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历史趣闻     2023-7-5     点评:17举报

北魏孝文帝陵位置的考古确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华多民族融合中的贡献,得到史家的一致肯定,那就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政权。

北魏也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北魏最被肯定、且有改革魄力皇帝并不是拓跋珪,而是拓跋宏,史称“孝文帝”。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孝文帝塑像)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不只服饰、语言汉化,连鲜卑姓都汉化。皇家改姓“元”,拓跋宏给自己取汉名“元宏”,史称“太和改革”。

可惜孝文帝死的过早。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年仅33岁的元宏死于谷塘原(河南省邓州市东南)行宫,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幽深墓道)

长陵在哪?史书没有记载,由于年代久远,又没有得到保护,具体位置成谜,过去说法不一!

但现在,其具体位置已被确认,并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何确认的?这里面很有意思。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邙山古冢)

长陵在洛阳城北的邙山上,这是毫无疑问的。

据《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迁洛之民,死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后又强调,“迁洛之人,自茲厥后,悉可归骸邙岭,皆不得就坐恒代。”

包括皇陵在内的北魏贵族葬区,经现代考古勘探,在今洛阳市孟津县境内瀍河两侧的北邙山上,北魏皇室,还有九姓帝族、勋旧八姓等贵族,都葬在这一带。这些墓当年都有高大土封土,在1949年后还有很多大坟。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已被确认的孝文帝长陵)

如何从中找出长陵?这些年洛阳考古界做了一系列辛苦的勘探工作。

自民国以来,邙山出土了大量古代墓志,其中北魏墓志有300多方。据《洛阳出士石刻时地记》等书记载的统计,志文中写明葬于长陵附近的墓志超过30方,这对寻找到长陵非常有帮助。

民国七年(1918年),洛阳城北南陈庄村西第一冢内出土《元羽墓志》,志文称,“景明二年七月廿九日,迁窆于长陵之东岗。”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北魏景陵墓砖)

民国十七年(1928年)阴历十月二十七日,在洛阳城北前海资村北地出土《元鉴墓志》,也提到了“长陵之东岗”:“正始四年春三月廿六附窆于长陵之东岗。”

对确定长陵最有价值的,是文昭皇后高照容墓志的发现。

高照容生前是孝文帝的嫔妃, 后来宣武帝元恪的生母。高氏生前并不是皇后,她的身份是“贵人”,在儿子当了皇后以后追谥她为“文昭皇后”。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北魏后宫 剧照)

高氏死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其死因成谜,是中国古代后宫谜案之一。高氏13岁入宫,人长得非常漂亮,是冯太皇后亲自选入孝文帝后宫的。高氏非常争气,给孝文帝生了元恪、元怀、元瑛(长乐公主)二子一女。

高氏从代京到洛阳,到汲郡的共县(今河南辉县)突然死了,当时有人就传出,是受宠的左昭仪冯润(一说叫冯妙莲)杀害了高氏,冯润无子,心里想收养高氏生的元恪。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北魏后宫 剧照)

而冯润还没有妇德,在后宫还暗与假太监高菩萨通奸,给皇帝戴绿帽子。孝文帝发现后,考虑到冯润是冯太后娘家那头的,便孝文帝没有废掉他。但留她是祸害,孝文帝在临死前留下遗嘱——我死后赐她自尽!

为不让外人知道她的丑闻,葬礼规格不要降低,用皇后礼下葬。《魏书·皇后列传》中原话是:“吾死之后,可赐自尽别宫,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

宣武帝元恪就位后,按孝文帝说的办,赐死了冯氏,谥“幽皇后”。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嫔妃赐死,剧照)

高氏被冯氏害死后,孝文帝也不说破,但给高氏加谥“文昭贵人”下葬。元恪继皇位后,追尊生母为文昭皇后,配飨孝文帝。再后,其高氏被孙子、孝明帝元诩追尊为“文昭皇太后”。

