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越南组织的考古专家在政府的同意下,对一座罕见的皇陵展开保护性发掘考古。
因为这座皇陵的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了,所以专家们都很小心,生怕不小心会破坏文物。整个考古现场都弥漫着严谨的沉默。
1964年4月2日,经过漫长的考古发掘,考古专家们终于出土了这座陵墓的主人----越南黎裕宗的尸体。
皇陵遗址
此起彼伏的吸气声在陵墓里响起,不断有人惊呼道:“天哪!这好像是中国明朝样式龙袍吧!”
“这个尸体距今已经几百年了,怎么保存得这么好?”
这个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越南皇陵里会出现中国明朝样式的龙袍呢?在古代越南又与我国的关系如何呢?发掘出来的文物最终去向在哪里?
陵墓的主人黎裕宗和越南后黎王朝越南皇帝的陵墓里为什么会出现中国明朝样式的龙袍,这就不得不来看一下这个王朝的起源了。
越南后黎王朝建国于1428年,也就中国明朝明宣宗时期。建国后,越南对内部的国号称为大越,对外自称为安南。
越南后黎王朝的建立跟中国的明朝密切相关。当时,后黎王朝的开国国王黎利统一了当时混乱的越南国,并且驱逐了当时明朝在越南的驻军,自立为王。
黎利
刚开始,明朝统治者并不承认黎利的合法性,认为陈朝才是越南的正统宗室,于是就分封了黎利扶持的傀儡君主陈嵩为国王。这黎利也算是个枭雄,见势不妙,立刻就派人暗害了傀儡君主陈嵩,并且对明朝宣称,已经找不到陈朝宗室的后裔了。无奈,明朝只能妥协,承认了黎利作为安南国王的合法性。
为了向明朝示好,黎利作为越南国王与明朝签订了三年一朝贡的条例,自称是明朝的附属国。明朝统治者满意于黎利的态度,于是就对越南多有帮助,经常给越南提供援助。甚至在灾年的时候,还曾经无偿赠送过越南粮食。
越南方面在面对“天朝上国”的明朝时,非常崇拜。黎利作为国王,带头引起崇尚明朝文化的风潮。在选官方面,黎利借鉴明朝的科举选官制度;在文化方面,黎利请来明朝的大儒,在国内大兴儒学;在刑法方面,黎利直接派人到明朝取经,复刻明朝的各项法律。甚至是在价值观层面,黎利及其朝臣也是对明朝有样学样,在国内提倡尊老爱幼,给孤寡老人分田地等等。
由此可见,明朝在当时越南人的眼里,是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内心里都是很崇拜中国明朝的。而龙袍,则是封建社会里最高权力的象征,统治者肯定会希望龙袍能象征着更高的权力。于是,在国王黎利的授意下,龙袍也是参照明朝皇帝的龙袍改仿制的。
黎利后代的子子孙孙,也没有更改先祖定下来的规矩,再加上中国的实力一直都很强,越南也一直自称是中国的从属国,基本没断过对中国的朝贡。
这也就不难猜出,为什么1964年越南皇陵里会出土中国明朝样式的龙袍了。
黎裕宗皇陵的考古过程和出土文物因为当时的各种考古设备并不先进,有些甚至存在严重的缺陷,于是考古进程比较慢。终于,在1964年4月2日,考古队终于取得了大进程:成功发掘出了黎裕宗的尸体。
考古队众人一看到黎裕宗的遗体,就一阵惊叹:明明已经过去了几百年,黎裕宗的遗体竟然并没有腐烂!只是稍微有点收缩,皮肤甚至还保留着一定的弹性!
