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中华姓氏通史戎姓

历史趣闻     2023-6-28     点评:28举报

编者按: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古往今来中华姓氏文化的研究一直史不绝书。从先秦至汉、唐、宋、元、明、清,乃至今天,出版了很多姓氏书籍,对中华姓氏进行了考辩与溯源。为了更好地研究戎氏源流变迁,戎鹏举先生花费数月时间对各类有关戎氏姓氏书资料进行了搜集,现整理而成,供戎氏源流史研究爱好者参考。

《世本》(先秦史官修撰·宋衷注)戎氏:宋公族。阴戎:戎氏,自吾离至驹支,常为晋附庸,其族戎洋(戎鹏举注:此处应为“津”,为古代书写辨别之误,戎洋、戎律都应视为“戎津”),仕晋为车右大夫,以国为氏。左传昭九年传集解,允姓阴戎之祖。高阳后,己氏戎、北戎(北戎即山戎)、戎蛮、茅戎。黄帝后,犬戎、骊戎、冀戎。炎帝后,姜戎、允戎。殷商后,小戎。

《潜夫论》(东汉·王符,160)志氏姓:帝乙元子微子开,纣之庶兄也。武王封之于宋,今之睢阳是也。宋孔氏、祝其氏、韩献氏、季老男氏、巨辰经氏、事父氏、皇甫氏、华氏、鱼氏、而董氏、艾岁氏、鸠夷氏、中野氏、越椒氏、完氏、怀氏、不第氏、冀氏、牛氏、司城氏、冈氏、近氏、止氏、朝氏、?氏、右归氏、三元氏、王夫氏、宜氏、徵氏、郑氏、目夷氏、鳞氏、臧氏、虺氏、沙氏、黑氏、围龟氏、既氏、据氏、砖氏、己氏、成氏、边氏、戎氏、买氏、尾氏、桓氏、戴氏、向氏、司马氏,皆子姓也。襄十九年左传:“齐灵公诸子仲子、戎子”,杜注:“诸子,诸妾姓子者。二子皆宋女。戎子即戎氏女也。”

《元和姓纂》(唐·林宝,812)戎子:戎子驹支之后为氏。姜姓。岑校通志云:“此允姓之戎也,而姓纂谓姜姓。茙:见姓苑。春秋有茙律。案左传晋灵公车右戎津。此作“茙律”,与通志同误。辩证一云:“误矣,晋襄公车右大夫戎津也。”辩证注云:此“襄公”应作“灵公”。今姓纂所校,即袭邓氏之说。类稿二亦误“春秋茙律”。

《姓解》(宋·邵思,1035)戎:年表有柳丘侯戎赐,汉宣帝戎婕妤生中山哀王,唐有诗人戎昱。

《古今姓氏书辩证》(宋·邓名世,1134)戎:出自姜姓,四岳之后,别为允姓。先王居梼杌于四裔,故允姓之戎居于瓜州。春秋时,秦人贪其土地,追逐诸戎,戎子吾离附于晋。晋惠公封以南鄙之田,谓之姜戎。自吾离至驹支,常为晋附庸。其族戎津,仕晋为车右大夫,始以国氏。《汉功臣表》:柳丘齐侯戎赐,以都尉破项籍功封。赐子安国,生敬侯嘉成,嘉成生角,皆嗣。至玄孙长安公士元生,宣帝诏恢复其家。又宣帝戎婕妤,生中山哀王。唐虔州刺史戎昱,岐州人,有诗名。初举进士,京兆尹李鸾欲妻以女,使改姓。昱贻诗曰:“千家未必能移姓”,乃止。甚矣,鸾之陋也!昔卫庄公蒯瞶登城以望戎州,恕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剪之。”其后卒死于戎州己氏。夫地名、人姓谓之戎,何害庄公、李鸾?不可谓知所恶也。

《通志·氏族略》(宋·郑樵,1158)夷狄之国,戎氏:隐公会戎于潜之戎也。杜预云: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汉功臣有柳丘侯戎赐。宣帝婕妤戎氏,生中山哀王。望出江陵、扶风。

《路史》(宋·罗泌,1170)戎氏:唐叔后在狄者,有大戎氏、小戎氏。戎:戎州己氏邑,宋之楚丘。预云:济阳东南有戎城,此会潜伐凡伯者。又山戎在渔阳,茅戎在陕,襄戎在秦,骊戎在新丰,泸戎,姜戎,阴戎。