高氏起先并未葬在孝汉帝一起,因为死的突然,地位又低,当时在洛阳城西的邙山上,选了块地,安葬了她,很是局促。后才在原地建陵园,称为“终宁陵”,安排守陵户500家。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俗称小冢的终宁陵)

到高氏孙子元诩、北魏肃宗做皇帝 ,认为祖母的陵墓是“孤茔”,以完成先帝(宣武帝元恪)遗愿名义,将高氏迁葬到孝文帝的长陵一起,并上“太后”尊号,以“正姑妇之礼”。

高氏迁葬长陵区域后,陵号仍叫终宁陵,具体位置在“长陵墓域西北六十步”。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北魏宣武帝景陵棺材)

有一个蹊跷事,迁葬时,打开高氏陵墓地宫,出现了意外的一幕。据《魏书·皇后列传·孝文昭皇后高氏》,有条一丈多长的黑色大蛇,趴在棺材上,一动不动,大蛇的头上有一个“王”字。当时,蛇就是龙,是灵物,将高氏的棺材迁走后,又将大蛇放回了原处。此处废陵,后称“盘龙冢”,出处就在这里。

到了民国年间,高氏迁葬长陵的墓被盗墓者光顾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阴历二月,文昭皇后的墓志被盗墓者从洛阳城北官庄村附近,俗称“大小冢”的小冢里盗了出来。因为志石太厚,运走不方便,盗墓者将墓志剖为两段,在墓道中打碎。除了墓志,还盗出了随葬陶器数十件。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北魏宣武帝景陵入口)

当时,墓室内淤满了泥土——应该被古代盗墓光顾过。墓室是“八卦穿顶”,因为淤泥太多,墓室内的陶器并没全盗出来。

这事是当年二月初四,《洛阳出士石刻时地记》作者、洛阳碑石藏家郭玉堂,在后海资村小饭馆前李庄,一姓李的人一一告诉他的。后于当年十二月廿八,文昭皇后的墓志运到海资集市上,被郭玉堂购藏。

这在《洛阳出士石刻时地记》一书中有记录。

1956年,郭玉堂将墓志捐献给了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第二队,后转交洛阳博物馆。现藏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文昭皇后女儿长乐公主元瑛墓志》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文昭皇后女儿长乐公主元瑛墓志》,局部)

见到这方墓志,考古专家十分惊喜!

结合墓志出土地,和志文中“衤付高祖长陵之右”的记载,加上“文昭迁灵于长陵光兆西北六十步”的记载,很容易考证官庄村东的小冢,就是文昭皇后之墓。那么,在其东南的封土更大的大冢,便是孝文帝的长陵。

而在长陵周边出土、记有葬于长陵附近的30余方墓志,墓主都是北魏宗室,这也说明这大冢就是长陵,因为只要他们帝族才有资格围着长陵埋葬。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已被确认的孝文帝长陵)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孝文帝长陵碑)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在甘肃、河南、陕西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1

  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公布一项重要考古成果:江村大墓墓主为汉文帝刘恒。

  这一成果颠覆了自元朝起700年来史学界的普遍认知,确认了汉文帝陵寝霸陵的真实位置。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推动”这项考古成果问世的,是千百年来令人不齿的一个群体:盗墓贼。

  霸陵(江村大墓)所在之处及周边,近年来屡遭“土夫子”(即盗墓者)侵扰。鉴于霸陵陵区文物近年来连续被盗的严峻形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7年开始对江村大墓外藏坑、南陵外藏坑进行抢救发掘。12月14日公布的便是四年来取得的考古成果。

  薄太后南陵外葬坑考古现场(摄于2020年11月)

  汉文帝霸陵真实地点得以确认,与汉武帝刘彻之妃“钩弋夫人”墓被盗密不可分。“钩弋夫人”是汉武帝刘彻之妃、汉昭帝刘弗陵之母赵婕妤,其墓为汉云陵,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铁王镇大圪塔村西。

  2016年7月,汉云陵遭盗扰。淳化县公安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鉴于案情重大,公安部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直接组织指挥陕西省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