这根本就不像是在地下埋了几百年的尸体,因此,越南的考古专家们非常小心翼翼地把黎裕宗的尸身搬了出来。这时,考古专家们才发现黎裕宗的遗体上还裹着一层又一层的棉被、布匹,身上还穿着龙袍。他们万分小心地把遗体上的衣服、棉被等一层层剥下。
黎裕宗的遗体刚挖出来的时候是浅灰色的,但是当他的尸体接触到氧气后,就开始迅速变质,变成了紫色。考古专家们这才知道空气对黎裕宗尸身的伤害,为了更好的保护尸体,他们紧急地把尸体送到了河内医科大学。
因为黎裕宗的尸身几百年都没有腐烂,所以还是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的,送到医科大学也是为了能更好的研究尸体不腐的原因,也能对尸身进行更好的保护。之后,黎裕宗的尸体被河内医科大学移交到了越南历史博物馆,以进行更好的保护。
从出土的遗体可以看出,黎裕宗身材矮小,甚至还不到一米五。对于男性来说,这样的身高可以说是比较矮了。不过因为那个时候的人大多都条件不太好,尽管黎裕宗是个国王,也会因为没有科学的饮食习惯而变得身材矮小。
考古专家们不仅在黎裕宗的遗体上发现了一件龙袍,还发现了很多宝贵的丝织品。这些丝织品都被制成了后黎时期的衣冠,对研究后黎王朝的服饰风格有很大意义。但是由于丝织品保护难度很大,而当时的技术又不太先进,所以这批出土的珍贵丝织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出土文物
在这批出土丝织品中,保存最好的就要属那件龙袍了。经过越南考古专家的研究以及向中国专家确认之后,这件龙袍与明朝皇帝的龙袍很像。这样的事实能够充分证明,在古代中越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考古工作结束之后,黎裕宗的遗体就一直被存放在了越南博物馆里。从1996年起,越南的黎朝皇族后裔就开始不断要求越南文化部将黎裕宗的遗体重新安葬,入土为安。
但是考虑到黎裕宗遗体的研究价值和和参观意义,越南文化部就一直拖着没有同意。直到2006年,越南政府经过权衡利弊之后才答应了这些黎朝后裔们的请求。
黎裕宗重新入土为安
2010年1月1日,越南政府和黎裕宗的后代们共同为黎裕宗举行了盛大的安葬仪式。黎裕宗重新被安葬在后黎朝的故乡清化省寿春县的金石陵。时隔70多年,黎裕宗再次入土为安。
中越两国之间的关系龙袍的出土足以证明中越两国关系紧密。
中国和越南自古以来就是邻居,除了个别情况之外,中越之间的关系大体上来说都是很友好的。
中国的越南之间,可谓是渊源颇深。可以说,越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圈里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过去几千年中,中国一直都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中华文明的发展水平一直都是顶尖的存在。因此,周边国家的文化与中华文化都有着高度的相似,甚至有很多国家都是因为学习中国的文化才慢慢强大起来的。越南跟我们做了几千年的邻居了,他们国内有很多地方都和中国很像。
而且,早在汉朝的时候,我国当时的中原王朝就在越南地区设立了郡县,以便于进行统一的管理。
在汉武帝时期,越南地区彻底并入汉朝,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中原地区的铁犁牛耕传到了越南之后,更是加速了越南地区的开发。甚至汉语也逐渐开始成为了越南地区的通用语言。
至此,越南就成为了我国的一部分,尽管在有的朝代中发生过一些矛盾,但是从大体上来看,越南一直与中原王朝保存着良好的臣属关系。
直到唐朝末年,中原王朝陷入混乱,各地藩镇割据非常严重,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李氏王朝自身难保,更别提去控制远在国土最南方的越南了。
于是,当时在越南的掌权者趁机从中原王朝中脱离了出去,自立为王。
一直到唐朝灭亡之后,越南才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但是,越南仍然是中原王朝的附庸国,是朝贡贸易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之后豪强陈氏在越南建立了政权。明朝时,陈朝臣服于明朝,提出了“三年一贡”的朝贡制度,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很满意陈氏的态度,就把越南列为了“不征之国”,也是代表着一种友好的态度。
朱元璋
到了近代,越南更是跟紧中国和苏联的步伐,在国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和越南之间的关系是很难分割开来的。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更是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政权合法性的国家,并且迅速的与孤立无援的越南建立了外交关系。甚至还帮助越南在抗法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而中国对越南的帮助和影响远不止于此。
把法国人赶跑之后,越南却并没有就此获得和平,反而陷入了新一轮的战争中去。当时,因为美国的干涉,越南一直没办法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美国甚至还发动了越南战争,派遣了大量的军队入侵越南。
中国和越南国旗
见到邻居陷入如此困境,中国政府决定,要帮助越南赶跑侵略者!于是,中国就为越南提供了大量的战略性援助,不管是在粮食方面,还是在军备方面,中国对越南都毫不吝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越南。
同时,中国还派遣军队,援助已经陷入困境的越军;中国的防空部队还帮助越南取得了部分的制空权。可以说,中国对越南担得起一句肝胆相照!
最后,在中国的无私帮助下,越南终于赶走了侵略者,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越南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去打败美国,这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和越南的联系。
从古至今,中国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在明朝的时候,就有郑和下西洋,与周边国家互通友好。看到越南发生了饥荒,还曾将留下了很多粮食和财物。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越南这个邻居我们更是倾尽所能地去帮助。
但是,越南在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政权之后,逐渐对中国开始不友好了,甚至在1979年入侵中国边境,制造流血冲突。
但是,越南不可能彻底否认历史,也不可能彻底忘记中国曾经对他的帮助。
尽管后来中国和越南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我国对越南的感情也相当复杂。但是中越这几千年来的友好关系却不能被忘记,而且到现在我们仍然是邻居,都守着彼此重要的门户。
因此我们仍然希望,中越之间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进步,一起投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去!
石景山干尸龙袍之谜的官方解释是什么?