《姓氏急就篇》(宋·王应麟,1270)戎:戎氏,齐人戎夷之后,晋有戎洋(戎鹏举注:“戎洋”应为“戎津”,系“洋”、“津”书写辨别之误),汉有戎赐,宣帝戎婕妤,唐戎昱,战国策齐人戎郭。茙:茙音戎。茙氏,后魏改茙眷氏为茙氏。

《希姓补》(明·杨慎,1548):戎赐,汉高祖功臣,其后唐有戎昱。戎夷,见吕氏春秋,凡戎姓俱其后。戎益,宋循吏。戎简,元人。戎廉,明洪武初贡士。戎府,明弘治中安陵令。戎国振、戎来宾,俱嘉靖举人,今进士有戎上德、戎澄。

《姓觿》(明·陈士元,1570)戎氏:《氏族大全》云:齐人戎夷之后。《路史》云:宋公族。《千家姓》云:扶风族。又《合璧姓类》云:江陵族。

《万姓通谱》(明·凌迪知,1595)戎:江陵,羽音茙姓同,齐人戎夷之后,又望出扶风。周,戎州,卫庄公上城见戎州,曰戎虏何为是戎州,病之,告简子因围卫庄公,出奔。汉,戎赐,功臣,柳丘侯。唐,戎昱,荆南人,至德间以文召登进士,卫伯玉辟为从事,尝著元戎出塞诗,京兆尹李鸾欲妻以女,命改姓,昱拒之,德宗建中间历任辰、处(戎鹏举注:“处”繁体字“處”,根据《唐刺史考全编》记载,戎昱当过辰、虔二州刺史,此处“處”应为“虔”字之误)二州刺史。宋,戎益,顺德人,绍兴间任平江,值岁乱劝率上户,得上户米一万七千有奇,民赖以生。明,戎谦,江都人,洪武初贡士,河源训导。戎府,寿州人,弘治中安陵知县。嘉靖间举人戎国振,宁波人,任知州。戎来宾,宁波人,任通判。

《尚友录》(明·廖用贤,1621)戎:江陵,羽音茙姓同,齐人戎夷之后,又望出扶风。戎昱,唐荆南人,至德间以文学登进士,卫伯玉辟为从事,尝著元戎出塞诗,京兆尹李鸾欲妻以女命改姓,昱拒之,德宗建中间历任辰、处(戎鹏举注:“处”应为“虔”,乃“處”“虔”辨别之误)二州刺史。

《奇姓通》(明·夏树芳,1624)戎赐:汉书。戎赐封柳丘齐侯,以连敖从起薛,以三队将入汉定三秦,以都尉破项籍军为将军,侯八千户。又唐有戎昱,至德间进士,以尝著元戎出塞诗,京兆尹李鸾欲妻以女命改姓,戎拒之。

《新纂氏族笺释》(清·熊峻运,1724)戎:江陵郡,系出姬姓,周有戎国。戎子驹支,姜姓。又山戎,允姓。其后具为戎氏。文冠唐朝,名仰荆南进士;功高汉代,爵拜柳丘通侯。唐戎昱,荆南人,善诗,至德间以文登进士为节度使。汉戎赐,高祖功臣,封柳丘侯。柳丘,一名柳溪。贤令劝输,饿民赖活。宋戎益,任平江,劝上户输米救饥民,赖以生。

《古今姓汇》(清·锁冯普,1745)茙:见通志。河南郡,春秋有茙律,按统谱,音戎。

《姓氏寻源》(清·张澍,1821)戎氏:《潜夫论》云:宋微子后有戎氏。并指出《辩证》为非,《通志》无据。按:左史戎夫,在周穆王时。又按:乌桓有戎姓,戎朱廆是也,见《汉书》。

《姓氏考略》(清·陈廷炜、王仁俊,1831)戎:宋微子后。见《潜夫论》。望出江陵、扶风。乌桓亦有戎姓,曰戎朱廆,见《汉书》。

《春秋世族辑略》(清·王文源,1845)戎:隐二经,公会戎于潜。注:戎狄夷蛮氏,羌别种,若戎子驹支。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今山东济南府济阳县。驹支,见襄十四传、哀四传,士蔑乃致九州之戎。

《百家姓溯源》(陈瑞松,1990)戎:春秋时,鲁国的西南有个戎国(山东曹县西北),是少数民族戎人建立的国家。戎人后来与中原华夏族融合,于是以国名为姓,称为戎氏。另外,周朝任戎右官的人,其后世子孙以官职名称中的“戎”作为姓氏。望族居江宁郡(今江苏江宁县西南60里);《百家姓》注居江陵郡(今湖北江陵县)。西汉有柳丘侯戎赐,唐代有诗人戎昱,宋代有平江知府戎益。