  警方循线追踪,从一个盗墓团伙挖出其他盗墓团伙,再扩线、扩人,历时一年多,打掉8个盗掘古墓葬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1人,侦破盗窃、盗掘、倒卖等文物案件96起,扣押涉案车辆10台,追缴文物1100余件。

  相关裁判文书显示,这些盗墓贼所涉文保单位包括:杜陵(汉宣帝刘询墓)陪葬墓66号墓、汉云陵、江村大墓丛葬坑、甘肃镇原县殷家城乡古墓葬、甘肃武山县王家门村古墓葬、延安市宜川县丹州镇古墓葬等等。

  这一系列盗墓案,涉及西安市灞桥区狄寨(江村大墓所在地)一带的,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但主要集中在2010年以后。咸阳中院“(2018)陕04刑初46号”、陕西高院“(2019)陕刑终292号”等裁判文书显示,上述系列盗墓案基本已由咸阳中院、陕西高院于2018至2020年审理,并作出相应判决。

  江村大墓被盗文物(图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这些盗墓贼分工明确,有提供资金者、有组织实施者、有踩点探墓者、有打洞盗墓者,还有销赃变现者,不同团伙人员既有交叉合作,也有争斗内讧。所涉文物包括陶俑、陶制动物俑、陶制编钟、石罄、青铜编钟、玉器等等。

  其中,外号“孟老大”的孟经建,频繁出现在多起案件中,其不仅组织实施盗墓,还负责买赃销赃。

  咸阳中院一审查明,孟经建先后实施盗掘古墓葬四次,其中两次犯罪地点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其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作用,系主犯;其又参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四次,且数额总计达十万元以上,属于情节严重,应依法予以惩处。

  2019年7月17日,咸阳中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孟经建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00万元;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4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140万元;并对其违法所得283万元(已缴纳198.95万元)予以追缴。孟经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但被陕西高院驳回。

  这批盗墓贼中,获刑最重的为张小彦,法院审理查明,其先后实施盗掘古墓葬八次,其中两起犯罪盗掘地点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并在一起犯罪中盗掘出珍贵文物。其系盗墓团伙主犯,又系累犯(曾因盗窃获刑五年)应当从重处罚。

  最终,张小彦被判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0万元,对其违法所得482.3万元(已缴纳19.83万元)予以追缴。

  此外,汉文帝刘恒母亲薄太后的陵园也曾遭盗扰。不过,该案与上述系列盗墓案无关。

  2016年9月4日至9月6日期间,肖强、刘开明、杨彬、赵朋、段肖立携带洛阳铲、探杆、钢钎、铁锨等盗墓工具,乘坐薛国强驾驶的白色金杯面包车多次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薄太后陵陵园内,由肖强、刘开明、杨彬负责实施盗掘,由赵朋、段肖立负责望风,先后从薄太后陵的丛葬坑盗掘出彩绘男立俑、彩绘女立俑等文物108件,彩绘陶俑头、彩绘跽坐俑等文物49件。

  后肖强等人将上述盗掘的文物藏匿于刘琦在雁塔区某甲村租赁的民房内。9月6日21时许,刘琦在该民房内查看盗取的文物后与肖强、刘开明等人约定以每件3000至4000元不等的价格进行收购并将部分文物用车辆拉走。次日,刘琦将该批文物运至其位于高陵区的家中存放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事实上,在当日9月6日凌晨3时许,警方便接群众匿名电话举报,称有人在雁塔区某甲村藏匿文物。接警后,警方遂展开调查破获此案。

  江村大墓外葬坑出土文物(图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经西安市文物局确认,该案盗洞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薄太后陵的丛葬坑,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经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鉴定,被盗的彩绘男立俑、彩绘女立俑等汉代文物共108件,其中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103件;彩绘陶俑头、彩绘陶立俑、彩绘跽坐俑等汉代文物共49件,均为一般文物。

