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玲通讯员 邓原
“嗨,大家好,我们是来自益阳市博物馆的木凤鸟……我们造型生动而富有神韵,地域特征相当明显,被陈列在显眼的位置,大家称我们为镇馆之宝。”近日,益阳日报社以木凤鸟“说话”、简牍说唱等新颖形式推出的《文物动话》系列作品,让“高冷”的文物从博物馆走向“朋友圈”,不少市民直呼被“圈粉”。
我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我市坚持匠心守护,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积极构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推动文物合理适度利用,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考古前置 强化抢救性考古发掘
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城乡建设中始终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摆在重要位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对文物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普查评估,强化历史文化遗产和风貌带管控措施。
1997年以来,建设长安益阳电厂相关项目时,我市文物保护部门先后3次对位于建设红线范围内的墓群进行考古发掘,确保先考古、后出让。今年7月,长安益阳电厂三期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赫山区会龙山街道仙蜂岭村,施工区域内有3处文物埋藏区。早在2020年6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织市文旅广体局、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职能部门,成立文物调查勘探工作队,广泛查阅地方志、文物志、文物普查资料,深入了解保护区域的历史文化发展概貌、已发现文化遗存分布情况,通过实地踏查、考古勘探,全面了解古代文化遗存的性质、结构、范围、面积等基本情况。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发掘进度,完成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实现文物保护和重点项目协同推进,在城乡建设中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长安益阳电厂三期项目的3处文物埋藏区已完成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出土了陶器、青铜器、琉璃器等文物。
科技赋能 实现文物安全零事故
我市共有博物馆11家、不可移动文物1018处、馆藏文物27299件,发现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群800余处,先后出台《益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法》《益阳市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全市279处文保单位均一对一明确保护责任人,强化法人违法、盗窃挖掘、火灾事故等风险防控治理。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213万元,通过科技赋能,技防、人防加持,不断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有村民动用挖机挖菜土,安防工程发出警报后,我马上联系村民小组长胡建华,他第一时间赶到菜园,及时制止了村民的行为。”近日,桃江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文国军借助安防工程警报,快速制止了一起在腰子仑春秋古墓群文物保护区域内违规动土的行为。
腰子仑春秋古墓群名列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桃江县石牛江镇,面积涉及两个村,经考古发掘,出土了越式青铜器、陶器等文物,为研究古越族社会组织(墓葬)及制陶工艺、冶炼铜器技术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为提升国保单位安防水平,2019年10月,墓群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开工,建立了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安装双探测器、地下声敏传感器63个,可识别多种方言,自动录取动土、车辆行驶等声音,并自动预警。通过安装防雷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在入侵探测点位设置紧急广播音箱36个,实现保护区域全天候监控和实时入侵报警,对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快报警、速定位。2021年4月,墓群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顺利通过省文物局验收。
该工程运行以来,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发现并制止在保护区内违规动土、施工等行为10余起,实现文物安全零事故。此外,我市还完成了信义教会建筑群消防工程、唐家观古建筑群消防工程等。今年,共计申报省保、国保项目10个,用硬核科技护航文物安全。
文旅融合 让文保单位活起来
1917年,青年毛泽东到益阳开展游学和社会调查。为加快文旅融合步伐,2021年4月,我市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省韶山管理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之路”。
市文旅广体局组织专家学者重走青年毛泽东游学之路,深入何叔衡故居、培英堂、马迹塘战史陈列馆等地调研,挖掘与游学相关的人文典故和沿途红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021年4月底,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重走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之路启动仪式在安化县举行,以“循伟人足迹·颂红色潇湘”为主题,现场发布6条旅游精品路线,串联梅城文武庙古建筑群、段德昌烈士纪念碑等10余处文保单位,连接景区、景点80个,主打“红色、绿色、古色、特色”研学特点,弘扬梅山文化、黑茶文化、竹文化等地域文化,实现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开发共赢。2021年,“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之路”入选“建党百年·湖南六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据悉,全市各级各单位近10万人追寻伟人足迹重走游学社会调查之路,各大旅行社接待周边城市来益旅游5万余人次。随着红色旅游升温走热,底蕴深厚的文保单位成了游客出行打卡的热门之选,带火了一大批乡村旅游景点。结合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安化县、南县、沅江市分别投入5000万元、930万元、3000万元,改善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为开展红培、党建、工建、团建、研学等提供优质环境,让古老的文保单位焕发出新活力。
益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管理,规范不可移动文物的合理利用,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地域文化特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不可移动文物,是指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依法登记的尚未被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第四条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合理利用的原则。第五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天工苏作》聚焦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类似于这样的纪录影片还有哪些?
《天工苏作》聚焦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是非常好看的,也让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一种全新的认识,与之相似的纪录影片还有《我在故宫修文物》、《璀璨薪火》。《天工苏作》就是一部纪录类型的电影,导演从12位传承人的视角讲述了9项非遗手艺的前世今生。在该过程中,导演还拍摄了传承人与手艺之间的温情故事,展现了匠人为艺守众生的精神。这样的坚持是很令人佩服的,也是现代人做不到的。而《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的作品,让很多的观众意识到了文物修复师这一职业。《璀璨薪火》侧重于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群相,讲述了其余手艺之间的相遇及相知的故事。也希望繁华都市的年轻人可以多看一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陶冶,不再被世俗的烦扰困住。
在大部分人看来一辈子是比较长的,也是会遇到很多的诱惑的,根本不可能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放弃自己,其他的生活一辈子待在一个小城镇里面。而这些手艺人就做到了,这也是很让人难以想象的,所以这样的坚持与精神是常人不可做到的,也是难以企及的。如果没有这些人的保护与传承,可能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没有办法与人们见面了,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也希望有更多的导演可以将镜头聚焦在普通的人民百姓身上,多拍一拍有意义的纪录片式的电影,这样才能让人们看到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多么的艰苦,也能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
在该档纪录片中有一个镜头让小编印象深刻,就是苏绣。伴随着亭台轩榭,吴侬软语,苏州的画卷在人们面前拉开了人们。这样的画面是非常平淡且优美的,而苏绣手艺人默默的坚持也是值得点赞的。为了绣好一副秀作,他们可以一整天都坐在那里,根本不会动弹。有些年轻人上一天的课就感觉屁股坐痛了,根本就没有办法这样做。虽然纪录片只有几十分钟,但却展示了将人们的坚持与中华文化的广博,是值得一看的。
与其看一些唱跳类型的综艺节目,还不如多看一些这样的影片,也能让导演看到市场,更愿意进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