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沙特现在做出这样的行为也是有一定理由的。中国目前正在不断的进行着关于油气方面的深化改革,从原来的国有炼油厂逐步的向民营炼油厂一步一步开放,对石油进口也逐步的放开了大门。民营炼油厂利用这个利好的政策赶紧大力扩建厂区,大量进口石油。
而俄罗斯和沙特为了争夺这一块大蛋糕,不惜一切血本争得双方头破血流。利用低油价的政策想引起中国民营炼油企业的青睐,石油价格战愈演愈烈。这样让中国市场捡了很大的便宜,在一年的时间中,青岛港处理了7000万吨原油。这才仅仅是一个青岛港口,要是把所有港口都加起来,恐怕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油价的下滑主要是从2014年下半年正式开始的,当时的沙特就和俄罗斯就之间一直都在不停的暗暗较劲。等到民营炼油厂的政策出台以后,双方的市场争夺战不断的升级。其实如果要追溯历史渊源,刚开始是沙特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占有最大的比例。而且持续很很长的念头。
但是后来的俄罗斯迎头赶上,逐步的抢占了沙特在中国的很多市场,这使得沙特开始紧张起来,然后双方的较劲正式开始了。一直到2015年以后,中国逐步的开始对石化巨头垄断国内石油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然后民营炼油企业顺势而起,引发了沙特和俄罗斯的市场争夺。对于消费者来说,真正的受益远不止一点。其一是国内民营炼油企业和石化巨头的竞争,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低的油价。其二是沙特和俄罗斯的竞争让原油进口价大大降低。
俄罗斯和沙特各自使尽浑身解数进行明争暗斗的争夺。近几年俄罗斯不断和和中国达成石油合作协议,还修了上万里的管道给中国进行石油运输,廉价石油源源不断的流到中国大地上。看到原来属于自己的中国石油市场就这么眼睁睁的被俄罗斯抢走,沙特这才从原来的怡然自得中变得紧张起来。作为产油大国的沙特,以其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宣布降低价格,并且宣称,在中国石油市场上,沙特将不再考虑任何的利润。合作运输途中如果出现什么损失,沙特自己一口就承担了。宁愿是亏钱也要在中国占有市场。
所以双方在这场争夺中,对于全球石油市场来说也是利好。这样的争夺只能说明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沙特和俄罗斯两个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将会不断的增加起来。对于当前中国石油市场得到的好处,只想说,俄罗斯和沙特继续好好闹吧,我们已经做好捡便宜的准备了。
中国进口俄石油用人民币结算 沙特不干了据中国媒体12月28日引述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对华石油月度出口量第三次超过沙特阿拉伯。11月,俄每天对华输油94.9925万桶,高于沙特的88.695万桶。而今年以来中俄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猛增,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也以人民币结算,这引起了沙特的不满。
据俄罗斯媒体12月22日报道,俄罗斯10月在中国市场占上风的态势延续到了11月。今年5月俄首次在对华输油市场位居月度第一,将多年排名第一的利雅得挤到身后。
报道称,由于西方试图孤立俄罗斯,俄成为该市场领导者的现象逐渐朝长期趋势演变。西方的制裁虽然令俄头疼,但并非那么有效,反而促使俄中关系更加紧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从今年1月起开始收到以人民币结算的输油款项。
这引起利雅得的不满。对沙特而言,莫斯科与北京之间更融洽的关系不仅在收入上,也在地缘政治上造成威胁。
美国媒体报道称,俄罗斯今年提高石油产量,创下苏联解体后的最高纪录。这种出人意料的举动并非克里姆林宫的新策略,而是由于石油产业出现了十余项技术革新。顶着油价下滑以及欧美限制对俄投资和技术出口的压力,俄罗斯油企从几大老产地开采出了更多石油。对大多数分析家而言,俄罗斯保持输油稳定是一个惊喜。花旗银行原料市场研究部负责人爱德华·莫尔斯表示,他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预测到俄罗斯今年的石油产量会增加,更别说创下新纪录了。