《中国姓氏辞典》(陈明远、汪宗虎,1995)戎:东汉《潜夫论》收。春秋时有戎律。汉代有戎赐,封枊丘侯。唐代有戎昱,荆南人,唐德宗时,任辰、楚(戎鹏举注:“楚”应为“虔”,乃“楚”“處”同音之误,“處”“虔”又因辨别之误)二州刺史。“戎”字又作“茙”。春秋戎律又作茙律。据《河南官氏志》载:茙眷氏,改为戎(茙)氏。又作“狨”,周代写为犬戎。

《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窦学田,1997)戎: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利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①《潜夫论》载:“宋微子后。”则此当系出子姓。②本夷狄之国名,以国为氏,郑樵注云:“‘(鲁)隐公会戎于潜’之‘戎’也。杜预云:‘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望出江陵、扶风。’”③《中文大字典》注引《尚友录》云:“戎,茙姓国。齐人夷戎之后。”④《姓氏考略》据《汉书》注云:“乌桓亦有戎姓,曰戎朱廆。”汉代有戎赐,柳丘侯;唐代有戎昱。

《中国姓氏源流史》(籍秀琴,1998)戎:戎本春秋时古国名。《左传·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注:“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古国名。”该地在今山东荷泽市西南,戎国后为卫所灭。亡国之后,戎国公族以国为姓。《通志·氏族略》有载。春秋时齐有戎郭,见《姓氏急就篇》。汉代有戎赐,破西楚霸王项羽有功,封柳丘侯。唐代有戎昱,荆南人,唐肃宗至德年间进士,以文学闻名。京兆尹李鸾欲以女妻之,令之改姓。昱坚决拒绝。唐德宗建时历任辰、处(戎鹏举注:“处”应为“虔”,乃“處”“虔”辨别之误)二州刺史。宋代有顺德人戎益,宋高宗绍兴间任平江知府,遇荒年劝富户账米一万七千石,民赖以生存。明代有鄞县人戎洵,任黄州府推官,为官刚正,执法严明,持身洁介。黄州百姓于其死后立祠祭祀,奉为神明。另有句容人戎宪,事父及叔父至孝,时人称颂。《姓氏考略》载,戎姓望出扶风、江陵二郡。戎姓除源于封国外,还有源于商朝以后的戎族和源于职官二支。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朱洪斌,1999)戎:戎姓源远流长,春秋时,鲁国的西南有个戎国(山东曹县西北),是少数民族戎人建立的国家。戎人后来与中原华夏族融合,其公族于是便以国名作了姓氏。另外,《姓氏谱》记载说:“宋微子后,见《潜夫论》。望出江陵、扶风。”(见《姓氏考略》)戎氏的始祖,据考证,是周朝初年的宋微子。最初繁衍于今湖北的江陵和陕西的扶风一带。宋微子,是殷商末代君主纣王的长兄,为人端凝恭正,与其弟完全不同。周武王来纣之后,为了奉商汤之祀,最先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宋公,可是武庚不能安分守己,于周成王时叛乱被诛。为表示对商汤的敬意,周天子又将武庚的伯父微子封为宋公,开启了此后商汤子孙在宋国相传相袭的历史。古籍对戎氏家族在我国早期历史上的活动情形都有记载,如汉高祖刘邦开创天下时的功臣戎赐,定三秦,破项籍,都有他的功劳。刘邦统一天下后,升任其为都尉,又封柳丘侯。唐代有诗人戎昱,宋代有平江知府戎益,明朝有持身洁介、为官执法刚正不阿的戎洵。

《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寻源》(郑守来、黄泽岭,1999)戎姓:系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戎氏的始祖,根据《潜夫论》以及《姓氏考略》等有关书籍的考证,是周朝初年的宋微子,最初繁衍于湖北江陵和陕西的扶风一带。宋微子,大家都知道,是殷商末代君主纣王的长兄,为人端凝恭正,跟他的弟弟完全不一样。周武王灭纣之后,为了奉商汤之祀,最先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宋公。可是武庚不肯安分守己,于周成王时叛乱被诛。于是,周天子为了表示对商汤的敬意,接着又把武庚的伯父微子封为宋公,开启了此后商汤子孙在宋国相传相袭的数百年的局面。戎姓中国人,既然是宋微子的后裔,当然也是殷商开 国圣君成汤的子孙,追本溯源就是最道地、最光彩的炎黄子孙。这个家族在我国早期历史上的活动情形,过去许多有关的古籍都不乏记载,例如:汉高祖刘邦开创天下时的功臣戎赐,就是一位大大有名的历史人物,定三秦、破项籍,都有他的汗马功劳。后来刘邦统一天下,当上了九五之尊的皇帝,论功行赏,就拜他为都尉,又封为柳丘侯,权势荣耀集于一身。当时戎氏的名气之大,实在不难想象。迁民后裔分布于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

