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面积相当一个云南省!现在你明白了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以现有控制线为基础进行边界谈判,印度为什么死活都不答应的道理了吧。
最近大家对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后,中国军队主动撤军至战争前的实际控制线一事,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最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在领土上吃了大亏,便宜了印度。
我曾经有一本珍宝级的书,叫《中印边界战争》,后来叫人偷了,现在告诉大家一些不广为人知秘密。
大家都知道,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分东线和西线两条战线,东线又有两个战场,亚东战场一线和达旺战场一线,东线是成都军区打的,西线是新疆军区打的。
先说东线达旺战场,为什么先说它哪?这是大家最熟悉的部分,国人最熟悉的麦克马洪线就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印战争的主战场,印军考尔中将的部队就是沿达旺——邦迪拉——德让宗一线展开的,中国军队的反击最早就是在这一战场打响的。
战争一开始,中国军队就打垮了达维尔准将的一个旅,俘虏了达维尔准将,打过了麦克马洪线,中国军队宣布就地停战,等待印度回应。在这期间中国军队紧急修了一条简易公路,保证了战争物资的供应。
中国军队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拿下达旺,但拿下达旺后,一清点战果,发现俘虏的人数与打垮的印军数量相差太大,达不到战前定下的要打出30年边界安全的目标。
正好这时藏民来报告说,印军的增援部队分三部分正沿德让宗——达旺公路展开,准备攻击达旺,战机显现,中国军队立即兵分两路,一路沿公路迎击印军,另一路 沿贝利小道堵印军的后路。
结果把印军一个半旅加一个师部夹在了达旺与邦迪拉之间,这就是中印战争最精彩的部分,其中就有一个战士击溃印军一个炮连,缴获四门大炮。
八个战士俘虏180印度兵。半个紧急凑起来的连(本来这是一个从贝利小道穿插过来的加强连,等从深山密林钻出来一看漫山遍野的印度兵。
以为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印度军队,也就漫山遍野地抓起了俘虏,收都收不回来了,这个连有更重要的任务),就这半个连的30来名战斗人员,硬是在邦迪拉外阻击了装备齐全的3000印军。
印军打了几次冲锋死了几百人还是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师部的参谋向师长建议说,有一条几乎没走过人小路,可以突围,但就是不知还能不能走,师长破口大骂“XXXX,能走不能走就这一条路,不走还在这等死吗?还不快走”。
印军丢弃了所有重武器,沿小路狂奔,后面那半个连还穷追不舍,途中遇到那个连的副连长带的一个重机枪班在桥头阻击,打光所有子弹后,眼睁睁地看着800多印军蜂拥而过。
这个连的任务本来就是切断这条小路,副连长带的掩护部队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任务,连长带的主力却光顾抓俘虏了,但念在阻击印军主力有功(别的穿插部队没有及时赶到),降职使用,连长和副连长就地掉了个。
中国军队沿公里一路狂追,打到了德让宗,其中一个连的先头部队,比逃跑的印军还跑得快,在印度人目瞪口呆的眼皮下,一枪不发,穿城而过,一掉头又把印军堵在了德让宗。
就在这个连吃饭休息挖工事时,后面来了一个车队,战士们枪都来不及拿,这个庞大的车队就进了德让宗。等打下德让宗才知道,车里全是英美两国紧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进武器,连封条都没拆,就急急忙忙送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其中就有美国当时最先进的M16步枪。
德让宗战斗中,牺牲了一个副教导员(副营级),这是中国军队在整个中印边界反击战中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当时一队中国士兵打的兴起,收不住脚了,只管往前打,突然一个士兵目瞪口呆地就不敢往前走了。
后面的人上去一看,妈呀,前面怎么就没有山了,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德问指导员,我们是不是打出印度了,打的美国了。指导员一挺肚子骄傲的说,知道啥?前面就是印度次大陆了,再往前你就掉印度洋里 了。
战后,中国军队撤军过了达旺(就是第一阶段停战的地方),然后又宣布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就到了俘虏达维尔准将的地方。亚东当时距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约110公里,是中国、印度、锡金三国交界的地方,历史上一直归西藏管辖。
1890年时锡金还是西藏的属地,由哒癞喇嘛委托锡金部落王管理,后锡金部落王被英国人囚禁在印度,至死不愿发表脱离西藏的宣言。由于满清政府的无能,在李鸿章的授意下,清政府西藏事务大臣与英驻印度总督签订加尔哥达条约,锡金脱离西藏(也就是脱离中国),后英属印度找借口发动战争趁机占了亚东。
期间英国为了避开晚清政府挑起西藏事端,突然不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国地位,美国政府警告英国,中国对西藏的宗主国地位,英国政府已在加尔哥达条约及其他有关条约中予以认可,把英国弄个个大脸红。
