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石峁玉器闻名于世吗,石峁文化玉器大全

历史趣闻     2023-7-27     点评:16举报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榆林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地处黄土高原北端的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东南缘,主要遗存为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砌城址,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城址,被誉为“石破天惊”的重要考古发现。石峁遗址引发了学术界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多元性的再反思,对于探索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件高60.3厘米的双面人面石柱石柱前后两面都雕刻着人面形象,凸目,高鼻,厚唇,表情威严神秘。这是石峁皇城台出土石雕中的精品,采用了浮雕、圆雕、阴刻等多种技法,其造型体现出多元文化的复合,并对商周青铜器的造型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石峁玉器闻名于世,是河套地区集中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遗址,其种类丰富,制作精美,达到了同期文化的最高水平。此次展览展出了石峁遗址出土的牙璋、玉钺等玉器。

640

“藏玉于墙”是石峁文化极为特殊的现象。在城墙修建过程中,石峁人将玉器嵌入墙体或埋入墙根。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贿神”行为,表现了石峁统治者希望城址安稳永固的强烈愿望,其巫术特征大于礼仪特征。

展厅里的一组骨质口簧也是石峁考古的重要发现。口簧是汉唐铁簧、明清口琴的前身,由簧鞘、簧舌及拉线等组成,通过拨动弹性簧舌发出的基频音及其谐波音来演奏曲调。石峁皇城台共出土20余件骨质口簧,制作于距今约4000年前,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弦乐器。有学者认为,骨簧乐律可能对石峁上层控制周边区域、维持社会稳定和维系区域整体稳定等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石峁遗址还出土了大型陶鹰、铜镞、卜骨等文物。“其超大型城址、宏大的建筑、复杂的宗教现象、精美的玉器,及其与周邻聚落形成的多层级关系,都表明在4000年前,以石峁遗址为中心的河套地区形成了高度复杂的社会文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队领队孙周勇说。

