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新疆自驾游。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这段旅程,会路过很多古丝绸之路上曾经盛极一时的“神秘遗址”,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和田地区民丰县这个闻名世界的“失落之地”了:
尼雅遗址,位于和田地区民丰县城北100多公里的沙漠中,也是我们这一次沙漠公路自驾游的必经之地。上个世纪末,我国的考古人员联合外国的专家对这里进行了初步的系统的挖掘,确定了它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精绝国”所在地。
头些年,随着各类盗墓、探险题材的文艺作品一度泛滥成灾,“精绝古城”这个原本只存在于考古资料中的普通词汇一夜之间被渲染得玄乎其玄。再加上尼雅遗址这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也不对普通游客开放,“勾引”得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欲罢不能。
那,既然我们都到民丰了,离这“精绝古城”只有一步之遥,怎么也得近水楼台先捞几粒星星吧。于是我就借着这“近在咫尺”的地理优势,特地翻书阅史一番,并好好地逛了个博物馆,加上一路扫听,搜罗了一堆的“线索”,咱就在这篇文章中分享分享。有到不到的,大家权且当个故事看看,解解闷儿吧。
精绝国,是一个神秘地消失于晋代的古西域王国。之所以说它是“神秘地消失”掉了,总结了这么三点原因:
第一,它有“一夜之间”人去楼空的迹象。
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的恶劣环境是不适宜人类聚居生存的,所以史书上也时不时记录着一些“绿洲”小国在遇到不可抗因素时由国王带着全体国民集体“搬家”的传说——咱们之前游记中提到的“达瓦昆”就是类似的一个故事来的。但是——
精绝国不同。
考古学家通过对尼雅遗址的挖掘和研究证实,这个神秘国度,是“咔嚓”一下子不见了的。我们来看这些“咔嚓”的表征:
考古人员在城中的小径上及其周边的空旷区域发现了一些裸露或半掩在风沙中的人类及动物的骸骨,他们的形状,给人以“惊慌失措”的感觉(或许是错觉,待考证);
考古人员通过对精绝城中的民居、畜圈的挖掘和保护,发现,它们的架构都是完好无损的,完全没有被地质灾害侵袭过的样子,更不会是那种集体搬迁之后的空荡:
上图:沙漠中出土的木碗。
佛像和佛塔竖立在主城区的“广场”上,手工作坊里的纺织器具上还缠着线绳,有的人家厨房里的木碗中还留着半碗没吃完的骨头。此外,考古学家在精绝古城的外缘还发现了古尼雅古河道里的木桥,还齐齐整整地横在河床中呢。河道虽已废弃,但水已去,路还在……
上图:精绝古城里残存的佛像佛塔。
从文物大盗斯坦因发现精绝国的痕迹到今天,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百年来,中外学者对于精绝国的猜测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没有个确切的史论。也就是说,精绝国是一个:
我就把答案摆在你面前,你却说不清楚“从前”的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存在。
上图:古尼雅河道。
第二,关于精绝国的史料记载极少。
众所周知,西域有三十六国——这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事实。
上图:民丰境内的尼亚古镇。
公元前,西域的确有三十六国,但是经过断断续续的战乱和分裂,在公元初的时候,它们变成了五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王国——其中就包括精绝国。
再后来,强大的于阗国(今和田地区)又陆陆续续吞并了一批小国,其中又包括这个神秘的精绝国。这个时候《汉书》就有记录了:“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