现在中国政府还在引用这一事例堵美国的嘴。中印边界反击战时,印度军队在这一地段并没有挑起事端,但驻有一定力量的兵力设防,中国军队突然间用一个师的兵力发动进攻,进展神速,当时考尔中将乘苏联援助还是由苏联人驾驶的米-8正在此地视察。
还没反应过来,直升机就被中国军队缴获,害得考尔中将坐牛拉的敞篷吉普冒雨而逃,要不是一个穿插的连队迷路, 劳尔中将就被中国人优待了。这架米--8直升机就是中国缴获的唯一一架印军的直升机,中国战后对外宣布归还所缴获的印军的一切装备,但这架直升机没还。
战后一直以为中国从亚东撤军了,撤到了战前的实际控制线。巧了,今天央视10套正好播放了一段这一地区的片子,一看,这里现在叫亚东县,边界又回到了当时锡金脱离西藏时的地方,就是清政府设立海关的地方。PLA不仅没退,还前出了不少。真是大快人心。
再说西线,西线地区广阔,也有个类似于麦克马洪线的XXX线,也是英国人搞得鬼,印度在现在的边界谈判中还在坚持这一条早已不存在的线,事关重大呀,近30万平方公里。
西线中国军队反击时,印军在狮泉河(现西藏阿里地区的首府),驻有一个连的兵力,整个地区是一个营的兵力,滚雷英雄罗光喜(四川人,不知大家还记得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在斑公湖地区驻有一个半连的兵力。当时新疆军区的部队,一直打过了喜马拉雅山脉,离新德里就300多公里,吓得印度在新德里大街上公园里挖起了工事,大量市民逃离市区,各国驻外机构纷纷撤离。
战后中国军队是撤军了,但也没退到战前的实际控制线,现在离狮泉河最近的边防站,从狮泉河出发,座两天汽车,再走两天路才能到达。离斑公湖最近的边防站,也有120公里以上。
中印边界反击战时,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一段话,“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小学课本里写着哪,连小娃娃都知道,不能到了我毛某人的手里就成了930万平方公里,凭空少了30万平方公里,你们不能让我背着卖国贼的罪名去见祖先”。
大家看清了吧,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共拿回了自晚清政府以来在中印边界丢失的3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30万平方公里,你能想象它有多大吗?它的面积相当一个云南省!现在你明白了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以现有控制线为基础进行边界谈判,印度为什么死活都不答应的道理了吧。
解析:印度为何突然对中国服软的真实原因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抵达中国,开始为期5天的访问行程。与此同时,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杰18日在莫斯科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面。
印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则预计本周到访北京。印度政府高层官员近日频频接触中国,显然急于向中国传递某些信号。印度《论坛报》称,国防部长帕里卡尔前往中国之前表示,他将传递给中国一个信息,“印度没有将中国视为敌人”。
自4月初美国防长卡特到访印度之后,印度虽然称心如意地同美国达成了不少实质性的军事协议,但其也对自己同美国走得过近是否会引起中国不满抱有几分担忧。
作者认为,从某种角度来看,印度高层的种种动作其实是在试图向中国“澄清”自己,避免因美印走近而刺激甚至是激怒北京。相比之下,上个月印方还在因中印两国在边境的“越界”问题上气壮如牛,甚至对中国放出某些狠话,现在却显得如此小心翼翼。
那么,印度为何会对中国“服软”?其又为何不能彻底信任白宫,从而和美国完全联手?请看作者的解读:
一、中国在“地利”条件上的巨大优势:印度或长期难以消除恐惧感
从印度方向看喜马拉雅山,显然是处在一种低位的位置——
在《中国又失去了一个“老朋友”?》一文中花熊曾提到过,倘若说青藏高原还能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作是防止印度受到中国威胁的一道天然壁垒的话,所谓的云贵高原早已无法被认为是中缅之间的安全屏障,毕竟云贵高原的地形和海拔对今日高度机械化的军队来说不算什么。直至今天,花熊依然认为,青藏高原、尤其是喜马拉雅山的存在是中印两国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道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高原仍然是摆在人类科技面前的难关。虽说今日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发达的交通工具促使军队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如何征服并彻底跨过诸如喜马拉雅山这样的高海拔山脉依然十分不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和印度其实都难以在边境两端占到什么大便宜,不论是中国还是印度,其都缺乏在那里长期部署和展开军队的条件。
然而,相比起喜马拉雅山一侧的中国西藏地区,印度所在的印度大平原在海拔上要低不少。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稍稍假设一下:倘若印度军队欲进犯中国,那他们从印度大平原出发,首先需要越过的就是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迈过山脉后还要在地形极度崎岖且海拔依然不低(平均4000米以上)的中国西藏艰难推进。但反过来,倘若我们站在印度人的角度想问题,解放军从西藏出发,只需越过喜马拉雅山,下山后立刻就是宽阔平坦至极的印度大平原,尤为适合装甲部队与机械化部队的展开。