石峁玉器闻名于世吗,石峁文化玉器大全

石峁遗址的发掘成果

文物部门曾于1976~1981年对该遗址进行过初步发掘,发现有房址、灰坑以及土坑墓、石椁墓、瓮棺葬等,出土陶、玉、石器等数百件,尤以磨制玉器十分精细,颇具特色,其原料主要为墨玉和玉髓,器类有刀、镰、斧、钺、铲、璇玑、璜、牙璋、人面形雕像等。并发现了古城址。石峁遗址玉器的出土可上溯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出土的玉器已散佚海外,被欧美几家博物馆入藏。
(图册资料来源 ) 在2012年的一次考古挖掘对石峁城址外城北部的25000余平方米的一座城门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外城东门址位于遗址区域内最高处,由“外瓮城”、两座包石夯土墩台、曲尺形“内瓮城”、“门塾”等部分组成。
此次考古中发掘出6件完整的玉器,种类为玉铲、玉璜、石雕人头像等。这是石峁遗址考古中首次发掘出的玉器。玉器就在石墙里,这是奇特的发现。可发掘中确实如此。出土的玉器一种是在倾斜的石墙里面,第二种就是在倒塌的石墙堆积里面,距离地面都比较低。
石峁遗址出土了大量玉器,尤其以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玉人头像价值最高,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唯一一个以人为雕刻对象的玉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说:“上世纪70年代,就有考古人员在石峁征集到127件玉器。其中不少被陕博收藏着。目前流失在世界各地的石峁玉器有4000件左右。”石峁玉器世界闻名,但是一直没有“正名”。这是因为没有在考古发掘上发现过石峁玉器,缺乏关键依据。
但在此次考古挖掘中,发掘出了6件完整玉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收获。证明了石峁玉器确实存在,流散各地的石峁玉器也因此“正名”。 2012年12月2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地处黄土高原北部边缘且距离黄河20多公里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在2012年5月至11月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集中埋置人头骨的遗迹两处,以年轻女性居多,与城墙修建时的奠基活动或祭祀活动有关。主持发掘的专家邵晶透露,这种头盖骨祭祀遗迹在中国新石器考古史上十分罕见。
在下层地面下发现集中埋置人头骨的遗迹两处,一共48个头骨。一处位于外瓮城南北向长墙的外侧;一处位于门道入口处,靠近北墩台。这两处人头骨摆放方式似有一定规律,但没有明显的挖坑放置迹象,摆放范围外瓮城外侧呈南北向椭圆形,门道入口处的遗迹略呈南北向长方形。经初步鉴定,这些头骨以年轻女性居多,部分头骨有明显的砍斫痕迹,个别枕骨和下颌部位有灼烧迹象。
主持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邵晶说,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部落首领人物死后使用人殉已成为通行的礼俗。但以年轻女性头盖骨用于奠基仪式或祭祀活动,在中国境内的考古发掘中十分罕见,在陕北地区为首次发现。这两处集中发现的头骨可能与城墙修建时的奠基活动或祭祀活动有关。依据实验室分析结果,这些女性的年龄在20岁左右。 考古工作者2012年在后阳湾的一座房址附近发现了鳄鱼骨板,呈正方形,正面有许多点状小孔。很多人据此判断那个时代的黄土高原,气候湿润适宜扬子鳄成长。
这块鳄鱼骨板是包括陕晋中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在内的河套地区的首次发现,所以推断这条鳄鱼未必生长于此,极有可能来自遥远的南方。根据史料记载,上古时代有一种鼓名叫鼍鼓,用扬子鳄的皮革制作而成,是等级的象征。因为“鼍”便是扬子鳄的古称,按照学界最流行的观点,这些骨板很可能便和制作鼍鼓有关。专家推测,鳄鱼骨板出现在神木石峁,可能是当时上层社会的奢侈品交流而来的。 2012年在对石峁遗址的发掘中,在后阳湾一处房址之下,发现了一件被打碎的双鋬鬲。发现时,两个鬲套扣在一起,里面有一些肢骨、肋骨等散落于套扣的鬲中。后经考古专家对骨骼鉴定发现,这些遗骨属于一个不足周岁的婴儿。这种用炊具埋葬夭折婴儿的习俗,在当时的中国普遍存在。
经过细致发掘,在这具婴儿的骨骸上发现了一些纺织物残片。这一发现,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北方地区因为气候干燥,土壤水分不够,很少有纺织品能够保存下来,更何况是4000多年前的纺织品,所以尤为珍贵。经初步鉴定,这些纺织物原料为苎麻类纤维,这说明北方至少4000多年前就已经懂得人工纺织,并已经开始有意种植苎麻。此外骨殖上部残留的织物残片,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紧贴骨殖,经纬较为细密,上层经纬较为粗疏,说明4000多年前的石峁人已经有了内外衣之分。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服饰的历史,也有着重要意义,证实了“北麻南丝”这一构想的可操作性。 2015年9月考古人员在石城的墙体发现众多“石雕人面像”,初步证实古城曾在原始宗教信仰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开展正式考古发掘前,石峁遗址有石雕人面像的现象已引起考古专家注意。近十年前,有学者就对石峁遗址展开考察,进而公布了一批特征明确、造型独特的石雕或石刻人像,数量20余件,均为砂岩质地,大部分是人面像,也有半身或全身的石像,其中不乏高鼻深目者,推测可能与中国西北地区早期青铜时代的同类雕刻有关。

石峁玉器闻名于世吗,石峁文化玉器大全

哪一个遗址能解释华夏的存在,还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前夜?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所以,它属于考古学概念。石峁遗址的得名,是它位于现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石峁村,所谓“峁”,就是指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黄土丘陵”。这个地方发现之后,地处黄河之畔、农牧交错带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就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且,它也是目前国内所见规模最大的龙山时期至夏阶段城址。

这处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遗址,让后人可以更多的了解夏代之前及夏代的早期遗存。这处遗址是座“石城”,占地面积大概425多万平方米,是明清时皇家紫禁城(故宫)的6倍。由外、内城和“皇城台”三部分组成。就目前发现的史前遗址来看,是规模最大的一处。结合出土的文物,研究者认为:此处应是在龙山时期的中期修建,就此遗址的修建规模也可推断出,这里是当时的部落聚集点。

石峁遗址的考古成就,以玉器最引人注目。若是要追溯其出土的时间,上个世纪20年代时,就有不少文物被发现,只是因为当时种种原因,很多文物已经散落于海外。当地民间一直有一个说法,不但说该处有玉器,而且,还是很明确说出,“墙里有玉”,因此,很多老百姓都会自己过来寻玉。

当时,就有考古研究人员在当地的废品收购站,发现大量的玉器,足可以证明此,处遗址的石头城墙内有玉器。后来的考古中也发现,一些倒塌的墙体和残垣中,的确发现有玉铲和玉璜,其中,有一枚玉铲就是嵌在两个石块之间。那么,为何要用到如此多的玉,而且,还是用于城墙的修建?

