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考古,相信除了少数“圈内人”,至少百分之九十的吃瓜群众,第一反应是挖墓。
真正了解一些考古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考古的工作对象是丰富多样的,古墓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实中也没有哪个考古工作者愿意说自己就是个“挖墓的”。
但不可否认,墓葬考古是考古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很多公众走进考古的切入点。这是因为墓葬相对于遗址,更容易引发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墓葬中往往能发现成批的完整的随葬品,这也是其他遗址所难以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通过电视纪录片甚至是盗墓题材的作品,如今大众对古墓也可以说耳熟能详。不过,真正的古墓究竟是什么样的?那些传说中的机关暗器是不是存在?在考古工作中,古墓又是什么样的存在?这些问题恐怕就不那么容易搞懂了。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来介绍古墓的原因。
为什么人类会需要墓葬?
首先,是功能需求。
在人类的初始阶段,可能存在随意抛弃尸体或者干脆将其吃掉的行为,但是这些做法都存在诸多隐患,比如随意抛弃可能会吸引野兽,腐烂之后更有可能传播疫病。
所以,埋藏起来自然成为了最好的处理方式。此外,在远离人群的地方进行天葬、放入河湖的水葬等方式也被采用
其次,是情感需求。
很多动物都会对死去的同伴表达出特别的感情和行为,更何况人呢。《荀子》载:“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说得通俗一些,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没有比生死更大的事,对于亲戚朋友后人来说,也没有比操持丧事更大的事了。所以从很早的时候,人类就有意识地在埋葬行为上花心思。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
作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已经十分接近,他们有高级的智商和情感。我们会看到,在山顶洞人的遗骨周围有赤铁矿粉,在一些穿孔的饰品上也有。所以有研究者就提出来,山顶洞的这些遗骸其实已经属于墓葬,撒赤铁矿粉是有意为之,很可能因为红色代表血液、生命、活力等等,所以具有某种神秘的宗教意味。
这样的推测并不是考古学家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而是有着佐证参考的。第一,在欧洲的一些旧石器遗址中,发现了类似的做法;第二,根据现代民族学家的调查,新几内亚的一些部落人群也还存在这样的做法。
信不信由您,但无论如何至少我们有理由相信,最迟在山顶洞人的时代,身后事已经是比较重要的。
除此之外,墓葬也是一种纪念物。
人类社会复杂化之后,家庭、家族的概念逐渐加强,祖先墓地、首领墓地也就成为了维系群体感情的重要纪念物,最典型的例子,每年都要举行公祭仪式的黄帝陵,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黄帝之陵墓,但没人会质疑它的分量。
这里面既有功能也有情感。
不过,山顶洞人实属孤例,其他旧石器时代的人骨化石,基本无法判断原来有无墓葬的存在。而古墓葬大量出现,已经是新石器时代的事儿了。
一方面,新石器时代人口剧增。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农业革命。新旧石器时代的差异,除了石头工具有没有经过细心打磨外,更显著的则在于农业的有无。
日渐成熟的农业,虽然占据了劳动者更多的时间,但提供的丰厚农产品也让人们不必再像采集狩猎时代那样缺乏保障。吃饱喝足,闲着也是闲着,新生儿的数量增加,部落的群体变大。
另一方面,新石器时代的墓葬更容易被发现。遗址的时代距我们越近,越容易保存下来,这个道理不难明白。
所以我们会看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已经出现了成片的墓地。例如在陕西临潼,有一处名叫姜寨的古遗址,距今有6400-6600年,主体为仰韶文化。
姜寨遗址本是带有环形壕沟的村落,坐落于河边的台地上,墓地位于居住区之外的东南方,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600多座墓,成排整齐地分布,明显有过严谨的规划。
姜寨遗址和墓地
那么这些古墓葬当中还隐藏着什么密码,它们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后世的样子?我们后面接着说。
考古挖掘大型古墓时,为何要事先要做“法事”,有何讲究?
考古是一个比较稀缺的职业,我们平常也就是在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考古人物,觉得他们非常酷。那么这些考古人员在挖掘一些大型的古墓是为什么往往会先点一些灯并拜一拜呢,或者说为什么会先要做一些这样的法事呢?到底是有什么讲究?
