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墓出土的铜带钩。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 为配合宝鸡市高新区新建小学新建校区工程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间,对处于建设区域内的郭家崖遗址北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共计发掘古墓葬41座,其中战国时期秦墓葬37座,汉代以后的墓葬4座,同时确认该墓地外侧尚未发掘区域为一处面积较大的居址所在。
发掘地点所在的区域,地势南高北低,比较开阔平坦,周边密集分布着从新石器、西周、春秋和秦汉等多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发掘的郭家崖秦墓地不仅规模大,有居址相对应,而且时代多为战国。这也增添了东周时期宝鸡地区墓葬序列资料,对于研究秦人在宝鸡汧渭区域的聚落布局与社会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宝鸡是秦人在西周晚期开始东扩,从甘肃礼县翻越陇山大阪,进入关中的第一站和大本营。秦人进入宝鸡以后,先后在汧渭之会、平阳地区建都达85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结合在郭家崖周边历次发掘资料分析可知,秦人进入关中以后,是沿渭河两岸的台地逐步向东发展的。所以聚落一般都选择靠近河流“居高临下”的台地作为居住地。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有限的土地难以支撑粮食的生产,于是又随着战争的取胜和地盘的逐步扩大,又向更加广阔的渭北台塬区域发展。不过,即使秦国的都城迁移到了雍城(凤翔)甚至栎阳(阎良),但这一带的平民聚落一直沿续了下来并且得到了拓展。
“值得关注的是,墓地里还发现了一座瓮棺葬,虽然瓮棺器形显现秦文化特征,但同出的一件铲形袋足鬲却是戎式风格,这说明秦戎之间在战国中晚期的宝鸡一带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说。
此外,在这一区域一座汉代以后墓葬中,考古工作者清理出了一件古代巴蜀地区特色葬具——摇钱树。据田亚岐介绍,这种摇钱树,在宝鸡乃至整个关中地区是鲜有发现的。目前他们正在对摇钱树进行修复,以期尽早为巴蜀与中原地区在秦岭蜀道开通后是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研究标本。
秦墓葬出土的战国时期陶器。
在关中地区少有发现的古代巴蜀特色葬具摇钱树。
墓葬出土姜戎文化特征的铲形袋足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