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人人想坐,这个位子曾经让无数人杀红了眼,让无数人罔顾亲情持起兵戈相见,为了得到它,流血再多,横尸再多,人们似乎也不在乎。这个位置仿佛一个魔咒,会让人变得冷血,变得无情。可是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想要得到皇位,他们认为,得到它就代表得到一切。
但是,要想得到一些东西,就必然会失去另外一些。一旦坐上皇位,就会被权力所束缚,从此再也没有自由。更重要的是,这个权力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当了皇帝之后,不仅全年无休,只要稍微请个假,就会被人在背后痛骂无能。
所以,要想当一个不被人痛骂的昏君,就必然会被各种规矩所束缚,连退休都不容易。而且,一旦下的命令出了什么错,不仅自己的良心过不去,还会被朝臣们谴责。因此,就算不能流芳千古,很多皇帝们也会极其小心得防止自己遗臭万年。
但是,犯错这件事实在是很难避免,皇帝也是如此,赵匡胤就曾经犯过一个无法弥补的大错。赵匡胤是被下属们拥立为皇帝的,所以说,他能当皇帝,一大半都是这些好下属们的功劳。不过,赵匡胤刚当上皇帝那会儿,却趁着醉酒犯过一个大错。
当时赵匡胤很喜欢喝酒,宋朝刚刚建立那会儿,他每天都花天酒地,于是便有人趁着他喝醉酒的时候和他说郑恩如何如何之类的坏话。赵匡胤喝酒喝迷糊了,于是便命人去杀了郑恩。等到赵匡胤清醒之后才追悔莫及,而且他不仅后悔,还担心有人来找他算账。
郑恩不仅是赵匡胤建立宋朝时的大功臣,他还是赵匡胤的结拜兄弟,两人曾经一起在战场上杀敌,是过命的铁杆儿交情。先不说他根本没有犯过错,就算是他真的做错事了,赵匡胤要杀他,也得反反复复得考虑好几次。结果现在就因为赵匡胤喝醉了酒,有人趁机在他耳边吹了吹风,就将好兄弟给杀了,赵匡胤真是悔青了肠子。
当郑恩的妻子得知丈夫并无过错,却被莫名杀死之后,她便立刻进了宫,想要赵匡胤给一个理由。
虽然赵匡胤自知理亏,可他总不能真的和郑恩的妻子说自己是因为喝醉了不小心杀的吧。所以,赵匡胤给不出任何理由,郑恩的妻子急火攻心,眼看着就要打上去了,这时,赵匡胤的妹夫高怀德及时出现,出了一个主意。
赵匡胤虽是天子,但是既然犯了这样的错,打一百大板也并不过分。可是为了天子的威严,这板子又不能真的打在天子身上,可也不能就这样得过且过,否则如何立威?
所以,高怀德便让赵匡胤脱下龙袍,将这件象征天子的龙袍交给郑恩的妻子,任由她怎么处理都行。虽然说这龙袍不过是一件衣服,但是对古人来说,面子何等重要,能够让郑恩的妻子随便砍自己的龙袍,已经算是不要面子了。于是,等到郑恩的妻子将这件龙袍砍成两半之后,这件事才算是翻了篇。
斩龙袍是怎么一回事?
普天之下,只有皇帝皇后才有专利使用权,谁敢冒犯亵渎,杀无赦。皇帝的衣服叫龙袍,皇后的帽子是凤冠,皇帝的私车称龙驾,皇后的坐骑为凤辇……龙和凤的神秘感及权威感被无限放大,甚至于皇帝犯了不可饶恕的大罪也可以“斩龙袍”赔一件衣服了事。找一段赵匡胤与郑子明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的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虽然对自己的家人较约束,但绝非吝啬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笔费用,对于投降的各国国君也给予优厚的待遇。自己的私生活严谨简朴,对于应该花费的地方,却又是十分的慷慨,这是历代皇帝中较少见的。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这是前无古人的。赵匡胤理顺好军、政、财权之后,还有一件大事让他一直寝食难安。早在后周郭威的义子周世宗柴荣登基以前,曾经的有过赵匡胤等哥八个金兰结义,结义时曾有誓约:取得江山后共享宝贵,轮流为帝,兄终弟及。尽管是在长期的征战当中,结义弟兄多数已经阵亡,但还剩下了自己的同胞弟弟,官拜晋王的赵匡义,还剩下磕头老五郑子明。赵匡胤恐怕日后江山旁落,就对郑子明起了杀机。有一天,赵匡胤在御花园摆下酒宴,专门的请郑子明喝酒。在酒席宴间,磕头弟兄俩畅所欲言,谈到了兄弟的情义,谈到了同舟共济来之不易的大宋江山。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匡胤把话题转到了征求郑子明对自己当皇帝以来的意见上来。可怜了一代名将郑子明,死到临头了,竟然是一点也没有发现。郑子明是个心直口快之人,他当年没有参加过陈桥兵变,事后又对陈桥兵变的做法心里存在着一些不满。念及当年的结义之谊,就直言地历数了赵匡胤自登基以来的一些处理不当之事,说到兴起,又提到了赵匡胤如何对不起战死疆场的大哥柴荣之事。几句话说得赵匡胤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怒起心头。赵匡胤恼羞成怒,大骂郑子明:你敢侮骂君王,欺君犯上;举起龙泉宝剑当胸便刺,这一剑下去,竟把个勇冠三军的郑子明送上了黄泉。赵匡胤自然知道郑子明已经死了,顿足捶胸,大放悲声,嚎啕大哭,是我酒后无德,错杀了义弟郑子明。在场的众人,见我酒醉无德都不出来阻拦,统统的该死,接着,又枉死了一帮身边的工作人员。然后,命人用上等的棺椁把郑子明好好的成殓,厚厚的埋葬了郑子明。郑子明的夫人陶三春也有一身好武艺,是宋朝开国的第一女杰,听说丈夫被杀,义愤填膺,跨马提刀要杀上金殿。赵匡胤闻讯,忙下令紧闭午门,来到皇城之上。但见陶三春在皇城外边不停地大哭,文武官员连说好话,陶三春就是不依,非要造反不可!赵匡胤心中也十分恐惧,感到确实是有些对不起陶三春。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后,陶三春冷静下来,自知目的很难达到,言语上也就有了一些让步,说:“不杀背信弃义之人,我死不甘心!哪怕我剁他一刀杀不死他,剁了他的龙袍,也算给我的丈夫报了仇!”苗光义看到了事有转机,说:“你说话可得算数!”说罢,叫赵匡胤把龙袍脱下来,扔在午门之外。陶三春一见龙袍落地,一气之下摆大刀连砍数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斩龙袍。然后陶三春大哭了一场,圈马离开了午门,远奔了他乡。赵匡胤转回来又指向了苗光义:我酒醉错杀我五弟郑子明时,你这个军师为什么不管?你如要管,我能把他杀了吗?我办错事你不拦,要你这军师何用?“一气之下又赶走了开国军师苗光义”。(其实杀郑子明时苗光义根本就不在现场的,做为军事家来说还用得着解释吗?)这正是:醉酒杀了结义兄弟郑子明,醒酒撵走了开国军师苗光义。实际上,这也都是杯酒释兵权的继续。可是,日后他可能是有些后悔,请回来郑子明的夫人陶三春封为“陶太君”,又把苗光义的儿子苗从善请来,封为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