  据秦风网发布的消息,2019年12月10日,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4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失职失责典型案例,其中第一个案例便是,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对西汉薄太后陵管护不力造成遗址被盗掘问题。

  通报称,2014年以后,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未认真组织对其管护的西汉薄太后陵的保护工作,管护制度缺失、日常巡查草率应付、群防力量薄弱。2016年9月,薄太后陵陪葬坑被盗墓团伙盗掘。案件虽经公安机关侦破,多数文物被追回,但仍有部分文物损毁、流失。2018年11月,该管理中心所属霸陵管护部部长冯慰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过处分。2019年7月,管理中心主任王京平因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被并案处理,受到开除党籍、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2

  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在甘肃、河南、陕西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尤其是备受关注的陕西西安白鹿原的江村大墓,终于确认就是汉文帝(汉武帝的爷爷)的霸陵。

  江村大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16年外藏坑受到盗扰,之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相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地点,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并对陵园外藏坑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基本确认江村大墓为西汉早期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据介绍,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北部约2100米处为原国保单位霸陵所在“凤凰嘴”地点。

  考古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没有汉代墓葬遗存,因此排除是霸陵的可能。

  江村大墓平面为“亚”字形,地表无封土,墓室边长约72米、深30余米,墓室四周发现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围有卵石铺砌的陵园设施(暂定名“石围界”),边长约390米,石围界四面正中外侧有门址,推测可能为独立的帝陵陵园(窦皇后陵也有独立的后陵陵园)。

  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外围发现陵园园墙遗存,推测共处同一座大陵园内,大陵园东西长约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

  考古人员发掘了7座大型陪葬坑、8座外藏坑内,出土了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

  其中,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

  在长约40多米的外藏坑里,密密麻麻的陶俑尤为引人注目,而且大量陶俑都是彩绘的裸体陶俑,在考古学中被称为着衣式陶俑。

  根据考古人员初步清理,这些裸体陶俑的数量足有上千件。

  江村大墓的形制、规模均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加之其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陵,专家确认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3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今天(2021年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会上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至此,这个长达千年之久的误会被画上了句号。

  早在元代,《类编长安志》就记载汉文帝陵位于凤凰嘴,凤凰嘴位于灞桥区席王街道毛窑院村南的白鹿原畔,是一个从原边突出的山头,其南通过一个梁与白鹿原相连,其北坡则呈规整三角状,整个山形很像帝陵封土。在地势加持以及史书“因山为墓”记载的多重影响下,“凤凰嘴”前立满碑石,而其中比较重要的则有“康熙二十七年御制碑”“雍正元年祭祀碑”“嘉庆二十四年御祭碑”。正中最高最大的那块,则为清乾隆四十一年时任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汉文帝霸陵”碑。

  凤凰嘴

  如今,省市考古研究院联合在白鹿原江村大墓、薄太后南陵开展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收获,在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马永嬴研究员及考古队成员的帮助下,下文对汉文帝霸陵不选咸阳原反倒选白鹿原、“凤凰嘴”为什么会被很多人认为是霸陵陵址所在地、以及认定江村大墓才是霸陵的决定性证据进行独家解读。

   白鹿原畔凤凰嘴:对霸陵千年来的误认

  公元前180年,汉文帝作为汉高祖庶子即位,彼时,汉高祖和汉惠帝均已入葬咸阳原,形成了祖陵区,但汉文帝却放弃此处,另择白鹿原一带营建霸陵。什么原因作此选择?历史资料上并无明确记载,经后世学者研究,则给予了两种看法:

  一是西汉帝陵按昭穆排列,文帝是继自己兄弟而立的帝主,并不是以往意义上的嫡长子传承,其陵位与惠帝安陵均为穆位,因此无法安排,只能另找地方;

  二是西汉帝陵并无昭穆制度,文帝选址白鹿原不过是个人原因。

  霸陵如此隐蔽,不似其它西汉帝陵墓址有清晰的封土,源于文帝刘恒提倡“薄葬”以及明确表示“因其山,不起坟”的遗诏。据《汉书·文帝纪》明确记载:“七年夏,六月己亥,帝崩於未央宫。遗诏曰: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葬霸陵。”

