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峰起云泳殷墟与妇好墓

历史趣闻     2023-7-9     点评:11举报

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是夏,随后是商。商朝的创立者是汤,立国传承17代31王,历时550多年。商朝的统治地域大致以今天的河南省为中心,兼及周邻地区。商朝曾经数度迁都,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即距今3000多年前,商王盘庚将都城搬迁至“滨洹之小屯”的北蒙城(今河南安阳),商人称之为“大邑商”或“天邑商”,今天这座都城则被人们称为“殷墟”。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大邑商”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变成了废墟,有关商朝的历史几乎成为传说。直到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无意中发现古老神秘的甲骨文,一片甲骨惊天下,堙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商朝重新浮现在人们眼前。

从1928年起我国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殷墟遗址是我国最早发掘的考古遗址之一,也是考古持续时间最长的遗址,距今已经九十多年,可以说殷墟遗址考古是我国考古学发展的缩影。甲骨文为我们保留了3000多年前的文字,从中我们可以大致知晓3000多年前商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殷墟遗址考古出土的青铜器、玉器、建筑基址及丰富的祭祀遗存,则向我们展示了商朝鼎盛时期的物质成就和精神面貌。

当“大邑商”在黄河流域繁荣兴盛之时,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正处于埃及新王国时代,中东的两河流域正处于后巴比伦时代,南亚的恒河流域正处于吠陀时代,四大文明古国在三千年前交相辉映,人类文明的光芒照耀广袤苍穹。通过殷墟遗址考古发掘,我们可以确定商朝已经完善了国家的管理体系,构建了以甲骨文为特色的文字体系,奠定了以青铜器为核心的礼乐制度,这为中华文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当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断之后,中华文明却一脉相承,将生命延续至今。毫无疑问殷墟遗址是中华文明溯源的基石,殷墟遗址不仅是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而且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殷墟遗址发现妇好墓,出土随葬器物1928件,包括468件青铜器、755件玉器、564件骨器、47件宝石等,有限的墓穴容积和异彩纷呈的随葬品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妇好”的名字见于殷墟甲骨卜辞上的记载以及青铜器上的铭文,目前已知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字与“姑”字相对,“姑”是婆婆的意思,“妇”则是媳妇的意思。“好”字读音为“子”,意为“子姓的女性”,商王是子姓,也就是说商王武丁和王后妇好是同姓之间的婚姻。在商朝同姓之间是可以互通婚姻的,这与我国从西周以后形成的“同姓不婚”的原则有所不同。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提及妇好的有200多次。比如,有“好允见右(老)”的卜辞,即妇好去探望德高望重的老人;有“呼妇好见多妇于徉”的卜辞,即妇好在徉地接见贵族家眷;有“呼妇好侑俘于妣癸”、“槱妇好御于父乙”、“妇好不往于妣庚”、“妇好有报于四妣槱”等的卜辞,即妇好主持祭祀妣癸、妣庚、四妣、父乙等人。可见作为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广泛地参与商朝的政治活动,她为商朝做出的贡献与获得的显赫地位被后代所铭记,因此妇好死后的庙号为“辛”,在商王祖庚、祖甲时期甲骨卜辞中都有不少关于祭祀“母辛”的记载。

500

1976年在妇好墓中出土有2件商代晚期青铜妇好鸮尊(如图),通高45.9厘米,口长16.4厘米,器身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两字,形制、纹饰、大小近同,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鸮”亦称“枭”,俗称“猫头鹰”。青铜鸮尊为站姿,昂首,圆眼,宽嘴,小耳,高冠,挺胸收翅,两足粗壮,与宽尾共为支撑。鸮头后开一半圆形口,上置盖,鸮背部铸鋬,鋬首饰兽头状,面中部及胸前各有扉棱一条,通体满花,饰有兽面纹、夔纹、蛇纹等,并以雷纹衬底,盖前端有一尖嘴立鸟,后有一拱身卷尾的立龙。青铜鸮尊为站立的鸮鸟形态,栩栩如生,融写实与夸张为一体,纷繁复杂的器表纹饰,使整个器物显得凝重威严,同时又展现出丰富的象形力和高超的构图能力,非凡的铸造工艺、超绝的设计使其魅力经久不衰,不仅是商朝青铜艺术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而且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制造技艺的高超水准,不仅是国家文物局明令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而且也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用考古发现讲好中国故事,以史增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7月“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是上海博物馆与国内考古大省合作举办的“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展,通过文物的展示和传播,告诉观众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我国百年考古取得的伟大成就。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商代晚期青铜妇好鸮尊也参加了此次展览,并且作为“明星级”展品高调亮相上海博物馆,引发广大观众的好奇和观展热情。