所以说,中印军队想到达对方国家的话,虽然都是要翻过一道山,但山后面的地形条件却大不相同。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居高临下”的优势,对于军队的进攻行动来说,“居高临下”的优势只是地势优势,从高处冲下来后还要有相对优质的地形条件才能继续前进和追击。中印两国各自“山后面”的地形差异决定了解放军翻山前进比印军向中国腹地挺进要容易得多。因而,虽然都是要从山上以“居高临下”的态势往下冲,但印度需要防备的压力显然要大得多,除非他们有办法把印度大平原改造高海拔山脉,或者是崎岖不平的地貌。
地势地形方面印度先输一局,在首都位置这个“半先天性”的地理条件上,印度依然占不到任何便宜。印度首都新德里距离中国西藏地区的直线距离只有350多公里,而中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军用机场到达新德里的直线距离也只有400公里左右。暂且不提战机的作战半径,单是依赖中短程弹道导弹,中国就足以将新德里纳入火力覆盖范围内。这一点像极了距离“三八线”仅40公里的韩国首都首尔,朝鲜人民军的远程火炮足以在“三八线”附近对其进行炮火覆盖。反观中国的首都北京,即使不算从北京到中印边境,仅从拉萨到北京的空中直线距离来看,其也有3200多公里。用不着花熊说什么大家也能看出来,印度能够威胁北京的军事手段其实极为有限。除非印度选择首都迁移,否则这种相对距离上的不同自然导致中印首都安全程度的巨大差异。
当然,花熊坚信中国和印度能够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不会轻易让双边关系恶化到互相以战略性武器瞄准对方的地步,这里的一切推测都仅是停留在假设范围内,希望各位不要误会或做过多猜想。然而,对于印度来说,地势、地形和首都位置这些难以在后天改善的天然劣势的确让其自身对中国保持着几分忌惮和警惕之心,甚至可能会让印度人认为身边强大的中国对自己来说很不安全。毕竟先天条件决定了中国在中印接壤地带上具备相当的“地利”优势,处于守势的印度自然不舒服。自己身边挨着一个可能随时居高临下从山上冲下来的军事强国,这决定了印度在同中国打交道时往往需要“悠着点”,即使国内的反华之声再高涨,印度在国际场合上也得稍微小心点才行。
二、印度洋是印度的还是世界的?——美印难以绕过的博弈战场
依然是在《中国又失去了一个“老朋友”?》一文中,花熊曾写到:缅甸与中国在经济上具有互补关系,缅甸地处中国和印度洋之间的有利位置,从陆地可直接通向印度洋方向,乃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捷径。但如果反过来站在印度人的角度来看,中国借道缅甸打通从中国腹地到印度洋的通道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明白的人都知道,虽然印度洋的名字中有“印度”二字,但其并非完全都是印度领海,就如同墨西哥湾并不属于墨西哥一样,印度洋有相当一部分海域是公海。但是,长期以来,印度都将印度洋理所当然地视作归自己支配的重点势力范围。所以,对于任何试图进入印度洋的外国势力,印度都会进行某种程度上的阻挠和反抗。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查查中国获得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运营权前后的消息,大都是印度担忧中国势力借助该港口进入印度洋,因而从中作梗的一些新闻。
当然,印度不希望中国势力进入印度洋,其也同样不想让美国势力染指如同印度后院一般的印度洋。印度洋海域周边各国中,唯一具备大国实力和底气的国家就只有印度而已,其他国家的综合实力与海上军力都远在印度之下,所以说,众多域内国家中,只有印度有资格独霸印度洋。但是,域内国家无力相争不代表着域外国家没那个实力,美国就是印度在印度洋上的最大对手。花熊一直认为,倘若印度能在印度洋上同美国长期博弈的话,其对于中国来说其实不失为一件好事。正如同花熊对中美南海博弈的观点一样,美国作为域外国家从千里迢迢之外跑到别人家的地盘上占便宜其实并没那么简单,美国之所以能屡占便宜的原因无非就是一点,即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在面对一些中小国家时,美国强大的海空实力和部署能力的确足够威慑对手,从而逼迫对方退缩。
但是,在面对中国这种实力、体量和潜力都极为庞大的国家时,美国作为外来客很难永久在东道主前占据主动。中国如此,印度也是如此。花熊相信,随着印度军力和经济实力的发展,其对印度洋控制权的索求自然会同美国产生某些冲突。若美印于印度洋上的博弈能够吸引美国相当大的注意力的话,其等于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美国的部分力量,从而使中国在南海方向的压力得到某种减轻。当然,花熊并非盘算着希望印度帮中国牵制美国,亦或是说中国对美印博弈有“坐收渔翁之利”的“小算盘”。客观地说,作为一个腾飞欲望强烈的亚洲大国,印度在印度洋上迟早要同世界霸主美国进行一番博弈,这对于一个前进在崛起之路上的国家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困难与考验。
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不可能放心大胆地同美国“你侬我侬”地亲热到一起。只要事关印度洋的控制权,印度会对任何国家的进入进行无差别阻挠,即使是美国也一样。联系到今年早先的一篇新闻评论,我们即可看得很明白,评论的大意即是印度拒绝了同美国共同巡航南海的邀请,其不愿将自己绑在美国的反华战车上,从而使被激怒的中国做出出动军舰巡航印度洋的决定。显然,在印度洋上,印度有美国这一个难缠的对手就够勉强的了,再让被激怒的中国军事进入印度洋,印政府是万万不能承受的。所以说,对于美印军事合作究竟能有多大作用,花熊并不是很看好。这也从某种角度印证了本文开头的新闻,即印度欲向中国做出一些“澄清”,即“印度没有将中国视为敌人”,印度不会因同美国的军事合作而触碰中国的容忍底线。