  没有封土意味着就不像其它汉代帝陵,拥有肉眼可见巨大的“土包”。也因此,造成了学界对于汉文帝霸陵的墓室结构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崖墓论”,认为霸陵确实是“因山为藏”,而“凤凰嘴”的高崖即霸陵陵址,也就正好印证了“崖墓”的形式。

  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文献上有记载“不起坟”,但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墓是修在山中的缘故,故此不用另修封土,这和地势有关,霸陵的墓室形制理论上应当同汉代的其他帝陵一样,是“竖穴土圹墓”。

  历史上对霸陵记载的文献很多,据马永嬴介绍,《史记》《汉书》《水经注》等多卷史书中都曾有过霸陵“不治坟”的记载,但对于“不治坟”的具体形制却又没有进一步解释,而文献中的记载,由于时代的'变迁,在传抄过程中极易发生偏差。

  此外,古代帝王陵墓大都具有保密性,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不会标注详细地点,比如,关于西汉帝陵的位置所在地,《三辅黄图》里就仅仅提到“文帝霸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因山为藏,不复起坟。”

  “长安城东七十里”概括了霸陵地理位置,以上诸如其类的文字使得大部分学者们在没有考古发掘和实物印证以前,只能凭借文献和经验去分析陵寝所在地。

  有关霸陵位于凤凰嘴的说法,最早见于元骆天镶《类编长安志》:“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汉书》治霸陵皆瓦器不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去过凤凰嘴的人不难发现,该地位于灞桥区席王街道毛窑院村南的白鹿原畔,是一个从原边突出来的山头,其南通过一个梁与白鹿原相连,其北坡则呈规整三角状,整个山形很像帝陵封土的样子。“凤凰嘴”本身,不管是形貌还是后世赋予的历史色彩,都让这重误解变得层层加码。

  在地势加持以及史书“因山为墓”记载的多重影响下,“凤凰嘴”前立满了文物保护碑,而其中比较重要的则有“康熙二十七年御制碑”“雍正元年祭祀碑”“嘉庆二十四年御祭碑”。

  正中最高最大的那块,则为清乾隆四十一年时任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汉文帝霸陵”碑。

  即就是说,早在元代,人们就有了霸陵在凤凰嘴的误解,这就给后世的考古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毕竟在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善的考古条件下,没有人敢轻易推翻“前人”的观点。

   西汉帝陵及陵邑布局:控扼全国交通网络的枢纽

  在西汉时,帝陵的择址和营建,并不简单如今天人们看来的政治和文化象征意义,西汉帝陵的选址,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密切有关。

  汉初,西汉王朝的主要隐患是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和关东的六国旧贵族。作为西汉帝陵主要陵区的咸阳原,正位于汉长安城北首,当时通往北部边地和西北地区的交通线,都要从长安城渡过渭河经过咸阳原。西汉政府在这里营建帝陵并设置陵邑,将大批关东六国旧贵、豪杰名家徙入,实际上是在长安城北,人为营造了一道防范匈奴南下的屏障,不仅削弱了地方势力坐大的可能,还充实了京师的力量。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帝国后,为了加强统治,下令修筑了各样道路。而汉承秦制,在秦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又不断发展,新修复开拓了褒斜道、子午道、使得全国形成了以汉长安城为中心辖射的更为发达的交通网络。

  西汉帝陵及其陵邑置身于这幅庞大的交通网络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有的交通条件,促使长安地区形成了新的交通格局并起到了交通冲要和枢纽的作用。除了西汉帝陵陵区本身良好的道路条件外,从宏观着眼,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等西汉诸帝陵及其陵邑在整个大长安地区的整体交通布局中,地位都非常重要。

  比如,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嬴认为:

  长陵和其西的安陵及其陵邑一起控制着北向甘泉、云阳的驰道;

