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机场考古项目成果丰硕,发掘一批六朝古墓唐宋窑址刷新多项认识】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来临之际,湖北省考古传出喜讯: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鄂州机场)文物保护项目已竣工通过验收,作为继三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后全省最大的文物保护项目,该项目获得丰硕成果。本次考古主要收获是发掘了一批数量众多的六朝时期的砖室古墓,出土大量精美的青瓷器与金银器。吴小桥湾墓群出土一枚“军司马”铜印,也是本次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发现。除六朝时期的古墓外,此次考古发掘还发现了多处唐宋窑址和手工冶铸遗址。鄂州 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机场变“菜地”,鄂州机场发现古代墓葬群,90万平方地基为何会被砸开呢?
湖北省鄂州市,早在尧舜时便是单独行政区域。到了春秋战国,更是成为中原诸侯争霸天下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鄂州出土了不少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古墓群。2020年6月份,鄂州机场考古发掘工作正式落幕。为完成此次考古作业,12家单位,22支考古队花了85天的时间,共勘探近90万平方米的面积。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为此次考古工作调拨大约上亿人民币的专项资金。勘探工作全部结束之后专家也是连连笑称:这笔钱花得太值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20年6月份,湖北考古界传出喜讯:鄂州机场文物保护项目已经竣工验收。作为继三峡、南水北调工程之后,湖北省最大的文物保护项目,此番考古作业也取得丰硕成果。85天之前,22支考古队还有12家相关工程实施单位,便来到鄂州机场进行勘探工作。此次勘探面积将近9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共发掘183座墓葬,还有古代窑址20座。出土青瓷、陶器、铜、铁、石器等等各项重要文物800余件,还有接近12,000件的标本。
根据鄂州市博物馆馆长介绍:这处墓葬群形制以及密集程度判断,六朝时期,鄂州机场这块是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域。馆长还介绍,这处古墓群不单单只出土墓葬,还发掘出不少唐宋时期的古代窑址以及手工冶铸遗址。虽然近5000余名工作人员身心俱疲,也花了不少专项资金。可是,鄂州机场这片古墓群,出土了余家山唐代龙窑,以及其他重要的古代遗址。鄂州市博物馆馆长也笑称:根据此次发掘成果来看,这笔钱花的应该比较值。并且多部门合力协作之下,仅用了80余天时间便顺利将这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按照笔者观点,通过现有资料来看,这次考古主要是发掘了一批数量众多的六朝时期砖室古墓,还有大量青瓷器、金银器,武汉大学历史系工作小组,也参与此次考古发掘。这片古墓群出土的一些金银首饰,与中亚地区手工技法颇为相近。结合到鄂州曾经出土过波斯萨珊王朝的玻璃杯,这也足以说明,三国、两晋时期,武昌地区与江南,还有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相当繁盛。这片墓葬群的墓主人是比较高的士族,同时还出土一枚"军司马"铜印。所谓军司马,是六朝时期各国家所设立的一种军政官职。
因此,这片墓葬也给不少专家学者,研究六朝时期等级制度,军事组织等等重要信息提供珍贵资料。加之出土不少唐宋古代窑址来看,这片区域,很有可能是古代手工业作坊生产区域。总而言之,鄂州机场这片古墓群发掘的古代遗址,其研究价值非凡已经不单单能通过金钱来衡量。通过这片古墓群也能断定,湖北中东部是历史手工业人口汇集区域。说句迷信的话,一个地方如果出很多的墓葬,也能说明这片区域是民间口耳相传的"风水宝地"。
鄂州机场这次考古项目已经全部顺利结束,接着鄂州市博物馆会联合武汉大学历史系工作小组,对发掘的相关资料以及陪葬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将信息全部登记在册。凭借此次考古作业也帮助后人了解,六朝时期,中原与西方文化交流方式。以及古代手工业者日常劳作,以及生活习惯等等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湖北考古简报
湖南考古新发现有那些?