综上所述,印度于“地利”上的先天劣势决定了其在面对中国方向上,不得不采取防御态势,毕竟印度在中印边境的大后方就是首都新德里,而北京离中印边境还远得很。同时,在美印联手这一问题上,花熊以为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印度很难完全敞开大门去欢迎美国势力的进入,否则自己在印度洋上的优势将瞬间被美国取代。所以,在美国防长卡特访印结束之后,印度高层立刻频频对中国发出善意的声音,似乎生怕干扰到中印友好。这样一来,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印度突转风向在南海支持中国 究竟有什么目的?南海问题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个热点——谁能想到,如此力挺“中国南海立场”的国家竟然是一直“痴迷”同中国竞争、对抗的印度。
印度外交展示出巨大的灵活性,它在中美俄日等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占尽好处。4月18日,中俄印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第十四次会晤后,发布联合公报,俄印两国支持中国在南海的诉求。
根据昨日发布的联合公报,围绕南海问题,俄罗斯、印度承诺维护基于国际法原则的海洋法律秩序,认为所有相关争议应由当事国通过谈判和协议解决。
中国坚持南海问题应当由当事国通过谈判和协议解决,而美国坚持将南海问题国际化。此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经明确表态,支持中国提出的南海解决方案,而印度是首次明确同意中国对南海的解决方案。
而就在上周,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刚到访印度,有分析称,这是卡特担任防长不久以来二度访印,且他取消了原定的北京之行。此举恐怕表明,美国正毫不掩饰地针对中国,支持北京的潜在地缘战略竞争对手之一。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12日在与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宣布,美国和印度原则上同意共享军事后勤基地。按照共识,印美两国军队可在对方陆海空军基地进行后勤补给、维修和休整。印度此举被外界认为是参与美国遏制中国的行为。
同样是上周,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拉希勒12日出席在瓜达尔举办的一场研讨会时爆出消息,印度情报机构调查分析局正“积极”参与从事破坏巴基斯坦稳定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相关活动。
众所周知,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涉及中国460亿美元投入,关系到中国重大战略利益。
美国最近在大力推进将印度纳入一个旨在遏制中国影响力的军事和安全政策联盟。卡特在印度表示,美印关系对21世纪的国际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科学和政治基金会专家克里斯蒂安.瓦格纳认为,“近两年莫迪领导下的印度政府与美国联手,加强与中国的对立,比如发表关于南海的美印共同声明。印度也与越南和菲律宾等与中国存在矛盾的东南亚国家进行合作。”
早在2014年时,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美国曾经与奥巴马发布印美共同声明,美印特别提及南海,并呼吁各方避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当时,有分析认为这是印度对中国传递讯号,印度态度被认为是支持美国提出的南海解决方案。
对于美国抛来的橄榄枝,印度也是有选择的接受,不愿出头遏制来中国,一手拿棍子打中国一下,另一边又赶紧跑过来,说软话讨要糖果吃。
4月16日,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到达上海,对中国展开访问;4月18日,中俄印外长第十四次会晤在莫斯科举行,王毅与印度外长斯瓦拉杰将会面;4月20日至21日,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将到访北京,与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见面,参加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19次会晤。
有分析人士认为,印方最近与中方高层频繁互动是想表明,他们并非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排头兵”。
而美国《防务新闻》称,印度将会发现,在改善对华关系和增强自身安全利益之间保持平衡很难。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辛格表示,中国和印度都把经济发展作为要务,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不是双方的选择。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特利斯表示,双方都有良好的意愿,但安全竞争的现实总是“闯入”双方视野,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