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败高俅时,是他擒杀金陵水军统制官刘梦龙;征讨田虎时,卢俊义攻太原不下,是他进献水攻之计,又是他率水军夺取四处城门;征讨王庆时,他埋伏在清江边上,生擒寇首王庆。
看看,作为一个水军将领,他还能献计克城,利用自身优势,解决了领导难题,不简单啊!
李俊可不止水性好那么简单。
征讨方腊时,他协助宋江攻克苏州,一枪刺死昌盛;诈降方腊,协助大军破城,最终能平定方腊,没他的诈降是不行的;攻打杭州时,他和石秀率先登城,合擒守将吴值。
要知道石秀绰号“拼命三郎”,打起仗来不要命的,李俊居然能和他一起先登,实在厉害。这么看来,他的陆战也不差,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并非一个粗人将领。
在平定王庆的过程中,他还能招降东川、安德,使“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适可而止,不是一味杀戮,这才是最难得的。
为什么李俊总要和童氏兄弟在一起呢?因为他们水性都好,性格很像——不喜为官。
大家轰轰烈烈的上梁山聚义,本来就是被朝廷逼的,现在勉强招安,还能真的指望朝廷对自己有多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难道不懂?
宋江真的不懂,但李俊懂,童氏兄弟也懂。所以平定方腊,班师回朝后,李俊就诈病,要求童氏兄弟留下来照顾自己。
等宋江一走远,李俊立刻和童氏兄弟与约好的费保等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今泰国)的土皇帝。
如此看来,李俊早已把结束战争后的事计划好。
据说“混江龙”是一种巨大的铁耙,能搅动水底泥沙,从而让河水流走,这个绰号的意思是李俊有翻江搅海之能,也有人根据他后来的作为,说他是混江之龙,故而以此为绰号。
不管是哪一种,他都人如其名,翻江搅海后,自为他国龙!
首先,我得将《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改一个字,叫做“替天行盗”。坦率地说,《水浒传》里的打家劫舍和比武格斗的场面写的非常吸引人,对勇武刚强的男性描写也精彩绝伦。但我认为,《水浒传》多少有些属于那种反人性的作品。它的反人性,我看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女性的刻画上。
《水浒传》里浓墨重彩的主要人物绝对以男性为中心,一百零八将有一百零五将是男人,只有三人是女性。这可怜的数字我不知道会不会造成梁山好汉们的阴阳失调?从人性的立场出发,对于一个社会群体,这是极不道德的比例——单就这男女不均衡的比例,就足以预示着男人们的事业必将失败。
这一数字当然体现了作者施耐庵对女人的偏见和歧视,虽然他写了三个女英雄: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而坏女人也写了四个:宋江老婆阎婆惜、武大郎老婆潘金莲、杨雄老婆潘巧云、卢俊义老婆贾氏;还有一个是中性人物,但是作者却是以欣赏的角度来写她,那就是高级妓女李师师。既然是以欣赏的态度来写李师师,那就算是正面人物吧。我把她归纳在前三个女英雄行列,因为照作者的暗示和逻辑关系,李师师算来也是当时暗中帮助梁山好汉的内线高级间谍,属于幕后女英雄。
先看所谓的四个“坏女人”——
阎婆惜是宋江的老婆,可惜她死于非命正是在自己老公的刀下。宋江心中的隐痛是芳龄十八的阎婆惜与风流俊俏的张三私通而被戴了一顶绿帽子。她与宋江因年龄的差异导致性生活不和谐,又没有共同语言,年纪轻不懂宋江通贼的伟大意义而威胁告密,这也罪不至死,却被宋江几刀子给活活捅死。放到今天,阎婆惜其实也是在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老公对咱爱理不理,一门心思替天行盗,我青春年华,岂能白白作践自己?阎婆惜这样想这样做何错之有?