为集中展现“十三五”期间湖南省文物考古工作的成果,总结考古工作的先进经验,促进湖南省考古工作水平的提高,9月30日,由湖南省文物局主办,湖南省考古学会、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总店承办的“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终评会召开。
来自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株洲市博物馆、岳阳市博物馆、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等多家单位的11位专家组成评审团。首先由入选终评的16个项目的负责人依次进行汇报,然后专家进行评议和投票,最终选出“十三五”十大考古发现。
这十大项目是:临澧伞顶盖旧石器遗址、泸溪下湾遗址、华容七星墩遗址、澧县孙家岗遗址、宁乡罗家冲遗址、常德南坪墓群、临武渡头古城遗址、蓝山五里坪古墓群、衡东大浦洋塘山窑址与墓群、平江福寿山大湖坪遗址。
临澧伞顶盖遗址
伞顶盖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佘市桥镇荷花社区。伞顶盖遗址面积较大、遗物数量丰富、堆积较厚、文化层连续,表明人类在此的生存行为活动复杂且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是一处“中心营地”的重要体现,在道水流域旧石器遗址群中具有核心性。该遗址完整地反映了距今10~4万年现代人起源关键时段的文化遗存,在整个澧水流域旧石器遗址中具有代表性。此次发现也将填补对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研究空白,有利于更全面地讨论和认识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阶段的划分。
泸溪下湾遗址
下湾遗址位于沅水中游泸溪县浦市镇北郊沅水左岸一处低矮台地上,地处武陵山深处。出土的贝丘及大量动物遗存不仅反映了远古时期武陵山地人类特殊的生存环境与生业经济,更因一批极具价值的遗迹、遗物而使其光芒四射。下湾宗教遗存的发现,反映出这些对后世湖湘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的沅水流域浓烈的祭祀风俗有非常古老的源头。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玉器,不仅年代早,而且从玉器的质地、形态及工艺特点来看,与长江下游玉器遗存有着密切的联系。说明在距今6500年前中国南方不仅存在远距离的物质交流,也存在观念交流。
岳阳华容七星墩遗址
七星墩遗址位于岳阳市华容县东山镇东旭村。七星墩遗址是湖南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外圆内方”的双城结构城址在长江中游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聚落布局清晰,反映的聚落内部社会分层明显,是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玉器、陶礼器、与手工业有关的陶器等初露端倪,值得期待。
澧县孙家岗遗址
孙家岗遗址位于澧阳平原西部,地属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大杨村。孙家岗遗址墓地的发掘,发现并确认了肖家屋脊文化“孙家岗类型”,从而填补了洞庭湖地区在夏代早期,即距今四千年左右考古学文化上的空白。不仅填上了长江中游文明进程中的一块重要拼图,也打开了一扇了解洞庭湖区史前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文明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窗口。
宁乡罗家冲遗址
罗家冲遗址位于湖南省宁乡市青山桥镇青山社区一组。罗家冲遗址是近年来湘中地区发掘的地层叠压清楚、为数不多的年代序列相对完整的遗址之一,根据典型遗物标本和碳十四测年数据,遗址主体年代自新石器时代末期延续发展至商周时期。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存的发掘丰富和完善了湘江流域石家河文化的内涵。这批遗存尤其是高规格回廊式建筑的发现,为研究湘中地区石家河时期的聚落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商周遗存的发掘对探索炭河里文化源流、宁乡铜器群出土背景等具有重要价值。
常德南坪墓群
常德南坪墓群位于常德市武陵区芷兰街道荷花社区(原南坪乡南坪村一组和九组)。南坪墓群的发掘不仅抢救性清理了一大批西汉、东汉、唐宋墓葬,更出土了众多时代特征确定的文物,为研究本地两汉临沅城、索县城、唐宋朗州的城市演变、历史文化等提供了极为珍贵而可靠的资料。
临武渡头古城遗址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武水河南岸,是一处以渡头古城址为中心并包括周边墓群的古城邑聚落遗址,年代为汉至六朝时期。渡头古城遗址是临武县现存最早的古城址,是湘粤古道上现存仅有的、年代明确且保存完整的古城邑聚落遗址。它的存在见证了南岭南、北两侧地区民族、文化的融合,也是华夏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蓝山五里坪古墓群
五里坪古墓群是一处以汉晋时期墓葬为主的大型古墓葬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城东北。五里坪墓群是湘南地区近年来通过科学考古发掘规模最大的古墓群,墓群年代跨度大,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价值:墓葬时代特征明显,墓葬分期及框架清晰,尤其是发现的28座纪年砖室墓,为湖南乃至岭南地区少见,为周边同时期墓葬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标尺;墓葬文化区域特征明显,为深入认识湘南地区的埋葬习俗和文化面貌,进一步认识湘南地区文化与湘北、岭南等周边地区文化交流以及深入认识湘南地区华夏化进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资料。
衡东大浦洋塘山窑址与墓群
衡东大浦洋塘山窑址与墓群位于衡东县大浦镇浅塘村、蓟江村、新民村。在该遗址发现了汉六朝墓群、烧制墓砖的马蹄形窑,烧制印纹硬陶及青瓷的龙窑。印纹硬陶和青瓷窑址是湖南首次发现,填补了湘江流域早期青瓷窑炉的空白。大浦唐宋平底龙窑的发现为研究此类龙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该遗址所发现的四十余座墓葬类型丰富,时代集中在东汉至南朝时期。这批墓葬区域性特征明显,为研究湘江中游地区汉至六朝墓葬的年代分期及葬制葬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平江福寿山大湖坪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