《中华姓氏源流通谱》(詹招琳,1999)戎氏:姜公榆罔派下部分: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农氏第十代榆罔:雷氏、潞氏等。潞之支派,戎氏、戎子氏等。商朝,少典氏第四十五代、皇帝轩辕氏第三十四代微子:少典氏第十五代、黄帝轩辕氏第四代帝喾,帝喾次妃有娀氏,生契(商朝祖)为尧司徒,封于商,赐姓子姓。武王封其子武庚于邶,武庚叛,周公征之,乃以帝乙之元子微子封于宋,为周之宾,三十二世而齐、魏、楚共灭之,三分其地后有微氏、戎氏等。周朝,少典氏第四十代、黄帝轩辕氏第二十九代唐叔虞:其以采者则有,絺氏、郄氏等。絺支派又有郗氏,自步而分于温为步温氏。温之后灭于狄有,大戎氏、小戎氏、孤氏。黄帝次妃方纍氏次子清之系,少典氏第十三代、黄帝轩辕氏第二代清:清生少昊。少昊有庶子曰昧,为元冥师,昧生二子,曰允格台骀,以治水,功封于汾。允格封于诺。有子诺姓,舜投之幽州,是为阴戎之祖,后有已氏、格氏、戎氏、允戎氏、戎州氏。

《百家姓姓氏溯源》(张世国,2001)戎姓:戎姓溯源有两个方面。一、以国名为姓,源出于子姓。周初,周武王灭掉商朝,仍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为殷侯。武庚叛乱后被杀,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哥微子于宋国。微子仁慈爱民,安分守己,再也未起反叛之心,周王室又加封微子后裔于戎国(在山东曹县西北),为小诸侯国。后被齐国吞并,失国后的戎侯子孙以国为姓,即为戎氏。二、少数民族有戎姓。《汉书》载:乌桓亦有戎姓,曰戎朱廆。郡望:江陵、扶风。历史名人:西汉有大臣戎赐,唐代有诗人戎昱,宋代有副宰相戎益,明代有正史戎洵。

《中华姓氏源流史》(何光岳,2002)戎氏:《古今姓氏书辩证》上平声一东:戎氏,出自姜姓,四岳之后,别为允姓,先王居梼杌于四裔,故允姓之戎,居于瓜州。春秋时,秦人贪其土地,追逐诸戎,戎子吾离附于晋,晋惠公封以南鄙之田,谓之姜戎。自吾离至驹支,常为晋附庸,其族戎津,仕晋为车右大夫,始以国氏。《汉功臣表》柳丘齐侯戎赐,以都尉破项籍功封,赐子安国,生恭侯嘉,嘉生角,皆嗣。至玄孙长安公士元生,宣帝诏复其家。又宣帝戎婕妤,生中山哀王。唐虔州刺史戎昱,岐州人,有诗名,初举进士,京兆尹李鸾,欲妻以女,使改姓,昱贻诗曰:“千家未必能移姓”,乃止。甚矣,鸾之陋也。昔卫庄公蒯瞶登城以望戎州,恕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剪之,其后卒死于戎州己氏。夫地名人姓谓之戎,何害?庄公、李鸾,不可谓知所恶也。《通志·氏族略二》戎氏:隐公会戎于潜之戎也。杜预云: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望出江陵、扶风。《姓觿》戎氏:《氏族大全》云:齐人戎夷之后。《路史》云:宋公族。《千家姓》云:扶风族。又《合璧姓类》云:江陵族。《姓氏寻源》戎氏:《潜夫论》云:宋微子后有戎氏。并指出《辩证》为非,《通志》无据。按:左史戎夫,在周穆王时。又按:乌桓有戎姓,戎朱廆是也,见《汉书》。