而在当时,整个“大于阗”圈,连同戎卢、渠勒、皮山、扜弥这几国都算上,统共只有五万人口。你说这地广人稀的,山那边儿强大的游牧部落又时不时来扰个民,导致时局极不稳定。所以当汉朝搞定了匈奴之后,立马任命了一个西域都护,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于阗,连带着周边的六七八九十来个小国,这才算是正式归属了中原统治——其中就包括精绝国。
在极少量史书的记载中,精绝国所在之地曾经是一个贯通中西的城关枢纽,连通着中原与中亚乃至西方国家的重要贸易通道,号称于阗的“东大门”。西行的高僧玄奘路过民丰一带时曾记录了一个尼壤城,说它“周三四里,在大泽中……往来之人莫不由此城焉”。
虽说后人对《大唐西域记》中的这个“尼壤城”是否就是当今的“尼雅遗址”又是否就是精绝国的故址所在地有着很大的争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唐僧”眼中的这片曾经的“西域乐土”虽是一副败落之景,但依然是一片沙漠绿洲。
1700后,当精绝文化再一次浮出水面,人们才知道,原来它一直被以这样的方式珍藏在大漠中。这里出土的文物,让人不禁深深为它着迷……
第三,尼雅遗址出土的“奇奇怪怪”的文物,也确实没有辜负它的“神秘”之名。
上图:3700年历史的“沙漠靴”。
| 钱 币 |
尼雅遗址出土的钱币很特别。它的铸造技术承袭希腊,背面的骆驼和马匹图案源自中亚,正面的铭文却是汉字篆文(无图,请自行脑洞)。
也就是说,在公元初的那几百年中,精绝人使用的钱币是欧洲、中亚、中原三种地域文化的结合体。这不禁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世人,此地在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贸易频繁交流的历史进程中,曾承担过极其重要的“咽喉”之任。而在多国钱币流通于西域的贸易兴盛的那个年代,钱币正面的汉字所传达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我们都知道,钱币正面的铭文通常代表着“官方”的意识形态:“谁和我做生意多,谁就是老大”、“谁是我的老大,我就把谁摆在最醒目的位置”。那么,尽管当时的精绝国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掐住了中西方要道的“嗓子眼儿”,但,将汉字郑重地印在正面的这个举动,说明精绝人归顺、臣服中原的心是坚定的。或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在西域三十六国动荡不安、饱受(匈奴等)游牧部落侵袭的年代里,精绝国人与中原贸易往来是最为频繁的。或许,直到这个国度“突然”消失之前,都是一直翘盼着“东方”(之召唤与呵护)的——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足以说明这一点:
| 纺 织 印 染 |
这是让中外考古界都为之震惊的一件文物:
一方面,这块郑重其事的布料的印染、织造技术比起现代人的手工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它正面所展现的抽象图腾,是游居在小亚细亚地中海沿岸的古代民族的象征(有争议,待考),但位于画面最醒目处的,却依然是八个汉语大字。
然而,没有任何的史料对其有记载和描述,学者们也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一件贡品,还是商品,是官方行为,还是源自民间,总之这件宝贝还没个着落,精绝国就消亡在了茫茫黄沙中……
上图:尼雅遗址古墓中出土的攥在干尸手中的香囊荷包。
事实上,尼雅(及其周边的于阗等西域古国)古墓中出土的众多文物都告诉人们,古西域人的纺织印染技术,在公元前就已经达到极其精湛的水平,那些地毯、服饰及各类毛料绢纱制品的质量与现代纯手工技术无异。而,尼雅遗址出土的纺织品尤其色泽鲜活,花纹灵动,中西合璧,其家居装饰图案中的故事中带着浓浓的古希腊神话风。不过——
