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訢的硬骨头,后来体现在敢与慈禧太后相对抗。慈禧有一宠臣,欲从紫禁城正门出去办事,门官不允许,称其违背祖训(此门是皇帝本人进出的御道),双方就争吵起来。慈禧偏袒自己的走狗,要奕訢和刑部处死一点不给面子的门官。奕訢严词拒绝。慈禧很下不来台:你算老几?敢顶撞我?奕訢不服软:我是恭亲王。慈禧威胁:我撤了你的王爵!奕訢不惧:你撤得了我王爷的称号,可改不了我是先皇六儿子的身份!言下之意是你算老几,反过来把慈禧给难住了。看来奕訢的本性是不畏权贵的耿直之人,傲气十足。】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作者:洪烛 北京的王府多。仅1920年(已是清帝退位后第八年)的《北京实用指南》,就记载了其时有名有姓、建筑尚存或可查的王公府邸合计74所。还不包括那些已废弃、湮灭或失传了的。
诸王的地位,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府的规模与豪华程度,也就仅次于皇宫。杨东平在《城市季风》一书里赞叹:曾遍布九城、建制宏大、精美考究的王府宅第是四合院民居样式的珍品,也是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中的无价珍宝。京都自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拓城始,修造了多少王府,已不可考。明代的王府今日已不可得,尚存的旧京王府基本是清代的。按清朝规例,皇帝之子成年后封王分府,根据不同的王位品级,按规定形制建府清朝因入关有功而世袭罔替、荫护子孙的铁帽子王,共有八位。这八大亲王是大清创业的台柱子,各霸一方,身后延续着八大家族。而八大王府里又繁殖了多少喜怒哀乐的故事?其中最辉煌的要数什刹海西岸前海西街17号的恭王府。
说起恭王府,人们往往只知其为王府,不知其曾是和坤的私宅。和坤的名气够大的了当然,是臭名。乾隆朝几个宰相,纳亲横;于敏中贪;付恒奢;和坤则集横、贪、奢于一身,宠冠朝列二十余年。(引自邓之诚《骨董琐记》)这个正红旗下的三等轻骑都尉,平步青云,逐渐由总管仪仗、御前侍卫频升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上行走、总管内务府大臣、大学士,最终戴上了一品朝冠,莫非乾隆看走眼了?乾隆的宠爱无意识地培养了一个大贪官。小人得志,总有原因的,有靠山的。直到乾隆驾崩后,和坤才被革职、抄家、赐自尽,据说查抄充公的财产合银价几万万两。
前海西街的这处豪宅,不知在和坤资产中占了几分?总之是用贪污受贿的赃款堆砌起来的。被没收后,赐庆郡王永麟为老庆王府。咸丰元年成为恭亲王奕訢的府邸,改名恭王府。奕訢是道光第六子,因而恭亲王府俗称六爷府。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作过评语: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奕訢既是皇弟,又曾任军机大臣,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集内政外交大权于一身。晚清的历史,和恭王府的关系较密切。尤其英法联军入侵后,是直接和奕訢谈判,签订《北京条约》的。咸丰去承德避祸,令恭亲王留守京城主持抚局。这是一盘很难收拾的残棋,连皇帝都下不了的,只好委托自己的兄弟充当替罪羊,跟兵临城下的英法联军讨价还价,赔笑脸、求情。这是个置之死地的差事。和谈破裂,背城一战,奕訢只能殉社稷。和谈成功,背上个丧权辱国的罪名,既隗对祖宗,亦无颜于人世。可是奕居然不辱使命,不佃妥善地处理了抚局,而且利用留守之职和洋人拉上了关系,打开了局面,控制了北京地区。(引自方彪著《北京简史》)
恭亲王作了咸丰的人体盾牌,抵挡腥风血雨。然而这小六子确实有几分指挥才能与外交手腕,总算把一团乱麻理出了头绪。恭亲王本是挽弓当挽强的世袭贵族,有射天狼之豪情。不得不屈尊与豺狼谈判,赔礼道歉,委曲求全。想一想,真是够为难他的。若将奕訢比作中流砥柱,有点夸张了;但他毕竟努力发挥着能屈能伸、能开能合的外交家风度,以应付祸从天降的激变。不容易埃
恭亲王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1853-1898年之间)几乎全部重大政治活动。辛酉政变时他把慈禧扶上垂帘听政的宝座。 #p#副标题#e#
慈禧太后一生之中唯一讨好过的男人 众所周知,慈禧作为历史上的女强人,除了把持朝政外,更是一个好色的女人。事实上,慈禧的男宠一直都是世人讨论的对象,但是没人能够详细的说出她的男宠都有谁。但是,慈禧太后一生之中唯一讨好过的男人却始终是咸丰皇帝,下面,不妨一起看看吧!