  霸陵除跟临潼向关东的大道以外,也是长安通往东南方向,过武关,沿丹水直指江汉平原的武关道实际上的起点;

  阳陵及其陵邑在渭北咸阳原上处于最东边的位置,亦当于交通要冲地位;

  茂陵及其陵邑则是控制京师长安和西域之间联系的咽喉,也是后来汉武帝北击匈奴,经略西域的交通锁钥;

  至于杜陵,位于汉长安城东南的少陵原北端,作为子午道的起点,其作用自不可忽视。

  正是在这样的努力经营下,西汉王朝才实现了所谓“长安诸陵,四方福凑并至而会”的交通形势。以诸陵邑为交通枢纽,通向四面八方的渐趋完善的伞形交通网络,对维持长安城及诸陵邑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翻查西汉帝陵选址,细细归类,能感受到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均在高敞之地,多位于国都之北,距离长安城不远,交通便利等等。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帝陵的营建都遵循了就近原则,为了“宣示崇高威严”和“防水”两方面的考量,帝陵的选址在地势上都要求“高敞”。

  例如,作为西汉帝陵主陵区的咸阳原就居高临下,北靠群山,南临渭水,遥望终南,地势一平如砥。至于白鹿原则也不用说,南北宽约25公里,东西长约6-9公里,原面海拔600-780米,东南高,西北低,看起来甚为高亢,东侧是蓝武大道,还有扼控蓝武通道之利。

   排除凤凰嘴:源自对西汉帝陵形制结构和布局的总结

  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研究者对西汉帝陵做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大致掌握和了解了西汉帝陵的形制结构和布局特点。

  西汉帝陵共十一座,除杜陵位于西安东南、霸陵位于西安东北方的白鹿原上以外,其余九座,均位于咸阳原上,从东到西一字排开。而归类整理,则不难发现,西汉帝陵遗址本体大都分为三个部分,即帝后陵园、陵邑、以及陪葬墓区。

  布局则习惯坐东朝西,帝后合葬,同陵异穴,陵园以东门为正门,除霸陵“不治坟”以外,其余帝陵封土均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覆斗形。

  也因此,根据霸陵选址的地质、地貌条件及西安帝陵传统来说,霸陵所在地应与窦皇后陵相较不远,西汉帝陵实行帝、后“同茔异穴”合葬制,即帝陵、后陵位于同一陵园内,或帝陵陵园、后陵陵园位于同一陵园内。长陵和安陵的帝陵、后陵位于同一陵园内,从阳陵开始,帝陵、后陵设有独立陵园,但二者外围有园墙、壕沟,形成双重陵园制。

  霸陵处于安陵与阳陵之间,暂不讨论其属于前者还是后者,但帝陵、后陵位于同一陵园内应是毫无疑义的。

  但细观曾经认定的凤凰嘴一地,其与窦皇后陵封土相距2100米,比西汉国力最强的武帝茂陵帝后陵墓之间的距离还大。

  再者,帝陵与后陵的营建形制应基本类似,出现一个崖墓一个竖穴土圹墓的可能是很小的(窦皇后陵寝已确认无误,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圹墓。)

  西汉帝陵继承了秦始皇陵园的特点并有所发展,陵园独立化、陵区规模化、设施复杂化、功能完善化,营建前有过仔细的规划设计,工程是按照一定的规划设计蓝图施工的。霸陵营建也是如此,若帝陵为崖墓,后陵就不可能为竖穴土圹墓,反之,窦皇后陵为竖穴土圹墓,帝陵的墓葬形制肯定也是竖穴土圹墓。

  因此,霸陵应当也是带4条墓道的“亚”字形竖穴土坑墓,与其他西汉帝陵并无二致,只是在于是否有封土的区别。

  其次,西汉帝陵一般建于黄土台塬的边部,除帝陵陵园较为高隆外,整个陵园内较为平整,高差不大。若霸陵帝陵位于凤凰嘴,则陵园需依白鹿原东侧陡坡而建,陵园内高低不平,沟壑纵横,高差将超过230米,而且难以建设外藏坑、礼制建筑等设施。这也给凤凰嘴就是霸陵的论证打上了一个问号。