峰起云泳殷墟与妇好墓

妇好墓为何没有尸骨

综合各种资料和研究,妇好遗骨不在墓葬中大致有以下五种推测:

1、水腐蚀

据考古人员描述,妇好的墓葬坍塌过,棺椁又在墓室的最下方,被埋在了水线以下,尸体经过数千年的浸泡,早已腐烂了,而上层陪葬的奴隶却在水线以上,未被浸泡,尸骨尚存。

2、棺椁腐蚀

埋在上层的殉葬人牲因为直接埋在土壤中,遗骨很难被腐蚀掉,而妇好却是因为有棺椁,存在空气和其它物质,这种条件,尸骨反而会被细菌腐蚀掉。

3、法医推测

埋在土里的奴隶遗体软组织腐化后,产生的液体具有腐蚀性,但会被周围的土层吸收,不对遗骨造成腐蚀。而妇好在棺椁中腐化,产生的液体物质会继续腐蚀遗骨。

4、朱砂惹的祸

墓葬中可以看到下方有许多红色的物质,朱砂。撒上朱砂意在为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妇好照明道路;另一种说法是,朱砂有保持尸首永不腐朽的功能。

但是,妇好早已却化为乌有,而陪葬在大墓边上的殉人因为没资格享用朱砂,尸骨却是完整的,实际上,朱砂非但没能起到防腐的作用,反倒加速了妇好尸骨的腐烂。

5、根本没有遗体

妇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女将军,在征伐周围的方国时,不幸战死在沙场,有可能没有抢回尸体,也有可能长途跋涉不易保存,妇好墓中根本就没有妇好的遗体。武丁只是把妇好生前的物品放入墓葬中进行下葬。

峰起云泳殷墟与妇好墓

为什么感觉“妇好墓”的争论那么多?“妇好墓”究竟是什么?

第一,妇好墓规格层次很高,祭品众多,时间跨度大,内容涉及早商及武丁时期。甲骨文对“妇好”记载为“伐巴平蜀名将”,并擅祭祀。但却只是武丁贵妃,地位不高,身份一般。然而死后墓葬规制,竟然超过了武丁本人及历代先王,令人难以想象此“越轨行为"为何发生?

第二,“妇好”身为武丁贵妃,却是十分出色的“伐巴平蜀名将”,然而先秦诸史及史记均无一丝一毫记载,令人费解!如果刨除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影响以外,幸免于难的竹书纪年也一无所载,不知又是为什么呢?

第三,甲骨文向来以“在祀与戎"为主,却对商王武丁一个叫妇好的妃子关心备至,甚至连得小恙和怀孕都要占卜一下,乃至发生了死后“冥嫁三帝"之违反常伦事件,非常奇怪。

第四,三星堆二里头及殷墟的考古新成就,为殷墟妇好墓的断代及定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尤其是对“司/后"及“母/女”的再认识是一个巨大飞跃,可能“妇好"并不是什么女人和武丁贵妃,而是商人之祖先之一,并与二里头及三星堆有关联。

第五,铭文解读及甲骨文解读进入“网络时代”。最有标志性的成果是“妇好"鼎和“司母"鼎二铭文可能有了新的结论。

大致总结网民意见,把“妇"分解为:

“帚+女=司+母=羿+王=帝喾+颛顼”。“好"分解为:“女+子=母+戊/辛=王位+姓氏(十天干及十二地支名号)″。

根据铭文解读顺序:一,庙号国别;二,王位名号/国王氏姓。

“妇好”分别解读为:帚/女/子,帚/司代表庙号国别,女/母代表王位名号,子/戊辛代表王族氏姓。为什么呢?

