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再谈中原文化区的概念和同心圆模式的万年历史

历史趣闻     2023-7-10     点评:26举报

本文说的中原文化区指的是现代考古和历史学上对中原文化区的定义,不同时期的古籍文献的学人论述与此毫无关系,更没有任何用来比较的意义。

640

考古学上中原文化区的划分也与时代密不可分,我们简单对各个时期考古文化做下简单梳理

从新石器文化面貌比较清晰的角度来看,中原文化区最早的考古学发现是距今9000年的贾湖遗址,学界主流将其并入裴李岗文化。进入距今8000年前后,中原文化区扩大了范围,西部关中至陇东出现了老官台文化。主要遗址有甘肃的大地湾遗址,关中的老官台遗址,其中大地湾遗址绵延长达3000年,一直延续至仰韶晚期,其长时跨度在中国史前遗址中异常夺目,中原腹地晚一些的大河村遗址也是长达3000年,这些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早期中原文化圈的持续发展状态。

640

黄河流域文化面貌趋于一致,包括下游的后李北辛两支通常认为是前后相继的文化,也与中原腹地的裴李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行山东麓廊道是中原文化与燕山南北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考古文化面貌也呈现出来南北的一些差异,从磁山文化南北不同类型的划分上可见一斑。

640

这是古老中国同心圆模式的第一次扩张。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中华文明另外两处重要文化区,西辽河和长江流域此时并未呈现出统一的态势。

付巧妹先生从基因上对此也进行了精确分析,通过她对古人骨基因的提取分析。得出了距今9500年来东亚古人类流动的初步认识。距今6500年前我国南北人群交流很少,属于各自为战的时期。这与考古所见是差不多的。不过这里的南北方是以长江为界的。事实上黄河流域考古文化已经抵达淮南。蒋乐平先生认为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是北方人南下的结果。应该是可信的。不过宁绍平原河姆渡一脉此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可能是上山跨华侨这个传统向南发展的结果。而环太湖的马家浜却来自北方。

640

距今6000年前后,黄河流域进入庙底沟时代,考古文化上呈现出很强的扩张态势,韩建业先生称之为最早的文化中国。这与付巧妹先生从古基因上发现的规律也是相似的。北方基因开始南下,南方土著基因数量明显变少,南方呈现出南北基因混合的情况。

考古文化上崧泽文化是崛起于马家浜南,我们认为是宁绍平原考古文化北上融合了本地文化的结果,其对马家浜的取代改变了北方文化体系对太湖流域的掌控,并持续北上,与大汶口庙底沟在淮河两岸持续拉锯。

与后世类似,中原文化区由于有了对关中地区的掌控,与长江流域的交流主要通过汉水这条通道完成,强大的江汉地区考古文化也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我们认为这是中国同心圆模式的第二次扩张。这次扩张让受到中原文化强烈影响的汉东地区首先发生了变迁,从边畈文化到带着浓厚中原基因的油子岭文化,让汉东地区出现了变革,并跨国汉江,逐步扩张至峡江和澧阳平原,这个变化可能是北方基因第一次对长江中游南方土著基因的一次大的清洗。从基因上看南方土著基因的急剧下降或许就是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636

640

未见付巧妹先生对辽西地区的基因进行讨论,其结论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从既往基因分析的认识来看,拥有发达玉文化的红山文化此时混入了中原地区的古基因类型,这与仰韶文化北上辽西的考古文化认识可以相合。这次中国同心圆模式的扩张非常有代表性。韩建业先生对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论断还是非常有见地的。

后庙底沟时代,中原文化区出现分裂,甘青地区首先独立出去,庙底沟发达的彩陶被其继承,南佐遗址的发现或许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这点。南佐和中原腹地的双槐树此时不约而同出现了大型宫殿建筑,说明黄河流域世俗化的传统在此时开始向古国时代迈进。

这种分裂让强大起来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有了可乘之机,北上的屈家岭文化和西进的大汶口文化纷纷向中原挺近,同心圆模式开始收缩。而辟出江南的良渚人似乎更满足于富裕发达的自给自足模式,除了与大汶口文化在淮河两岸有些争夺,并没有去主动扩张势力。

640

距今4000年前后,黄河改道,气温骤变,吸收了全球化大潮的中原文化再次有了扩张的基础,从基因变迁上也表现得很明显。北方基因再次南下,南方土著基因迅速南撤,有的躲到沿海岛屿上,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南岛语系。考古上中原地区的煤山文化南下江汉,长江中游持续一千多年的考古文化脉络被打破。长江下游被南下的造律台文化影响深远。同心圆模式第三次扩张。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所谓半月形地带成了农耕民族北上的极限。这条线也是后世长城的分布区域。中华文明同心圆模式横跨黄河长江的时代来临了。

再谈中原文化区的概念和同心圆模式的万年历史

中原文化与文明的概念是什么?

