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离开文物说不了历史的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灶物者,阅读更多专业却有趣的考古、文物故事!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接陕西省。天水是六盘山和秦岭的过渡地带。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文明兴起之地、文化交流之地。
“八千年文明看天水”。相传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都在这里诞生。这里是周朝的龙兴之地,是秦人的故土,是古代丝绸之路重镇,是多民族融合交流之地,也是文化融合之处。
2006年,考古工作者在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乡马家塬这个地方发掘了一个墓葬群,被命名为马家塬墓地。马家塬墓地2006年首次发掘,次年就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2021年中国考古学成立一百周年之际,马家塬墓葬又入选了“新中国百大考古发现”名录。学界最喜欢用“揭开西戎面纱”来形容马家塬墓地。
秦与西戎
“西戎”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晚期的《诗经·小雅·出车》:“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戎”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对于非华夏部族其他北方少数部族的统称。这些北方少数部族大多以游牧为生,没有固定住所和文字,对他们的研究只能基于他人笔下的史书。
马家塬墓葬从2006年开始发掘,到2019年底,经过13年的发掘,共发掘墓葬77座,祭祀坑3座、车辆68辆,随葬品万余件。高等级的墓葬和文物为先秦历史、西戎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一手资料。
墓葬等级明确。墓地以大型墓葬M6为中心,其他中小型墓葬南北成排、呈半月形分布于M6的北部和东西两侧,呈现众星捧月状。围绕M6,,可划分出3个小中心,即墓地东部的M16、M18,中部的M1、M4,西部的M41、M45,这3组6座墓葬属于整个墓地中规模仅次于M6的第二等级中型墓。
根据考古碳-14测年,判断墓葬时间为公元前350年左右。看到这个年份的时候我脑海中就闪现出了一个人——秦孝公,后来具体查了一下,这个年份果然是秦孝公在位、支持商鞅变法的时间。
秦孝公嬴渠梁是改变了秦国及战国历史走向的重要人物。他20岁左右继承君位,那时候的秦国外有强敌环伺,内部积贫积弱,他向天下求贤,引卫鞅入秦,实施变法,奖励耕种、军功授爵,提升了秦国的综合实力,并迁都咸阳,为秦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考古工作者在M3发现了一件“鎏金青铜茧形壶”。
茧形壶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及周边地区的特色青铜器。因为它的肚子有点像我们常见的蚕茧,所以被称为“茧形壶”。
这件茧形壶非常精致,颈部环状装饰有29枚贝壳纹。前后部分贝壳纹下面有神兽纹。通体有瓦楞纹,每隔一个里面还有蟠螭纹。
最最重要的是,这件茧形壶底部有个“鞅”字,它也是整个马家塬墓葬群1600多件出土文物中唯一一件带字的器物,足可见当时“商鞅变法”的影响力!而且带字的茧形壶全国也仅此一件。价值可见一斑。
从中原史书的角度看西戎,他们世代与秦人杂居,被秦人镇守、征服。但放眼更大的舞台,商周时期,整个亚欧大陆最为活跃的就是西戎这样的游牧部族,他们在草原和绿洲之间迁徙,踏马驰骋,加速了物品交换、文化交流和融合。
色彩斑斓马家塬墓葬群不论是墓葬本身还是出土文物都很有特点。关于墓葬的特色、车马器、金器我在《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文物常在展览中出现,神秘的马家塬》这篇文章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这篇文章是想说说另一类在马家塬墓葬大量出土的文物。我用颜色来代指。
红
马家塬墓中发现了很多肉红石髓珠。“肉红石髓”和玛瑙一样都属于玉髓类矿物,但它的颜色比玛瑙浅,多呈橘红色。它的硬度比玛瑙低,而且没有玛瑙最明显的条带纹路。
马家塬墓葬出土的肉红石髓大多为有穿孔的珠子,最常见的是瓜棱、竹节、六棱这三种(见下图)。
这种形状的红色珠子最早在中亚两河流域及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谷有发现,应该是游牧部族交换获得此物,然后和中原北方的诸侯国进行交易,把它们带到了中国。
白
考古工作者在马家塬墓葬中发现白色的“玛瑙”,比如说,M6出土的“玛瑙环”,这个其实是水晶。
很多人都看过《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一双具有魔力的水晶鞋,让王子成功找到了那个舞会上让自己心动的姑娘,然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西方很多的巫师,要有一个水晶球来制造神秘氛围。现在很多使用水晶做饰品的品牌也来自西方,所以说起水晶总是会不自觉地和西方文化结合。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水晶的国家之一。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8000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发现过水晶珠,而后在红山、凌家滩处遗址、墓葬中都发现水晶制品。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水晶使用最多的一个时期,也有不少制作精美的器物,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是中国禁止出国(境)展览的195件文物之一。
