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怎么实现传播,从而导致传染病暴发的呢?是不是真的就像网上一些人说的防不胜防呢?只有把这个问题也搞清楚了,我们才算真正了解了病毒导致的疾病。所以这一讲,我带你从不同的层次仔细讨论一下病毒的传播规律。层次一:细胞之间的传播病毒要实现传播,最简单的自然就是在同一个宿主内的细胞和细胞之间传播。因为在同一个宿主内部可能聚集着大量的同类细胞,病毒只需要进入一个,完成自我复制,就有机会就近入侵更多的细胞。这是最简单的一种传播方式。流感病毒就是这么在人体内传播的。和咱们介绍过的几种病毒一样,流感病毒也具有很强的宿主选择性。它们依靠自身表面的两个蛋白质分子——血凝素蛋白(HA)和神经氨酸酶蛋白(NA)来确定自己的宿主细胞,也就是人体呼吸道表面的上皮细胞。简单来说,血凝素蛋白负责识别和入侵,而神经氨酸酶蛋白负责协助新复制出来的病毒离开宿主细胞,开始新一轮的入侵。从新闻上你可能看到过,我们经常用“H几N几”来命名不同的流感,比如H1N1猪流感、H7N9禽流感等,这里H和N代表的就是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类型,它们决定了流感病毒的不同特征。在同一个人体内,流感病毒会完成无数个入侵呼吸道细胞、自我复制、离开这些细胞的循环。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当一个流感病毒进入一个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它首先会把自己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复制很多很多份,然后在上皮细胞里组装好。平均而言,一个呼吸道上皮细胞就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出500-1000个全新的病毒颗粒。之后,这些病毒颗粒会集中离开这个孕育它们的细胞,通过呼吸道里的黏液流动,扩散到更多的细胞周围,展开新一轮的入侵、复制、离开。每一轮新的入侵,只需要短短6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流感病毒能够以每六个小时扩大数百倍,也就是每12个小时数十万倍、每24个小时上百亿倍的扩散速度,在人体中疯狂传播,很快就会感染足够数量的人体细胞从而引发疾病。我们在商业世界里经常用到“病毒式传播”这个词,但其实,人类世界还没有什么传播手段能够真正和病毒的传播速度相提并论。除了这种常规途径之外,不同的病毒还发展出了各种捷径来帮助自己的传播。很多病毒干脆省略了完成复制之后离开宿主细胞这一步,直接就能够在相邻的宿主细胞之间传播。比如我们讲到过的艾滋病毒,就能够主动诱导免疫细胞之间彼此靠近,甚至形成管道,让自己能够快速地扩散和传播。更神奇的是狂犬病毒,这种专门入侵神经细胞的病毒能够借用神经细胞之间的天然通讯工具,实现在神经细胞之间的扩散,不管被咬到哪里,病毒都可以一路上行感染到大脑。总之,各有各的传播方法。层次二:宿主个体之间的传播光有细胞之间的传播,这样就够了吗?显然是不够的。在进化上更成功的、传播更广泛的病毒,需要第二层传播技巧,就是在宿主个体之间的传播。可想而知,这一层传播显然要比细胞之间的传播困难得多。细胞往往高密度的扎堆在一起,但是生物个体却可以相距甚远,中间还被变幻莫测的地球环境隔绝。所以,想要实现个体之间的传播,病毒显然需要学会更多的本领。什么本领呢?首先,它们得找到一些方法能让自己大批大批的离开宿主;其次,还得在宿主的帮助之下尽可能地接近下一个宿主。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种引发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比如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和2019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在患者体内,这些病毒确实感染了很多呼吸道表面的上皮细胞,但是这些上皮细胞可不会自行移动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去。所以为了传播的需要,病毒就会导致人咳嗽和打喷嚏。一方面,宿主能够用黏液包裹病毒,然后通过咳嗽和打喷嚏尽可能地把病毒从鼻腔里和气管里排出去,减轻患者的症状;另一方面,也帮助病毒附着在这些微小的黏液颗粒上,借机离开人体深处,被远远地喷射到周围环境当中。如果这时候恰好有其他人经过,病毒颗粒可能就会粘在他们身体上,获得进入他们呼吸道、开启新一轮传播的机会。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飞沫传播”。除了依靠飞沫途径传播,病毒还开发出了非常丰富的传播途径。比如寄生在消化道的病毒,可能会通过所谓的粪口途径传播。简单来说就是,它们可以随着宿主的排泄物一起离开身体,污染环境中的食物和水源。如果别的生物用了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病毒就可以随之进入它们体内。有一些病毒,可以通过不同宿主之间的直接接触来传播,比如艾滋病毒就可以通过性行为来传播。另外,还有一些病毒可以借助其他生物的帮助,比如蚊虫的叮咬来传播。总而言之,一种成功的病毒总能找到办法离开宿主身体,入侵下一个宿主。这些传播能力对于病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细胞之间和个体之间的传播能力,一种病毒就真正具备了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我们熟悉的所有病毒,包括2019年新冠病毒的流行,都是这样。请注意,对于病毒来说,这种大规模的传播和流行有着双重的含义——繁殖和变异。繁殖自然就不必多说了。对于所有生物来说,这都是最高级别的生存目标,病毒当然也不例外。而与此同时,在这种持续的扩散过程里,病毒还获得了持续变异的机会。这一点对于病毒来说尤其珍贵。