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历史趣闻     2023-7-3     点评:22举报

30篇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集锦!有答案,赶紧收藏练起来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当中,文言文一直以来都是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跟古诗词一样都是考试会筛选考察的。但是也会有一定的不同,古诗词主要考察的是同学们的背诵理解能力,而文言文却会在这基础上增加很多零碎的知识点,比如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因此很多同学认为初中文言文晦涩难懂,这也就是主要的原因了。

而且从近几年的考试题型来看,中考语文对于文言文方面的考察,更偏向于课外阅读,也就是说在考试当中会出现没有学过的文言文篇目,这无疑也是加大了同学们的学习难度。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除了文言文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以外,还必须在平时多加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好考试重点,从而取得理想的好成绩。

下面为了帮助大家,老师今天专门整理了,30篇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集锦!有注释跟参考答案,希望同学们能赶紧收藏练起来,因为这会对语文成绩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文末有word资料的获取方式!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因文章篇幅受限,资料分享不全,word打印版资料获取如下:

1、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并关注,

2、点击私信回复“666”即可。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30篇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一.《诗画皆以人重》(王士禛)( 潍坊市2002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敦、京、卞②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④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选自《明清闲情小品赏析》)
注:①王士禛,清代诗人。②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③章敦、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④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18.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则弛然而卧 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而前陈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一钱不直 直: (2)后世见者必宝之 宝:
20.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后人粪土视之
译文:
(2)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译文: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敦、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22.填空。(4分)
(1)“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2分)
(2)永叔,即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文学家。初中课本里,他的《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2分)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4~13题。(15分)(2002年太原市中考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4在(甲)段横线上填写原文。 (1分)
5(甲)段描写的内容是 (1分)
6“朝晖夕阴”的“晖”,意思是 (1分)
7 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 (2分)
答:
〔乙〕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8(乙)段引用了孔子的名言:“苛政猛于虎也。”孔子还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请写出你在初中课内学过的一句。 (1分)
答:
9 (乙)段中有《捕蛇者说》一文的主旨句,请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2分)
答:
10 (乙)段“今以蒋氏观之”的“观”与(甲)段 一句中的“观”,表意相同。(1分)
〔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1请由(丙)段联系全文,写出《马说》的主旨句。 (1分)
答:
12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见”字的古诗名句,其中的“见”与(丙)段画线句中的“见”用法相同。 (2分)
答:
13联系今天的现实生活,请你换一个角度,谈谈对人才问题的看法。(3分)
答:
三.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熟读精思》,理解大意,然后答题。(7分)
阅读提示: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有丰富的治学和讲学的经验。“熟读精思”是作者吸收前人的读书经验,概括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文章虽是文言,却明白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熟读精思(节选) □ 朱熹(2002年湖北宜昌市中考)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吉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④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⑤。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①[详缓]仔细从容。 ②[子]通“仔”。下同。 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 ④[漫浪]随随便便。 ⑤[急]要紧。
1.给“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中的“见”字注上拼音。(1分)
________
2.在我们学过的文言词语中,还有哪些词与文中加点的“余”字意思相同?请任写一个。(1分)
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个方框内各填一个字。(1分)
______ _ _________
4.写出“不待解说,自晓其义”这句话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书要善于积累。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你积累过吗?请任意写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①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②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③法也。”卒不赦程。(安徽省2002年初中语文竞赛试题)
[注] ①审:明白,清楚。
②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借指小的怨恨。
③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8分)
⑴ 能变易新声
⑵ 会幸苑中
⑶ 乐工等罗列上前
⑷ 卒不赦程
22.下列加点的词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4分)
A.得幸于武宗 B. 必为奇巧声动上
不得永奉陛下 置琵琶于其上
C.由是得幸 D.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
会幸苑中 以是为恨