杭州博物馆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水晶生产地,靠近山东的江苏东海县,现在依然有“水晶之都”的美称。马家塬墓地中的水晶就来自于距它千里之外的齐国。
蓝和紫
蓝和紫代指马家塬墓葬中出土的近似于玻璃的珠子。它们有的作为车饰有的则是分散在墓主人身边。这种珠子被称为中国蓝和中国紫,它是吸收外来物品,并中国化的一个完美体现。
玻璃制造工艺起源于埃及,最早的玻璃珠发现于埃及十七王朝(公元前1700~1500年),相当于中国的商朝。很多人把这样的珠子叫做“费昂斯珠”。这个词语是单词“faience”的音译,意思是“精巧彩色陶器”。在翻译一本埃及百科的时候,埃及彩色的釉陶就用这个单词。因为最初的玻璃器和彩色釉陶呈现的感觉一样,所以就有了费昂斯这个称呼,费昂斯珠就是这种玻璃材质制作的珠子。
埃及费昂斯项饰
3000多年以前,费昂斯珠穿越地中海,到达中东,当时生活在中东的游牧部族,在战争、迁徙的过程中到达费尔干纳,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达天山,并逐渐向中原传播。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工匠已经可以自己制造这种玻璃珠,形成了有别于西方钙钠玻璃的铅钡玻璃体系。在颜色方面更是有了中国蓝、中国紫这样的代表颜色。
美国佛利尔研究在研究中国战国至汉代彩绘颜料时候,得出了一种特殊的蓝色和紫色,把它们命名为中国蓝和中国紫,因为在秦汉时期的壁画等地方多有发现,所以也叫作汉蓝和汉紫。汉蓝和汉紫的发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两种颜色并不是天然的,而是由人工合成的。人工合成颜料,在2000多年前绝对可以算是黑科技。马家塬墓葬的珠子,是实验中最早使用汉蓝和汉紫颜色的文物,可以说这是最早的“中国蓝”和“中国紫”。
汉紫八棱柱
珠襦敛葬马家塬墓出土了大量的汉蓝汉紫珠,这些珠子大小、颜色基本一致,应该是大量统一制作。
这些汉蓝、汉紫珠和肉红石髓珠、绿松石珠、蜻蜓眼及金银珠、金管饰等串成一组,成为用来陪葬的特殊装饰——珠襦。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马家塬 M18 号大墓出土
珠襦简单地说就是贯珠为饰的短衣,是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敛服配饰。
以珠襦敛葬于西周时期开始流行。3000多年前的西周已经和北方游牧部族及更西方的地区有贸易交换,费昂斯珠、蜻蜓眼玻璃珠、肉红石髓珠等成为贵族用来装饰的重要物品,也常用来装饰珠襦。
西周王室对珠襦的喜欢影响到周边诸侯国及更远的地区。我们来看这件文物: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1992年出土于山西临汾曲沃县曲村M63墓(晋穆侯次夫人墓),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中国195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这件组玉佩复原长度约158厘米。由玉璜、玉珩、冲牙、玉管、绿松石珠、玛瑙管等组成,大致有三列,共有204件。可以说这是目前考古发现最为精美、最有代表性的一件珠襦。
西周灭亡后,使用珠襦葬俗依然存在,但和之前西周那种讲究形制、礼制不同,更加体现出列国特色和地域风采。
考古工作者在马家塬几乎每个墓葬都发现有珠襦的痕迹,我们来看看经过文物工作者复原的M4中的珠襦。
刚打开墓葬的时候,因为时间久远,这些珠子已经散落,根据位置可以大致确定,面部至胸前有汉蓝、汉紫、铅白珠子组成的 “8”字型串珠,可能为覆面的边。 在墓主人的腰部还发现有镶嵌满珠子的腰带,下面还缀着一个用珠子“编编织”的袋子。
M4中的珠襦只是马家塬墓葬中使用串珠作为陪葬的一个缩影,和周文化腹地相比,马家塬墓葬的珠襦使用玉器较少,他们更多以黄金牌饰作为主装饰,再用各色、不同材质的珠子穿缀,颜色丰富艳丽,少数民族风格突出。
我在看这部分资料的时候觉得特别有意思,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一:最早是北方的游牧部族把西边的一些宝石、玻璃珠带到中原。步骤二:中原王朝得到这些物品后把他们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并在技术上做突破,让它们本土化,不仅实现了“费昂斯自由”,还创造出了新的工艺和色彩,向周边辐射。步骤三:北方的少数部族吸收了中原的“珠襦”文化,并把它和自己的审美相融合。
马家塬墓地项饰
这三个步骤就构成了一个双向的闭环,缺少任何一方,文化都不可能以现在的面貌呈现出来。
甘肃出土战国时期金器,上面镶嵌有玻璃
当时居住在张家川的这支西戎部落东边紧邻秦国,北边临近内蒙古,向西北可通青海、新疆,文化面貌多元而独特。马家塬墓葬出土的很多文物在研究中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群雄争霸,在这片舞台上的不仅有五霸、七雄,还有很多的少数部族,他们在其中或战、或交流,成为中国民族初步融合、中华民族初步形成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