官方解释:黄拙吾(干尸)历经明末清初,在清朝为官,不得已剃发易服。在清朝为官期间,因工作有所建树,被封为四品“中宪大夫”,并得到皇帝赏赐的一品麒麟补服和“四爪蟒袍”。黄拙吾死后其家人将其发辫挽成发髻,依然保持明朝发式入葬,以示慰藉。
2006年5月,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一处工地,正在繁忙施工。挖掘机在三四米深的地下刨开一些白黑相间的泥土之后,挖出了一具完整的棺材。
因为棺材封闭完好,所以工人使用了挖掘机铲臂才将其破坏性地打开。棺中赫然躺着一具男性尸体。尸体尚未腐烂,穿着清代的官服官帽。工人们不仅没有恐惧,反而哄抢了随葬财物。随后,他们又把尸体和剩余随葬品用木片重新装殓并再次埋入土中。
第二天,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有关人员在工地发现了破碎的棺盖。棺盖上写着:“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忄出吾黄公之灵柩”(注:“忄出”,音同黜,下文以“黜”代此字)。
这十五个字表明文物已遭损坏。他马上联系了石景山考古研究所的贾卫平。贾卫平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并将清代男尸再次挖出。
贾卫平在清理剩余随葬物品时发现:这具男尸内身穿着绣有金龙的衣物,很像是龙袍。他感到此墓非同一般,需要向上级汇报。他联系了北京博物馆的王馆长,说明了墓葬的情况。
不久,纺织品考古专家王亚蓉奉命赶到现场。王亚蓉则由此主导了尸体保护以及随葬纺织品修复的工作。尸体的衣物被剥离后,被风干为干尸,存放于石景山区宦官博物馆一间恒温恒湿的房间里。
2009年8月20日,保存完好、风干后的尸体和修复后的龙袍首次对外展出。北京、干尸、龙袍,这三个关键词引发了媒体轰动性报道,并形象地称干尸为“龙袍干尸”。这就是“龙袍干尸”称谓的由来。
扩展资料
奇特之处
干尸外套是清代一品官员的朝服,里面穿着一套上下两截的皇帝的礼服,上衣下裳,并且陪葬还另外有一件龙袍。这显然与棺头所写身份不符。按照棺头所写:中宪大夫,相当于四品文官,官服应该绣有鸳鸯补子。但干尸外面穿的补服上绣的却是麒麟的图案,这是一品武官才有的官服。
不可思议的是干尸头上没有留清代男性的辫子,而是盘起的发髻,这是明朝的发式。干尸的发式与清规“剃发令”不符,别说在朝为官了,即使当平民百姓随时都可招来杀身之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袍干尸
在石景山挖掘出的那一具龙袍干尸到底是谁?
2006年4月份,一时轰动中国考古界的“石景山龙袍干尸”出现在了世人眼前。
干尸长1.73米、左脚长有六个脚趾。干尸刚出土时皮肤还有弹性,呈古铜色,后来干尸的水分彻底挥发,但头发、指甲尚保存完好,全身呈黑色。“龙袍干尸”下葬棺的棺头上所载为:“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
干尸展出时,被放置在一个双层恒温玻璃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干尸的上半身全貌,暗红色的皮肤肌肉组织。干尸的头发经过修整被理顺在脑后,全身骨骼非常完整。
诡异的地方是,这些袍服经过考证都是正品,都不是民间戏服或仿制品。既然都是真品袍服,那他的身份就应该是皇帝。然而并非如此,因为棺材头那里清楚的写着: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
从清朝遗留的史书来看,在浩如烟雨的史料记载当中,关于这位中宪大夫黄拙吾的记载,竟然没有发现只言片语。如果这位黄拙吾真的在康熙年间颇具名声和地位的话,那么史书记载上不可能没有其人只言片语的记载,但事实证明,清朝的史书典籍当中确实没有这位老先生的记载。所以多位史学家便判断:关于黄拙吾“中宪大夫”的称谓,很有可能是清廷死后追赠的。
目前对于龙袍干尸身份的猜测很多,有说是被康熙皇帝废黜的太子爱新觉罗·胤礽,有说是隐姓埋名的明帝后人,有说是多尔衮。
说是废太子胤礽,首先是不可能的。胤礽死于雍正二年冬,弥留之际雍正已召人开始讨论他的丧仪问题,最后明旨:胤礽丧仪照和硕亲王例,葬于天津蓟县黄花山理亲王陵。这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是在清东陵陵区内,是皇家陵园。所以石景山的干尸不可能是胤礽。再说胤礽为何蓄发梳髻?他跟道教从无关系,也不可能心怀明朝。
除了以上猜测,更有人猜测是康熙的皇八子胤禩,或是甚至还有人猜测这是死因成迷的顺治皇帝,说他当年并没有死也没有出家,而是被孝庄皇太后秘密囚禁,死后秘密下葬于此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证据,这些猜测至今也只能是猜测,并无实据支持,石景山龙袍干尸的身份,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