2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 他工辈以罗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2) 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24.用文中语句填空。(4分)
罗程“果以眦睚杀人”的原因是“ ”,乐工为罗程求情的原因是“ ”,宣宗不赦免罗程的原因是“重”高祖、太宗之法。
25.你从文中的故事得到哪些启示?(每点启示用一句话概述,标上序号)(4分)
五.《礼论》(节选) 苟子(6分)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注: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15.为下面语句加上标点符号。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16.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选文,回答问题。(8分)
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②项梁。梁 父 即 楚 将 项 燕为 秦 将 玉 翦 所 戮③ 者 也 项 氏 世 世 为 楚 将 封 于 项④ 故 姓 项 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⑤,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⑥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⑦,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⑨籍矣。
【注释】①下相:秦地名。②季父:诸叔父中的最小者。③戮:杀,这里指失败自杀。④项:古地名。⑤去:放弃。⑥竟:完成。⑦会稽:山名。⑧族:灭族。⑨惮:畏惧。
16.(2分)用“/”给下面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梁 父 即 楚 将 项 燕为 秦 将 玉 翦 所 戮 者 也 项 氏 世 世 为 楚 将 封 于 项 故 姓 项 氏。
17.(6分)项羽与刘邦争霸,最后自刎乌江,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选文表现了他哪些鲜明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002年长沙市中考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店铺),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久而不闻其香”与“广起,夺而杀尉”中“而”字的用法相同。
B.“与善人居”和“居五日”中的“居”意思相同。
C.“鲍鱼之肆”代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D.“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可译为: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22.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近朱者赤, (1分)
23.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草书大王(2002年厦门市中考题)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2)使侄录之 ( )
(3)侄罔然而止 ( )
(4)执所书问曰 ( )
15.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代词(4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 ( )
(2)诟其侄曰 ( )
(3)汝胡不早问 ( )
(4)致余忘之 ( )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2002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题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今者臣来 臣:我 B.方北面而持其驾 北面: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之楚 之:往,去 D.吾用多 用:用处
24.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概括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或片断,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2002年济南市中考题)
(一)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4.依据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2分)
①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②各是其所是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6.作者说:“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看的?请举出具体事例说说自己肯定或否定的意见。(2分)
(二)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注]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选自《列子》)
[注] 缁(zī):黑色。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 天雨,解素衣
② 岂能无怪哉
8.从下面的短语中任选一个,解释其意思。(若两个都解释 ,则按第①个计分)(2分)
① 衣素衣而出
② 迎而吠之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次)。(2分)
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
10.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是怎样悟出来的?(2分)
十一.《蜘蛛与蛇》薛福成(2002年宁波市中考)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一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庸庵笔记》)
注:①飙:暴风。这里指迅速。②盬(gǔ:)吸饮。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①既克,公问其故 ②齐师败绩
③果腹而去 ④如是者三四次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登轼而望之 战于长勺
(A) 而势稍不及 (B) 苛政猛于虎也
蜘蛛乃盬其脑 以首俯地
(C) 今乃掉尾而斗 (D) 以尾击柳
2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①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②将鼓之 ③欲穷其林
④殚其地之出 ⑤我将东徙 ⑥温故而知新
(A)①④ (B)①② (C)②⑤ (D)③⑥
2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夫战,勇气也”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微斯人,吾谁与归?
27.把(甲)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28.①(甲)文中鲁军克敌制胜抓住了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在 之时;(乙)文中的蜘蛛是在蛇 之时,乘其不备,致蛇于死地。(请以文章原话回答)(2分)
②(甲)(乙)两文揭示的一个共同道理是 (1分)
十二.(2002年温州市语文中考题)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③,殊不畏人,闾里间④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⑤之诚,信于异类也。
〔注释)①武阳君:苏轼的母亲。②鷇(kòu):初生的小鸟。③驯扰:驯服顺从。④间里间:这里指乡里人。⑤忮(zhi):嫉妒,歧视。
2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众鸟巢其上(巢:鸟窝) B.其类可俯而窥也(窥:看)
C.武阳君恶杀生(恶:厌恶) D.至为珍异难见(至:极)
28.对下面句子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翔集其间。意思是:(很多鸟)在树间飞翔栖息。
B,殊不畏人。意思是:(这些鸟)很特殊,不怕人。
C.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意思是:乡里人见了,都认为是一件不寻常的事。
D.信于异类也。意思是:被鸟类所信赖。
29.简要说说你从本文中得到的启示。(3分)