俄罗斯油企的代表们解释说,此前曾经历过低油价时代,所以知道该如何应对。得益于西西伯利亚几大油田低廉的开采成本和卢布贬值,企业的生产成本显着降低,比西方大公司低得多。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为俄罗斯可以安枕无忧。一些专家认为,提高生产率的措施已经用尽,除非增加对勘探的投资,否则产量增长难以为继。也有分析家认为,俄罗斯将维持当前的开采水平,也就是每年产油5.25亿至5.33亿吨。
俄罗斯今年提高石油产量,创下苏联解体后的最高纪录沙特决定坚持低油价以搞垮俄罗斯经济,并使俄放弃外交野心,但显然计划落空了,结果导致大批美国页岩企业破产,而沙特预算赤字高达20%。
“如果俄罗斯企业家在中国的银行成功开户,我想中国是不会反对的。”
此外,俄罗斯外贸银行22日公布了中国业务年报。该银行的诸多关键指标增长数倍,取得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业绩。专家认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中国通常选择俄罗斯国有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俄罗斯媒体23日报道,俄外贸银行新闻处发布消息称,今年人民币结算额增加了250%,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人民币互换交易额从年初起增长了11倍多,达到142亿美元(约合920亿元人民币),人民币信用证交易额今年增长了12倍。
俄外贸银行与中国多家大型银行签署了金额近1600亿卢布(约合147亿元人民币)的贸易出口贷款协议,开具了人民币计价的信用证,并且是首家可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获得120亿元人民币俄中外贸融资资金的俄罗斯银行。
早前该银行成为首家可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自贸区交易的俄罗斯银行,并获得了与中国大陆银行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机会。
俄知名经济学家尼基塔·克里切夫斯基在评价俄外贸银行取得的成绩时提醒说,该行的国资比重达85%,而中方一贯喜欢与国有企业打交道,将国家控股视为有品质和可信赖的证明。
报道称,但这显然不是说某一家银行在中俄经济关系中具有垄断权。克里切夫斯基表示:“如果俄罗斯企业家在中国的银行成功开户,我想中国是不会反对的。”
中国力挺!普京利用石油经济搅动世界格局
导读:石油就是财富,石油就是权力。历史上的历次的石油危机造就了一次次的政治斗争和国际冲突,无一例外的是石油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就如同人的血液一样,谁缺失了石油,那么谁的生命就被别人掌握手中。否则,石油远远不能与黄金一样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
普京大帝的战争,不是俄罗斯一个国家的战争!无可置疑沙特和俄罗斯就是这场暴风之眼,这里不能拥有妥协,只有成与败。西方大国和东方大国都会参与其中,力争取得自己一方最终的胜利。否则,未来失败的一方只能被迫受制于人。美国人总之是高枕无忧了。
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和俄罗斯、沙特并驾齐驱的竞争者了。只有欧洲国家和中国、日本对于这次石油战争波及最大。欧洲在其中是最为煎熬的,欧盟受制于俄罗斯的能源供给,更受制于美国的军事安全保障。在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伊朗问题上,欧盟和俄罗斯基本上格格不入,却又无可奈何。在沙特和俄罗斯之间无论是选择任何一方,欧盟也是最大的输家。所以隔岸观火是欧盟最佳选择。美国捆绑式的对抗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让欧盟无可奈何!
中国对于这场大战的影响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很简单,在沙特和美国都希望俄罗斯崩溃的前提下,也只有中国的帮助能够让普京大帝不至于赤手空拳的走上战场。中国的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和普京大帝能够挺到今日是脱不开关系的。很早些时候,公知们宣扬的中国用高价(90美元)收购俄罗斯石油是愚蠢的。但是,中国真的是愚蠢吗?