首先“帚/司”为庙号国别:

甲骨文“帚”为戴羽巫师形象,是类似“羽/羿"之“羲/义”巫师伶官。根据史记记载,应是伏羲,有巢氏及燧人氏之三皇形象。羲/义可能是后人简写为羌/姜,故史记有“禹出西羌"之论。

甲骨文“蜀/禹”也即巫师“羲/义”形象,即抱虫卵为蜀/禹。故“帚/司"应是三皇象征,是古羌/姜人图腾,也即古蜀/禹人的图腾。“司”是“帚”的简写,“后”是“司”的反写。

“女/母”是象形字,是戴面具之跪人形象,即“戴胜人”。根据三星堆及二里头面具文物分析(比如纵目王),应是王族继承人之义。也就是说,女/母并不是妇女之义,而是戴面具之跪人形象,代表蜀王之继承人。

“子/甲”的甲骨文字形为:“⊙(蚕卵)+又(手形)=子/甲=蜀/禹”代表祭祀蜀地蚕虫即蚕丛之义。而“殷/商”人即“蜀/禹”的子/甲氏,也就是蜀禹之后人。

根甲骨文“殷”字形解读,即“手持蚕虫(子)拜祖(母)之形为殷”,也即是:“殷=/母+殳/子”。其中母为禹王,子是禹王子氏人,山海经中的千古“西王母”,竟然真的存在,就是殷/商先祖!只不过有人把“殷"当作“剖腹产”来解读,认为母即怀孕女人,实是貌合神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

所以说,“妇好”即禹王子姓继承人之义;“妇好鼎"即子姓后人为祭祀大禹而铸造之鼎;妇好墓即禹王后人专门用以祭祀大禹的灵堂,但不是墓,而是祭祀宗庙,所以才会出现“上有享堂,下有子孙祭品”之跨代规格,及“伐巴平蜀,冥易三帝,擅长祭祀”之功绩了!

根据史料记载,大禹本人就是蜀地大祭司,观天大人,水官,甲骨文佐证了这一点,三星堆二里头也证明了这一点,说明妇好墓就是禹王墓,也就是“禹出西羌"之禹王墓!可以和二里头禹墟及三星堆蜀墟对接一起了,商王不过是蜀/禹后人辛氏罢了!妇好鼎是禹王子氏鼎,司母戊鼎是禹王戊氏鼎,司母辛鼎是禹王辛氏鼎。

蜀/禹/殷一脉同源,蜀是国号,禹是王号,殷是族号,用史记的话说即夏启商,即黄帝号夏/帝喾号启/颛顼号商!至于女人“妇好”及“武丁贵妃"可以寿终正寝了!“母/女”的性别也正式归还男性王族“司/后"及黄帝/大禹了!母系社会也应更名“王系社会”了吧?至于蜀是不是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山东大学有了海洋考古教研基地嘛,海洋考古专业

山东大学有了海洋考古教研基地嘛,海洋考古专业

历史趣闻阅读:454   点评:20
昆仑山是盘古什么所化,创始元灵vs盘古

昆仑山是盘古什么所化,创始元灵vs盘古

历史趣闻阅读:545   点评:22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作文过渡句摘抄,过渡句素材

作文过渡句摘抄,过渡句素材

历史趣闻阅读:384   点评:25
通房丫头是啥意思:通房丫头的几种命运结果

通房丫头是啥意思:通房丫头的几种命运结果

历史趣闻阅读:10693   点评:231
总投资2100万元即将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98亿元项目开工

总投资2100万元即将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98亿元项目开工

历史趣闻阅读:439   点评:10
历史上有哪些看似好人,其实是坏人的人

历史上有哪些看似好人,其实是坏人的人

历史趣闻阅读:12696   点评:131
完颜阿骨打的墓挖掘,房山完颜阿骨打陵墓被盗了吗

完颜阿骨打的墓挖掘,房山完颜阿骨打陵墓被盗了吗

历史趣闻阅读:553   点评:9
夏朝有无考古发现,古墓发现的惊人奇书

夏朝有无考古发现,古墓发现的惊人奇书

历史趣闻阅读:439   点评:16
煎药庙村古墓主人「煎药庙墓墓葬的朝代扑朔迷离墓主人身份难以确定」

煎药庙村古墓主人「煎药庙墓墓葬的朝代扑朔迷离墓主人身份难以确定」

历史趣闻阅读:505   点评:27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