潘金莲太有名气了,天下第一荡妇非她莫属。然而,有良心有智识的人都明白,她不满意老公武大郎违犯所谓道德却不违犯人性。老公属于强行拉郎配,没有感情基础,又缺乏男子汉形象,天姿绝色的她当然有权利渴望自己的幸福。试问,她和李师师相比,谁淫荡?李师师送往迎来知多少?这个妓女既攀大宋皇帝,又爱慕英雄燕青,她可以成为千百年来戏曲中咏叹赞美的所谓深明大义的佳人,而潘金莲仅仅爱慕英雄武松或者风流倜傥的西门庆,就算有罪,难道就该承受千古骂名?
贾氏是卢俊义的老婆,也是因为奸情导致一场腥风血雨。她本来与老公“琴瑟和谐”,不愿老公“去虎穴龙潭里作买卖”,好言相劝却反倒被骂。卢俊义作了“买卖”之后回到北京城,发现老婆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从这个奸情看,贾氏已经不爱卢俊义了,一是因为老公对她蛮不讲理的霸道性格所致,二是因为她完全掌握了老公通匪的罪证,出于对农民造反运动认识上的“缺陷”而告了密,于是自己制造了生命的危机,最后被梁山英雄们捉拿,让卢俊义亲自将其割腹剜心,凌迟处死。这些血腥、残忍的手段,相比女人们的阴毒,恐怕还是要更加恐怖得多。
孙二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开黑店专门宰杀过路的客人做人肉馒头,她“肩横杀气,眼露凶光”,除了用那等蒙汗药做丧天害理的勾当,其语言也是粗俗放肆肮脏龌龊。此等强盗下流行径之妇人,只因救了武松一人便成为所谓的女中豪杰。这种母夜叉形象实在很令人作呕。这个女妖精一般的人物,完全是女人中间的另类。
顾大嫂也是开了一个以赌博为营生的黑店,她“眉粗眼大,胖而肥腰”,“有时候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礁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钱,正是山中母大虫。”这个母大虫跟母夜叉孙二娘是同样的社会垃圾,其性格更加恶毒、奸诈,也因威逼利诱劝降自己老公的兄长而偶然帮助了宋江阵营,故而成为水泊梁山的第二个女将。当然,也是一个泼妇加丑女的另类。
扈三娘却是一个貌美若花、武艺超群的女侠。本来她倒是一个值得敬重值得同情的人物,因为她家中一门老小,皆死于梁山大军的手中,这对一个年轻的女子来说,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最大的悲剧。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在家族遭遇如此大难之后,这位女侠竟然在梁山的庆功宴上与顾大嫂们举杯同饮。她不知道那庆功酒中分明滴淌着她一家亲人的鲜血么?这样的女人,还有人性还有爱憎情感么?已经失去了母性妻性女儿性的扈三娘还是女性么?在宋江强行配予色狼王矮虎之后这个梁山泊三号女将军,从此成为一个替天行盗的杀人机器。
施耐庵对女性应该说是敌对的,在他的笔下,正面人物在形象上不是丑陋无比(顾大嫂),就是心机狠毒(孙二娘),在人品上不是忘亲弃友(扈三娘),就是贪财好色(李师师)。而反面人物恰好都是花容月貌、色冠群芳的美人,可又都是荡妇,潘金莲的淫、潘巧云的色、阎婆惜的浪、贾氏的奸,就构成了死有余辜的罪证,这几个人,最终全都成为自己老公或亲人的刀下鬼。
不管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作者对女性的描写都是侮辱性的,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观叙事方法,自然不会把女人写得高尚。好女人没有女人味,有女人味的全是诛杀之人。呜呼,看了水浒,不想打家劫舍也不行了,女人都成那样了,活着还有啥意思?难怪鲁智深、武松这等了不起的英雄,最后干脆了断在六和寺算了,他们都不是真正的人,六根清净了自然是神。没有女人的男人,还是人吗?
