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公布初评结果,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脱颖而出、进入终评,这是安徽唯一进入该评选终评的考古发现。
1921年,我国开始对位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迹进行考察,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站在中国考古百年历程的重大节点上,“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项目能够全面反映百年考古的重大成果。
据悉,经过全国各地文物主管部门审核、专家提名,确定321项候选项目参加“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各专业委员会以及各省区市文物考古研究机构相关专家组成评委进行推荐,并在投票时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等多角度综合评审,最终按照得票数前160项考古发现入围终评。
·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为距今5800年至5300年前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
凌家滩遗址发现了一处保存较好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这是目前国内所知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好、功能分区最为完整的大型环壕聚落,为全国罕见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凌家滩先民有规划地营建环壕,与后世的“护城河”作用相似,有抵御自然风险和其他部落进攻的双重功能。
凌家滩遗址是当时巢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的一个大型区域中心,在它的周边有数个小的聚落群体,是一个“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结构,成为凌家滩高度发达的有力支撑,中心与周边的等级分化十分明显。
“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环壕聚落”的发现,昭示着凌家滩已经迈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将中华文明史至少提前到5300年前。
凌家滩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玉石器等1100多件,玉龟、玉版、玉人、玉勺等100多件一级文物现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来源:安徽日报
安徽凌家滩遗址
安徽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村,总面积约为160万平方米,距今已有5000多年,已经出土的珍贵文物有精美的玉礼器、石器、陶器等。凌家滩遗址号称安徽在新石器时期最重要的发现,到底出土了哪些重要文物呢?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发掘出土大批精美文物,其中玉器多达1000多件,反映出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
石之美者,玉也
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古人发现一类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而且有着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的“玉石”。由于它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使它渐渐由仅供少数人使用的装饰品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这一时期的“玉器”并不完全是由现代意义所指的玉石所制作的,它可以是玉,也可以仅仅是漂亮一点的石头,如与变质大理石矿共生的透闪石原矿。
玉,石之美者。用咱们现在的大白话,就是说史前玉器中很多都是石头做的。接下来就带着大家去欣赏几件凌家滩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呸,凌家滩遗址中出土的“玉器”。
玉龙
“玉龙”呈扁圆形,首尾相接,吻部突出,脑门上阴刻的线条呈现皱纹,龙须、嘴、眼都刻画的十分细腻。在接近尾部的一侧有一可穿线系挂的小孔。沿环一周外侧刻一规整的弧线,表示脊背线,与脊背线相连的有17条向外放射的斜线,表示片片龙鳞,生动而形象。
玉龙是凌家滩遗址出土的最有特色的玉器之一,它的形象也常常用于凌家滩遗址的代表,含山博物馆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就借鉴了玉龙的造型,不仅外墙面用的是玉龙作为装饰,从空中俯视博物馆,就是一个首尾相连的“玉龙”。有密集恐惧症的观众,去含山博物馆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整个外立面都是这样的“小玉龙”,画面太美,小编就不放图了,大家自行脑补吧。
玉鹰
玉鹰造型独特,外表健美,性情凶猛,呈展翅飞翔状,鹰首侧向傲视,鹰嘴如钩,鹰眼用对钻穿孔表示。胸部饰以八角星纹,中心作一圆孔。双翼作猪首形。八角星纹象征着太阳。这件玉鹰可能是可能是祭祀用品,也可能是三个部落联盟的图徽。
整件玉鹰除了造型优美,做工精湛外。最让我感到不解的是为啥将自由飞翔的老鹰的翅膀做成“猪首”的形象?这是想表达鸟飞上天,把牲品带给太阳神?还是在鸟图腾的基础上,融入了史前猪文化崇拜的背景,一起去遨游太空?
玉人
凌家滩出土的玉人有站姿和蹲姿(也有学者认为是坐姿)两种。均以浅浮雕技法制成,体态比例匀称,身体魁伟,头戴圆冠,冠上有尖顶,腰间系一条斜纹装饰的腰带,浓眉大眼,细腻的刀法显露出上唇的八字胡须,两耳饰有环孔,两臂上佩有环饰。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体雕像,它们的出现,表明人们由对物的崇拜转为对氏族首领的崇拜,是人代表神意权力观念的确定。更值得一提的是玉人上有对钻的小孔,孔眼直径竟然只有0.15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那么细!所有的钻孔的磨擦痕都十分规整、平行,如此细微的管钻就是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只能用激光才能完成。
在我们想象中,五千多年人类虽然过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但生产生活还是极不发达的,应该还是裹着兽皮树叶生活的,但是玉人的出土,说明早在五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织造技术。如果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不走光起码是可以保证的了。
玉璜
凌家滩遗址中出图的玉璜数量众多,有半璧形、桥形、弧形等。出土的玉璜个体都比较大,制作精良。有的璜制成两部分,缀合而成,缀合部位有孔和暗槽相连,有的璜两端各雕琢成龙、凤、虎等圆雕形态,有的璜的外弧边上雕琢上多种齿牙,有的璜顶部雕刻成牙状或是伞状,可谓是造型各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凌家滩先民对审美的追求。
看到这几件珍贵文物,我只想弱弱的问一句,那个玉龙凤璜,到底哪一端是龙首,哪一端是凤首啊?还有那个虎首,5000多年的老虎和现在的不是一个品种么,这刻画的也真真的够抽象了?在佩服凌家滩先民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我们考古专家的辨识力。
八卦刻图玉版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原始玉八卦的刻图玉版。玉片雕刻的纹饰上,圆中心的八角星纹应代表太阳,圭形纹饰表示东、西、南、北的四方和八方,以八数为天地维纲,应与卦卜和历法有关。反映了5300年前凌家滩人的原始哲学思想。这件长方形玉片与玉龟叠压在一起同时出土,龟应为史书上记载的龟卜,龟、版应都是占卜工具。
厉害了word哥,你没有看错,这真的是一件占卜工具。5000多年以前,我们的老祖先就会算命啦!只是好奇,那时的算命先生也像我们现在一样么,戴个墨镜,拿个棍子,自带小板凳,坐在马路边?
玉猪
2007年凌家滩第五次考古发掘出土了1件用“玉石”雕刻的猪型器件,全长72厘米,重达88公斤。猪的嘴、鼻孔、眼、耳俱全,并有一对獠牙,形态十分逼真。这是目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发现最大、最重、年代最早的玉猪。
前面介绍的几件“玉器”,可以勉勉强强把他们当作玉器啦,但是当看到这件“玉猪”时,真是瞬间凌乱了。这是玉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