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稻作遗存、最早的水坝……浙江用80余年,还原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年中华文明史。1921年,仰韶文化遗迹考察启动,我国现代考古学由此诞生,到今年正好100年。而从1936年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拉开浙江现代考古的序幕算起,浙江现代考古学也已走过了85年。85年来,浙江现代考古给浙江,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什么?
昨天上午,“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新闻发布会举行。我们通过历数浙江考古的一个个 “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看浙江考古人如何用80余年时间,还原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分布图实证浙江是世界万年稻作农业之源
水稻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养活了世界二分之一的人口。浦江上山文化遗址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具备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完整证据链,实证浙江先民在一万年前就从洞穴走向旷野生活。
余姚施岙遗址首次发现河姆渡文化早期、晚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型古稻田,具有完备的路网和灌溉系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古稻田遗存。
临平茅山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古稻田遗址,亩产可达141公斤;良渚池中寺粮仓遗址发现的炭化稻谷埋藏量就达20万公斤。
这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浙江毫无疑义是世界稻作文化的发源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此专门题写了“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八个大字。
实证浙江是中华5000年文明之源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对良渚古城遗址是这样介绍的:“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良渚古城遗址(约公元前3300-2300年)向人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个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具有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这些遗址成为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证实中华文明与古埃及等其他世界古老文明处于同一时期。同时其外围水利系统,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
过去,国外学界曾长期认为中国只有大约不到4000年的文明发展史,这主要是基于西方学术界判断文明形成的三个要素:冶金、文字、城市。
良渚古城遗址不仅向世人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远古中国,为世界遗产提供了一项东方文明的模式;同时也确立了判断文明形成的中国标准:王权、城市、国家。
实证浙江是中国青瓷之源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考古发现证明浙江一直是中国古代青瓷制造业中心。夏商之际至两周,东苕溪流域出现了以德清为中心的原始瓷窑址群,证明浙江是中国瓷器的重要起源地,被誉为“瓷之源”。
唐五代时期的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南宋时期的乌龟山和老虎洞官窑、遍布瓯江流域的宋代龙泉窑窑址、明代早期的大窑龙泉窑址,证明古代浙江已建立起历时最悠久、脉络最清晰的青瓷生产体系。
目前正在发掘的黄岩沙埠窑遗址揭示了南北瓷业文化交流状况,填补了青瓷发展史空间转换、产业转移、技术传播的缺环。
实证浙江极江南文化之盛
湖州毗山遗址发现的玉琮、玉璧、卜骨、青铜器及大型建筑基址,证明其为商周时期浙北地区的区域中心。
衢州市衢江区发现迄今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西周土墩墓群,出土了西周青铜车马器及大量玉器,被专家认定为有可能是史书仅有零星记载的“姑蔑国”王陵区。
对绍兴印山越王陵、绍兴平水盆地战国时期越国王陵区和安吉古城、龙山107号墓园的考古研究,揭示出绍兴、安吉为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上层贵族甚至王侯的栖居地。
先后五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杭州南宋临安城遗址考古以及持续10余年的绍兴南宋皇陵遗址考古成果,为南宋国家制度提供了最重要的实物例证。
实证浙江领海洋开发之先
在距今约8000年的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含有相当大的盐分,有扬帆下海的可能,是浙江先民探索开发海洋的重要实证。
2019年发现的余姚井头山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也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海洋文化遗址。
台州章安汉代回浦港、舟山里钓岛宋元码头遗址、宁波象山港开创“海上丝绸之路”的先河。宁波和义路南宋沉船、象山“小白礁1号”清代沉船都是浙江先民开展海外贸易及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这些发现见证了浙江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开始“勇立潮头”征服海洋。
浙江考古,了不起!
浙江考古,实证浙江先民对中华文明、世界发展乃至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85年来,四代浙江考古人扎根田野、接续奋斗,填补了浙江旧石器考古的空白,使浙江人类史上溯至100万年前。
全国已知9000年前的早期遗址,半数在浙江。上山、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好川、钱山漾、肩头弄等一批考古学文化都以浙江地点命名。
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浙江,证实是世界稻作、蚕丝、茶叶、漆作、瓷器、酿酒的主要起源地,是全球最早的独木舟、彩陶和水利系统的发现地,成为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实证地。
特别是1973年河姆渡遗址发现和河姆渡文化的确立,实证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并被写入中学历史教材。
自1990年开展“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以来,浙江共有19个项目获此殊荣;良渚古城考古新发现获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
最近发布的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评选,浙江又有4个项目入选;全省拥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和5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
浙江的考古对构建浙江大历史、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实证浙江先民对中华文明、世界发展乃至人类进步,做出了不可估量的重大贡献。
综合:杭州新闻网 都市快报
编辑:刘海波 付鑫鑫
浙江的历史是什么?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00万年前境内已出现人类活动,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百余处,最著名的有距今4000—5000年的良渚文化、距今5000—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距今1万年的上山文化,近来在良渚遗址又发现了5000年前中国最大古城。
浙江春秋时分属吴、越两国,战国时属楚。
秦时分属会稽郡、鄣郡、闽中郡。
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三国时入东吴版图,仍属扬州。
唐朝时先属江南道,后属江南东道,又分置浙江东道、浙江西道两节度使,“浙江”作为行政区名称自此始。
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鏐建立吴越国,属江南道。
北宋时属两浙路;南宋建都临安(即今杭州),分置两浙西路和两浙东路。
元代时属江浙行中书省。
明初置浙江行中书省,简称浙江省,省名自此出现,后改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1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
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沿袭至今。
浙江的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东部以丘陵和沿海平原为主,中部以丘陵和盆地为主,西南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南的丘陵和盆地,浙东南的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以上内容参考 浙江省人民政府-历史人文
从史前文物看,浙江的文明史有多久
从史前文物看,浙江的文明史有800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