咸丰皇帝是慈禧这辈子唯一一位竭尽全力去讨好和取悦的男人,六宫粉黛为博得他龙颜一悦,处处暗藏杀机,而她聪慧狡黠,曾一度宠绝后宫。他对她的宠溺和对皇权的时常缺席,无意中造成了一个弱质女流的权欲横流。
咸丰帝被后人诟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面对国库空虚、军伍废弛、吏治腐败、天灾不断、百姓起义此起彼伏、西方列强虎视眈眈的烂摊子,他一筹莫展,干脆沉迷声色,纵欲自戕。他即位第二年就下令挑选秀女入宫,赫赫有名的慈禧便在那年成了咸丰帝的后宫新宠。
咸丰二年(1852)二月,道光帝的丧期一过,二十一岁的咸丰帝按照皇家规矩,迫不及待地进行了他新任皇帝以来的第一次选秀女,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为了延续皇族血脉,充实后宫,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满足好色皇帝的膨胀性欲。瑞雪残冰包裹的北京还难得见到草长莺飞的早春景色,选自全国各地的六十位旗籍佳丽早已坐着骡车来到了京城,来自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的叶赫那拉姐妹俩也在骡车队伍中紧张地等待着。
叶赫那拉杏贞和叶赫那拉婉贞后来成为了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两个人,杏贞即中外知名的慈禧太后,婉贞即醇亲王福晋、光绪帝的生母,但此时,她们只是来自镶蓝旗的一个四品道员的女儿。曾祖父吉郎阿做到刑部郎中,祖父景瑞最高任到刑部员外郎,但被牵扯进一桩户部亏空案中,父亲惠征为山西归绥道员。
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七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清朝满、蒙、汉各八旗,共二十四旗,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室的奴隶,其秀女只能做宫女子。像慈禧有这样家庭背景的女子未经选秀,不得嫁娶,而一旦选中,可以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
匆匆的几次见面,绝非惊艳出色的慈禧显然没有给咸丰帝留下多少印象。一连几个月了,她竟连皇帝的面都没见着。皇帝是这后宫中唯一的成年男性,可他六宫粉黛,三千佳丽,出则宝马香车,入则黄罗伞盖,到处仆从如云,如果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或是惊艳夺目的绝代佳人,成日蜂围蝶绕的皇帝哪有精力记住一个并非绝色美人的新晋佳丽。
后宫妃嫔如林,宫女如云,大家都依附皇帝为生。一朝被宠,平步青云,光宗耀祖;一旦被边缘化,只能眼见红颜暗老白发新,只能一生遂向空房宿。后宫争宠之战风雷激荡,在这厚墙高院里没人能独善其身,生性好强的慈禧更不想坐以待毙。一个不能凭长相一鸣惊人的女子唯有通过聪明的头脑才能逆转局面。
慈禧自幼随父宦游各地,官场的倾轧、角逐,丰富了她生活的阅历;宦海中的钻营、贪婪,使她养成了阴险、狠毒的性格;虽是家中的长女,却并不受父母宠爱,亲情淡漠、缺乏,使她势利、冷静。在这等级森严的后宫中,只有皇帝和依附于皇帝的人可以呼风唤雨,趾高气扬,其他的都必须夹着尾巴做人。
慈禧入宫不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亲被调任为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员,刚上任即遇上太平军顺长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安徽巡抚蒋文庆被杀,惠征押解一万两银子辗转逃到了镇江的丹徒镇,操办粮台,以待援兵。刑部左侍郎李嘉端参劾他临阵逃脱,咸丰帝一怒之下将其解职查办。惠征惊骇过度,一病不起,于咸丰三年(1853)六月初三日死于镇江。家庭惨遭变故,在形势复杂的后宫,慈禧只能和泪往肚子里吞,现在唯一能改变她命运的只有咸丰帝。
命运十分眷顾慈禧,圆明园本为皇家夏宫,皇帝一年难得去几次,可内忧外患让咸丰帝心烦意乱,干脆躲进圆明园寄情声色。慈禧花钱笼络了身边的宫娥太监,并与咸丰帝身边的宣诏太监安德海搭上了线。一天午后,咸丰帝乘着御辇在圆明园漫无目的地游玩,行至一桐荫深处,清风徐来,传来一腔腔娇脆的江南小调。
咸丰帝知道这是新晋秀女的所在,一听这歌曲婉转,便动了风流心思,顺歌而行,来到一处宫殿,见殿内林荫夹道,花气袭人,一女子手摇折扇,细款柳腰,正在引颈高歌。咸丰帝见她粉腮若桃,明眸皓齿,唇不点而红,眉不描而翠,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最令人痴迷陶醉。当晚,咸丰帝对她百般怜爱。接连几天,咸丰帝都翻下了她的绿头牌。
咸丰二年(1852)五月,秀女决选,咸丰帝收获颇丰,左拥右抱好不得意,后宫又多了四名贵人兰贵人、丽贵人、婉贵人、伊贵人,四名常在容常在、鑫常在、明常在、玫常在。咸丰帝和慈禧都酷爱玉兰花,咸丰帝便封她为兰贵人,兰贵人在这些新晋女子中排行第一,她即后来名贯中西的慈禧太后,咸丰帝把她安排进了长春宫。
