信、杨新满等。1974年3月25日,他们开始打井,27日碰上坚硬的红烧土和夯土层,29日杨志发在井壁西壁上挖出兵马俑之后,陆续挖出七八个兵马俑个体。他们都不认识这是重要的文物,更不知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因而被运上井的兵马俑残体被扔在地上无人问津,有的俑身蹲着,俑头被架到树上,一些善男信女还对着点香烧纸。挖出的“铜箭头”(即驽机箭头)还被当废铜烂铁卖进了废品收购站。直到兵马俑被挖出的第28天,也就是1974年的4月25日,才向公社书记付永仁作了汇报,付安排文书李淑芳打电话向县博物馆报告,“秦俑”的命运才出现了转机。当时,我在县博物馆任文博专职干事,接到李淑芳电话,立即和副馆长王进成、工作人员丁耀祖骑自行车赶赴现场,通知立即停工,进行发掘。发掘中,参与的村民就多了。根据这出土的“铅砖”与秦始皇陵出土的“铅砖”一对,以及“瓦人”服饰及“铜箭头”,我当时推断并命名其为“秦武士陶俑”,属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正式发掘后又发现了陶马俑,才有了“秦始皇兵马俑”这个统一的称谓。就是因为发现并命名,自己被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被评为全国文博战线先进工作者。赵康民说,根据《辞海》,“发现”一词的解释,“本有的事物或规律,经过探索、研究,才开始知道”叫作发现。由此判定,自己才是当之无愧的秦俑发现人”。
为了更清楚一点了解这个“考古”的实况我还看了《三秦都市报》记者赵福生以《秦俑发现人杨志发昨来本报接听热线回忆当年难忘一幕》一文是这样写的:
“昨日上午,68岁的秦俑发现人杨志发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友谊商店总经理张建军陪同下做客本报新闻热线室,与读者在电话中交流“发现秦俑”与“文物保护”等话题。
杨志发在接听读者询问中,讲了当年发现秦俑的经过:1974年3月29日,他与村民王普志、杨彦信等人像往常一样,扛了把老镢头来到井下继续打井。当时井已挖到了两米多深,出现了红土层,里面有不少看上去很像火灰之类的东西。这个井叫方坑井,直径4米,大家轮流挖土、运土。当轮到他下到井底挖土时,一镢头挖向西边的井壁,挖到了一个硬东西上。土块落地,井壁露出一个黑东西,再挖,挖出了一个像真人一般高低大小的“黑瓦人”。这样,第一个兵马俑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世界第八大奇迹就这样在他那把老镢头下震惊了世界。
秦俑发现后,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对外正式开放后,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外国元首纷至沓来。众多游客要求与发现人见面、合影、请发现人签字留念、听发现人讲述发现奇迹的经过。由此,杨志发在他58岁那年,被秦俑博物馆友谊商店的张建军总经理聘进店内,“坐堂”签名售书,从此杨志发告别农业生产,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工资。”
这就是秦兵马俑发现的大体过程。我相信杨志发的介绍。但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及具体人在当时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等等我无从考证,作为一个旅游者只是了解一下作为饭后茶余的议论话题而已。在我们生活中也往往遇到一些本来很简单的事,却被复什化了。
第一个发现兵马俑的农民是谁?
