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王子今受聘为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是真的吗,王子今教授学术成就

历史趣闻     2023-7-10     点评:24举报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继今年早些时候全职加盟母校西北大学之后,著名秦汉史研究大家王子今又受聘为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618

王子今 资料图

据中央民族大学官网消息,9月29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学在海淀校区知行堂举行王子今特聘教授聘任仪式。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广生出席仪式并为王子今教授颁发聘书。仪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萍主持。

郭广生指出,中央民族大学正处于全面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聘请王子今教授为学校的特聘教授,对推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撰、助推学校中国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加强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郭广生希望学校在王子今教授的加盟助力下,能够进一步纵深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深入阐释“四个共同”的学理内涵,产出高质量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学理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民大智慧。

中央民族大学方面介绍,王子今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深耕秦汉史、秦汉考古文物以及出土文献的研究,涉猎广泛,论著丰硕,为我国秦汉史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公开资料显示,王子今,1950年12月生,1982年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4年从西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王子今是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他还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长城学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洛阳大学、咸阳师范学院、吉林师范大学东北文化研究院、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校外专职研究人员,内蒙古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邮政文史中心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

他同时还是《中国史研究》编委、《史学月刊》编委、《历史学家茶座》编委、《齐鲁文化研究》编委、《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特邀编委、《盐业史研究》顾问、《鲁东大学学报》顾问。他曾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访问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客座教授。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

王子今受聘为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是真的吗,王子今教授学术成就

全像如来佛祖的作者简介

马书田,北京人。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宗教学理事,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神话学会会员。现就职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任编审。
在中国神祇文化和民间信仰研究方面了,出版了多部著作。1990年所著《华夏诸神》在北京图书一等奖。1994年——1997年完成“中国神祇文化全书”系列:《中国佛教诸神》、《中国道教诸神》、《中国民间诸神》、《中国冥界诸神》。主要著作还有《中国佛菩萨文化大典》、《红楼梦大乔辞典·哲理宗教部分》、“马书田说神”系列、“中国全神谱大系”(撰写中)等。全部著作500万字。《中国的神灵世界》被译成德文、法文、英文等介绍到西方。本人业绩被载入《世界名人录》等。
·查看全部>>