上图:尼雅人的衣服,做工考究,款式富有设计性。
不知是否当地人笃信佛教的缘故,精绝人在桑蚕丝织业中秉持了“不杀生”的原则。这里就要多说一句了:我之前去江南旅行的时候,在乌镇、南浔、新市等几个古镇的丝织作坊里见过真丝制品的生产流程,它其实是有点儿……残忍的:
上图:乌镇的纯手工丝织作坊。
一只蚕,正常终老的一生,是从啃食桑蚕叶开始。
蚕宝宝饱食之后会吐丝,将自己缠成一个茧子,之后变成蛾子飞走。这下可糟了,一旦飞蛾破茧而出,优质的蚕丝就会被破坏掉。所以,从业人员就要在春蚕停止吐丝之后及时做一个动作:把茧子放进开水里煮。一方面,这样可以软化生丝的胶原蛋白以得更精良的真丝制品,另一方面,要把蚕烫死,防止其蛹化。而,尼雅遗址出土的蚕茧则告诉人们:
上图:煮蚕茧。
精绝人虽然纺织印染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但他们对蚕蛹却格外慈悲,都是等那蛾子自由生长、破茧而出之后,才用那粗糙、破烂的絮子缫丝的。所以可想而知,精绝人(包括西域各国出土)的早期蚕丝制品质地那是比较糟糕的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之后才得以改善。
在之前的游记中咱们也提到过,10世纪的时候,西域骤然兴起了一个国土面积巨大的喀喇汗王朝,一度吞并了包括精绝国在内的于阗,从此,佛教痕迹一夜之间消失在了这片土地上,取而代之的是伊斯兰教。
上图:精绝国普通民居的门板,做工与现代技艺无异。
| 文 字 |
考古人员从尼雅遗址挖出来了一些木简,见到上面的文字时,不由得大吃一惊。
这种文字叫佉卢文,它起源于2200年前,是古印度阿育王时期的一种官方通用文字。有人可能就说了,精绝国所在的“于阗文化圈”一千多年前本身就是一个“西域佛国”呀,那出现印度的文字……不奇怪的吧。但是,注意了:这佉卢文,虽然是印度人发明的,可在印度本土,它其实并没有流传很久——
两千年前的那一段印度西北部的历史记录显示,贵霜帝国亡了之后,佉卢文就失传了,以至于接下来有一千多年的时间,无人可以破解这木牌牌上写了些什么。直到18世纪,一个外国的考古学家才探究出其中的奥秘。所以:
当考古人员在尼雅遗址发现了它们,得知这佉卢文在印度本土都已消失的情况下却作为精绝人的通用文字在异国他乡又沿用了数百年的时候,是又惊讶又兴奋,还有点儿后怕——这里遗存的,有可能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文物啊。尼雅,比想象中更不容小觑。
上图:精绝国主要流行两种文字:佉卢文和汉文。
此外,在这些刻着佉卢文的木简上,考古人员也零零星星地解读出,晋代,曾有一撮强盛的游牧部落力量觊觎精绝国所在的这一片沙漠绿洲,精绝人常年不堪其扰……所以学者们对精绝国“一夜消失”的原因更倾向于是“突袭”导致的亡国,而不是“拆迁”。
两千年的时间里,尼雅遗址所在的这一片茫茫沙漠,经历了太多的颠簸动荡,很多很多的故事因为缺少文字记载而永远地埋没在了黄沙中。由于早期文化遗存较少、可参考资料零散,且尚有大量的遗迹未被发掘或发现,影响了学者们做汉代之前的历史考证及对史料的准确判断。如今,咱们也只能通过有限的出土文物(图片)来简单过过眼瘾,听听故事和传说了。
精绝古城是个迷,至今都是。恐怕在这个迷解开之前,是没机会进去逛逛了……
新疆旅行还在继续,下一篇文章再聊。记得关注我,记得来看。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鬼吹灯》里的精绝古城——新疆尼雅之谜
《鬼吹灯》这部带着奇幻色彩的探险小说问世以来,获得广大读者的追捧,里面天马行空的想想,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让读者欲罢不能。很多读者看完以后大部分都会好奇,里面的神奇地方,远古生物真的都是想想吗?特别是里面有一个神秘的古城——精绝古城,引起大家的好奇。尼雅遗址:位于新疆和田,精绝国故地,流沙中深藏丝绸之路繁华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欢迎关注“灶物者”,阅读更多精彩有趣的考古、文物故事!