《山东古国与姓氏》(逄振镐,2006)戎:1.戎国。氏羌之别种。春秋时国名。地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北。《春秋·隐公二年》:“春,公会戎于潜。”杜注:“戎、狄、夷、蛮,皆氐羌之别种也。戎而书会者,顺其俗以为礼,皆谓居中国若戎子驹支者。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潜,鲁地。”《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戎氏,隐公会戎于潜之戎也。杜预云,济阳东南有戎城,此会潜伐伯者。又山戎在渔阳,茅戎在陕,襄戎在秦,骊戎在新丰,泸戎,姜戎,阴戎。”《春秋左传注·隐公二年注》:“据《清一统志》,山东省曹县西北有戎城。”2.戎氏。戎国之后,以国为氏,称戎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夷狄之国,“戎氏,隐公会戎于潜之戎也。杜预云: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汉功臣有柳丘侯戎赐,宣帝婕妤戎氏,生中山哀王,望出江陵、扶风”。

《华夏始祖》(党忠义,2008)附录1:《中华姓氏源流》戎氏:炎帝神农氏第八代榆罔派下所衍生的姓氏。炎帝神农氏第八代榆罔:雷氏、潞氏等。潞之支派,戎氏、戎子氏等。商朝,黄帝轩辕氏第三十四代微子:少典氏第十五代、黄帝轩辕氏第四代帝喾,帝喾次妃有娀氏,生契(商朝祖)为尧司徒,封于商,赐姓子姓。武王封其子武庚于邶,武庚叛,周公征之,乃以帝乙之元子微子封于宋,为周之宾,三十二世而齐、魏、楚共灭之,三分其地后有微氏、戎氏等。周朝,黄帝轩辕氏第二十九代唐叔虞:其以采者则有,絺氏、郄氏等。絺支派又有郗氏,自步而分于温为步温氏。温之后灭于狄,有大戎氏、小戎氏、孤氏。黄帝次妃方纍氏次子清之系,黄帝轩辕氏第二代:清生少昊。少昊有庶子曰昧,为元冥师,昧生二子曰允格台骀,以治水,功封于汾。允格封于诺。有子诺姓,舜投之幽州,是为阴戎之祖。后有,已氏、格氏、戎氏、允戎氏、戎州氏。

《中国姓氏大辞典》(袁义达、邱家儒,2010)戎:①系自子姓。宋微子启之后有戎氏,见《潜夫论》。②系自姜姓。四岳之后,别为允姓,居于瓜州。春秋时秦人贪其土地,追逐诸戎。戎子吾离附于晋,晋惠公封以南鄙之田,谓之姜戎。自吾离至驹支,常为晋附庸。其族戎津,仕晋为车右大夫,始以国名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姜戎,地在今山西平陆东北,见《中国上古史新探》。③戎夷,春秋时小国,故地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其后有戎氏,见《氏族大全》。④汉时乌桓部有戎姓,见《汉书》。

《中国姓氏大典》(赵凡禹、孙豆豆,2011)戎:1.以封国为姓氏。周朝时有戎国,为齐国附庸,出自姜姓。戎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后裔以国名为姓,遂为戎氏。2.以职官为氏。周朝时有掌管军械的官员名戎右,其后代子孙亦称戎氏,成为戎姓一支。3.出自少数民族。商朝以后有戎族,其中有允姓山戎,居于燕北,其后裔有不少人以族名为姓,形成戎姓的又一支。4.上古周朝时,宋微子之后,其子孙以戎为姓。古时候,戎氏望族居信在江陵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扶风郡(今陕西省长安县)。戎氏历史名人:戎赐,辅助汉高祖刘邦开创天下时的功臣,定三秦、破项籍,都有他的功劳。刘邦统一天下后,升任其为都尉,又封柳丘侯。戎昱,唐朝荆南人,至德年间以文学登进士,卫伯玉辟为从事。当时,京兆尹李鸾欲将子许配给他为妻,但要他改姓李。古时视改姓如亡命,所以他坚决拒绝这样做。德宗初年历任辰楚(戎鹏举注:“楚”应为“虔”,乃“楚”“處”同音之误,“處”“虔”又因辨别之误)二州刺史。戎益,宋朝信德人,绍兴年间任平江知府。岁值灾荒饥谨,他劝率上户,得米17000余斤,民赖以全活。戎宪,明朝句容人。他年幼丧母,事父甚孝。父卒,叔无子,他迎养叔叔如同侍奉父亲一样。人们问他为何如此孝敬,他说:“叔与父同气,不孝敬叔,如同不孝敬我父也。”戎洵,明朝的清官,百姓将洵当作清天大老爷,烧香火供奉他。他为官清正廉明,不怕权贵,执法严正,办案负责,为百姓平冤屈,惩治了胡作非为的豪强。