王子今受聘为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是真的吗,王子今教授学术成就

急求王子今编著的<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及<中国古代行旅生活>的主要内容

王子今著《秦汉区域文化研究》以论述秦汉时期的基本文化区及其文化风貌为重点,分别讨论了秦汉时期12个文化区的人文社会面貌和民俗文化构成,分析了当时最主要的有突出代表意义的区域文化的特征,着重探讨了秦汉文化共同的形成及其区域文化传统基因(如乡土意识、文化节奏、儒风流布、人口流动等),还对秦汉时期最高统治集团的区域文化观和区域文化政策进行了认真的历史总结,“作者对秦汉区域文化方面的研究有诸多独到的见解,是一部成功的多有创见的著作”(史念海序)。程民生著《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也是一部断代文化地理研究的专著。
http://www.xiangyata.net/data/articles/b02/517.html
<中国古代行旅生活>
是古代生活大型丛书,是适应社会文化需要的新举措,也是进行学术领域开拓的新尝试。比较系统具体而生动地秒描述了中国古代行旅生活史。
全书从“心理准备““行装与旅费”“行旅送别礼俗”“行旅方式”“旅食与旅宿”“行程与行速”“行礼与行具”“行旅的安危”等方面,从社会史的角度评述了行旅在中国古代社会文明成熟,推动历史进步的积极意义,可以更为真切地了解许多生动具体的历史事实,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风俗画卷,领略其中隽永幽婉的意趣风致。反映出中国历史文化的若干重要特色。
正文之中,往往是引用典故的堆砌,却少有注释,帮助读者阅读;看起来更像是“古代行旅生活考据”一类的文章。不是说这样写不行,而是这样写没有针对丛书的目标读者是谁们,而造成读者的阅读困难。所以,这一本“行旅生活”是看得最慢的。
目录:
一 行诱的心理准备
1卜行择吉
2行神祭祀
二 行装与旅费
三 行旅送别礼俗
1灞桥折柳
2饯别形式的演变
四 行旅方式种种
1徒行时代与徒行阶级
2骑乘形式
3篮舆伊轧
4乘车行旅
5舟筏行水
五 旅食与旅宿
1行旅饮食
2宿息 宿泊
3民间行旅食宿服务业的经营
六 行程与行速
1远行的历史记录
2行旅速度:急脚 快马 飞车
3晓行与夜行
七 行李与行具
1行囊与行橐
2行滕与行缠
3其他随身行具
八 行旅的安危
1行旅交通事故
2贫病转零落 故乡不可思
3虎患及其他山林行旅灾难
4旅途盗劫危患
九 行旅生活百昧
1游学行迹: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游宦生涯:区区牛马走 趋驰名利牵
3游贾事业:周流天下 无所不至
十 旅人的精神寄寓
1家园忘却酒为乡
2弦管笙歌销客愁
3客舟唱咏与驿壁题诗
十一 软脚·洗尘·接风
中国古代行旅生活"的书摘……
人们平时常常用“衣食住行”,也就是衣服、饮食、住居、
出行,来概括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内容。
“行旅”,一般是指历时较久、历程较远的出行活动。
古代中国文明长期以来一直建立在以小农为经营主体
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从而导致形成了相对封
闭的文化传统,也曾经形成了对“行旅”活动存有某种消极
偏见的生活观念。
《老子》一书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是以“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
种彼此严重隔绝的社会生活为标志的。晋代名士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对于“与外人间隔”的所谓“桑竹垂余荫,菽稷
随时艺”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记述,也寄托着大体类同的梦想。
与此相应的淡漠交往,厌畏出行的习尚,似乎久已成为中国
传统社会生活的重要特色之一。
尽管民间行旅在传统中国古代的总体社会生活中居于
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是行旅促进社会文明成熟,推动历史进
步的积极意义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据说民间原本通行以“衣食住”作为主要生活形式的说
法,后来孙中山先生有感于近代世界交通与交往作用之重
要,力倡加入“行”字,于是始有“衣食住行”之说。其实,
早在先秦时代,《荀子·修身》中已经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
“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
大意是说,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遵循“礼”的规范,
如此方能和谐有序,否则就会导致祸患。这里所说的“食恢、
衣服、居住”,自然也就是“衣食住”,而所谓“动静”,与
“行止”涵义大体相近。这可以由《周易·艮(gen亘)》中的
一段话得到说明:“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
道光明。”“行”和“止”,“动”和“静”,都要合乎时宜,这
样才可能接近理想境界的实现。当时人所说的“动”或者
“行”的涵义,其实是包括行旅活动的。也就是说,在中国人
的传统意识中,行旅生活在社会生活总体内容中的地位,似
乎并没有完全受到漠视。
http://www.haotushu.com/book/375626/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考古,考古是为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考古,考古是为了什么

历史趣闻阅读:448   点评:19
万历爱王皇后还是郑贵妃,万历皇帝的陪葬皇后

万历爱王皇后还是郑贵妃,万历皇帝的陪葬皇后

历史趣闻阅读:507   点评:16
古代的奇闻趣事,古今奇闻轶事

古代的奇闻趣事,古今奇闻轶事

历史趣闻阅读:1495   点评:47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最大细菌华丽念珠菌图片

最大细菌华丽念珠菌图片

历史趣闻阅读:497   点评:5
魔兽世界埃提耶什·守护者的传说之杖,埃耶提什守护者之杖

魔兽世界埃提耶什·守护者的传说之杖,埃耶提什守护者之杖

历史趣闻阅读:495   点评:8
司马欣怎么死的,成皋之战中战败自刎于汜水

司马欣怎么死的,成皋之战中战败自刎于汜水

历史趣闻阅读:13379   点评:196
日本为什么能保留天皇制?在日本古代天皇只是一位傀儡皇帝

日本为什么能保留天皇制?在日本古代天皇只是一位傀儡皇帝

历史趣闻阅读:9796   点评:177
探索发现古滇国,中国十大顶级考古

探索发现古滇国,中国十大顶级考古

历史趣闻阅读:517   点评:11
考古发现盗墓贼遗体,古墓盗墓真实纪实

考古发现盗墓贼遗体,古墓盗墓真实纪实

历史趣闻阅读:533   点评:15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