第一,表示对墓主的敬畏。
有人曾经说过,作为人要常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方可一切顺心,这句话是十分有道理的。考古学家面对古墓的时候,往往也是怀着这样的一份敬畏,而当他们想到墓里面还有墓主人的时候,更是内心会无比的波澜起伏。其实之所以要先进行一些法事主要是因为毕竟一个墓就相当于一个人死后的另一个家,那么要进入别人的家门自然要先送上拜贴了,这个法事就相当于拜贴。
第二,传统迷信的导致。
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中华民族传统迷信的导致,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一直信奉神和鬼的存在,神是人们所尊崇的,而那些鬼则认为是人们死后所形成的。尽管现在每个人已经从内心里清楚世界上是不存在鬼的,但是在面对这样一座古墓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还是有一点的害怕,所以才会进行一系列的法事来让自己心安一些。
第三,进行环境的检测。
最重要的一方面,考古学家在对一座古墓进行开采挖掘研究的时候,主要是想深入研究里面所流传下来的一些古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古董,那么由于墓穴常年封闭,我们难以确定里面的空气是否是安全的,所以就会进行空气是否有毒的检测,然而这个过程往往会被外行的人们认为是做法事。
古代防盗最成功大墓,为什么说古墓就是盗墓贼的刑场?
古代人死后多实行土葬,而且在“视死如生”的观念下,也会厚葬,特别是先秦、秦汉时期,礼乐制度强化贵族的墓葬多有讲究,不仅会修建豪华的墓室,陪葬品也令人十分眼馋。因此,到近现代后,秦汉大墓基本上都已经“十墓九空”,简直成了盗墓贼的天堂。
不过,也有很多贵族在离世之前就想到了可能面临的“下场”,绞尽脑汁想出防盗的手段,比如有的会搞好几个疑冢,出殡的时候几个送葬队伍同时向不同的山头出发,有的把墓葬藏在深山或直接夷为平地,还有的会在大墓的修建上下一番功夫,比如今天我们要料到的这位墓主,以其聪明的才智维护了死后的安宁。
事情还要回到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一年家住陕西省宝鸡市的一位老汉在修建自家的猪圈时突然从地下挖出了一块大型古砖。意识到地下很可能隐藏着一座古墓后,老汉积极地向上级文物部门报告。文物局的工作文员得到这一消息很兴奋地赶往现场,但刚进行了一番初步考察后,就感到心灰意冷了。
原来这座建成于战国中期的古墓,被盗掘得太过严重了,考古队员围着墓冢数了一下,大大小小的盗洞有15个,也就说墓里的文物可能早已被盗掘一空。但考古工作还是要如期进行,可是就当挖掘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令大家惊奇的情况出现了,只见墓葬的土层下头涌现出了一层厚厚分细沙,进而又发现了细沙中八九具早已变成骷髅的遗骸,考古家立马判定这就是一座流沙墓!
流沙墓的上层基本是厚达几米的夯土,夯土之下全是细细的砂石,另外,在砂石下又隐藏着凌空搭建的木板,一般情况下,进入流沙层后盗墓贼基本就不能动弹了。再能力超群者,就算接近主墓室也会因为踩中木板掉进塌陷的巨大沙坑之中,总之,对于盗墓贼来说流沙墓简直就是噩梦。
考古队随后调用现代机械工具掏空内部的积沙,果然又在墓室内的地上发现了很多具被掩埋的遗骸,从沙土层到地下墓坑总计几十具盗墓贼尸骨。古墓简直成了盗墓贼的刑场,墓主用这种奇特的墓室构造方式有效地防止了盗墓贼的盗掘,200平的大墓,里面的文物一件未丢。最终出土了上千件包括玉器、青铜器、漆器等在内的珍贵的古文物。
根据墓中的文物考古家判断墓主是战国中期的一位贵族,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流沙墓,刷新了考古界对战国墓葬的认知。而后2005年,考古界又在河南省上蔡县郭庄村发现了另外一座大型的流沙墓,这座墓的主人也是战国时期蔡国的高级贵族,墓室同样运用了让人叫绝的沙石设计,因此保存了大量诸如青铜升鼎、龙耳虎座方壶、甬钟等一系列珍贵的文物。古代人没有强大的工业辅助设备,盗墓贼缺乏挖走细沙的工具,进入墓室内部就等于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因此流沙墓堪称古代防盗最成功的大墓,它强悍的防盗功能,着实令现代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