在世人的眼里,圣女和淫妇总是两个极端。剖开其潜台词,她们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和男人性交的数量。就以潘金莲和李师师来说,她们一个被称为祸水,一个被赞为佳人,完全是混淆了伦理世界的道德乾坤。
施耐庵的杰出,在于他要构建一个男性世界。虽然这个世界注定要崩溃要灭亡,他还是乌托邦似的要让后人明白,除了打家劫舍,红颜女子就是祸水。
因此,一部水浒,就是一部反女人的杰作。但是施耐庵忘了,那些水浒英雄们,他们没有哪一个是男人生出来的,全是女人的血肉之躯孕育出来的,包括施耐庵本人,也是女人养的。
为何武松最好的朋友就是鲁智深呢?
其一,英雄相惜,二者都是武艺高强的人。那武松能空手打死猛虎,堪称神力;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也是不凡。两个英雄,虽然不相识,但是彼此早已耳朵里灌满了大名,自然一见倾心。
其二,二人除恶完全不是为了自己。武松三拳打死猛虎,靠的是无所畏惧的勇气,醉酒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鲁达解救金翠莲,为的是一个义字,所谓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
其三,早年都对宋江倾心久矣,加入梁山之后,随着宋江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渐渐冷了自己的心思。知道朝廷不过是借刀杀人,等除去一个个对手之后,也会把自己给除掉。因此渐渐有归隐之意。
其四,二人经历大体相同,那武松打死猛虎,在阳谷县里做了一名都头,每日里忙着抓差办案,曾经也是体制里的人;鲁达本就是老种经略相公手下的提辖,跟随相公做了很多大事。
其六,都嫉恶如仇,崇拜武力,都不恃强凌弱,堪称大侠风范,而且后来都成了和尚。相同的志趣让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人。在平方腊的战场上,武松失去了左臂。或许,这让他更加清醒了。听到鲁智深擒了方腊立了大功却“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的言语,武松参透了人生。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封妻荫子不过是骗人的虚话。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圆寂后,武松知道:这六和塔下的方外之地就是他这个名震天下的打虎英雄最后的归宿。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英雄参北斗,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这首好汉歌完完全全就是为二人准备的,可见这些英雄的确是同仇敌忾,让人敬佩。
且看这一段: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乌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搞做粉碎。
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
众人都跪在面告道:“这人酒后发狂,哥哥宽恕!”
宋江答道:“众贤弟且起,把这厮推抢监下。”
众人皆喜。有几个当刑小校,向前来请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挣紥!哥哥剐我也不怨,杀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说了,便随着小校去监房里睡。宋江听了他说,不觉酒醒,忽然发悲。
吴用劝道:“兄长既设此会,人皆欢乐饮酒。他是个粗卤的人,一时醉后冲撞,何必挂怀。且陪众兄弟尽此一乐。”
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那么宋江为何逐渐疏远武松:
其一,宋江如今不同往日,有很多小弟,这些小弟他们都为宋江马首是瞻,尤其是李逵尽管粗鲁,不过仍然是宋江的马仔,对马仔宋江可以大发雷霆,推推搡搡,甚至要杀鸡给猴看,对武松就只能好言宽慰。
其二,武松如今也不同往日,在二龙山啸聚山林,和鲁智深杨志等人占山为王,大大小小也是一个山寨的头领,如今再也不是昔日的小马仔,自然看事情也有不同的认识。
其三,武松身后站的是鲁智深杨志,这些人和宋江没有什么交情。鲁智深天不怕地不怕,在绿林中有很多粉丝;杨志出身将门,路过梁山而不入,也是一个硬汉子,况且昔日曾受过梁山吴用等人的羞辱。武松和这些人称兄道弟,自然让宋江心里有些不受用。
其五,武松和鲁智深性格相似,一个做过都头,一个做过提辖,都曾经是军官;杀人之后,为了逃避惩罚,都被迫成了“出家人”;遇事喜欢用拳头说话,性格都很粗鲁;一个为林冲,一个为施恩,出手相助,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人。相同的爱好,有了相类似的政治抱负。所谓同仇敌忾就是如此。这和宋江城府很深非常不同。
其六,鲁智深和梁山上林冲关系交厚,武松亦然。林冲是梁山上三朝元老,要资历有资历,要本事有本事,那林冲本就是佩服晁盖的,因此宋江更对武松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