中原文化是以河南为发祥地辐射周边的文化,是中华诸文化的母文化。依托根据是黄河流域。
楚文化是以湖北为根据地的文化,依托的是长江流域。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楚文化其实也是中原文化的分支,楚先人熊绎受封是楚文化的开始,但是楚国周边的国家部落都是蛮夷比较落后,最后楚国统一了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谋求向北发展,这时正值春秋首霸齐桓公时期,当时齐桓公提倡尊王攘夷抗拒北方的戎狄和南方的楚国,这便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冲突的开始,之后晋文公称霸,晋国继承齐国与楚国展开了历时百年多的晋楚争霸,这样楚文化渐渐融入进了中原文化,直至最后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再谈中原文化区的概念和同心圆模式的万年历史

为什么说陕西位于中原文化区?它是怎么界定的?

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饮食,服饰,文字,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甚至民族性格等等。好,回过头来看看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仰韶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最后相互渗透交融,以仰韶文化为主体最后占了主导地位。

但真正统一了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基础的却是在西周,西周不但统一了中国文字,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祭祀,礼仪甚至饮食风俗的最基本的要素,直到今天,宝鸡西府地区的饮食,风俗等带有浓厚的周朝遗风,比如花馍(祭祀用),社火,虎头鞋,甚至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如果放在别的地方不一定适合,但在关中,山西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就特别灵验。

中华文明第二次实现大的统一发生在秦朝,秦始皇再次对中国大地面临分裂的文明进行了统一。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郡县制,并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后面的汉唐就不用多说了,更是把中华文明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强大的王朝无不以陕西关中为中心走向了全国。

中原文明的核心是关中文明。关中是中原之龙首,古代中原一开始指的就是关中平原,与黄泛区没有任何关系。

唐以前的中华文明主要是以关陇文明为核心的。从蓝田猿人头骨到华胥古国建立,从炎黄起源到周秦汉隋唐的辉煌,无不留下了中华文明的足迹。

陕西是中华始祖母华胥的故乡,炎黄起源于渭水流域的黄土高原,宝鸡是中国青铜器之乡,汉中是中国汉文化的发源地,咸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诞生地,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渭南是中国汉字鼻祖仓颉的出生地,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秦岭是中华之脊,华山是中华之根,周礼秦制汉文化隋科举唐诗词均产生于陕西,陕西当然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慈禧靠什么统治中国47年?同治皇帝是慈禧害死的吗

慈禧靠什么统治中国47年?同治皇帝是慈禧害死的吗

历史趣闻阅读:12869   点评:380
明清民间奇闻异事小说,明清奇闻异事录

明清民间奇闻异事小说,明清奇闻异事录

历史趣闻阅读:2063   点评:50
和考古有关的电影,与考古有关的电影

和考古有关的电影,与考古有关的电影

历史趣闻阅读:318   点评:23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259   点评:182
古时奇闻异事知乎,古代历史奇闻异事——逃仙

古时奇闻异事知乎,古代历史奇闻异事——逃仙

历史趣闻阅读:1891   点评:56
抖音很火的对话,抖音一哥

抖音很火的对话,抖音一哥

历史趣闻阅读:437   点评:9
山东艺术类招生艺术类的大学有哪些,张雪峰说山东艺术类专业

山东艺术类招生艺术类的大学有哪些,张雪峰说山东艺术类专业

历史趣闻阅读:608   点评:20
匈奴墓葬出土文物,俄罗斯出土的匈奴王陵

匈奴墓葬出土文物,俄罗斯出土的匈奴王陵

历史趣闻阅读:413   点评:8
纪录片敦煌师父三对师徒守护敦煌的故事,敦煌纪录片史实记录

纪录片敦煌师父三对师徒守护敦煌的故事,敦煌纪录片史实记录

历史趣闻阅读:333   点评:10
南头庄遗址出土不起眼陶片专家鉴定后说它们可能是华夏第一陶

南头庄遗址出土不起眼陶片专家鉴定后说它们可能是华夏第一陶

历史趣闻阅读:312   点评:15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