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溧水在高淳的这块飞地,还有一段来历:高淳、溧水和溧阳原为一县,早在春秋时代,吴王余祭七年(公元前541年)筑固城,置濑渚邑。秦统一中国后建立郡县制,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溧阳县,县治在固城(今高淳固城镇)。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割溧阳西北高淳、溧水两地置溧水县,县治在开化城(今高淳顾陇村)。
明初,高淳仍属溧水,每遇缴纳赋税、漕粮转运,陆路崎岖、水道风险,甚为不便,民众要求分县而治。弘治年间,高淳乡绅刘鉴三、孔份三、夏佑三联名上书应天府,请求单独设县,史称“三三分县”。府丞冀绮巡查后,以“地远民难牵制”为由上疏朝廷,奏请划溧水西南七乡为县。弘治四年(1491年)皇帝恩准,御赐高淳县匾额,钦点浙江宁海举人宋澄为首任县令。
分县划界时山下村原属高淳县,那年正遇大旱,该村与相邻的溧水永庆村为栽秧用水事发生争斗,而乡绅在调解时又偏袒永庆村,致使山下村孔姓村民极为不满,便一纸诉状告上高淳县衙。知县宋澄下乡视察,顺应民意,便把该村连同水塘划归溧水,一场纠纷得以平息,飞地由此而生,沿袭至今。飞地在国内仅有数块,而南京就占有三块,可算是地理史上的趣话。
根据现有资料,拼凑的地图。显然,资料有些不统一。
在南京高淳县金山脚下有个陆家村,据说有500年历史,全村110户村民大部分姓陆,如今村里不但保留了古建筑陆家祠堂,还有一棵生命力很强的古柏树。有趣的是这个村庄被高淳的村庄包围,成为一块“飞地”。
金山在高淳县桠溪镇,山脚下有个金山下村,旁边就是陆家村。年近古稀的村长陆鸿辉说,陆家村现有110户居民,只有一户孔姓,一户吴姓,其余的全都姓陆。根据陆氏家谱记录,陆家村始祖有兄弟四人,是从无锡那边迁居过来的,陆家后人在这里少说生活了数百年,他是陆氏第77代孙。
陆家村周围有几个村,东面是普家巷村,南面是井头村,北边是金山下村,陆家村属于溧水县晶桥镇孔家行政村,另外几个村都是归属高淳县。从地理位置上,这个村俨然成了溧水县的一块“飞地”。
据了解,这块“飞地”的形成还有一个典故。很久以前,高淳和溧水重划地界,两个县令亲临现场,一个坐轿,一个骑马,两人根据行走路线划分界线。那溧水县令骑马快,专抢大村子,但仓促中忘了陆家村周围全是高淳的村子。现在看上去,这个村庄在高淳地界上。
在陆家村东面有一处老屋,这老屋在众多建筑中很特别,也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是陆氏家族祠堂。虽然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洗礼,祠堂至今保存完好,只是原来有二进院子,现在剩一进了。每逢节日,村里都要请戏班在祠堂里唱戏,村民们要到祠堂里忙事。
除了祠堂外,村里还有一棵古柏树值得村民们自豪。陆鸿辉说,这棵大树究竟多少岁了,村里的老人也说不清楚了。在村东一处山坡上,陆鸿辉拨开树丛记者看到这棵柏树躯干开裂,从开裂的树身上还长出不少青叶。十多年前,这棵柏树被雷击过,至今还存活着。
87岁的陆老汉猜测,这棵树八成是他们老祖宗栽的,荫护后人。老人称,陆家村四周围有原生态的山林,简直可以用世外桃源来形容。
因为地理环境和行政划分不同,给陆家村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陆鸿辉说,村里有400多亩农田,以前农田灌溉还是通过桠溪尚义三级基垛5号涵洞,从高淳和睦涧翻水过来,直到这几年才通过溧水县政府部门开挖了一座容纳14.7万方的水库,解决农田用水问题。在村庄通电通水问题上,由于村庄远在高淳范围内,刚开始用电饮水不方便,后来晶桥镇单独为他们架了电线。村里原本有座水塔自行供水,但这些年村里又从晶桥那边架通了自来水管道。还有村里的交通,实施困难比较大,现在村里出村的水泥路修建还要跟当地村组交涉。
陆鸿辉说,除了涉及行政上的事必须到村委会和镇政府外,村里人购买生产生活用品一般不会去晶桥,因为要翻过一座山,路程远,相反基本上都会去高淳桠溪集镇,这边路近交通方便,到桠溪大家早已形成了习惯。
(版权属原作者,侵权立删)
陆家村的基本信息
陆家村位于荆山脚下,行政上隶属于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孔家行政村,为溧水在高淳一块“飞地”。
陆家村据说有600年历史,全村110户村民大部分姓陆,村里保留有古建筑陆家祠堂,还有一棵生命力很强的古柏树。
陆家村周围村落为:普家巷村、井头村、金山下村等,均属高淳区。
典故
据了解,这块“飞地”的形成还有一个典故。很久以前,高淳和溧水重划地界,两个县令亲临现场,一个坐轿,一个骑马,两人根据行走路线划分界线。那溧水县令骑马快,专抢大村子,但仓促中忘了陆家村周围全是高淳的村子。现在看上去,这个村庄在高淳地界上。
南京溧水区哪里靠高淳?
南京溧水区的中山毫靠高淳。
一、简介
溧水区,江苏省南京市市辖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处苏(江苏)皖(安徽)两省、宁(南京)镇(镇江)马(马鞍山)三市交界处。截至2020年末,溧水区区域面积106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0万。截至2020年6月,溧水区下辖5个街道、3个镇 ,区人民政府驻永阳街道。
溧水置县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后经多次建置变革,于1983年3月,由镇江专区划属南京市管辖。2013年2月,撤销溧水县,设立南京市溧水区 。
李白、颜真卿、杨万里等历代文人墨客曾游历溧水并留下大量赞颂溧水的诗篇。境内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无想寺、无想山摩崖石刻、天生桥、胭脂河、长乐桥、蒲塘桥、永寿塔、驸马墓等众多文物遗址,以及中山毫、校官碑、骆山大龙及明觉铁画锻制技艺等文化遗存。
二、区划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溧水县开始建立基层人民政权,至1949年底,共设立55个乡,438个行政村。
1951年1月,溧水县划并为48个乡,将第三区柘塘镇、第二区洪蓝镇、第六区在城镇划为县直属镇。
1953年10月,句容县袁巷乡的扁担坝自然村和尹家边自然村的句容部分(尹家边村原部分属溧水,部分隶句容)划归溧水县共和乡。
1953年11月,句容县虬山乡的东流、新店两个自然村划归溧水县东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