关于对兵马俑发现权之争,文物价值,与媒体舆论作用的几点思考
一 谁发现兵马俑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充分保护和利用文物的现有价值
毋庸置疑,杨新满等9位农民是最早发现兵马俑的。 而声称自己是发现人当时的那个文化馆的同志理由是,发现人是指发现了价值而言,并非只是简单的发现。而且经过一些媒体的报道,反而成了“秦俑发现第一人”,在他的眼里,是他第一个认识到那些兵马俑的价值,然后鉴定修复并得到文物部门的重视和认可。
但是,“发现”该如何界定,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让博物馆来作这方面资格认定,也没有依据。我认为是谁发现兵马俑并不重要。这几个农民只是无意中发现的,他们当初并不知道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而现在,随着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开始搞签名售书此类的商业活动,要求主管部门确认其发现权等与个人利益十分密切的事,我觉的似乎有个人私利意识的倾向,当初,他们是没有费很大力气发现兵马俑的。
而那位与农民争发现权的文化馆工作人员同样是出于私人利益的考虑。
在《文物保护法》有这样一规定,发现文物并及时上报或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单位和个人,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从这点上讲,我们应该尊重真正那些对文物保护有贡献的人。
我的总观点是---谁发现兵马俑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充分保护和利用文物的现有价值. 至于兵马俑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这需要学界的人士去研究,但有一点必须指出,推翻任何一方都不是目的,谁在这些字眼上赢了对方并不是大赢家,并不是说你是对的,你的学问就有多么个高深。倘若争论的结果是南京那个搞建筑的人赢了,我们的有关工作者必须检讨自己犯的学术不严谨错误。
我有一个提议,我觉的叫成“秦始皇陵附近的兵马俑”最合适。这样,谁也不会置疑。而学界,博物馆方面也不会“丢面子”。
文物是祖先留下来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诸如秦始皇兵马俑这类为数不多的国宝级文物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见证,像一只无形的手,招呼着过去,要求后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这只看不见的手同时指引着未来,他告诉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失!!!
众所周知,除历史,艺术,科学之外,文物最大的现实价值就是开发其旅游资源,给各级财政创造收入。然而,这仅仅是文物最表面的价值,而开发利用的最大前提是文物不受损害。
二 我们该做什么与媒体舆论的责任
前几个月,某香港媒体爆出了“兵马俑百年之后将变成煤坑”惊人消息。后来得知是又一次炒作。时下的某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要么夸大事实,混淆视听,要么造谣,要么胡乱吹捧。从我们个人来讲,有一些人,比如咱们学博物馆专业的一些同学老是批评指某个博物馆有毛病,某个命名不合理,某个报告不科学等等。谁都承认在一些领域的一些方面有问题,可是,在批评之前,我们应该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这样,偏见才会少一些。只有实事求是,我们的观点才会更客观。
以“兵马俑百年之后将变成煤坑”为例,一开始, 我们相信是真的,跟着附庸。好像人家博物馆一点事都没做,等着我们去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保管部主任赵昆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这是旧事重提,而且无比夸大。”原来,早在1994年,专家在对兵马俑博物馆2号坑发掘之初,几件出土的兵马俑的确染上了霉菌,由于当时空气对流比较差,潮气一时散不开,又是在夏天,土壤很容易就产生了霉菌,这是不可避免的。当时,专家就采取了喷洒防霉剂等措施,天天给这几件兵马俑喷药,很快霉菌就被灭绝了。如今遗址内的土坑变得比较干燥,霉菌没有生长的条件,基本上都消失了,现在的兵马俑身上是看不到霉菌的。
在以发现权之争为例,几个农民之所以要求主管部门确认其首先发现兵马俑,不无与我们的媒体曾经吹捧那个文化馆的同志为“秦俑发现第一人”有关。再者,对我们学习研究的人来讲,谁发现的与我们没太大关系,还是前面提到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全社会大力宣扬对文物的保护,宁可不要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把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
新闻调查: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权”之争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6日 09:04 新闻晨报