200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集萃答案
一.18.B (2分。A、C、D中的“然”,……的样子,B然,这样)19. (1)直,同“值”。 (2)宝,以……为宝(把……当作宝贝),或珍爱、喜爱、喜欢。 (2分。每词1分)20.(1)后来的人们(都把他们的书法)看作粪土。 (2)古代的人大都会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书法)才能流传得久远。(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21.D (2分。作者假设即使颜真卿书法不好。因为他的品德好,也会受到后人的重视。说明品德对于书法的重要)2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2)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4分每句1分,有错别宇该空不得分)
二.4 衔远山,吞长江(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5 岳阳楼之大观(或洞庭湖(岳阳楼)的雄伟景象)6 日光(或阳光)7 ①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天涯若比邻) 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或断肠人在天涯) (标准同4)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写半句不得分。或学而时习之,或温故而知新,或默而识之,标准同4)9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评分说明:大意对1分(关键词理解有误不得分),表述1分(标准同2)。10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或予观夫,或予观夫巴陵胜状)”11只要答出“其真不知马也”即可得分(标准同4)12 ① 风吹草低见牛羊 ② 路转溪头忽见 (标准同4)13 要点:人才不应屈服现实,甘被埋没,应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寻求机会,展示才华。评分说明:与原文观点一致不得分,能换角度谈l分,分析深刻有创新l分,表述1分(标准同2)。
三、1.Xiàn 2.予、吾、我(供参考。大意相近即给分) 3.眼、口(顺序不可颠倒) 4.不等解释,自然明白它的意思(供参考。大意相近即可得分) 5.无“标准答案”,只要所写的是古人谈读书的句、言,均给分。错一个字扣1分。
四.21.(8分)(1)变换。 (2)正好,恰好。(3)排列,排成行列。(4)终于22.(4分)D
23.(6分) (1) 其他的乐工们认为罗程的演奏技艺天下无双,想利用这个理由使皇上改变主意。 (2) 你们这些人惋惜的只不过是罗程的技艺,我看重的是高祖、太宗传下来和法律。
(各3分) 24.(4分)①恃恩自恣 ②惜程艺天下第一(或:以程艺天下无双) (各2分)
25.(4分)示例:①英明的统治者会以国法为重,不会因偏爱和人情而废法。 ②恃恩自恣终会酿成大错。 ③ 人才虽能得,但法律是无情的,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应是平等的。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五、共30分。(一)共6分,每小题2分。15.标点正确,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16.大意明确,如:人生下来就会有欲望,有了欲望而得不到满足,就不能不有所追求。17.用自己的话概括,语言准确、精练,如:制定“礼”的缘由。又如“礼”是怎样制定出来的。
六.16.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前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17.围绕“轻视读书学习(或学不专一),崇尚、炫耀武力,胸怀大志,(或叛逆性格)”等三方面来答即可。
七.14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掌握的程度。解法导引:1)短文已给六个注释,这样译文则易。2)选项句词义不难解。3)可结合句子、文段译句之后再理解词的用法。答案:(1)喜爱(欢);(2)叫、让;(3)迷惑(迷惑的样子)(迷惑而无所得);(4)拿,持。(4分,每题1分) 15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用法掌握的程度。解法导引:1)已有译文和解土题的基础。2)结合语境可解释出来。答案:(1)他;(2)他的(或”他”);(3)你(4)我。
16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译句的能力。解法导引:有14题、15解题的基础及思路,此题易解。答案:(1)这是什么字(呢)?(2分);(2)(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2分)(16题只要基本正确即可得分) 17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掌握内容发表见解的能力。解法导引:1)有做14题的基础就能掌握内容。2)文中只有二人——张丞相及侄儿,因侄儿并没有什么不对。且该责备的原因文中已列出,自然易答。答案: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2分)原因:①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②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原因写①或②都可得分)(2分)
八.23 D(“用”是“物资”、“财物”之意) 24 即使马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错译、漏译“虽”、“此”、“非”字每 字扣0.5分) 25 (做事)方向错了,条件越好,结果越糟。(大意对或言之成理即可)
九.21.B 22.近墨者黑 23.能辩证地分析这个观点,并能言之成理的给2分,表达不清楚的扣1分。
十.4.①举例:讳莫如深 讳疾忌医 直言不讳 供认不讳 ②举例:独行其是 各行其是 自行其是 是古非今 5.双方互相讥笑,没完没了,简直连观看下棋的人都不如了。 6.略 7.①下雨②感到奇怪 8.①穿着白色的衣服出去②冲着杨布叫 9.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10.观点举例:①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②遇事要善于思考。
十一.23.①已经战胜 ②溃败 ③离开 ④像这样24.D 25.B 26.B27.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又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去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他们。28.①彼竭我盈 意稍倦,以首俯地。 ②弱者如果能抓住机会,那么弱小者也可以战胜强大者。
十二.27.A 28.B 29.例如: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0篇初中带答案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为了同学们更加熟练的掌握文言文,便于阅读理解,要准备哪些相关的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一)赵人养猫