(石油贸易并非传统生意,而是经济命脉、国家战略,石油最可怕的是:有钱,你也买不到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首先,石油交易价格是严格保密的(否则引发石油期货世界性震荡),第二石油交易价格肯定是个波动的,不然石油价格也不会是国际市场公开买卖的战略物资。至于中国高于市场价格收购俄罗斯石油,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中国参与这场石油大战的赌注我们就赌普京大帝能够完成屌丝逆袭。否则,俄罗斯一旦屈服沙特和美国,中国的石油命脉及定价权完全掌握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手中。沙特、美国说:一桶油200美元,你中国买还是不买?俄罗斯也是这个价!数据显示,中国在11月每日从俄罗斯购入949,925桶原油,而沙特的供应量为886,950桶/每日。
(中国和俄罗斯都需要赢得这场战争,不然让别人掐着脖子,真的很痛苦。)
(当中国与美国开战之后,海上被封锁,中国唯一可能的石油来源地是俄罗斯。俄罗斯石油被阻击的时候,中国是唯一愿意真诚帮助俄罗斯的国家,这就是各有所需,互不相离的真相)
所以说,中国已经间接地参与了这场战争,沙特、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都在参与这场石油大战,他们亏本也要石油大战的目的都是未来石油的控制权而非一时的降价小利。这次大战比拼的就是财力,比拼的是谁先投降,比拼的是谁忍受不了经济损失。总体而言,沙特的金主就是他自身的积累,俄罗斯的金主就是中国,美国的背后不差钱,欧洲和日本也都要苦熬到明年。
英国眼红:中国没参与石油战竟成最大赢家据英国媒体报道,中国降低了对一些全球最大石油供应国的依赖,市场供应过剩帮助北京进一步多元化外国石油来源。
根据最新的中国海关数据,在最近几年,中国从沙特、利比亚等欧佩克(OPEC)国家进口的石油大幅下降,同时从俄罗斯和巴西进口了更多的石油。
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有着巨大影响力,为此欧佩克国家(尤其是沙特)特别重视对华出口。
对欧佩克各成员国的部长们来说,中国的石油买家是他们要争取的重要目标。欧佩克石油部长们最近在维也纳开会,评估该组织一年来与高成本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的战果。
好吧,那么现在情况如何?
尽管欧佩克仍然是重要供应方,中国逾一半石油进口来自欧佩克,但中国在过去5年有意降低对其关键供应集团的依赖。在中国石油需求——用于汽车、柴油发电机和工厂等,由主要来自欧佩克的进口石油满足,这种需求还帮助国际油价涨至每桶100美元以上——持续上升之际,供应中断现象却越来越频繁。
从利比亚到南苏丹,这些供应中断事件提醒中国有必要多元化供应来源并建造石油储备。
中国从2010年到今年10月的月度进口数据显示这些多元化计划取得了多大成功。尽管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继续上升,但欧佩克在中国石油进口中的份额在今年10月降至55%——该份额在2012年中期达到近70%的峰值。
尽管在中国大举投资伊拉克数个大型油田之后,伊拉克对中国石油出口增加,但沙特和伊朗在中国石油进口中的份额在过去5年逐步下降,而利比亚不再向中国供应石油。下图显示出各国在中国石油进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俄罗斯成为主要受益者,其他受益者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和阿曼。
中国为何如此重要?
中国是重要的石油买家。中国的能源需求(尤其是石油和其他液态燃料)迅速增长,这让中国在20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去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
自2012年以来,随着北京方面寻求推动经济再平衡,把重心从重工业转向消费,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但美国能源部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增加的石油消费量,中国占了40%以上。
欧佩克早就把重心转向中国。美国页岩油繁荣降低了美国对中东、西非和拉美石油的依赖,促使这些地区的石油出口国转而寻找其他买家。欧洲需求下降也使它们加速转向中国和其他核心亚洲市场,从而重塑全球石油贸易流动。
欧佩克如何应对?
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制定了将长期出口置于短期收入之上的战略,寻找更多亚洲买家(也就是中国买家)是这个战略的一部分。它们的目标是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不会进一步下降。
但在当今供应过度的石油市场,长期为外国石油支付高价的中国有了太多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沙特和伊朗多次派遣石油官员前往北京与买家洽谈,争取达成长期协议。
但中国与俄罗斯、巴西以及其他国家签署的“贷款换石油”协议让沙特及其他欧佩克成员国更难争夺市场份额。中国早就表示,通过双边协议获得石油比在公开市场购买更有利。
甚至沙特也试图让中国人投资于其国内市场。如果对伊朗的制裁取消的话,来自该国的新增石油出口只会加剧竞争。
但并非所有的中国投资都会直接转化为石油运抵中国港口。中国在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和厄瓜多尔或是投下重金或是提供了大笔贷款,但迄今没有看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