1901年一个叫斯坦因的英国人开始了他的新疆考察之旅,这次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边, 发现了一些刻有奇怪文字的木简、精美的丝织品……
斯坦因的发现,让尼雅这个深埋流沙将近2000年的遗址进入了大众视野,100多年里多次的考古发掘,更是让它名声大噪。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为代表的各类织物;众多的的佉(qu,一声)卢文简牍;来自埃及的玻璃珠….每样背后都是 历史 ,每件文物都有故事。
本期,灶物者带您走进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看看丝路上的精绝古国~
斯坦因在尼雅的发现让他震撼不已,因此尼雅成了斯坦因每次中亚考察的必经之地。他一生四次来到尼雅,拿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大量的梵文、佉卢文简牍文书、钱币、绘画、壁画、石刻等等。
1931年2月,斯坦因的这次尼雅之行,发现了一枚汉简,虽然已经残破,上面的话却还分辨的出来:“汉精绝王承书从(事)….”
“承书”等字眼的出现,说明这枚汉简记载的内容是典型的汉代“下行文书”。 简单的说,就是上级官吏向下级官吏下达的命令使用的比较固定的格式。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说明了三个重要的事情。
第一——确认了精绝国的存在
说到精绝国,我们可能会想到《鬼吹灯之精绝古城》,觉得它神秘诡谲,地下埋葬有价值连城的珍宝。可艺术创作必然来源于现实, 历史 上确实是有精绝国的。
第二——证实了史书关于精绝国的记载
不少史书中都有关于精绝国的记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班固的《汉书》。
通过这段记载,可知精绝距离长安的位置,再加上其它几个参照,可以判断精绝国的大体位置,但这枚汉简,以及更多文物的出土,证实了史书记载的精绝国的位置是对的,而且给了人们对精绝更清晰的认识,它,就在此。
第三——精绝是受汉中央政府管理的小国
汉简上写到让“汉精绝王”去做某某事情,证实精绝受汉王朝管辖,是汉王朝的附属国。而且精绝国的首领称为“王”。
影视剧中,胡八一、Shirley杨他们去精绝古城寻找鬼洞族,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遇到一阵强风沙,将他们卷入,掉进一个洞里,无意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墓葬…..
那实际的精绝国什么样?
从史书“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这句话可知,精绝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国家,只有480多户人家,3000多人,这个规模可能还比不上那时中原的一个城市。
塔克拉玛干沙漠并不宜居,少数的绿洲是人们生活的乐土。精绝人就生活在一其中一块绿洲上,经过考古探测,一条河流穿城而过,人们就在河流两岸生活,这条河就是尼雅河。
与其说一条河流穿城而过,还不如说是精绝人选择了靠近水源的地方定居。在没有太多水利设施的古代,靠近河、湖是绝对的生存之道。世界上所有古文明的故事中,都有一条大河。
从已经探明的遗址范围平面图可知,精绝国南北狭长、东西向窄,有点像鞋底的形状。
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不少房屋基址,南北都有,不少房屋基址旁还有用来养牛羊的围栏,整个遗址内还有各类果树的遗存,还有一些手工作坊,可以做陶器、弓箭等日常用品。
丰富的考古资料,说明精绝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牧业、手工业都有,生活应该还不错,和其它地方相比,也并没什么神秘。
20世纪90年代,中日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尼雅遗址进行发掘,收获颇丰,尤其是1995年发现、清理的两座墓葬,规格很高。它们被命名为M3和M8,M8叠压在M3之上。
墓中有丰富的陪葬品,还有写着“王”字的陶罐,大名鼎鼎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也出自这个墓葬。 虽然墓中没有印章等物品直接表明墓主人的身份,但这些高规格的随葬品,说明墓主人很有可能就是精绝国的其中一任国王。
要说尼雅遗址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一类物品,丝织品绝对可以排第一,尤其是织锦,基本件件都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 因为我针对“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写过一篇详细的文章(“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精绝国小小织锦,为何有此神奇预言?),在这里就不讲它了,我们来看看其它的。
首先说一说“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
这件织锦出土于和M8有叠压关系的M3号墓。这种有” 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 字眼的织锦是汉朝锦署专门为地方王侯织造的一种婚礼专用锦,应该是中央政府赏赐给精绝国王的。
尼雅遗址出土的大部分织锦都是汉晋时期四川成都制造的蜀锦,这件也不例外。
为什么确定它们是蜀锦?