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生物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都会因为DNA复制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错误产生一些新的基因变异。对单个的后代来说,这些变异可能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但是从生物进化历史的角度看,这些不可避免的基因变异为生物持续的变化提供了基础。在同一个环境中,携带不同基因变异的生物,彼此竞争,接受自然选择的洗礼,最终优胜者会获得更大的繁殖后代的机会。这样的竞争和繁殖重复千万次,就塑造了当今地球上五花八门的生物形态。病毒当然也是如此。而且我们要知道,病毒的繁殖速度和变异速度,要远远快于绝大多数地球生命。这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咱们说过,像流感病毒从入侵呼吸道细胞到产生好几百个病毒后代,只需要几个小时时间,繁殖速度比人类快了好几万倍。而与此同时,在繁殖过程中,病毒产生基因变异的频率也要更高。还是做个比较,人体细胞在复制DNA的时候,出错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而流感病毒在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的时候,出错概率是大概十万分之一,足足高了上万倍。大量繁殖和快速变异这两个因素叠加,赋予了病毒无可比拟的进化速度和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是它们生存的基础。层次三:不同物种之间的传播而这种超强的繁殖和变异能力,也让病毒具备了在第三个层面上的传播能力——物种之间的传播。前面说过,病毒具备很强的宿主选择性。别说不同物种了,就是在同一个宿主身体里,它们往往也只会挑一些特殊类型的细胞去寄生。换句话说,大部分病毒都不会也不能随意跨越物种之间的生物学屏障。咱们讲过的非洲猪瘟病毒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能感染猪,但是不能感染人;相反,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能感染人,但是不会感染其他动物。但是,病毒超强的繁殖和变异能力,也提供了另外一个可能性——虽然它们在此时此刻只能入侵某一种特殊的宿主生物,但是只要给的时间足够长,基因变异发生得足够显著,它们也许就有可能获得入侵另一个物种的能力。一个被研究得很透彻的例子就是艾滋病毒,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全世界最流行的那一种艾滋病毒——HIV-1。目前科学家们认为,这种专门入侵人体免疫细胞的病毒,来自黑猩猩体内的免疫缺陷病毒(SIV)。据估计,这种病毒可能在猩猩体内已经生存了好几万年。直到1920年前后,通过持续的基因突变获得了进入人体的能力。非洲刚果地区的居民在捕猎黑猩猩、吃它们肉的时候,被这种病毒感染。从此,它开始在人类世界默默传播,并且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杀死了全世界数千万人。你看,这种病毒随着变异才慢慢具有感染人的能力。2002年暴发的SARS冠状病毒可能也有类似的现象。科学家们推测,这种冠状病毒的祖先应该是生活在蝙蝠体内的某种冠状病毒。最开始,它们并不会感染人。在积累了足够的基因突变后,它们获得了入侵果子狸这种中间宿主的能力,然后在果子狸体内继续变异、传播。最终在2002年具备了感染人类的能力。2019年首次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也遵循了类似的传播和进化路线。实际上,很多科学家猜测,人类世界里肆虐的绝大多数病毒,从流感到乙肝,从天花到麻疹,或许都有一个天然的动物来源。总结1. 在同一个生物个体内部,病毒可以快速地入侵、复制、离开,感染大量同类细胞。这是很多病毒导致疾病的根源。2. 借助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等等手段,病毒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传播,甚至导致疾病的大流行。3. 在持续的传播和变异过程中,病毒得以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追杀,也积累了跨越物种屏障,在另一个物种内部继续传播的能力。素材来自:王立铭、病毒科学9讲
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计算机病毒主要传播的渠道:
1、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
2、通过硬盘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
3、光盘容量大,存储了海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
4、通过网络传染扩散极快,能在很短时间内传遍网络上的机器。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扩展资料:
计算机病毒需要在宿主中寄生才能生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破坏宿主的正常机能。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病毒都是在其它正常程序或数据中寄生,在此基础上利用一定媒介实现传播。
在宿主计算机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达到某种设置条件,计算机病毒就会被激活,随着程序的启动,计算机病毒会对宿主计算机文件进行不断辅助、修改,使其破坏作用得以发挥。
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因此它享有一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