   确认江村大墓即霸陵的关键证据

  地处西安东郊的江村大墓,在2001年被发现,此前一度被误认为馆陶公主刘嫖(汉文帝与窦皇后嫡女)墓。

  窦皇后陵东临灞河河谷,北为任家坡、江村北侧的东南-西北向自然沟,江村南侧也有一条东南-西北向自然沟,沟南为薄太后南陵。窦皇后陵西南侧东西1400米、南北1100米的范围较为平整,适合设置霸陵陵园,向西则为坡地,地势逐渐变低。另外,汉阳陵邑遗址出土有“孝文东寝”封泥,窦皇后陵位于白鹿原东侧边缘,其寝园称为“孝文东寝”也说明帝陵在西侧之处。

  灞河从窦皇后封土下流过

  最初被“误解”为馆陶公主之墓的“江村大墓”即就位于江村东侧、窦皇后陵西侧。虽然,汉代公主的墓葬皆可类比诸侯王。但以目前考古事实来看,已发现诸侯墓的规模,与江村大墓相比都小了许多。再者,馆陶公主葬于武帝时,其葬制也不可能超越诸侯王。

  “江村大墓”近年来因被盗掘而被发现,2017年开始,对江村大墓及南陵外藏坑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发现,该墓室长宽40米,深30米,紧贴墓圹砌有一周砖墙,墙内为枋木垒筑的外椁,外椁与第二周枋木墙之间为宽、高各约2米的外回廊,廊内堆积有大量的木炭,第二周枋木墙一端设门,内为第二道、第三道回廊。

  该墓位置显赫,规模庞大,外藏坑数量繁多,远远超过了诸侯王的等级,而配得上如此规模、设施、墓道特点和位置的,也就只剩下汉文帝霸陵值得怀疑了。霸陵帝陵无封土,是两千年来不争的事实。而江村大墓也确实没有封土,符合史书中霸陵“不起坟”的记载。

  直接让考古学家们认定江村大墓就是霸陵的证据,还是因为在长达5年的考古发掘勘探中,他们找到了大陵园的边界,也就是将窦皇后陵和“江村大墓”包围起来的“以石为界”的最大外陵园。

  根据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古资料,西汉帝陵建筑的基本形制要素包括陵园、封土、墓穴、门阙、寝园、陵庙、外藏坑、道路、陪葬墓、祔葬墓、陵邑、刑徒墓地及园省、园寺吏舍、修陵人居址等部分。

  陵园在陵墓结构中是圈定陵墓、界划陵区的重要标志。西汉帝陵的陵园被称为“园陵”或“园”。据考古勘探资料显示,西汉早期的帝陵,如长陵、安陵采用帝、后同陵园的单重陵垣制;早先,因为大家都默认汉文帝霸陵采用“依山为陵”葬制,葬于凤凰嘴下,因此重心大都放于对凤凰嘴的钻探。

  霸陵在凤凰嘴之说,因何而起,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但遗憾的是,经过对凤凰嘴周围山体的检测,考古学家们发现其中并无空洞,因而其山体内部也就不可能存在着一座大型墓葬。

  更叫人觉得奇怪的一点是,熟悉西汉帝陵的人都知道,帝陵除了封土之外,地面还有丰富的陵园建筑。时至今日,建筑虽已不存,无法保留,但陵园内遗存的残砖碎瓦往往随处可见,然后事实却是,凤凰嘴周围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汉瓦遗存。山体内没有空洞,周围又没有陵园建筑遗存,那就基本上可以否定凤凰嘴是霸陵陵址。不过是一处实心土原罢了。

  如今,大陵园垣墙被成功发现的踪迹则为我们揭开霸陵真相一事提供了最直截了当的证据。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西汉时期是我国汉文化的重要形成时期,从某种角度讲,汉文化就是以汉代文化为基础形成的。也正是这种历史交流的核心价值理念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化不断裂的事实。

  考古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那些被推翻重建又不断论证的史事是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求真”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与骄傲的存在。

  ●感谢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嬴研究员及曹龙、朱晨露等老师对本文提供的学术指导。

根据盗墓笔记发现的古墓,考古队挖出一唐代大墓

浙江唯一保存完好帝王陵被盗,盗墓者到底是谁?