从时间上来说 ,蜀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四川成都,有2000多年 历史 ,是四大织锦中最早的一个; 从 历史 上来说 ,四川的蚕桑纺织业一直十分发达,古蜀国的开国王就叫做蚕丛; 从兴盛期来说 ,汉朝是蜀锦的兴盛期,政府在成都设置锦官监督织造蜀锦,影响深远,以至于成都至今又称锦官城、锦城。
织锦是一种采用重组织织成的多彩提花织物。简单是说,织锦和其他的丝织品不同,它的颜色和花纹不是织好布后染出来的,而是直接用彩色的线织成的。
经线、纬线相交成布。试想一下,如果你要织一块宽20厘米、长20厘米的布,每一厘米有100根线,每织一根纬线,你需要把这2000根经线上下分开,让它们形成开口,把纬线穿进去。如果是单色的线,还挺好操作,反正上下数量一样,有个开口就行,很好织。
但如果要你织一匹宽50厘米,每一厘米有150根线,而且不是单色,要用五个颜色的线织出花纹,你该怎么做?
”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原物就是差不多50厘米宽,每厘米有170根经线,分为白、蓝、红、黄、绿五个颜色,因为汉晋时期织锦用经线显花,要织出不一样的图案,五种颜色的8500根线,每织一纬,都要重新排列一次。
这样的排列组合是一个天文数字,织工很难记忆,即使有先进的踏板提花织机、有事先做好的花本,做这样一个织锦,依然非常困难,所以丝织物品种几十种,只有锦是金字旁,且自古就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踏板织机本质上是用竖着的经线显示花纹的一种织机。 使用之前先根据每织一纬,经线的排列顺序,分成不同的组,每一组有一个脚踏板来控制,称作综。总的来说,控制背景色叫作地综;花纹的颜色叫作花综。
如果经线的排列组合太多,织机在纵向上会特别长,而且越是后面的组合越不太好织,所以织一台织机不能有太多的经线排列组合,所以汉代织锦的图案不会太大,有的织锦幅度很大,但仔细一瞧,图案都是循环的,一般几厘米就循环一次。
织锦每多一个色,并不是增加一个排列组合,而是成倍计算量的增加。所以那时候织锦的颜色并不多。有 三种、四种颜色织锦就挺厉害了。而 这件织锦和“五星”锦一样有五个颜色,是汉锦中颜色最多的,可见其价值。
除了这件 “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我个人还很喜欢尼雅遗址431号墓出土的这件“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 。这个织锦,被作成一个枕头的形状,而且两边向上翘,在尖部各有一个公鸡头,所以叫做鸡鸣枕。
鸡鸣枕是用来陪葬的明器,一般放在死者的头部下面。
汉代的织锦,最为常见的就是用蓝色和红色做背景色,这点在尼雅遗址出土的织锦上也有所体现。
汉朝,用来给丝线染色基本都是植物染料,植物染料是利用自花、草、树木的茎、叶、果实、种子、皮、根提取色素作为染料。一般的染色植物加上明矾等一些媒染剂就会呈现出很多种的色彩。
汉朝的蓝色一般是用蓝草来染,只要能染蓝色的都成为兰草。 汉朝的红色最早是由茜草来着色。但茜草染出的颜色比较深,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红花,逐渐改良染色技术,到了唐初,才有了非常艳丽的“真红色”。
汉唐时期,成都生产的红色织锦那可是非常有名,敦煌博物院有一件文书,写的就是当时丝绸之路那些商人卖的织物,开头就是:“西川织成锦、红川锦、软锦….”。说了四川的织锦,还强调了红色的织锦,可见红色织锦的受欢迎程度。
尼雅遗址中,“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安乐绣文大宜子孙”锦、“万事如意”锦等都是红色的。
这种汉隶书的吉祥文字,再配合“云气”纹、神兽纹、茱萸等花草,体现了汉朝中原地区人们的审美。
织工把这种审美融入到丝织品中,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流向各个地方。得到它们的人,用它们做衣服、裤子、鞋子、枕套、荷包…..中原的丝织品,却也是他们的生活。
新疆干燥的气候,让很多丝织品深埋千余年,依旧光鲜。它们就像一把钥匙,用它就可以打开一千多年前的时光。