  赵人患鼠,乞①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③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乞:求,讨。②盍(hé)去诸:盍,何不。诸,“之乎”的合音。何不赶走它呢?③若之何:为什么,怎么能?

  1.下面 句子 中加点的“去”和“去饥寒犹远”中的“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B.去死肌,杀三虫

  C.西蜀之去南海

  D.得钱千五百,乃去

  2.写出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的看法是否一样?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 寓言 故事 ,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选C去,距离的意思。B中的“去”是动词,除掉、去掉的意思;A、D中的“去”当“离开”讲,是动词。

  2.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的忧患在鼠上,而不在于无鸡上。

  3.不一样。赵人赞成养猫,认为是“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若之何去夫猫也?”

  赵人之子则反对养猫,主张“盍去诸?”

  4.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凡事有利必有弊。做事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的主流。凡主流是好的,就应予以肯定。

  (文题设计: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中学孙秀启)

  (二)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①。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②也,非名之,则利之也③。”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④其尸,罪⑤夫当丧者⑥。”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椁:外棺。②为:行动。③非名之,则利之也:不是为了求名,就是为了得利。④戮:羞辱。⑤罪:惩处、判罪。⑥当丧者:指主持丧事的人。

  1.翻译下面句子。

  (1)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何故为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文中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齐国好厚葬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厚葬造成了什么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反对厚葬,齐国采取了什么 措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诵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A.布帛尽则/无以为蔽

  B.凡/人之有为也

  C.罪夫当/丧者

  D.人何/故为之也

  4.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1)大凡人们做事,不是为了求名,就是为了求利。(2)人们为什么还去干那种事呢?

  2.(1)非名之,则利之也。(2)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3)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

  3.B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将夜宁缺为什么要放弃莫山山,而选择了桑桑

将夜宁缺为什么要放弃莫山山,而选择了桑桑

历史趣闻阅读:10785   点评:183
考古旅游要把考古放在第一位嘛,考古旅游的发展

考古旅游要把考古放在第一位嘛,考古旅游的发展

历史趣闻阅读:498   点评:17
李世民有几个儿子,14位只有两位有好下场(12人不得善终)

李世民有几个儿子,14位只有两位有好下场(12人不得善终)

历史趣闻阅读:636   点评:39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深海大海蛇,深海巨怪袭击游轮女人

深海大海蛇,深海巨怪袭击游轮女人

历史趣闻阅读:456   点评:10
这项工作总书记强调必须高度重视

这项工作总书记强调必须高度重视

历史趣闻阅读:548   点评:17
中国关于人的奇闻异事,中国古代名人的奇闻轶事——茶余谈资

中国关于人的奇闻异事,中国古代名人的奇闻轶事——茶余谈资

历史趣闻阅读:3661   点评:70
河北省公布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名单,河北井陉发现的大蛇

河北省公布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名单,河北井陉发现的大蛇

历史趣闻阅读:479   点评:18
考古证实中华文明有5000年,中国5000年历史的证据

考古证实中华文明有5000年,中国5000年历史的证据

历史趣闻阅读:521   点评:27
魔兽世界暴雪在下一盘大棋新种族龙希尔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

魔兽世界暴雪在下一盘大棋新种族龙希尔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

历史趣闻阅读:420   点评:4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