浙江杭州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帝王陵是钱镠墓,但是最近却被盗墓者给盗取了。

5代10国时期,杭州临安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出生地和死亡地,被盗的帝王墓就是他的。在这个帝王墓旁边,有相应的管理部门,设立了管理所来负责管理这个区域。管理所负责文物保护、环境保护。而且钱王陵园外部环境也大大改善,恢复了神道、门阙、牌楼,并且修建了许多新的建筑比如祠堂等。

不过这个古墓已被盗去,相关部门就展开了追查。公安部门最新消息已经发布,已经将盗墓者缉拿归案。整个案件进展的非常的顺利,及时将数个主要犯罪人物掌控,现在处于分批审理,诉讼阶段,具体的情况还有待调查,不过案件正在一步一步的监办中。

在公安部门的侦查过程中,发现重大线索,就是蒋某某等人准备去广州倒卖文物,得到这一线索后,警方立即展开行动,组织警力赶往广州,捉拿犯罪嫌疑人,最后成功将犯罪嫌疑人蒋某某、李某某、刘某抓获。并且在当场发现金玉腰带、古剑等许多珍贵的文物,价值非常的昂贵。经公安部门审查,犯罪嫌疑人老实交代,这些文物是2019年5月从钱镠墓盗掘的。

公安机关在成功破获了盗掘古墓葬、非法倒卖文物案,现在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9名,而且将涉案文物共223件都寻回,其中实施盗掘钱镠墓的犯罪嫌疑人有2名,不过好在该墓被盗文物175件已全部追回。可以说这一案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严厉的打击了犯罪,斩断了文物犯罪的链条。同时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不断的提升,文物保护意识逐渐上升。

希望这种犯罪的事情少一点,公安部门能够继续严厉打击,保护国家的文物。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养由基百步穿杨的成语故事

养由基百步穿杨的成语故事

历史趣闻阅读:9768   点评:221
杨贵妃画像,体态丰腴风情万种(天生丽质难自弃)

杨贵妃画像,体态丰腴风情万种(天生丽质难自弃)

历史趣闻阅读:10758   点评:91
揭秘上官婉儿为何能成为“女宰相”

揭秘上官婉儿为何能成为“女宰相”

历史趣闻阅读:8854   点评:240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升平公主被驸马郭暖暴打,醉打金枝惨遭家暴

升平公主被驸马郭暖暴打,醉打金枝惨遭家暴

历史趣闻阅读:12924   点评:351
传国玉玺在洞庭湖底,秦始皇真的将玉玺扔进洞庭湖吗

传国玉玺在洞庭湖底,秦始皇真的将玉玺扔进洞庭湖吗

历史趣闻阅读:509   点评:10
西南大学2020录取分数线各专业,西南大学在2019年各专业分数线

西南大学2020录取分数线各专业,西南大学在2019年各专业分数线

历史趣闻阅读:445   点评:10
新时代浙江考古十大发现永嘉马鞍山元代龙泉窑遗址

新时代浙江考古十大发现永嘉马鞍山元代龙泉窑遗址

历史趣闻阅读:546   点评:15
大唐城阳公主,一生受宠连犯死罪都无惩罚

大唐城阳公主,一生受宠连犯死罪都无惩罚

历史趣闻阅读:12672   点评:252
群星赛博勒克斯陆军,群星舰队战斗闪退

群星赛博勒克斯陆军,群星舰队战斗闪退

历史趣闻阅读:581   点评:20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