那时候的精绝虽说是一个小国,却是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站。
丝绸之路按照东西可以分为东、中、西三段,基本每一段又分为南北两条路。而精绝国就在丝绸之路中部的南段这个位置。
丝路漫漫,沙漠无垠,不论是商人、僧人还是政客,这条路都不好走,一个个绿洲就成为他们途中唯一可以休整的地方。
精绝就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站,人员交流、货物往来。因此这里出土的文物体现出非常多元的特点。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 佉 卢文简牍。
佉 卢文是一种看上去有点像蝌蚪的文字,现在已不再使用。1901年斯坦因首先在尼雅发现了这种文字。
佉卢文是起源于古代健陀罗地区(今天南亚次大陆巴基斯塔北边、阿富汗那片地方)的一种古文字,后来逐渐在整个中亚流行,2200多年前, 这个地方随着一系列民族迁徙,佉卢文逐渐东传。考古工作者除了在尼雅,在新疆昆仑山北麓、天山南麓、罗布泊沿岸等遗址中都发现过佉卢文的简牍。
目前在尼雅遗址发现的佉卢文简牍至少有700多件,文物学家对这些简牍进行解读,可知这些简牍内容涉及 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各个方面,可见当时, 佉 卢文应该是精绝国日常使用的文字之一。 这些资料对研究精绝国的 历史 、文化生活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大量的佉卢文简牍的出土也有助于这种文字本身的研究。
除了佉卢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就是——佛教。
精绝国的人是信奉佛教的。
仔细看尼雅遗址的平面图,不难发现所有的房屋、果园等全部都围绕着一个佛塔布局,那个佛塔在整个遗址的正中间,想必它也是精绝国人们生活的中心。
历史 课本上有这样一句话:洛阳白塔寺的修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标志。没错,佛教是东汉年前传入中国的,按照白马寺建成的时间算,距今也有将近2000年了。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有陆路、海路两种说法,陆路就是进入新疆,然后再向中原传播。 所以像精绝这样的国家,它会比中原的人们更早的接触到佛教。 在佛教刚进入中原的时候,精绝应该已经有很多信众了,他们把佛塔修建正在中心,在已经出土的佉卢文木简中,也有很多内容中有“僧人”“长老”这样的字眼。
除了中原的丝织物、从西边传来的佉卢文、佛教这些特别明显的文化元素外,尼雅遗址出土的很多文物也与交流有关。
来自埃及、大量蜻蜓眼玻璃珠,泥封、浮雕上戴钢盔、执盾牌,以及其他的希腊神话神祇;家具、木板、壁画上的大象纹饰、有翼神兽;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的钱币…..
时间长河中的精绝国,活跃时间并不长,西汉时期,它和汉朝亲善,关系不错,但到了东汉时期,就被鄯善国吞并,之后随着河道变迁、环境改变,整个精绝都被埋入地下。
时间长河中的精绝国,也没有那么神秘,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国,这里的人们信奉佛教,种地、饲养牛羊、还可以做出漂亮的工具和工艺品,和中原人差别不大。
时间长河中的精绝国,文化面貌保存完好,是研究汉晋时期塔克拉玛干地区聚落形态、生产状况的重要参照;也是探究丝绸之路南道,东西方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要证据。
1.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5MNI号墓地M8发掘简报[J]. 于志勇. 文物. 2000(01)
2.尼雅遗址农业考古研究报告[J]. 卫斯. 西部考古. 2018(01)
3.汉代精绝国与尼雅遗址[J]. 林梅村. 文物. 1996(12)
4.从出土文物看唐代以前新疆纺织业的发展[J]. 武敏. 西域研究. 19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