12月10日上午,秦始皇陵脚下的陕西农民杨新满、杨培彦、杨全义等3人代表9名发现人将"关于秦兵马俑发现人资格认定的申请报告"交给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当地文化局,要求省级文物部门正式确认他们对兵马俑的"发现权"。
他们说自己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省级文物部门颁发一个"兵马俑发现人"的证书,并贴上他们的照片盖上钢印,使他们名至实归。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星迹争霸 激情竞技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无限下载MP3你作K王
尽管生着火炉,入夜的屋内还是有些冷,杨新满靠近火炉坐着,若有所思。火的光亮从燃烧的煤块上映出,照在一张憔悴苍老的脸上。今天,是他们3人向有关部门提交兵马俑“发现权”申请报告后的第5天。
“还有3天,就是18号,我们的‘发现权’要求可能会有一个结果。”这位当年兵马俑的发现人对晨报记者说:“假如没有被确认,我们将通过法律要个说法,否则,已经去世的其他5个发现人都不能原谅我们。”
然而,晨报记者今天从临潼县文化局获悉,因为“发现权”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政府不可能为他们确认此要求。
发现人干起了签名售书
12月14日早上7时,临潼区以东14里,“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旁的下和村西杨组,66岁的杨新满准时起床,准备出门。
从1995年开始,这个当年一撅头挖出沉寂千年奇迹的农民,告别了土地,过起上下班的生活。他必须在8时赶到秦始皇陵园内的一个商店,替店老板签名售书。
同一时间,兵马俑另外发现人之一的杨培彦、杨志发也要去签名,不过他们是到兵马俑博物馆内的两个商店。
杨新满说,自己读过6年书,在9个发现兵马俑的打井农民中文化程度最高。
不过,第一个干签名的兵马俑发现人却是杨志发。当时,杨志发有一个专门做宣传兵马俑书籍生意的亲戚,但他的书卖得并不好。后来他就找到杨志发说:“爷,你是兵马俑的发现人,你把你的名字签到我这书上就好卖了。”
经不起亲戚的纠缠,杨志发答应了,并得到一个月300元的工资。同时,杨志发红了,作为兵马俑的发现人同克林顿合影,还出国到过日本。
早上8时,杨新满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桌上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兵马俑发现人杨新满。杨新满说他拿固定的工资,一个月有1000元,卖书没有提成。
因为是冬天,来秦始皇陵园的游客不是很多,一个上午,杨新满没有见到一个游客前来索求签名。
直到中午12时许,杨新满才替一名外国游客签了第一本书,是本英文版的《发现兵马俑之谜》,价格130元。在书的扉页上,杨新满用专门的签名笔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兵马俑发现人杨新满”后,外国游客向他竖
起了大拇指,用英文说:“You are very good.”杨新满甚是自豪,用英文回敬:“T hank you.Bye bye.”
这天,杨新满总共签了9本书。
发现人临终前不忘争名份
晚上下班后,记者陪同杨新满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显得很沉重,询问记者:“你说权威部门能不能把‘发现权’的名号给我们?”
“我也不好说,毕竟没有这样的先例。”记者回答。“不瞒你说,从1985年开始,我们几个发现人就要求权威部门给予确认,当时许多兵马俑的发现人还在世。”杨新满说:“现在兵马俑博物馆在介绍兵马俑发现时,只模糊地说,1974年农民打井时发现,为什么不提我们9个人的名字,这不公平,如果没有我们,能有这个震惊世界的奇迹吗?我们也明白文物是国家的,但这和‘发现权’并不冲突。”
杨新满希望,至少省级文物部门给他们颁发“兵马俑发现人”的证书,并贴上他们的照片盖上钢印。他还想,如果可能的话,在兵马俑博物馆内的1号坑前,将他们9个发现者的名字刻在上面。
“否则,我们说自己是兵马俑的发现人总觉得不踏实。”杨新满说,这就是他们之所以要追讨“发现权”的根本出发点。
杨全义说,当年发现兵马俑的几个人都感到一种不被理解的失落感。几个月前刚刚去世的另一个发现人杨文学临终前还叮嘱他:“老杨,你一定给咱把名份争到,那是咱一生的英名啊!再不能让别人说咱闲话啦。”
发现人遭遇李鬼签名
另一个令杨新满坚定地讨要“发现权”的原因是,周围出现了多名“兵马俑的发现人”。
杨新满告诉记者,现在兵马俑博物馆周围,以“兵马俑发现人”名义签字售书的人有十几个。“事实上,当年的9名发现人,除我、杨培彦、杨志发、杨全义4个人还健在外,其他5个人杨文海、杨文学、杨彦信、杨宜洲、王普治都去世了。”杨新满感慨地说:“有时,李鬼倒真成了李逵,真正的发现人却得不到尊重。”
还有一件事情令杨新满感到不可理解。一个当时文化馆的同志现在也称自己是发现人,而且经过一些媒体的报道,反而成了“秦俑发现第一人”,在他的眼里,9个当年打井的农民都不是真正的兵马俑发现人。他的理由是,发现人是指发现了价值而言,并非只是简单的发现。而恰恰是他第一个认识到那些兵马俑的价值,然后鉴定修复并得到文物部门的重视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