《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徐铁生,2014)戎:《潜夫论》,源出①以国为氏。戎,商代方国。殷墟卜辞作

(甲戈)国(《新编甲骨文字典》)。②戎氏,出姜戎族。姜戎,四岳之后。本姓姜,后别为允姓。本居瓜州。春秋时秦逐诸戎,戎子附于晋,晋惠公封以南鄙之田(今山西平陆东北),谓之姜戎。晋车右大夫戎津,始以戎为氏。③戎夷,春秋时小国。鲁隐公二年春,隐公会戎于潜是也。故城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南。其后有戎氏。④子姓,春秋宋公族(《潜夫论》)。⑤汉时乌桓族姓。⑥壮族姓(《麻栗坡县志,2000》)。郡望:江陵郡、扶风郡。人物:①戎夫,周穆王时左史(《逸周书》。)②《左传·襄公十九年》齐灵公妾戎子,春秋宋人,子姓戎氏女。《姓觿》以戎子为戎子氏,非。③《战国策·赵策》有齐人戎郭。

《百家姓》(北宋初·佚名,张宜生译,2016)戎:周朝时候,朝廷里面设有一种官职叫“戎右”,专门负责主管兵器(“戎”在古代就是兵器的意思)。戎右的后代有的以官职作为姓氏,称为戎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戎姓的来源。周成王姬诵平定了武庚叛乱后,把商王朝的旧都城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在微子启的后世子孙中,有以戎为姓者,史称戎氏正宗,望出江陵郡(今湖北江陵)。名人:戎赐,辅助汉高祖刘邦开创天下时的功臣,定三秦、破项籍,都有他的功劳。刘邦统一天下后,升任其为都尉,又封柳丘侯。

《百家姓》(北宋初·佚名,李逸安译注,2018)戎:周武王封其弟叔振铎于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建立姬姓诸侯国曹国。当时另一诸侯小国戎国(今山东荷泽西南),是曹国的附庸,春秋末年戎国随同曹国一起被宋国所灭,戎国公族后裔遂以戎为姓。

《百家姓》(北宋初·佚名,马奔腾注析,2020)戎:春秋时期,北方有少数民族的戎国,是齐国的附庸,戎人后来进入中原,以原先的国名“戎”为姓。主要历史名人有:西汉柳丘侯戎赐,唐代诗人戎昱,宋代平江知府戎益。

《洪洞大槐树官网》戎姓:系承宋微子,始祖为戎侯。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戎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西等地。戎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论》。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子姓。据《潜夫论》记载,周初,周武王灭掉商朝,仍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为殷侯。武庚叛乱后被杀,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哥哥微子于宋国,微子仁慈爱民,安分守己,再也未起反叛之心,周王室又加封微子后裔于戎国,戎国故地在今山东曹县县境,为小诸侯国。后被齐国吞并,亡国后的戎侯后裔子孙遂以国名戎为姓。②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据《汉书》记载,乌桓亦有戎姓,曰戎朱廆。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湖北苏家垄发现春秋墓出土大量青铜器专家墓主是曾国国君

湖北苏家垄发现春秋墓出土大量青铜器专家墓主是曾国国君

历史趣闻阅读:480   点评:22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究竟确立了谁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究竟确立了谁的领导地位?

历史趣闻阅读:15272   点评:196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晋文公流亡多少年 晋文公为什么会流亡

晋文公流亡多少年 晋文公为什么会流亡

历史趣闻阅读:7640   点评:285
杭州古韵艺术中心,宋韵文化沉浸式体验

杭州古韵艺术中心,宋韵文化沉浸式体验

历史趣闻阅读:536   点评:24
安徽黄山宋代古墓,老农意外挖出南宋古墓

安徽黄山宋代古墓,老农意外挖出南宋古墓

历史趣闻阅读:502   点评:27
考古学家在三峡库区发现了许多过去的古文物,三峡发现5.51亿年前的人类足迹

考古学家在三峡库区发现了许多过去的古文物,三峡发现5.51亿年前的人类足迹

历史趣闻阅读:518   点评:19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过程(图)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过程(图)

历史趣闻阅读:8379   点评:177
山东遗址考古之痛1994年发生大规模盗墓事件几天毁上百座古墓

山东遗址考古之痛1994年发生大规模盗墓事件几天毁上百座古墓

历史趣闻阅读:461   点评:19
为床笫之欢:中外古人这些东西都敢吃(图)

为床笫之欢:中外古人这些东西都敢吃(图)

历史趣闻阅读:9740   点评:271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