根据工作人员的解释:应该是有“奠基”的作用。这也表明,在当时人们已经将“玉”视作可以辟邪,以及抵御外敌的作用了。虽然,年代已经相当久远,在2012年的一次考古工作中,还是发现6件完整的玉器,其中,以玉人头像的价值最高,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唯一一个以人为雕像主体的玉器。

这块玉人头像高45厘米,而且,正反两面都有雕刻,一只橄榄形眼睛,鹰钩鼻,嘴微微张着;一只耳朵突出在脑后,椭圆发髻是高高梳于头顶。这应就是当时人的相貌特征,包括发饰等。考古工作者还发现,很多玉器应该算是二次应用,有再次加工过的痕迹。

如此大量的玉器被用于造城墙,也可以推测出:当时这个聚集的部落实力应是相当强大的,他们极有可能是通过战争从别的部落手中夺来这些玉器,再度加工后砌在自己城墙里的。并且,除了这些玉器之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有不少壁画的残块。

它们是在外城东门的一段石墙墙基处,底色都为白灰色,图案很是简单,就是一些几何线条,颜色上更偏于重色,都是红、橙、黄和黑色。这也看出艺术起源的一个脉络,也是人们对于自身环境和自然现象的思索。虽然,作画手法相当简朴,但是,依旧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于美,已经有了需求和表达。

既然是部落的聚集地,应是会有当时人们生活的痕迹。

在皇城台附近,就发现烧陶的遗址,当然是手工作坊。这说明在4000年前,手工加工业就已经出现,而且,还具备相当规模。还有纺织品,原料为苎麻类纤维。不过,让人惊喜之余的是另一个震撼的发现——头骨坑。在2号的头骨坑中,有24个头骨。

根据工作人员介绍,类似这样的发现,已经在外城的东门附近找到5处,不过,里面的数量不等,有5——24个。根据研究,这些头骨的主人大多为年轻的女性,虽然,她们的排列看不出规律,不过,仍然可以看出是按照某种方式摆放的。

根据那些明显的砍斩痕迹,这些女性应该成了某种仪式的祭祀品,有些头骨还能明显看出被烧过的痕迹。也许可以推测,这种非常残忍的行为应和城墙的修建有关,或者就是为修建顺利举行的奠基仪式。这种发现,也可以看出当时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已经开始分化,人们已经出现了尊卑等级的观念。

同时,发现的殉人也证实这一点。由于盗墓原因,墓主已经已经无法考证,不过,墓中有一具年轻女子的尸骨,其姿势仍是当年那样,侧身面对着自己的主人,身体呈弯曲状,就如生前的那种卑躬屈膝。这些都提示:当时的社会,应该已经有了奴隶社会的明显特征。

这些考古人员的发现,对于研究4000年前的社会结构有着重大的意义。如果同时代山西襄汾的陶寺古城与尧舜有关,那么陕北的石峁古城是否便是黄帝部族的居邑呢?这便涉及到黄帝的时代问题。至于石峁遗址能否和华夏文明相关联,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然而,此处的发现,并不妨碍大家将目光投向于更加遥远的年代,中国文明发源的一些秘密,也许就藏于这些遗址中,三皇五帝的传说也许从来没有离我们太远。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苏秦和张仪(对手+伙伴),史上最强“合伙人”

苏秦和张仪(对手+伙伴),史上最强“合伙人”

历史趣闻阅读:9705   点评:360
古代画家奇闻有哪些,古代画家的故事

古代画家奇闻有哪些,古代画家的故事

历史趣闻阅读:454   点评:18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505   点评:191
周深和粉丝互动,周深互怼完整版

周深和粉丝互动,周深互怼完整版

历史趣闻阅读:514   点评:18
上帝之鞭阿提拉的死因,阿提拉为何与西罗马帝国开战

上帝之鞭阿提拉的死因,阿提拉为何与西罗马帝国开战

历史趣闻阅读:10780   点评:86
斧头帮帮主王亚樵是怎么死的?王亚樵是被谁剥皮的

斧头帮帮主王亚樵是怎么死的?王亚樵是被谁剥皮的

历史趣闻阅读:13925   点评:114
记者手记沙漠守望者的新乡愁与新渴望,沙漠记者手记

记者手记沙漠守望者的新乡愁与新渴望,沙漠记者手记

历史趣闻阅读:526   点评:17
敦煌考古编制岗位零应聘怎么破

敦煌考古编制岗位零应聘怎么破

历史趣闻阅读:500   点评:19
广西出土文物,广西贺州在石洞里挖出国宝

广西出土文物,广西贺州在石洞里挖出国宝

历史趣闻阅读:553   点评:14
胡太后为何将亲生儿子毒死?河阴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

胡太后为何将亲生儿子毒死?河阴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趣闻阅读:10594   点评:272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