长春宫的正殿上高悬着乾隆帝的御笔匾额,上书敬修内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告诫后宫嫔妃遵守祖宗家法,谨言慎行。咸丰帝不知道的是,这位心高气傲的女子一旦打开潘多拉的权欲之盒,便变得遇佛杀佛,遇魔杀魔了。
慈禧的男宠 关于对慈禧太后的评价,有的人认为她是败光国家的罪魁祸首;有的人认为她是罪恶的化身,是屈辱的代名词;还有的人认为她淫乱后宫,宠幸过无数男性,给传统男尊女卑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伦理上的冲击,是一个典型的另类人物。那么,慈禧太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究竟拥有多少个男宠呢?关于慈禧太后的后宫生活,稗官野史中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说法,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慈禧太后放荡不羁、淫乱后宫来展开。
有人认为,慈禧太后在刚入宫做秀女之时便已经开始和恭亲王发生恋情了,并经常趁其他宫女不注意时外出与恭亲王偷情狂欢。正因为如此,有的人甚至对同治皇帝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同治皇帝并非是咸丰皇帝的亲生子,而是慈禧太后与奕私通的结晶。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果慈禧太后与恭亲王两人之间毫无关系的话,那么在咸丰皇帝死后恭亲王不可能帮助慈禧太后铲除异己,更不可能坐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而不管。
如果说慈禧太后以前与恭亲王的恋情还只是偷偷摸摸的话,那么在她政权稳固之后,更是开始明目张胆地在男人身上发泄自己的私欲。第一个被她抓中的是荣禄,也就是她的初恋情人。根据野史记载,慈禧在进宫之前,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美人,当地的恶少早已对她垂涎三尺,于是有一次趁慈禧太后独自一人外出之际,便企图将其玷污,恰好荣禄路过此地,便赶跑了这群恶少,使慈禧太后免遭这群恶棍的侮辱。从此以后,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一直保持着暧昧关系,即便慈禧太后进宫之后,两人还经常私通淫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后,更是将他们的关系公然暴露于公众的眼球之下,这从慈禧太后听政之后荣禄的平步青云之中便可以看出来。
据民间传言,慈禧太后除了奕賨捔蒃之外,还与当时的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有染,尽管太监没有生理能力,但是他们可以给慈禧太后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刺激,由于这两人很会在这个方面迎合慈禧太后,因此他们得到了慈禧太后的万般宠爱,这从慈禧太后对李莲英一再的封官和赏赐之中便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除此之外,清人所写的《闻尘偶记》中也记载有一个有关慈禧太后的风流韵事:光绪八年,一位姓白的古董商人在李莲英的介绍下会见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被他英俊的外表和优美的谈吐所折服,当天夜里便将这个古董商留宿于其寝宫,过了一个多月才将古董商放出。
除了《闻尘偶记》之中所记载的这个故事之外,慈禧太后的风流韵事还有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相传慈禧太后很喜欢吃金华饭馆的汤卧果,每天都要派人去买,李莲英与金华饭馆的一个姓史的伙计很熟,经常带他到宫中游玩,按照清朝宫廷以往的惯例,私自带外人入宫是要被杀头的,但是慈禧太后见到这位姓史的伙计之后立刻被他英俊的外表所吸引,不仅没有怪罪李莲英私自带外人入宫,反而显得很兴奋,当晚便宠幸了这位姓史的伙计。
以上关于慈禧太后的这些风流韵事绝大多数出自于一些野史的记载,因此其可靠性究竟几何还难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实际上,即便真有其事,正史中记载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这些正史在流传之前,一般都会经过统治阶级事先的核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慈禧太后有这种风流韵事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一个从二十六岁便开始守寡的年轻貌美的女性,要说没有一点出轨的迹象,是难以令人相信的。